书城管理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6825500000040

第40章 财务管理:懂赚钱也要懂省钱(2)

马克思谈到资本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句:“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在现代商场上,持在经营者手中的钱,虽与资本在本质上有区别,但就运动性而言,却是一致的。经营者只有把手中的钱再合理地运用到经营过程中,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才能比其它手段赚到更多的钱。

资金只有在不断反复运动中才能发挥其增值的作用。经营者把钱拿到手中,或死存起来,或纳入流通领域,情况则大不相同。经营者完全可以把钱用以办工厂、开商店、买债券、买股票等等投资之中,把“死钱”变成“活钱”,让它在流通中为你增利。其实,学过一点资本论的人都知道,流通增利的奥妙在于钱财能够创造剩余价值。一个简单的道理,用货币去购买商品,然后再把商品销售出去,这时所得到的货币已经含有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原来的货币已经增值了。假若经营者能够出色地管理着自己的工厂,办好自己的公司,看准炒股的时机,让它健康地运作,时间越长久,钱财的雪球便越来越大,经营者手中的钱财也会变做一棵摇钱树。

也许有许多经营者会反对上述的阐述,也许有许多经营者还是认为储蓄能够使自己的钱财四平八稳地增值。是的,储蓄不是不好,但世上有哪个百万富翁是靠储蓄起家的?经营者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储蓄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不是经营者储蓄的钱重要,而是那份决心,自制才重要。经营者千万不要指望你的储蓄会使你致富。即使地下市场的高利息也不足使你致富。一块钱在一年内赚不到15%,便是错误的投资。也许你说储蓄很安全,赚利息也很容易。试问一下,当你知道死储蓄只会使你一天比一天穷困,你还会觉得安全吗?

安全与否,事实上与你的钱又有什么关系?是借出去安全呢?还是拥有比较安全?从现实生活中以往记录显示,将钱存入银行,最多可以获取6%的利率,甚至更高。不说别的,以6%的利率,等上12年后才能使一元钱变成两元钱,更需要使你清楚认识的是,只要10年时间,通货膨胀就可以使你的购买力降低一半。有些经营者在投资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分不清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区分。稳定性是在未来一定的年限中,投资报酬率保持一定的数字,而安全性,是使你的购买力保持着相同的程度,你可以保持稳定的投资,但不见得安全。就像你每年很稳定获得6%的报酬率,而同时,通货膨胀也很稳定地降低了你的购买力,稳定但不安全。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资金的生命也在于运动。做为金钱可以是静止的,而资金必须是运动的,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资金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害怕孤独,不堪寂寞,需要明快的节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把赚到的钱存在手中,把它静置起来,总不为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上策。因此,奉劝公司老板们:尽管你家有万金,你还是应该继续努力,而不能“坐吃山空”。从这一古训出发,你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既然剩余价值是从货币——商品——货币中流通中产生的,那么,为什么不用已有的钱财去投资经商,而把它死存呢?

四、及时判断可能的呆账,避免利陷泥沼

与客户做生意,必须对其经营状况有所了解,及时把握客户的动向,根据情况判断是否可能出现“呆账”,以减少本公司的损失。

(1)不正常进货

一位优秀的业务员,平时应深入了解经销店的销售能力、库存数量、以及当前的市场情况,以便对该经销店的每月进货量、进货种类、进货时间,在内心都有个概算。对于经销店的不正常订货,应深入了解。

例如,一向精明的经销店老板,却选择较不利的时点订货(结账的前几天订货),且订货量超出其以往的销售量甚多。遇到这种情况,业务员必须有所警觉,除非查知其订货动机纯正,否则应暂时中止,一方面再深入调查,另一方面观察其反应与变化。

(2)货品流向有问题

某经销店生意并没有比以前好很多,但最近向本公司进的货一下子就不见了,而且订货次数增加。此时,业务要注意该经销店是否“转售同行”、“填支票洞”。

(3)削价求售

经销店的削价求售,依正常情形,显然是赤字经营。这种经销店虽未必于近期内倒闭,但是长期以债养债的结果,当宣布倒闭时,其倒账的金额可能高得出乎意料之外。因此若经销店有长期削价求售的赤字经营方式,则其征候已明,长痛不如短痛,这时必须选择一最有利的时机,结束这一交易关系。例如:利用其他厂牌大量供货而尚未收款的空档,诱使其提前付款再终止往来,或以最保守的方式往来。

(4)不正常的经营方式

如果经销店不是以正常经营而赚得利益,而是以迂回方式获利,例如:削价转售而换取现金,然后转放高利贷,用这种方式试图谋求高额的利润,等等。这些不正常的经营方式,风险太大,应趁早终止交易关系。

