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二十四史-晋书
6846600000010

第10章 传世故事(7)

由于桓温大军行进迅速,在昝坚到达其目的地之前,晋军早已经过青衣,进至彭模,距成都仅百里之遥。

这时,桓温召集众将商议进攻方略,有人建议将大军分为两路,从两面夹击成都,以分汉兵之势。独袁乔不同意,他说。“今深入万里,置之死地,士无反顾之心,所谓人自为战者也。今分为两军,军力不一,万一偏败,则大事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极三日粮,胜可必矣!”

客观言之,袁乔之建议极为妥当。晋军万里西征,已深入敌境,无疑已陷入死地,有进无退。若分为两路,力量分散,不仅起不到分敌军之势以相互策应之效果,适足予敌以各个击破之机会。正如袁乔所言,万一两路晋军中有一路大败。另一路势难独存。所以,他建议采取“破釜沉舟”的办法,抛弃锅碗瓢盆,只准备三天的口粮。以示无归还之心,将士们必会勇往直前,从而收到“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效。在孤军深入敌圈的情况下,也只有如此,才能成灭汉之大功。

桓温采纳了袁乔的意见。将辎重和老弱赢兵留在彭模,他则亲率步卒直趋成都。

在进军途中,桓温与李权遭遇,晋兵皆知此番只有击败汉军,才有生路,故作战异常勇猛,“三战三捷”,将李权之军击溃,遂进至成都城附近的笮桥。

李势大惧,率成都之兵倾巢而出,在笮桥与晋兵展开血战,战斗十分惨烈,双方死伤颇众,晋将龚护战死,桓温的坐骑也被敌箭射中,晋军眼看不敌,打算撤退。

在此危急之时,晋军负责鸣鼓的士兵误击进军鼓,袁乔拔剑身先士卒,督晋军力战,终于大败汉兵,李势匆忙退回城中。

为了不给李势以喘息机会,桓温急驱士兵长驱直进,纵火焚烧成都之小城门。汉兵为晋军之勇猛所慑服,无复斗志。李势见大势已去,成都难保,乃趁夜间从城之东门逃走,至葭萌日暮途穷。随李势逃至此地的昝坚等将遂劝其投降,李势乃令人抬着棺木,自缚至成都向桓温投降。桓温解其缚,焚其棺,送李势及蜀汉宗室十余人至建康,请晋穆帝处置。晋封李势为归义侯。

自成主李雄据蜀称帝以来,至李寿、李势代成改国号为汉,仅四十三年而亡国。东晋遂统一巴蜀及江南之地,与北方的赵国形成南北对峙之局。

桓温以轻兵深入敌境,竟奏灭蜀汉之大功,与三国时魏将邓艾袭灭蜀汉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邓艾袭蜀,乃乘虚偷袭,而桓温伐蜀,乃是在李势有备、汉军颇强的情况下以破釜沉舟的气概,勇往直前,奋力拼杀而奏大功的。

桓温因灭蜀之战而威名大振。成为东晋名将,被晋帝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袁乔也因功被封为龙骧将军、湘西伯。

《晋书·桓温传》、《晋书·李势载记》

骄兵必败

公元311年,汉昭武帝刘聪虏西晋怀帝,五年后,即316年,刘聪又攻破西晋都城长安,俘晋愍帝,西晋遂亡。

西晋虽亡,而西晋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琅琊大司马睿却在建康称晋王,改元建武,大有号召天下恢复中原之势。

西晋灭亡的第二年,即东晋建武元年、汉麟嘉二年(公元317年),刘聪为了剿灭北方晋之残余势力,乃派其从弟刘畅率兵三万进攻荥阳,消灭屯驻于此的晋冠军将军、荥阳太守兼领河东平阳太守李矩之军。

时李矩军屯于韩王故垒。当李矩获知汉军来攻的消息后,汉军距晋军仅有七里之遥,顿时晋军上下惶惶不可终日。

刘畅自恃人多势众,来势凶猛,乃先遣使至晋营招降。

大敌当前,若负隅顽抗。晋军无疑是死路一条。至于李矩部众人数,史无明载,不过,推测一下,充其量不超过万人。正因为力量悬殊,因此,尚未交战,汉军已骄横不可一世,而晋军则闻敌色变。李矩审时度势,遂隆重接待汉之使者,表示愿意归降。

