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35

第35章 政治军事(4)

由此可见,民兵在我国古已有之,那种平时务农,战时打仗的办法,就属于民兵的性质,只是在宋朝以前没有如此称呼罢了。

我国古代的军衔

我国的军衔是近代北洋政府于1912年8月命名的。当然,这些军衔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1.元帅。

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词。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职务,作为作战时期的最高统帅,有相当大的权力。到宋代则设有兵马大元帅,元代设有都元帅、元帅。

2.将军。

春秋时期,晋国以卿为将军。到战国时,“将军”一词才用于官名,有大将军、上将军等职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如霍去病就叫骠骑大将军。隋唐以后,历代官名都有将军。

3.校。

“校”是古代军队的章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曾设立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这八校尉作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晋武帝时设有军校,为任辅助之职的军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等官职。

4.尉。

春秋时期,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执掌全国兵权,地位非常高,为三公之一。以后带尉字的官职,地位逐步下降。唐代折冲府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队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5.士。

在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职位。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以上、中、下士为官职者。

军官的由来

军官一词,最早见于公元1世纪东汉人班固所着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该书称:“搜粟都尉,武帝军官,不常置。”当时的“军官”,只是掌管军粮的官员。而到了宋代,“军官”就开始泛指武职官员了。如《宋史·官职制》中说,“洪迈欲改三衙军官称谓”;元代将官吏区分为军官和民官两类,但在职官制度的用语上仍以“文武”相称。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十四日,练兵处和兵部在《另定新军官制事宜》的奏折中提出,新军设“三等九级军官”,“上等军官曰都统”,“中等军官曰参领”,”下等军官曰军校”。这是“军官”一词正式用于官制的开始。

但光绪三十一年八月,练兵处和兵部在《续拟陆军人员任职等级及补官体制摘要章程》的奏折中,明确规定,军官主要是指部队和军事机关的指挥官及参谋人员。此制一直被旧中国历届政府所沿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在实行军衔制以前,有时也称干部为军官。实行军衔制以后,就把在军队中工作的少尉以上干部称为“军官”。

将军的由来

早期军队中没有将军这一职务,由司马来掌管军事。

那时候,国家军队的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建立霸业,总是费尽心思来扩充兵力。大国诸侯,如齐、晋、楚等,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可是在章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有些诸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为“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行军打仗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方能发生效力。因此,便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汉朝时期,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不同级别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职位。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是分成若干级别的。

娘子军的由来

隋朝末年,朝廷昏庸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政权土崩瓦解,摇摇欲坠,唐国公李渊准备乘机起兵反隋。

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鄂县故乡,她动用全部家产招募了一支私人性质的小型部队。然后又用各种办法与当地农民武装的几支零散起义军联合,兵力扩充到7万人。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共同击溃了隋军。

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以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但这支娘子军只是以女子为将,士兵则多为男性。

以女子为基本成员的部队,是从太平天国的女军开始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章排番号,共40军,每军两千余人,共有10万之众。

步兵的由来

“步兵”一词,最先见于兵书《六韬》之中,到西汉初期,才作为正式的军事术语使用。我国最早的步兵部队,产生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而第一次独立使用步兵作战的地点,则在今天山西省太原市附近。

春秋时期,当时诸侯交战往往以车战为主。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重耳为了对付戎狄族的武装侵扰,建立了“三行为伍”独立于战车建制以外的步兵。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并不是军队中的主力,只是担任边防和卫戍任务。

直到公元前541年,在太原附近发生的一次与戎狄族的交战中,步兵的作用才第一次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国最早的骑兵

骑兵就是骑马作战的部队。在我国,骑兵源于春秋战国之交,历史悠久。

据史书记载,在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中原地区才出现了大规模的骑兵。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畴骑”,应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骑兵。只不过当时是以车战为主,骑兵并不突出罢了。“畴骑”,见之于《韩非子.·十过》。以往旧注大多为“畴,等也。言马齐等皆精妙”。

古代的海军

我国很早就建立了海军,那时的海军被称为“水军”。据记载,公元前6世纪,伍子胥在太湖为吴国训练海军,他把战船划分为“大翼”、“小翼”、“突冒”、“桥舡”、“楼舡”等许多种类,分担攻坚、驱逐、冲锋等作战任务。而西方最早出现海军的国家是雅典,在公元前483年才刚刚建立舰队。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雄厚水军力量的政治集团是三国时的东吴。当时,东吴的水军主力在长江,共有5000艘战舰,它活动的范围曾北到朝鲜,东至台湾,南抵越南。在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中,东吴水军均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我国明朝则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清朝的北洋水师建立后,其规模居东亚第一,世界第六。黄海战役还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机铁甲舰的战斗。

