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家。(打一中草药名)谜底:杜仲。
分开读为“土木中人”。
折巾格
别名:侧帽格。谜底需两字以上,即将谜底第一格字左右分开,成为两字,只用其半边字连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南甜,北辣,东咸,西酸。(打一成语)谜底:饶有风味。
将谜底“饶”去“尧”存“食”,成为“食有风味”。
徐妃格
又名“半妆格”。格名出自李商隐南朝诗中“只得徐妃半面妆”而得名。梁元帝后妃徐氏每次得知元帝要来,便化妆成半面妆等候。因此又叫“半妆格”。谜底须为两字以上同偏旁的字,去掉相同偏旁后切合谜面。例如:
俱往矣。(打一鸟名)谜底:鸺鹠。
去掉谜底各字相同的偏旁,读作“休留”,切合谜面。
小舅子。(打二化学元素)谜底:钠,锑(读作“内弟”)。
半面格
又名“玉璜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每字均可左右或上下分开,任取其一半来读。例如:
横竖横。(打一《聊斋志异》篇名)谜底:《江城》。
将谜底半读为“工成”,切合谜面。
折翼格
又名“曲袖格”、“楚腰格”、“瘦腰格”。谜底须为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将中央一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取其一半,连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皆大欢喜。(打一曲牌名)谜底:众仙乐。
将“仙”分开取“人”,读为“众人乐”。
折屐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末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只取上半截的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知。(打一《水浒传》人物绰号)谜底:智多星。
将“星”取“日”,读成“智多日”,切合谜面。
只履格
又名“跻履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末一字要左右分开成两个字,取其一半,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千秋岭。(打一曲牌名)谜底:长寿山。
将“仙”去“山”,即“长寿山”,切合谜面。
放踵格
又名“摘底格”。谜底字数需在两字以上,每字的下半截皆是同一部首,猜时去除谜底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义扣谜面。例如:
举旗成队。(打一常用词)谜底:热烈。
去掉下半部为“执列”。
万家宝。(猜二字常用语一)谜底:遭遇。
去掉相同的部首,为“曹禺”扣谜面。“万家宝”乃“曹禺”的原名。
摩顶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谜底的第一个字分成上下两个字,取下半截的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楚。(打一成语)谜底:覆巢之下无完卵。
第一个字“覆”取下半部,有“双”的意思,“巢之下”为“木”,双“木”为“林”,“无完卵”是“蛋”的一部分,与“林”组成“楚”,切合谜面。
蝉蜕格
谜底须具有口、门、行、几等相同外围部首的两字,去除其相同的外围部首后切合谜面。例如:
千分比。(打一词汇)谜底:田园。
取其除外围后的“十元”,扣合“千分”之一,切合谜面。
摘遍格
又名“摘盖格”、“揭顶格”。谜底须为两字以上同盖头部首的词句,猜中后排除每字的同盖头部首,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例如:
一年最热的时候。(打一中草药名)谜底:茯苓。
去掉同盖头后为“伏令”,切合谜面。
朝辞白帝。(猜农业名词一)谜底:篱笆。
按格法,去掉相同的“竹”字头,为“离巴”,切题。
同心格
又名“同心结格”、“鸳鸯带格”。谜底须用四个以上的双数词句,将谜底最中间的两个字当一字读。例如:
不交真正朋友。(打一成语)谜底:与人为善。
将“人”、“为”合为“伪”,读“与伪善”,切合谜面。
合璧格
谜底通常用四字组成,每两个字并成一个字读。例如:
早晨。(打一成语)谜底:一日千里。
“一”、“日”合为“旦”,“千”、“里”合为“重”,读“旦重”,切合谜面。
并蒂格
又名“并足格”、“连横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将最后两字合并成一个字,连上读切合谜面。
例如:
风雨荷塘。(打郑板桥词一句)谜底:荷叶乱翻秋水。