在此危急时刻,必须先稳住刘畅,使之不作战备,才能机会出奇制胜。所以,李矩在汉使到来之时,将精兵隐藏起来。而现其老弱病残,以示无法为战。汉使回去后,将所见所闻如实禀报,刘畅得知李矩手下皆老弱残兵,并已同意投降,甚为欣慰。

李矩还遣使给刘畅送去美酒和牛肉,供其犒赏大军,刘畅遂大宴众将士,痛饮至夜,皆陶然而醉。

入夜后,李矩召集众将士,准备夜袭汉军。晋军士卒听了,皆有惧色。李矩见士卒不可用,急中生智,乃令将军郭诵至附近的子产祠祈祷,使巫师当众宣称:“子产有教,当遣神兵相助。”众将士听了,信以为真,士气大振,摩拳擦掌,准备在“神兵”的帮助下击破汉军。

李矩于是精选能征善战的勇士千名,令郭诵率领之,乘夜袭击汉营。汉军大宴后,皆醉卧营中,大多已进入梦乡,做梦也想不到已经答应投降的李矩会来劫营。所以,晋军夜袭非常顺利,以区区千人突入三万汉兵营中,左砍右杀,许多汉兵在醉梦中便丢了脑袋。刘畅也饮得大醉,忽闻营中大乱,登时酒醒了大半,出营一看,汉军早已乱成一团,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一败涂地,只得上马而逃。

天亮后,李矩打扫战场,缴获汉军马匹缁重不计其数。三万汉兵,被斩首的达数千人,余者皆降,只有刘畅一人逃脱。

李矩以一千袭三万,竟打了一个歼灭战,此诚战争史上一大奇迹也!

刘畅三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就败在一个“骄”字上。可见,“骄兵必败”,乃不易之理!

《晋书·李矩传》、《晋书·刘聪载记》

庾衮严于律己重于教人

庾衮,字叔褒,西晋初年人。受家庭的影响,庾衮自小就勤俭而好学。他出身于显贵世家,是明穆皇后的伯父。他的伯父、叔父等都个个显贵,只有庾衮的父亲很有志节,甘守清贫,平时约束儿子,要庾衮下地耕作,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在父亲的不懈努力之下,庾衮变得十分勤劳,且十分知礼。父亲在世时,庾衮与父亲一道亲自劳动,养家活口;父亲去世后,庾衮仍然亲自劳作,编织箩筐之类卖出去,以养活母亲。庾衮母亲见儿子太勤苦。很不忍心地对他说:“我不需要吃什么好东西,粗茶淡饭就足够了。”庾衮对母亲说:“母亲大人如果吃不好,我怎么能够安心呢?”庾母见儿子这样说,也就只好随儿子的心意。

晋咸宁年间(公元275—279年),瘟疫流行,病死者累累。庾衮的两个哥哥都病死了,二哥庾毗感染瘟疫,重病在身。这时候,瘐衮的父亲还在世。为避瘟疫,庾衮父母及兄弟们都出外居住,不敢留在家中。只有庾衮不肯离开,愿留家中照料二哥。因为此病在当时乃不治之症,父亲及诸兄见庾毗病得厉害,实在没有什么痊愈的希望,都硬要他离开,庾衮坚执不肯。他昼夜不离二哥身边,悉心侍侯,有数月之久。等到瘟疫过去,家人返回,却发现庾衮及其二哥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庾衮没有染上疾病,庾毗也已康复。庾衮甘守清贫,又品性高尚。受其影响,他的前妻荀氏、继妻乐氏尽管都出身世家贵族,过惯了富贵生活,但等到嫁给庾衮后,却都甘愿抛弃华丽衣服,散去千金家财,和庾衮同甘共苦,相敬如宾。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庾衮对她们的影响和教育。