沙盘的由来

沙盘,是在军事上为了研究地形、敌情、作战方案,组织协同作战或实施训练,根据地形图或实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用泥沙、兵棋等堆制成的模型,它在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我国是在军事上运用沙盘最早的国家。《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公元32年,占据陇西的隗嚣,联合割据四川的公孙述,兴兵造反。汉光武帝刘秀欲出兵征讨,召名将马援商讨进兵战略。马援在投奔刘秀之前曾依附隗嚣,对陇西一带的地理环境较为熟悉。在商讨战略时,他用米堆成一个与陇西一带实地地形相似的模型,形象具体,敌情尽在眼中,马援手指模型,从战术上作了详尽的分析,为光武帝制定作战方案提供了依据。这就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沙盘推演。

我国古代阵法有哪些

所谓阵,就是各种行之有效的队形和队列。我们常说“排兵布阵”一词,由此可见“布阵”在古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性。

关于我国古代的阵法,文献记载很多,但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兵家智慧的结晶,也有后人附会夸饰的荒诞描绘,应该认真加以区别。这里介绍几种为正统兵书所载,后世所公认的阵法。

1.鱼丽阵。

这是目前所知在具体战役中使用过的最早的古代阵法。《左传》记载,公元前707年,郑国子元在缮葛(今河南长葛北)之战中,曾以“先章后伍,伍承弥逢”为原则布阵迎敌。这实际是一种以步卒环绕战车的疏散方阵。战车二十五辆为章,步兵五人为伍,以车为主,辅以步兵,层层补充,交替作战,队形如游鱼逐队,故名鱼丽阵。

2.八阵法。

八阵法是《孙膑兵法》中提出的八种最基本的阵法,其各阵名称为:一为方阵,用于截断敌人;二为圆阵,用以聚结队伍;三为疏阵,用于扩大阵地;四为数阵,密集队伍不被分割;五为锥阵,如利锥用以突破敌阵;六为雁阵,如雁翼展开用于发挥弩箭的威力;七为钩阵,左右翼弯曲如钩,准备改变队形、迂回包抄;八为玄襄阵,多置旌旗,是疑敌之阵。

3.六花阵。

此阵又名七军阵,唐代名将李靖根据诸葛亮八阵图演变而成。六花阵以中军所在圆阵为中心,外由六阵组成,全阵形如花瓣,故名六花七军阵。战斗时,一方面可以集中步兵整体作战,一方面又可指挥骑兵相机出击,调配兵力,转化为曲、直、方、圆、锐五种六花阵,具有很强的机动灵活性。

4.撒星阵。

撒星阵是南宋名将岳飞为破金兵的“拐子马”而创制的一种阵法。撒星阵的战斗队形十分疏散,士兵什什伍伍,布列如星。“拐子马”冲锋时,士兵四散分开,不与交锋。“拐子马”撤退时则聚拢冲杀,先斩马后击兵,起到克敌制胜的作用。

5.鸳鸯阵。

鸳鸯阵是明代名将戚继光在抗击倭寇时所设。每个鸳鸯阵由十二人组成。阵前是两名牌手,牌手身后是两名狼筅手,狼筅手旁边则是四名长枪手,长枪手后面则是两名短刀手,此外还有队长、伙夫各一人。与敌交战时,“筅以救牌,长枪救筅,短兵救长枪”,相互配合和支持。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既可多个鸳鸯阵组成大阵迎敌,又可分拆为若干个小阵作战,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地形战斗的需要,威力很大。

击鼓与鸣金

在古典小说中,描写战斗的场面常会用到“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成语。这是怎么来的呢?