(5)不务正业

有的公司客户经营规模较小,如果再转投资或兼营其他行业(例如,炒股票、炒地皮),在财力和人力上显然较勉强。万一他失败了,则本公司必然成为他倒账的对象。在这种情形下,必须缩减出货量给这家经销店。

(6)私生活不正常

老板除了应兼具财力、经营管理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投入心力。如果老板过度沉迷于吃喝嫖赌,则终日不是精神萎靡就是心有旁骛不专心业务,严重的甚至造成家庭纠纷搞得鸡犬不宁,或是债台高筑不得不铤而走险。因此若经销店已经出现这种不合乎经营条件的情况时,就应该缩减出货量,进而终止交易关系。

(7)延期付款

如果某经销店的进货消化速度很快,没有什么库存,但付款却一延再延,则显然其财务结构不良,应小心防患于未然。

(8)会计人员突然离职,不敢再继续做下去

若某经销店财务出问题,则最先惊觉到大势不妙的必然是会计人员。因此,当会计小姐突然离职时,业务员须赶紧追查该会计人员的离职原因,同时从各种角度衡量该经销店财力是否出问题。

(9)仪容不整,精神萎靡

某经销店老板一向仪容整洁,精神饱满。最近一反常态,突然变得仪容不整,精神萎靡。经查证结果,并无生病事情。此时,业务员就要特别当心是否财务出问题。

(10)风声不良

被同业批评得一无是处的经销店迟早会出问题的。因此,当业务员一听到某经销店有不稳的风声时,必须抢先在别厂牌之前“束货”,同时赶紧收款。

(11)突然转变态度,对业务员巴结讨好

某经销店老板一向趾高气扬,最近突然一反常态,对业务巴结讨好。此时业务员须调查背后是否隐藏着信用“红灯”的现象。

(12)进货厂商突然大增

此时业务员须注意该经销店是否有恶性倒闭的企图。

(13)老板经常不在

某经销店老板突然变得经常不在店中,早出晚归,找不到人。此时,业务员更要增加拜访次数,查出老板经常不在是否和信用“红灯”有关。

(14)对本公司过分捧场

某经销店一向与本公司交易量不算多,最近却一反常态,对本公司非常捧场,进货量多,连本公司不畅销的产品也大量进货,对品质也不再计较。此时业务员须提高警觉,深入求证是否有发生倒闭的可能。

(15)第六感觉

一位优秀的业务员应时时观察分析周围环境变化,久而久之似乎对环境就有洞烛先机的第六感觉。这种感觉也许是感觉到经销店的产品陈列变得毫无动感,布满灰尘;或者是老板、会计人员死气沉沉或阴阳怪气。也可能看到完全相反的一面,一向不吭气的老板却忽然热情豪爽,店内陈列忽然变得夸张显眼。当业务员走入经销店,如果有不祥的第六感觉,必须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觉。立即暂停出货,赶紧收款,并立刻着手求证。

当然,应收的账款不能及时兑现,公司与客户之间就形成了债务关系。这是令所有企业老板头疼的问题。怎样理顺双方关系、解决债务问题呢?首先必须对债务人的情况有全盘的了解。

债务人包括公民和法人两种,因法人团体为单个公民所组成,所以其心理状况一般区别不大,但其境况和心理外在表现却是不同的。

(1)存在争议

法人作为债务人,因其是为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存在,为一定的经济目的而为法律行为——签订履行合同,因而法人之间的债务纠纷,一般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对债权债务的某一方面存有争议。这种争议可由一方过错而造成,又可因双方过错而造成;也可因一方认识错误而造成。

对此种情况,因债权债务人双方同为一定经济目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一般可以解决,双方协商不成,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达成协议或裁决一般比较容易执行。处理这类债务,一定要抓紧时间,避免损失过大,否则给解决纠纷造成困难。

(2)无力偿还

法人作为债务人,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已无力偿还。造成无力偿还的原因,有自身的:如经营管理不善、拆东墙补西墙、挥霍浪费、各种经济联合体或私营企业内部发生纠纷等;有外部的:如市场物价变化、国家机构、计划改变、上当受骗等。

这类债务人对债务的心理性态,可分为积极的——即想方设法偿还债务;消极的——即无动于衷,漠然处之。对于积极的债务人,可尽可能地帮助支持,争取债务人早日清偿债务。对消极的债务人应施加压力,尽快采取法律手段,包括提出破产申请。

(3)故意拖欠

故意拖欠是指有偿还能力的法人,寻找种种借口,拖延履行义务。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是债务人声称无履行能力或答应履行,但到期变卦;也有胡搅蛮缠,听起来好像自己不但不应履行义务,反而还受到了损失。故意拖欠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推躲不见讨债人员。