将“秋”、“水”合为“湫”,即“荷叶乱翻湫”,切合谜面。“湫”即“水”。
梨花格
又名“梅花格”、“谐音格”、“全白格”、“全谐格”。谜底须用两字以上,字字谐音,属于谐读类谜格。例如:
测绘战士。(打一中国现代作家)谜底:梁斌。
“测绘”解为“量”,“战士”解为“兵”,读为“量兵”,与谜底谐音。
个体户售货。(打一国名)谜底:丹麦。
谐音读作“单卖”,与谜面相合。
大海怒潮。(打一电器名)谜底:扬声器。
谐读成“洋生气”。“大海”是“洋”,“怒”是“生气”。因此,谜面暗示着“洋”在“生气”。
粉底格
又名“白足格”、“素履格”、“立雪格”、“踏雪格”、“履霜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末一字用谐音代替,解释谜面。要念成白字才扣谜面。例如:
新闻纪录。(打一体育活动项目)谜底:广播操。
“操”与“抄”谐音。
不弯不曲。(打一数学名词)谜底:绝对值。
最后一字“值”谐读为“直”。
白头格
又名“白首格”、“皓首格”、“粉头格”、“雪帽格”、“寿星格”、“素冠格”、“冠玉格”、“望月格”等。谜底需两字以上,第一字用谐音来代替,解释谜面。例如:
望梅止渴。(打一地名)谜底:响水。
“响”与“想”谐音。
废品。(打上《水浒传》人名)谜底:吴用。
“吴”字读成谐音“无”。
“无用”,就是谜面“废品的意思。
走读。(打哲学名词一)谜底:形而上学。
首字“形”谐音读成“行”。
油煎豆腐。(打一唐代诗人名)谜底:李白。
“李”是“里”的白字,油煎豆腐的里面是白的。
玉劲格
又名“粉劲格”。谜底需四字以上,第二字谐音成别义。例如:
免刑。(打一成语)谜底:不乏其人。
将“乏”与“罚”谐音。
粉腿格
又名“鹤膝格”、“素胫格”。谜底需四字以上,谜底倒数第二个字用谐音代替,解释谜面。例如:
乡村四月闲人少。(打二节令名)谜底:夏至、芒种。
“芒”与“忙”谐音切合谜面。
素心格
又名“玉带格”、“素腰格”、“夹雪格”。谜底须为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谜底中央一字谐音为别义,解释谜面。例如:
幼儿园。(打一京剧名)谜底:《群英会》。
“英”与“婴”谐音切合谜面。
默读。(打一学科名)谜底:心理学。
中间一字“理”谐读为“里”。
朱履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唯末一字正读正义,其他字都要谐读为别义,解释谜面。例如:
一唱雄鸡天下白。(打一明代书画家)谜底:文征明。
“文征”二字谐读为“闻正”,即“闻正明”。
围棋格
谜底须为四字以上的双数个字,一半字正读正义,一半谐读为别义,或相反,切合谜面。例如: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打一成语)谜底:心腹之患。
将谜底“心腹”谐读为“新妇”切合谜面。
榴裙格
又名“烧尾格”。谜底需四字以上,唯倒数第二字读正义,其他字都谐读为别义,切合谜面。例如:
父亲常在动脑筋。(打一国名)谜底:巴巴多斯。
“巴巴”谐读为“爸爸”,“斯”谐读为“思”,切合谜面。
丹心格
又名“丹枕格”、“红中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单数词句,唯最中央一字读正义,其他字谐读为别义,切合谜面。例如:
一群老鼠如绳套。(打一外国人名)谜底:杜勒斯。
“杜”谐读为“都”,“斯”谐读为“死”,切合谜面。
鹤顶格
又名“朱颜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唯第一字读正义,其他字皆谐读为别义切合谜面。例如:
两岸垂杨柳,波心织绮纹。(打一成语)谜底:风声鹤唳。
将“声鹤唳”谐读为“生河里”切合谜面。
赤颈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唯第二字正读正义,其他字皆谐读为别义,切合谜面。例如:
伤心细问儿夫病。(打一成语)谜底:杯盘狼藉。
“杯”谐读为“悲”,“狼藉”谐读为“郎疾”,切合谜面。
还豕格
又名“乌焉格”、“鲁鱼格”。谜底需二字以上,故意将所有字别读,切合谜面。例如:
重峦叠嶂。(打一昆虫名)谜底:蜜蜂。
将谜底“蜜蜂”别读为“密峰”切合谜面。
乌纱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将谜底第一字形似别读为它字。例如:
坐以待旦。(打一《红楼梦》人物)谜底:侯晓明。
将“侯”字别读为“候”切合谜面。
青领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将第二字读为形似相近的别字。例如:
独木撑天。(打一成语)谜底:一技之长。
将“技”别读为“枝”切合谜面。
黑胸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将最中央的字别读作形似相近的字。例如:
