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51

第51章 教育·科举(4)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察举制)。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

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秀才遂改称“茂才”。

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制,复改称秀才。

至南北朝时,尤为重视举荐秀才。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唐代初期,沿置秀才科,及第者称秀才。因要求太高,很少有人问鼎。

宋代,凡应举的士子均可称为秀才。此时还出现了“白衣秀才”,所谓的“白衣秀才”并不是指穿着白衣服的秀才,而是指“不第秀才”。如《水浒传》中的王伦就是“白衣秀才”。

明、清两代,秀才乃府、州、县学的生员的专称,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趣味链接:我国最后一位秀才

我国最后一位秀才是浙东仙居人张任天。他是清末数学家,同时也是辛亥革命党人、同盟会的元老和报业老人。

而人们之所以将张任天视为我国末代秀才,乃是因为在他于1995年以109岁的高寿在杭州去世后,我国再也找不到健在的秀才了。

018“公车”小考

应试举人为什么称为“公车”呢?

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史记·东方朔传》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后来,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在顺治八年作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予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政府的布政使供给,路费的多少,因路程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名白银三十两,山东最少,每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了每人发给白银三两,还发给火牌,凭牌供给驿马一匹,车上插一面“礼部会试”黄布旗。这样,“公车”就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了。

趣味链接:古代白发考生何其多

科举时代,醉心“举业”而屡试不第,及于年老白发仍充盈考场的,可谓多于过江之鲫。《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年少时应童子试一举夺魁,此后在从秀才至举人的科场道路上坎坷奔波四十多年,直到六十岁仍未考取贡生,最后终于“料应厌作人间语,聊听秋坟鬼唱歌”,一壶茶,一茅蓬,写鬼写妖,刺贪刺虐,成就了一代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公元901年,在唐代的一次礼部考试中,曹松、刘象等五位70多岁的老翁同时及第,人们为之称奇,谓“五老榜”。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人黄章,年届百岁,仍不远千里赴京会试。入考场时,他让人做了一个灯笼,上书“百岁观场”四个大字,令曾孙提着在前面引路,真所谓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乾隆时广东学子谢启祚,以98岁高龄参加乡试,竟然考取了丙午科的举人。此翁在中试后,还戏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诗以示庆贺:“行年九十八,出嫁弗胜羞。照镜花生面,光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与谢启祚这样大器晚成的“幸运儿”相比,那些在科场中耗尽青春年华,乃至熬到白发皓首、老死他乡,仍未捞到半点功名的考生,更是不胜枚举。清代有一考生,连年应考,每次都名落孙山,连个秀才的资格都没考上,以至80岁时还不得不去应童子试。一考官得知此事后,便戏谑地送了一副对联给他:“行年八秩尚称童,可谓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019八股文是一种什么文体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也叫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等。

在结构上,八股文的每一段落都有严格规定,每篇都有一套固定的结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作用互不相同。写作时先用两句话说破题的要义,然后承接破题的意义阐明,接着开始真正的议论。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才叫“八股文”。

在内容上,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考生论述时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解为准。考生只能就题阐释,依注作解,不得擅自发挥,独出新论。

在形式上,八股文对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点句、勾股(标明段落)、涂改的字于文末以大字注明、试题低两格、试文顶格,不符合规定的试卷将作废。

综上所述,八股文的结构固定、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所以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使其不能自由发表见解,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人们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就能应付八股文,这便使得天下学子弃其他有用的书不读,都把精力浪费在学作八股文上,从而束缚了人才的培养,败坏了学风。因此,清朝光绪年间八股文被废除。

趣味链接:八股取士

明清文职官员入仕必考八股文,通不过八股文考试,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无济于事。人们便把这种制度称为“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本应新颖多元的思想文化观念束缚于贫乏的内容之中,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社会的活力。

八股取士也是封建统治者针对封建臣民撒下的一张网罗人才的大网,封建知识分子只能通过这种途径来实现他们跻身统治阶级的梦想。但是八股文在思想内容方面受朝廷严密控制,这些封建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加官晋爵后,却摇身一变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八股取士更是封建统治者用来稳固其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早已是穷途末路,然而它却又在风雨飘摇之中苟延残喘了几百年,而八股取士就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

人们常常这样嘲讽凭八股考取功名的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020什么是贡举

贡举,是指我国古代由地方官吏向天子推举人才的方式。古时,如果地方上推举的人确实是贤者,则荐举者受奖;相反,如果为不贤者,那么荐举者就要受罚。

刘邦称帝后,加强政权建设,曾下诏多方求贤,并制定了登记形仪、品行、年龄、逐级察访、上报的办法,开汉代察举制度之端绪,到汉惠帝时,诏举“孝悌力田”,“孝惠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这是举荐人才的先声。

从汉文帝起始,制定了正式作为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度。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诏称:“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但仅是偶一为之,尚未形成制度。

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始定贡举之法,使选士制度化。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上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连对三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这样以儒术取士的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了。元光元年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贡举也称“察举”、“荐举”、“乡举里选”。

隋以后实行科举考试,因此后世的贡举,开始指科举制度了。

趣味链接:何谓贡生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时期,凡府、州、县学生员中成绩优异者,经挑选可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这些被选中者就称为“贡生”。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王朝选拔从政人才。各朝代贡生的具体名目不一,明代为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明清两朝,科举曰重,而学校曰轻,太学、府、州、县学均为科举储备人才。因科举出身不同,便有了正、异途之分。经学校通籍者如贡生出身为正途,任命重正途。

