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生命与使命
6886900000003

第3章 概述(3)

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不能把“生命教育”局限在“关于人的生命知识的教育”这一范围,而应该从高等教育“培养人”这一本质规定性入手,把生命教育与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起来。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就包含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知识、生命关系、生命价值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大学生能够了解生命的过程,参悟生死,对生命有着清醒的思考,精神逐渐丰满强大;能够探寻生命的本质,以人为本,在关怀自身和他人、其他生命体的生命中,获得人性的健康发展;能够追求生命的价值,用对生命意义的无限追求来弥补自然生命的有限,在实践中创造价值,获得灵与肉的统一;能够珍惜生命之存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生命,用务实的精神创造有价值的生命,以积极的态度把握生命,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生命的挑战,领悟生命的真谛,体验生活的快乐与幸福;能够加强生命的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整合知情意行,发扬“慎独”精神,不断提高生命修养的自觉性;能够提升生命的境界,培养超越生命意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从而实现生命的辉煌。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主题理念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春秋时代,《管子·霸言》中齐国政治家管仲就说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种人本思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所体现,如“仁者爱人”、“天地之性,人为贵”等,还表现为政治上的民本思想。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自文艺复兴以来经过演化,形成了人本主义思潮,其在反对中世纪的封建专制以及宗教神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人的论述中,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尽管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来已久,但这一词语往往被烙上阶级或时代的烙印。即使在物质高度发展的当代,人性之本并未得到全面的彰显。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使得物质日盛,而人的精神性灵日减。人为物所挟制、为商品所奴化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人类表现上摆脱了专制与神权的束缚而获得了自由自主,实际上,又陷入了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的束缚中,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当幸福与欢乐离人们的视线渐行渐远时,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行并非无中生有,杞人忧天。

以人为本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题理念,就是指一切教育活动要切合大学生的个体与群体实际,以大学生的人性健康发展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动力和依据,重视大学生作为“人”的根本价值,尊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作为个体的“人”的主体性,引导其认识自身作为群体一员的社会性,肯定其价值存在,增强其为家庭、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崇高价值的责任意识,着眼其发展,发挥其潜能,激发其智慧,教育其珍惜有限的生命,并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生命的光彩和意义。在整个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堂(包括课堂融入),应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大学生的生命特性,肯定其价值存在,并按照个体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而不是将大学生塑造成一个模型,更不能把大学变成生产流水线或职业培训所。

(二)全人视阈的育人理念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学科专业也越来越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在各行各业比比皆是,教育也难以幸免。大学生入校以来,业已在专业选择上出现了分水岭。勿论文理分科将大学生划分进了不同的校园学科环境中,即便是同为理工科,专业与专业之间也容易出现“语言障碍”(专业中共同语言较少)乃至“交流障碍”(专业间交流产生困难)等情况。专业分化、细化的优势毋庸赘言,但因专业分化、细化,大学生过早地将视野局限在自身专业上,而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更多地涉猎其他专业,甚而把专业选择与未来就业画上等号,这势必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和不够完善。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文学科越来越边缘化,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其人文精神为目标的人文教育也在一场场科技革命中被阉割了。其结果就是,科技和物质财富空前发展,而道德滑坡和人文精神失落的状况日盛。德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richFremm)因此发出浩叹:“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由于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教育亦表现出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取向,表现出唯科学教育、唯理性教育的倾向。教育脱离了其自身和生命的本真意义,而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这已成为教育界积重难返的问题。高等教育的这种不良倾向极易导致大学生对生命产生迷惘,失却人生目标和精神寄托,理想和信念出现脱轨等问题。

综合前面所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撤除学科之间的屏障,将生命教育融入、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学科领域,引导理工科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人文知识,培养人文情怀,在了解自然之真时感受自然之美,在探析社会之真时发现社会之善;也要引导文科学生乐于了解和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增强自己的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其求真务实精神,将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感知力结合起来,增强自身的生命意识。总而言之,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通过灵活、独特的方式,开拓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激发其对自我生命和其他生命不断探寻的兴趣,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起来,使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激活生命的活力,感知生命的律动,高扬生命的激情,从而在教育上筑成关怀生命、保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三)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

台湾较早从事生命教育的孙效智教授认为,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整合行动力,从而最终达到“全人”的教育。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核心指向,就是要在外部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在内部达到自我内在的和谐。