这类债务人的心理是:能磨就磨,能拖就拖,能少还就少还,不见棺材不落泪。对故意拖欠者,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其感到不履行义务对自己的经营活动有影响、对个人在声誉道德方面有损害外,请求国家强制力制裁是最有效的方法。

(4)存心赖账

存心赖账,根据其赖账心理形成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一开始就准备赖账、在变动过程中有机可乘赖账,或根据讨债者的情况赖账三种。

这三种赖账一般表现为:拒不承认其义务,或强词夺理,吹毛求疵,寻找债权人的缺点,或干脆外逃难寻。一旦发现债务人赖账的动机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即请国家机关处理,同时收集必要证据,不给债务人可乘之机。

(5)蓄意诈骗

蓄意诈骗,是指诈骗人一开始就以骗取财物为目的。企图利用合同纠纷等合法手段,达到非法目的,对此类债务人,万不能让其抓住债权人讨债要款心切的心理,或与之妥协甚至为其掩盖罪行。这样做的后果,非但不能达到讨回欠款的目的,反而给讨债增加难度,使犯罪分子越发猖獗。

在实际上,债务人境况和心理相当复杂,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此难以举例,但需提出的是:当债务主体是公民或公民利用法人名义而实际债务人是公民时,债务人躲藏外逃甚至被关押、判刑的情况屡有发生,给讨债带来了巨大不利,对此,讨债人员的决心和意志就对讨债起重要作用,尽早诉诸国家机关有利于减少损失。

另外,在实际中还遇到债务人死亡的情况,对债务人死亡后债务由谁承担,继承法对此有原则性规定,一般继承人继承其财产的,同时应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可以不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但是如果债务人生前已将其财产以各种方式交给了第三人,在可能的情况下,法律规定应当返还债权人财产,债权人就应努力追讨。

五、对企业成本敏锐起来,以达到消耗最小

现代企业中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很重要,但是同时不能缺乏成本意识。多大数量的销售要花费多少成本,成本率是上升还是下降等等,必须经常装在大脑里。

当代市场经济中,竞争对手拥挤,客户争夺战激烈,如果不是十分有特色的商品,争夺往往会通过价格来进行。另外,独特的商品一经销售,即使当初买卖红火,但不久类似商品登场还是靠价格决定胜负。

在流通世界,廉价商店急速抬头。特定的商品用现金大量买进,以此降低成本,进而极端地降低卖价,即所谓的薄利多销。为降低商店总体的成本,不讲究商品的陈列,有的商店将装着商品的纸箱重叠着卖,还有的商店省略包装。总之,彻底地降低成本,靠低价格战略来招揽客户。

不论如何,现在的企业竞争以成本决胜负已变得非常浓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本感觉是经营者最为重要的经营感觉,毫不夸张。

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成果,换言之,即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大的销售额。但销售额不论怎么提高,成本花费过大,不出丝毫利润的经营毫无意义。相反,只关心降低成本,疏忽了增大销售额也会让人伤脑筋。

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是为了在扩大利润幅度的同时,提高销售。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价格,由此把客户拉到本公司,即是,为了提高销售额而努力降低成本。

当然,经营变为价格竞争并不是令人高兴的事,这样一来,不管怎样说规模大总会占上风,中小企业没有获胜的优势。因此,为了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成果,与自己的公司置身在哪一行业,进入哪一种事业有密切的关系。在此暂且不谈这个问题。

总之,确实希望企业主在考虑成本的时候,不要只看与成本有关的数字,必须具有包括销售额在内的整体经营视点,这是成本管理负责人与经营者的基本不同点。成本管理负责人应倾注全力降低成本,而经营者去关心此事却是错误的。有的经营者只会经常一个劲地喊:“要降低成本,降低!”应该考虑一下是否说得过头了。

那么,经营者对有关成本的那些数字,怎样看才行呢?

一,相对于销售额花费了多少直接成本。企业主不应该看直接成本多少,而应该看相对于销售额的比率。在其意义上,把附加价值比率作为指标最合适。附加价值即企业活动所产生的新价值,一般来说,包括零售和批发业的商业是指销售额总利润(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制造业等工业是指加工额(生产额或销售额减去材料费、外协费),建设业是指完成加工额(完成工程额减去材料费、劳务费、外协费),这些数字相当于附加价值。附加价值与销售额之比为附加价值比率,这几年的大致平均值,制造业为41%—42%,建设业为27%—28%,批发业为18%左右,零售业为大约30%。如果本公司的数字比这些平均值低,说明直接成本花费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努力降低进价,降低对外协作成本等等,将成为经营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