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34

第34章 政治军事(3)

明朝技术水平最高的火箭,发射出去还能再飞回来,这种火箭叫“飞空砂筒”。这种火箭是把装上炸药和细砂的小筒子连在竹竿的一端,再用两个“起火”一类的东西一正一反地绑在竹竿上。点燃正向绑着的“起火”,整个筒子就会飞出去,当运行到敌人的上空时引火线点着炸药后小筒子就下落爆炸;同时,反向绑着的“起火”也被点着,使竹竿飞回原来的地方。

火炮小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炮的国家。

东汉时期,魏国曾发明过一种抛石的机械,它可以把石块抛出很远以杀伤敌人。这种抛石机就是最初的炮,“炮”就是“抛”的意思。军事家使用火药以后,人们在石炮的基础上,用火药代替石块发射出去,成了原始的火炮。

火炮的最初形式是火药箭,火药箭始于唐末宋初年间。即在箭头上附上火药,点燃后发射出去。我国历史上试制火炮的先驱者是l000年的唐福和1002年的石普,他们所制造的火箭、火球、火蒺藜,都是十分成功的。

1126年,人们又创造了类似火炮的“霹雳炮”和“震天雷”等武器。《金史》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世界上第一门金属炮出现在14世纪中叶的元朝。金属炮的发明和制造,中间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由于火枪和突火枪的射程有限,人们想通过提高枪膛里的爆炸力,来延长其射程。但由于突火枪的枪管是由竹管做成的,火药装少了爆炸力太小,装多了又会炸伤自己人。到元朝,终于出现用铜或铁铸成的筒式火炮,这类炮统称“火铳”,又因为它威力大,被人尊称为“铁将军”。

最早的大炮

约在13世纪时,我国已经制造了金属身管的火铳,这是古代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一开始,它是“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弹丸”。到了元代时,管形火器开始用金属铸造了。原来用竹管做的火枪发展成金属做的火铳,原来用粗毛竹做的突火枪也发展成金属做的大型火铳。而且,当时的金属管形火器不但装火药,还装上铁弹丸或者石球。

元朝的管形火器起初是用铜铸造的。有一尊元代至顺三年(1332年)铸造的铜火铳,长35.5厘米,口径10.5厘米,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大炮。

到了14世纪,我国也开始用生铁来铸造火铳了。这不但说明当时我国制造武器的技术已经有高度的发展,也说明我国的冶金和铸造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古代的战车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南北朝时,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建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偏箱车:明朝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春秋战车: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冲车: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绳连石磨压折。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唐代出现的。

正箱车: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了。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手榴弹的由来

手榴弹是用来投掷的小型炸弹,是现代战争中在迫近白刃格斗前使用的有力武器。许多人或许根本想不到,手榴弹起源于中国。

我国云南哀牢山的彝族人民,创造出极独特的“葫芦飞雷”,就是手榴弹的鼻祖,这种手榴弹是我国彝族人民在18世纪时在狩猎生产中发明的,它是在掏尽籽实的干葫芦里,放入火药和铅块、铁矿石碴或铁锅碎片等物,并在葫芦颈部塞入火草作为引火物。使用葫芦飞雷时,先把葫芦放在网兜中,点燃火草后,马上抛掷出去。等葫芦抛达目标,正好火草燃及火药,从而发生爆炸,使铅块、铁矿石碴或铁锅碎片等四处飞溅。葫芦飞雷杀伤力很大,在狩猎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彝族农民军便把“葫芦飞雷”,创造性地改成手投式,用来打击清军。这种火器,日俄战争时期才开始应用于国外。

地雷的由来

我国最早发明地雷是在宋朝。1130年,金兵攻打陕州,宋军使用的“火药炮”,就是铁壳地雷。最早的地雷表面平滑,爆炸时碎片少,后来发展成表面有触角的地雷,当时称“蒺藜炮”,起爆装置也是由“信香”、“火钵”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十大兵书

《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相传是由春秋末年着名军事家孙武所着,今存本13篇。

《孙膑兵法》: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共3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

《吴子》: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缉录,共48篇,今存“图国”、“料敌”等6篇,都系后人所撰。