马后炮。(打一《红岩》人名)谜底:车耀先。
将“耀”别读为“跃”切合谜面。
黑带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将倒数第二字作形似别读。例如:
鸿。(打一电影片名)谜底:突破乌江。
将“乌”别读为“鸟”切合谜面。
系铃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将谜底中当读本音的某一字,故意读为另外的音切合谜面。例如:
珠穆朗玛峰。(打一成语)谜底:藏之名山。
“藏”本读(cánɡ),这里却读为西藏的“zànɡ”,切合谜面。
解铃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格式和系铃格相反。例如:
你两行驶都违章。(打一象棋术语)谜底:双车错。
“车”谜底应读(jū),但为切合谜面应读(chē)。
移铃格
谜底中某一字本应圈读的而解读本音,另一字本读本音的却读圈读。例如:
为令尹无喜色。(打《礼记》一句)谜底:县而不乐。
将“县”(xuán)解铃为(xiàn),将“乐”(yuè)系铃为(lè)切合谜面。
秋千格
又名“转珠格”、“颉颃格”。谜底限定为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就像荡秋千,由下摆上去(正读),再由上荡下来(倒读)。正读是谜底,但不扣谜面;倒读谜底才能扣合谜面。
举例如下:
问苍茫大地。(打一地理名词)
猜时须先从谜面入手。“问”可以解释为“质问”,“苍茫大地”可以解释为“土地”,连起来就成了“质问土地”。联系谜目要求,可以看出,我们只取其中的两个字“质土”。把它们调换位置就是谜底--土质。“土质”倒读正好扣合谜面:质问土地--问苍茫大地。
再看一个谜语:
大家看。(打一名词)
先把谜面会意成另外的说法,“大家”有“众”的意思,“看”即“观”,这样就会意成“众观”两个字,把它们位置一调换,就得到了谜底--观众。“观众”在意思上并不扣合谜面,但把它倒读成“众观”,正好扣合谜面“大家看”。
又如:
正确针灸法。(打一军事术语)谜底:对刺。
将“对刺”颠倒为“刺对”切合谜面。
今天。(打一国名)谜底:日本。
卷帘格
又名“倒读格”。猜法跟秋千格相似,也要把谜底倒读来扣合谜面。不同的是谜底的字数必须在三个字以上,猜的时候像倒卷竹帘一样,所以叫“卷帘格”。
请看这条谜语:
党内不以官衔互称。(打一成语)
还是先从谜面入手,把谜面的意思会意成“一块儿称同志”。其中“一块儿称”可以解释成“合道”(“道”有说、叫、称等意思),这样连起来就成了“合道同志”,把它倒读就是谜底--志同道合。
再看一条谜语:
函授。(打一常用语)。
“函授”这个词很常见,现在不是经常举办各种函授班吗?就是“用信讲”的意思,倒读就变成了“讲信用”,这正是谜底。
又如:
教师示范。(打一学科名)谜底:仿生学。
将“仿生学”读成“学生仿”切合谜面。
掉首格
又名“调首格”、“调头格”、“掉头格”、“睡鸭格”、“乙上格”、“低首格”等。格法是谜底需三字以上,将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调位置,与下面字连读扣谜面。例如:
丘。(打《岳阳楼记》一句)谜底:山岳潜形。
“山”与“岳”互换切合谜面。
蜃楼。(打中国一地名)谜底:上海市(按格法读成“海上市”)。
蕉心格
又名“乙中格”。谜底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例如:
京师。(打一成语)谜底:千军万马。
谜底读成“千万军马”,古时计数以千万为“京”。
暴君。(猜法律名词二)谜底:元凶、首恶。
“凶”与“首”互换位,连续读成为“元首凶恶”,扣合谜面。
掉尾格
又名“乙下格”、“掉足格”。谜底需三字以上,末尾两字互换位置。例如:
请陈凯歌还。(打一成语)谜底:得胜回朝。
末两字倒换得“得胜朝回”切合谜面。
悬崖勒缰。(猜国名一)谜底:危地马拉。
读成“危地拉马”,即切合谜面。
上楼格
又名“低头格”、“登楼格”、“踢斗格”。谜底需三字以上,猜的时候,把谜底中最后一个字向前移动做头一个字,就像人们上楼一样,这样来扣合谜面。
换句话说,先根据谜面的意思猜出一个假谜底,然后再把假谜底的头一个字移到最后,就是谜底。
比如:
慈母手中线。(打一昆虫名)
一看谜面,大家的眼前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慈祥的母亲手拿棉线在辛勤地纺织。这不正是一幅娘纺织图吗?我们把假谜底“娘纺织”的头一个字移到最后,就是谜底--纺织娘。
家书一封寄平安。(打一报纸名)。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外,从远方寄来一封信,报告他很健康。根据这种意思,我们先猜出假谜底:“报健康”。然后把它的头一个字移到最后,就猜出了谜底:《健康报》。