庾衮不愧为家庭中的模范,母亲去世后,他主持家政,不仅井井有条,而且对后辈教育有方,使之知礼节,勤劳作,懂甘苦。史籍中称他能“抚孤以慈,奉诸寡以仁,事加于厚,而教之义方,使长者体其行,幼名忘其孤”。因大瘟疫以后,庾衮出于仁慈之心,收养了不少家族中的孤儿,故史书上有这样的说法。庾衮有个外甥郭秀,成了孤儿,庾衮不仅把他收养下来,而且对他特别亲,衣服食物,总是优先给他。

因哥哥早亡,庾衮又收养了哥哥的女儿庾芳。待到庾芳长大,将要出嫁,庾衮便为她操办婚事。庾衮为侄女准备了不少漂亮的嫁衣,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他又特地来自去割了一些荆条、笤条之类回来。做成畚箕、笤帚。然后郑重其事地把子侄们全部叫到堂上,让他们按次序站好,便开始给侄女庾芳以告诫。他说:“因为你自小就是个孤儿,所以平时在家,你偷懒也好,贪图享受也好,叔父都不怪你。现在你马上就要嫁人,眼看着就要到婆家去服侍公公婆婆了。洒扫庭院房屋,这是本分,所以我特地要送给你畚箕和笤帚。这当然不是华贵之物,我不过是希望你能温顺谦恭地当好媳妇,时时想着勤劳做事,不要懈怠。”庾衮以独特的方式教育了侄女庾芳,同时也教育了他所有的侄子们。他特意将所有的子侄都叫到堂上来,当面聆听他对庾芳的一番教诲,就是为了要让他们同时受到教育。

当然,庾衮教育后辈的说服力不仅仅是来自于他的言论,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他自身的行为。庾褒虽身处贫困,却时时都没有忘记注意修身养性。朝廷屡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洁身自好,未肯答应,始终保持自己的崇高节操。在平时,如果他自己有了过失,也从不姑息。有一次他喝酒喝醉了,事后十分后悔,便特地到父亲的坟前,自己责打自己三十下,以示惩戒,可见他对自己要求之严。

《晋书·瘐衮传》

一代名士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西北)人,是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可说是名门之后。他小时侯就过继给叔父为子,故后母任氏原是他的婶母。皇甫谧自小就不愿好好读书,整天游荡,十分顽劣。眼看着皇甫谧就长到了20岁,像他这么大的年纪,有的人早已是满腹诗书。有的人则早已取得功名,还有的甚至早就有所成就了,而皇甫谧却还是一事无成,腹中空空。因此,人们都认为皇甫谧不会有什么出息了。

不曾想,像皇甫谧这样一个冥顽不灵的人,却被他后母任氏的一剂良药洽好了毛病,并终成知名学者。

皇甫谧年届二十,尽管游荡无度,不肯向学,但对他的后父、后母总算还有孝顺之心。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些瓜果,自己舍不得吃,特意拿回家去,给他的后母任氏吃。任氏想到自己的这个宝贝儿子不求上进,终日游荡,时刻感到担心,哪里还有心思吃皇甫谧敬献的瓜果?她一面拒而不食,一面训诫儿子道:“《孝经》上说:‘如果自己不学好,哪怕每天用牛、羊、猪等三牲侍奉双亲,也仍然是不孝!’你现在巳经二十出头,仍然丝毫也不把读书学习放在心上,行为也不入正道,你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感到安慰的!”她越说越感到伤心,又痛切地说道:“过去孟子的母亲接连三次搬家。以便让儿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人;曾参宁可杀掉一头猪给儿子吃,也不肯违背诺言,始终坚持言行一致、诚实不欺的教育。是不是我没有挑选好居住的环境,对你的教育也还没有到家呢?为什么你总是这样的愚钝不开窍啊!修身养性,刻苦读书,将来得到好处的是你自己,我又能得到什么呢!”说完,热泪滚滚。无限悲伤。