大学生生命教育应秉持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为大学生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种和谐,就包括内部的和谐——即自我内在的和谐,以及外部的和谐——包括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育人环境等。这其中,首先要达到的是内在的和谐,这是整体和谐的前提。从内部而言,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于自己的所得所失淡定从容,虚极静笃,并努力完善自我;要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对自己既不放纵,也不苛求,乐观自信,积极进取;还要引导大学生增强自身抗挫能力,面对生命中的无常和困境,调动积极的心理机制,将生命过程的危机转化为成长的契机。生命教育所要达到的大学生内部心理的和谐,就是要为大学生建起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让光明之灯常亮心间。

大学生生命教育所要构建的外部和谐,就是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人”“文化人”应具有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和幸福,及其喜怒哀乐、爱恨悲欢,都与他人、与社会密切相关;其良好的生活环境、优越的生活条件,都离不开大自然的豁达大方的给予。因而,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规则,培养其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其尊重和关照其他生命、保护自然的生态和谐意识。其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既尊重自我,又尊重他人,尊重其他生命;既悦纳自我,又悦纳他人;既肯定自我,又肯定他人;既满足自身需求,又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和谐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大学生生命的和谐,离不开大学生对内在和谐及外部和谐的追求。在生命教育中,对构建和谐理念的不懈追求将有利于大学生在生命和谐与生命价值的实现两者间获得双赢。

(第三节)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现途径可以多种多样,但其实际运行却需要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和内容规定,并非杂乱无章、漫无边际。不同的研究者对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划分,但其终极目标都是异曲同工,即指向人的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依据人类生命的三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可以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划分为三个层面:自然生命层面目标、社会生命层面目标、精神生命层面目标。这三个层面,从理论上看,是层层递进关系,前一层面的目标和内容为后一层面的目标和内容作铺垫,后一层面是前一层面的升华;从实践中看,这三个层面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自然生命层面目标

(一)生命历程教育

孔子在晚年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被中国历朝视为圣贤的孔子的生命历程尚且要经过一番历练后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更何况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大学生如何对待命运?如何看待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参透生死?如何看待生命历程中的挫折,等等,这都是生命历程教育需要关注的内容。

事实上,人只要活着,就得面对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出生、成长、老化、死亡等构成了生命的连续过程。生命的生长往往要经历一个艰难、危险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生命都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甚至走向终止。健康的生命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共同维持。在生命教育中,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生理知识教育、性教育和习惯教育,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建立正确的两性观念,强壮自身体魄,树立合理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死两相依,而死亡一直是古今禁忌的话题。当英雄喟然而叹“壮志未酬身先死”,诗人吟咏起“无可奈何花落去”时,正表征着一种死亡焦虑笼罩在许多人的心头。生死之不可分,在生之时即已注定,回避等于自欺欺人。黑格尔在《哲学全书》中说:“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则更扼要地说:“生就意味着死”。生命教育应重视死亡教育,应引导大学生认识死亡、正视死亡,由死观生,参透生死。通过对死亡的了解,加深对生命的理解,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之可贵,体会生命之价值,丰富生命之内涵和色彩,提高生命之质量。

在生命历程教育中,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逆境。可以通过旁征博引的方式,将历史伟人、身边典型、现实名人在面对挫折、失败和逆境时怎样发愤图强、克服弱点、走向成功的事例融入生命历程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和逆境是对生命的历练,生命将因此变得更加顽强。

(二)生命科学教育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大学生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获得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生命之真和生命的规律与特征,了解与人们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及成果,如克隆、转基因、试管婴儿、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治理,还应适当了解生命伦理知识,了解人口知识及老龄化社会下人类的生存问题,懂得关爱生命,尊重生命,遵循生命自身成长的规律,充分利用生命的各种规律和特征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增添色彩。

生命科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其一,通过生命科学教育,无论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实践去了解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产生对生命进行研究的兴趣,追寻自然生命之真,激发其求真的科学精神。其二,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教育和学习,学生能够利用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及成果指导自身学习与生活,并可以结合实际进行一定的创新,增强其创新精神,促进自身素质的开发。其三,是最主要的影响,即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能够深化大学生对于生命规律、本质,以及生命关系的认识,包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从而增强其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把握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并付诸行动,使其树立人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共衰共荣的生命和谐意识。

(三)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教育往往被等同于生命安全教育,正是因为人的非正常死亡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教育的思索。实际上,生命安全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

生命安全教育包括自身生命安全保护和他人生命安全救援两个方面,涉及消防安全、自杀预防、伤害远离、灾难救助等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