放眼全球。(打一哲学名词)谜底:世界观。
将“观”冠于“世”字之前,便读成“观世界”,切合谜面。
下楼格
又名“低头格”、“落雁格”、“落帽格”。谜底至少三个字,它与上楼格正好相反,是把谜底头一个字移到最后,就像人们下楼一样,然后来扣合谜面。
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谜面猜出一个假谜底,再把假谜底的最后一个字移到最前面,就是谜底。
比如:
玉田。(打一艺术品名)
看了这个谜面大家可能有些纳闷,“玉田”两字到底能会意出什么意思来呢?会意法只是猜谜的方法之一,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这里要用新的方法破这个谜。从字义上不好下手,就从字形上入手。
联系谜目,要猜一种艺术品名。而“国画”这种艺术品,从字形上看和“玉田”有联系。“玉田”正好是“国画”两字的中间部分,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假谜底“国画中”,它正好解释了谜面。然后再把它的最后一个字移到最前面,就猜出了谜底--中国画。
这条谜语和我们举过的例子在制作方法上有很大不同,它是根据字形的变化而制作出谜面,所以猜射时就不能用会意法,而要从字形变化入手去猜射。
又如:
一盏电灯照两家。(打一植物学名称)。
这条谜面的意思比较明白,是说两家合作用同一盏电灯的光。根据谜目的要求,我们猜出假谜底:合作用光。再把最后一个字移到最前面,就成了真正的谜底:光合作用。又如:
十读成九。(打一成语)谜底:一念之差。
读“念之差一”切合谜面。
阳春白雪。(猜一地理名词)谜底:寒温带。
读成“温带寒”,方可与“阳春-白雪”相扣。
上下楼格
谜底须为四字以上的词或词组,谜底首尾两字互移成别义,紧扣谜面。例如:
言。(猜成语一)谜底:人而无信。
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互换,读成“信而无人”便切题意。
三代人都很好(打二《红楼梦》人物),谜底:良儿、孙绍祖。
将“良”和“祖”互换得“祖儿孙绍良”,切合谜面。
移珠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中间一字作间隔两字以上的自由移动,然后连读切合谜面。例如:
管中窥斑。(各打一《水浒传》人名、浑号)谜底:孔明、豹子锦。
猜时,读成“孔明豹子锦”,“锦”扣“斑”,“孔”扣“管”,切合谜面。
垂柳格
谜底需五字以上,把前面的少数字(两字以上)顺移到词句后面,连读切合谜面。例如:
太极拳操人不老。(打一体育运动形式名)谜底:少年运动会。
读成“运动会少年”切合谜面。
辘轳格
谜底字数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
长城南北。(打人体穴位二)谜底:内关,外关。
按谜格读成“关内,关外”,紧扣谜面。
双钩格
又名“己巳格”。因“己巳”形似双钩而得名。谜底限定四字,扣谜面时须将前两字与后两字位置对调读。
满座皆曰去。(猜成语一)谜底:言行一致。
前两字与后两字对调,读成“一致言行”
用战争消灭战争。(打一成语)谜底:止戈为武。
读成“为武止戈”切合谜面。
牵萝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将两个相邻字,取其中某一字的半边(不论上半截或下半截、左半截或右半截),移置到另一个字的一边来读。例如:
构巢而居。(打一县名)谜底:西林。
读“栖木”切合谜面。
移帜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将某一字的左偏旁或右偏旁,移植到间隔一字或数字的另一字上读。例如:
真个无忧。(打一成语)谜底:何乐而不为。
将“人”字旁移植到“为”自称“伪”,读成“可乐而不伪”。
易帜格
谜底需二字以上,将其中两个字的一半偏旁或一部分互相移置。例如:
和平合作。(打一中草药名)谜底:并头草。
“头”和“草”互移一部分成“莫斗”,连读“并莫斗”切合谜面。
螺旋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字字旋转读,不能有字往下连续。有“中向外旋”和“外向中旋”两种。例如:
诊。(打一成语)谜底:毁誉参半。
读成“参誉半毁”切合谜面。
脱帽格
又名“升冠格”、“免冠格”、“落帽格”、“孟嘉格”、“龙山格”等。谜底需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首字略去不读。例如:
良师。(打一常用语)谜底:好好先生。
把首字“好”略去不读,而以“好先生”扣谜面。
鲁智深绰号。(打《聊斋志异》中一篇名)谜底:《紫花和尚》。
读“花和尚”切合谜面。
摘领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