“金”和“鼓”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在《诗经·小雅·采芑》第三章就有“钲人伐鼓”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掌管鸣钲和击鼓的官员(钲人),这时在击鼓。“钲”和“鼓”就是古人行军时用的器物。

“鸣金”就是“鸣钲”。《说文解字》说:“钲,似铃,柄中上下通。”段玉裁的注解中说它像铃,但没有舌,靠柄上下活动,撞击钲中心壳体,发出响声。《诗·传》中这样说:“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现在用的“鼓动”这个词,也是从这里来的。击鼓就前进,鸣钲就止步,击鼓、鸣钲都是传达军令的。后来陈奂在《诗·传》疏文中说,钲、鼓主要用在演习作战上。真正在战场上厮杀,则是用的号角和口令。

烽火台是什么设施

烽火台是我国古代有组织地传递军事警报的设施,2700多年前的周幽王时就有了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据说在边疆及通达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烽火台里装满柴草或动物粪便,遇到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就会派兵前来援助,抵抗敌人。

汉朝时,从河西四郡(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直到盐泽(今新疆东部罗布泊),都有烽火台设置,而且规模很大,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这些烽火台由各地地方官吏管辖。各台按照远近大小,分别配置若干兵卒。举放烽火的方法,昼夜不同,白天举烟,夜晚放火。

此外,还采用各种不同的暗号来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例如敌人在500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500人以上的放两道烽火等等。这种有组织的通信方法,对防守边疆、抵御敌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这种通信方法,直到明、清时代,许多地方还在使用。

符、节在军事上指的是什么

我们在阅读古文时,经常会遇到“符”和“节”两个字,那么,它们指的是什么东西呢?

先说“符”,它是调兵遣将、传达命令所用的凭证。一符从中剖为两半,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使用时两半互相符合,也就是《说文》所说的“分而相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就能很好地说明符的用法。战国时代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兵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便向信陵君求救。但是,信陵君并没有掌握军权,劝说魏王出兵救赵,魏王又不答应。无可奈何之中,信陵君通过魏王的宠姬盗得兵符,拿着兵符假传魏王的命令,取得了十万大军的指挥权,进兵攻击秦军,秦军败走,解了邯郸之围,保存了赵国。

古代的符多做成动物形状,我们常听说的“虎符”,就是做成虎形的符。符一般用铜铸成。现存最早的铜符是战国时期的。秦、汉时期的符亦多采用虎符的形式。唐、宋时代的符常有做成龟、鱼形状的。

“节”是通行的凭证。出使外国的使臣常常要带着节,例如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在大泽中牧羊时还拄着汉节。节分车节和舟节,一般为每组五枚,两组十枚,合拢起来成竹筒形。节上的铭文内容是规定水陆通行路线和车船数目的。

我国最早的军事院校

我国最早的军事院校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据《资治通鉴》记载,前秦国王苻坚在举兵灭掉了北方的前燕、前凉、代国之后,为进一步训练军中诸将,以消灭东晋,于公元380年二月办过实属军事院校的教武堂,教员均是精通兵法的专门人士,学员也多是身经百战的骁勇战将,而校址则选在位于水陆交通要道的渭城,可见当时苻坚对教武堂的重视。

教武堂建起来以后,却遇到了一些文臣武将的反对,符坚经不住大臣们的诱劝,最终下令解散了这所教武堂。

何谓“百战”

我们经常说的“百战”,还确指一百种战法。在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所着的《百战奇略》一书中,指出百战为:

计战、谋战、间战、选战、步战、骑战、舟战、车战、信战、教战、众战、寡战、爱战、威战、赏战、罚战、主战、客战、强战、弱战、骄战、交战、形战、势战、昼战、夜战、备战、粮战、导战、知战、斥战、泽战、争战、地战、山战、谷战、攻战、守战、先战、后战、奇战、正战、虚战、实战、轻战、重战、利战、害战、安战、危战、死战、生战、饥战、饱战、劳战、佚战、胜战、败战、进战、退战、挑战、致战、远战、近战、水战、火战、缓战、速战、整战,乱战、分战、合战、怒战、气战、归战、逐战、不战、必战、避战、围战、声战、和战、受战、降战、天战、人战、难战、易战、饵战、离战、疑战、穷战、风战、雪战、养战、书战、变战、畏战、好战、忘战。

古代的官媒

在古代,媒人有官媒和私媒之分。私媒就是我们常说的媒婆,她们一般都是中老年妇女,为男女双方穿针引线。而官媒则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实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

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为媒官、媒氏、媒互人等,最早出现于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看来,媒氏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

《管子·入国篇》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媒有这样的记载:“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可见当时的官媒,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

自秦至清,官媒的权力仍然很大。《晋书·武帝纪》载:女子凡年满十七岁,其父母尚未给她选择婆家的,一律交官媒,由“媒官”配给丈夫。再如清朝时曾将大批罪犯流放到西北边疆去,为解决这些人的婚姻问题,特地“立媒官两人司其事,非官媒所指配,不得私相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