021我国古代的武举

我国的科举历来有文科和武科之别。

文科的科举从隋代开始,此后便逐渐发展、完备,成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由于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读书人视考取功名为最大目标,参加文科的科举考试也就成为读书人最大的任务。

那么习武之人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

国家要长治久安,就需要“文治武功”,单有文科人才是不够的,尤其是国家在战乱时候,更需要将军出马,所以创建武举制度也就势在必行了。

在武举制度建立之前,将领几乎都是行伍出身;而在武举制度建立后,很多有才能的习武之人便有机会通过参加武举而当上将领。

我国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

武举制度是武则天这位中国唯一女皇帝的首创。她在长安二年(公元700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被授予武职。武举考试规定的技艺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简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选拔。但是,唐代武举只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由此,唐代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

宋代的武举考试首先考骑射的技艺,然后考策略决定去留,最后考弓箭射击比试高下。

武举到了明清两代则更为兴盛。

明代的武举考试,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起,每三至六年举行一次,先考策略,后考弓马。谢肇淛《五杂俎》中记述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明军大败,京城告急,遂开武科募招天下勇士。“山西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

清代的武举制度更加完备,加上国家的大力提倡,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

清代的武举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大致与文科的科举程序相同。

第一级: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第二级: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第三级:会试,在京城进行,由兵部主持,外场试骑射、步射、弓、刀、石,内场试《武经》,由外场中试者参加内场考试,考中者为武进士。

第四级:殿试,会试后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第一名是武状元;第二名是武榜眼;第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在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武进士银两等。

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相差悬殊。自然武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他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职。

清代的武举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将才,并由此造就了不少杰出人物。但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武举制度被废除。

武举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考试制度,从应运而生到不合时宜而废,总共延续了1199年。

趣味链接:我国武学的创立和发展

武学是我国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专门学校。

宋仁宗庆历三年,武学始建,直属于国子监,教授为阮逸,但数月后停办。

神宗熙宁五年,枢密请建武学于武成王庙,以尚书兵部郎中韩缜判字。

徽宗崇宁年间,令地方诸州设置武学。但宣和二年又罢州县武学。

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才恢复武学(中央),后又规定“凡武学习《七书》兵法、步骑射,分上、内、外三舍,学生额百人。置博士一员,以文臣有出身或武举高选人为之;学谕一员,以武举补官人为之”。

庆元五年,各州州学皆设武士斋舍,选官教习。

因为武举是武学生的入仕途径,明洪武年间在大宁等卫设置儒学教武官子弟。

惠帝建文元年始置京卫武学,但在成祖即位后却又停办。

英宗正统年间方立两京武学。武学设教授、训师各一员。《论语》、《孟子》、《武经七书》、《百将传》等都是武学生所读之书。后又令都司、卫所应袭子弟年10岁以上者,由提学官选送武学读书,无武学者送卫学或附近儒学。

成化中,敕令岁终考试入学武生,10年以上无可取者,追廪还官,送营操练。

嘉靖中,移京城东武学于皇城西隅废寺,使大小武官子弟及勋爵新袭者,肄业其中,用文武臣教习。

万历中,武库司专设主事一员管理武学。

崇祯时,又命天下府、州、县设武学,实际未能遍设。(《续文献通考·学校考》)待遇考试,与儒学生员同。

022中国古代的“图书馆”

在我国,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产生之后,就有了史料典籍及其掌管人员,但当时没有图书馆。关于图书的起源,《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可见在周代以前早已有藏书之举了,并且设有专门的藏书机构“藏室”,还有专人掌管。《史记》说,老子曾任周代的“守藏室之史”。这一职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着述很多,因而也多有藏书之处,当时称图书馆为“府”或“藏”。秦统一中国后,在阿房宫设有藏书机构,置御史掌管。

西汉时期,政府重视图书事业。汉武帝时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国征集图书,在宫内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收藏图书的馆舍,并取名叫石渠阁。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图书馆。后来又建立了天禄阁,收藏各地文献藏书,并拟订了藏书规则。

随后,由刘向父子领头,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图书馆的校书编目工作。但以上所说恐多系国家典藏,非普通人所能借阅。那么我国公共图书馆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公共“图书馆”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有人设立了可供公众阅览的藏书楼。据《广信府志》记载说:“绍熙、庆元间(南宋光宗和宁宗年号,1190~1200年),直敷文阁赵不迂建书楼于江西铅山县以供众览。谓邑人旧无藏书。士病于所求,乃储书数万卷,经、史、子、集分四部,使一人司钥掌之。来者导之登楼,楼中设几席,俾能纵览。”由此看来,我国公开的图书馆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

1904年,我国第一所正式的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诞生。1905年湖南图书馆创建。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章程》,并正式宣布成立京师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1912年正式开放。此后,各省或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也相继建立起来。这些近代图书馆都是以“图书馆”为名的。

趣味链接:“图书馆”一词源考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我国。这个词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中国早期着名的图书馆,当属1902年徐树兰耗银32960两,在浙江绍兴西贡院创建的古越藏书楼。1904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藏书楼占地1067平方米,有一个能容纳60人看书的阅览厅,收藏中外图书7万多册,分学部和政部两类。它还兼收教科图书和各种学报、日报等。1933年,改为县办,更名为“绍兴县立图书馆”。1957年起定名为“鲁迅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