《六韬》:传说为周代吕望(姜太公)所作,后经研究,认定为战国时的作品,现存6卷。

《尉缭子》:传说为战国尉缭所作,共31篇,今存5卷,共24篇。

《司马法》: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共150篇,今存本仅5篇。

《太白阴经》:由唐代李筌撰写,共10卷,《四库全书》收录的8卷本是后人合作的。

《虎钤经》:是由宋代李许洞撰写,全书共20卷120篇。

《纪效新书》:由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时撰写,共18卷。

《练兵实纪》:由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正集9卷,附集6卷,此书和《纪效新书》亦称戚氏兵书。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为“兵经”,誉为“百代谈兵之祖”。然而,关于它的作者是谁却长期存在着争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孙武和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但是,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司马迁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这一看法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但是,有人根据《孙子兵法》阐述的许多是战国时代的情况,就认为此书源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有人则干脆主张,它是孙膑所作。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比《史记》早得多的《左传》中丝毫没有提及孙武,并且《孙子兵法》中提到了一些不是孙子时期所能出现的词和事,所以,《孙子兵法》的作者不是孙武,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无名氏。

也有人认为《孙子兵法》是孙武和他的门徒共同创作的。

但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墓葬中,同时发现了书写《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大批竹简。这一发现证实了《史记·孙子传》中两个孙子均着有兵法书的记载是真的,但是,仍有学者认为这不足以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

所以,历史的真相如何,目前还没有结论。

《六韬》讲些什么

《六韬》是中国古代着名兵书,旧题为姜太公所着,并且自始至终是以姜太公(吕望)与周文王、周武王问答的形式写成。但今本《六韬》可能是商周之际成书的作品,书中春秋战国的时代痕迹很多。该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6卷,共60篇。

《六韬》对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叙述颇详,它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道者才可君临天下,施政唯有“爱民而已”,并认为用兵目的在于“除害安民,吊民伐罪”。

它认为将领要熟知敌情、友情、我情,对于不同的作战、不同的敌人、不同的地形,都要根据具体情形部署相应的阵势和采取不同的战法。在使用兵力上,主张“必有分合之变”,围城攻邑则要集结三军。在军队建设上,要求将领具备勇、智、仁、信、忠等德行,要求执行严格的战场纪律。

《六韬》还十分注重“寓兵于农”,耕战结合,加强战争后备力量的建设。

《六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该书在中国军事学术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三略》是什么样的兵书

《三略》也是中国古代着名兵书,又称《黄石公三略》、《黄石公记》。旧题下邳神人黄石公撰,今考证大概为秦、汉之间无名氏所作。所谓《三略》,意为上、中、下3卷韬略。“上略设礼赏,别奸雄,着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

该书是一部从政治与军事的关系上论述战胜攻取的兵书。在政治上,它强调以“道”、“德”、“仁”、“义”、“礼”治国,要求明君得人心,选贤才,“主将之鼗,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在军事上,它认为从事战争要从保民的目的出发,“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忧”,“救天下之祸”,“以义除不义”。它还认为“将者,国之命也”,要求将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以身克人”,重赏勇士,严明号令,确保机密等等。

值得重视的是它对将帅、士兵和民众的各自作用作出了中肯的论述,指出“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

《三略》这些独具特色的论述,是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古代兵家精言妙语。

《吴子》的军事思想

《吴子》是我国着名军事家吴起的着作,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

《吴子》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略指导思想,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所谓“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室”,必须“招募良才,以备不虞”。可以看出,政治因素是被放在首位的。

在治军思想上,《吴子》主张兵不在多,“以治为胜”。治,就是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要求选募良才,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作为军队的骨干,并充分发挥士卒各自的优长,分别章组训练,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慰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人心。选拔文武兼备、刚柔并用的人为将。

在作战指导上,《吴子》认为要根据敌人的情况,审时度势,分别轻重,采取不同的对策。此外,看准战机,猛攻敌之薄弱环节。另外,根据敌将的弱点设谋,即“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

《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兵法三十六计有哪些

三十六计,作为兵法,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攻战计、敌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又各分为六计,每计基本上都是用成语典故命名,易懂易记。如果依序列出,它们是:

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这三十六计,前三套为优势之计,后三套为劣势之计。

历史上的空城计

诸葛亮智摆空城计的故事流传千古而不衰,被无数人所津津乐道,但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故事仅见于《三国演义》中,其真实性值得怀疑。而在历史上,真正摆过空城计的却不乏其人。

《资治通鉴》载:南北朝时,北魏大兵攻济南时,刘宋济南太守萧承之部下仅百人,他让部将大开城门,北魏人以为城中有伏兵,于是不敢攻城,解围而去。

《三十六计》载:北齐大臣祖珽任北徐州刺史时,南朝陈国出兵入侵。祖珽下令大开城门,让守城将士都走下城来静坐,大街小巷实行戒严。陈军到了城外,见只剩了一座空城,但又担心其中有诈,不敢马上攻城。到了晚上,祖珽忽然下令,全城百姓将士一起大喊大叫。陈兵惊恐异常,四散奔逃。

《新唐书》载:唐玄宗时,吐蕃进攻瓜州,守将王君焕战死,张守珪继为瓜州刺史,率部修复城墙,以抗吐蕃,城墙刚修好,吐蕃即挥军来攻,部下都很惊恐。张守珪却让人在城上摆下酒宴,与诸将饮酒作乐。吐蕃怀疑城中有伏兵,不敢攻城,只好撤退。

《宋朝事实类苑》载:北宋真宗时,戎人攻延州,当时正是上元节,太尉马知节于是在城内大张灯火,还下令大开城门,戎人不敢攻城,率众撤走。

《明史纪事本末》载:元末,朱元璋部将邓愈守徽州,苗帅杨完率兵来攻。当时城中守兵很少,邓愈于是激励将士,大开四门以待敌军,苗军恐有诈,不敢入城。

明朝时,采用空城计的事例更多。仅《明史》就提到王仪、马芳、张臣三例在战争中用空城计破敌的事。

以上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空城退敌之计。但是,在兵法中作为败战计的空城计却并不限于守城。凡势虚者再显示其虚,使敌人难以揣摩,从而惊退敌军的情况也可称为空城计。这一类战例同样屡见不鲜。

如《史记》载:汉代将军李广与百余名骑兵出行时,与匈奴数千名骑兵遭遇,李广的百余名骑兵都很害怕,想要驱马返回。李广却让士兵全部下马,卸下马鞍,坐在地上休息。匈奴兵对他们的举动感到很奇怪,不敢进攻。半夜里,怀疑汉朝军队有埋伏,要趁夜色袭击他们,就都撤退了。

此外,唐朝名将郭子仪、元朝铁哥也采用过类似计策退敌。

三令五申的由来

“三令五申”即再三地命令告诫。

在古代,“三令五申”都是有确指的。宋代曾公亮撰写的《武经总要》就记载了“三令”与“五申”的具体内容。

所谓“三令”即是: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即是指: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三令五申”实际上就是将士在作战中应遵守的原则,将士要在旗、鼓的号令下,全神贯注,依令而行,违令者必受到严厉的惩罚。

“三军”的由来

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军是指陆军、海军、空军,在古代也有“三军”,我们就经常在古典小说中看到“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话,那么,这里的“三军”是指的什么呢?

在春秋时期,“三军”指“上军”、“中军”、“下军”,其中中军的地位较高,也更为骁勇善战。后来,随着时代的演进,上军、中军、下军又渐渐为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等到了唐宋以后,这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

古代时,“军”也是军队的章制单位。据《管子·小匡》记载:“万人为一军。”而实际上,古代一军的人数应是一万二千五百人。因此,“三军”合起来就是三万七千五百人。

此外,明代小说中所讲的“三军”则又多不同,朱国桢的《涌幢小品》记载:“三军者,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为一军。”这样的“三军”,原是战国时代秦国商鞅所规定的,包括前方作战、后方保卫城池的三方人员。

民兵溯源

民兵,也就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的武装。在我国历史上,民兵最早见于宋朝。宋《王海·兵制》载:“庆历五年,丁度为兵录五篇,宋祁为之序曰:凡军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三司隶焉;二曰厢兵,诸州隶焉;三曰役兵,郡有司隶焉;四曰民兵,农之健而村者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