听到任氏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皇甫谧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这一番话,犹如当头棒喝,将皇甫谧一下子震醒了。从此以后,皇甫谧确实改变了过去的恶习,跟从家乡知名的学者席坦读书,而且非常勤奋,毫不松懈,家中很贫困,他便亲自耕作。干农活的时候,也照样带着书籍,抓紧时间阅读。皇天不负苦心人,皇甫谧最后终于博通群籍,经史百家,几乎无所不晓。晚年时,他得了风痹症,手脚活动不便,仍然不顾病痛,手不释卷。他成天沉浸于书籍之中,废寝忘食,当时人都称他为“书淫”。有人劝他读书不要太过,否则将要伤害身体,皇甫谧说,“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勤奋学习总是不错的,至于其它,则在所不计。”

皇甫谧立志终身不仕,三国魏时举他为孝廉,又召他出仕,他均不肯。到了晋朝。晋武帝多次下诏征聘他,他都不肯应召。皇甫谧心中只有读书。曾特意上表向晋武帝借书,可谓惊人之举。而晋武帝却也乐于成全,真的送给他一车书。皇甫谧一生刻苦向学,桃李满天下,其学生挚虞、张轨、牛综等,均为晋代名臣。皇甫谧自号玄晏先生,一生著述甚多,有《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烈女传》、《玄晏春秋》、《礼乐》等著作以及《三都赋序》等文学名篇。尽管不少已经佚失,但传世的仍不少,对后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没有其母任氏的教育,皇甫谧恐终将一生碌碌,不可能成为一代有名的学者而名垂史册。

《晋书·皇甫谧传》

周处悔过自新

晋代周处,字子隐,义举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他的父亲周鲂,曾经担任太守之职。但在周处少年时就不幸去世,这样。周处从小便失去了父教。他只20岁时就臂力过人,喜爱骑马射箭,四处打猎。他不拘细节。性情凶悍粗鲁,恣意而为,简直成了乡中的一害。乡亲们都十分怕他,总是躲得远远的,不愿跟他交往。

久而久之,周处也知道自己为乡亲们所恶,便有了悔改之意。他见父老乡亲们大多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心里觉得奇怪,便问他们道:“如今天下太平,再加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都如人意,为什么还郁郁不乐呢?”父老们回答道:“现今地方上三害未除,哪里能快乐得起来呵!”周处问道:“是哪三害?”父老答道:“南山上的白额猛虎随意伤人,为一害;长桥下的河中蛟龙,常伤人畜,又是一害;至于第三害——”说到此处,父老们有些犹豫,但还是直说了出来:“恐怕要算是你了!”周处听罢此言,沉默良久。经过考虑后,他决然说道:“这三害我都能除去!’父老们欣然说道:“你如果真能除去这三害,那么真是我们地方上的一大幸事!”

周处毅然身带利器。孤身深入山中。他搜寻到白额猛虎,与它一番拼搏,终于杀死了这只伤人性命的猛兽。接着,他又趁其余勇,奋身投入水中,去搏杀那条蛟龙。这条蛟龙与白额虎相比,其凶猛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在水中或沉或浮,一连三日三夜,毫不知倦。而周处比蛟龙更勇敢,他紧紧跟随蛟龙,与之恶战了三日三夜。最后,蛟龙不敌周处,终于被周处奋力斩杀,血染河中。

周处三日三夜不归,宜兴的父老乡亲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想到地方上一下子三害俱去,从此可以太平无事,父老乡亲们都高兴地互相庆贺,欢喜雀跃。这时候,周处正好归来,眼见乡亲们的情景,才明白自己被大家痛恨到了何等的地步,顿时大受刺激,这他更加坚定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决心。

既然决心已定,他就毫不迟疑,准备立即付诸行动。他了解到吴中大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很有才学(陆机、陆云是晋代著名文学家,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便专程跑到吴县(今江苏苏州)去拜访,愿拜他们为师。这时陆机正好不在家中,周处便拜见陆云,将自己的情况如实相告,问陆云道:“我很想改过自新,但是年纪已经大了,不知是否来得及?”陆云鼓励周处道:“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陆云的这番话,对周处是极大的鼓励和教育,周处从中深深领悟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道理。从此以后,周处便刻苦读书,好学上进,进步十分快。他勤学而有文思,又十分注意自身修养,养成良好品德。仅一年,他的名声就大大地不同以往,以至州、府的官员都连连举荐他出来做官,他当了东观左丞、无难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