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6890200000011

第11章 诗·思无邪(10)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后两句诗人用拟人手法描述眼前的敬亭山。诗人凝视着山,山也仿佛注视着人,世间的一切都忘了诗人的存在,似乎只有敬亭山静静地存在。“相”“两”二字赋予了敬亭山生命和思想,“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结尾句的“只有”二字则意蕴深远,强调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在诗人眼里,似乎只有敬亭山才能理解自己。但是,山的有情只是诗人想象出来,这样反而更加衬托出世间的“无情”,进而凸显了诗人寂寥、孤苦的无奈心情。

这首诗情景交融,以动写静。“静”是该诗的血脉,诗人通过营造一种“极静”的氛围。表达了难以消除的孤独之情。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兰陵①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②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①兰陵:今山东枣庄市。

②但使:只要。

兰陵盛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香气,盛在玉碗里又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奉献美酒与客人一道尽兴畅饮,我便忘却了乡愁,不觉身处异地他乡。

这首诗作于天宝年间。李白在长安之行后移居东鲁,本诗便作于东鲁兰陵,是诗人以兰陵为“客中”,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的作品。该诗呈现了李白洒脱豪爽的性格,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盛世大唐的氛围。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首二句交代了诗人做客的地点,将其和美酒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令人迷醉的愉悦气氛,使人丝毫感觉不到异乡人的凄凉之感,淡化了乡愁。面对美酒,诗人快意豪饮的样子跃然纸上。

末二句直抒胸臆。“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谓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美酒在前,既承接了上句,又融化了客情,合乎情理。但尽管能尽情欢醉,他乡毕竟还是他乡,诗人却毫不在意,完全沉浸在与朋友开怀畅饮的欢乐之中,故而是本作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①,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③情?

①暗飞声:悄悄地飘来声音。

②折柳:即《折杨柳》,曲名。

③故园:故乡。

是谁家隐隐传出阵阵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荡传遍了洛阳城。今夜听到这首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谁人心中不会涌起思乡之情!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当时是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李白正畅游洛阳城,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嘹亮的笛声,不禁触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诗的前两句紧扣题面,开首就从笛声入手,“暗飞”点出“夜”,“春风”点出季节,交代了具体的时间。静夜里悄悄响起的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顷刻间将诗人的羁旅情思触动。“满洛城”三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笛声的高亢再加上春风助力,传到无数人的耳中,愈发衬出笛声的动人和夜的静谧。

诗的后两句写闻笛之感,表露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原来所奏的是哀怨的《折杨柳》曲。《折杨柳》内容多写离别之情,曲调哀怨,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恰恰正是诗人自己。

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写的是闻笛,但又不局限于描写音乐,更注重表露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21.崔颢:气格奇骏,声调优美

崔颢(约704—754),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中进士第,曾任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初年,任太仆寺丞,天宝中期,任司勋员外郎。他以才名著称,才华横溢,前期作品多艳体诗,为时论所不满。但他宦路坎坷,一生不得志,后游览山川。从军边塞后,开始多写边塞军旅题材诗。他诗名很大,诗歌流传甚远,但事迹流传甚少,代表作有《黄鹤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①汉阳②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③。

日暮乡关④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①历历:分明可数。

②汉阳:今属武汉市,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③鹦鹉洲:长江的沙洲,后来被淹没。

④乡关:故乡。

昔日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此地只剩下一座空空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下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辨,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天近黄昏,故乡在哪儿呢?眺望远方,江面烟波茫茫更使人烦愁。

这首诗是咏黄鹤楼之佳作,也是崔颢的成名作。诗人登上黄鹤楼后,放眼望景,诗兴大发,即景生情,然后挥笔而就,写下此诗。该诗风格上自然清新,一气呵成,内容上风景如画,意境开阔,据说李白登临黄鹤楼看到此诗后,大为折服,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足见此诗之佳。

诗的前四句从黄鹤楼得名的传说写起,写曾经的仙人已经驾鹤远去了,只留下了这座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只有悠悠白云始终飘荡在空中。这四句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色彩,也充满了诗人对此楼变迁的百般感慨,虽三次出现“黄鹤”二字,却并不给人重复之感。

后四句即景生情,写诗人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时的感受。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以及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都是那么的生机盎然,但日暮的重重雾霭遮蔽了回乡的路,又使诗人不禁顿生愁绪。暮色和乡愁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诗人的失意和思乡情怀,给人无尽的悠远缥缈之感。

这首诗贵在自然,通读全篇,但觉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诗人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尽抒胸臆,让人读来余韵无穷。

22.高适: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高适(702—765),沧州(今河北景县)人,字达夫,少年时孤贫,爱交游,并以建功立业自期。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参加科举中第,授封丘尉。天宝十一年辞官,次年入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记室参军。安史之乱后升为侍御史,后任谏议大夫。其后又得肃宗器重,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卒,终年六十四岁。他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①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①董大:即董庭兰,唐朝著名琴师。

②曛:日色昏黄。

③君:指董大。

无边的昏黄阴云遮住了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昏黄暗淡。北风吹来大雪纷飞,一群鸿雁凄鸣南迁。不要担心前行路上不会遇到知己,放眼天下,有谁不认识你这样优秀的人呢?

这是一首赠别诗,为高适所作两首《别董大》中的第一首。该诗送别的对象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诗人用慷慨激昂的笔触白描了眼前的景物,抒发了离别之情。全诗壮而不悲,没有流露出丝毫愁郁的情绪,反而写得豪放乐观,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诗的首两句是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天边夕阳西落,黄云滚滚,原本明媚耀眼的太阳此时也黯淡无光;北风凛冽,大雪纷飞,耳边又不时传来阵阵鸿雁的哀鸣。诗人寥寥数笔,便为读者渲染出了一个荒凉、凄寒的图景,为后文抒情起到了烘托氛围的作用。诗人寄情于景,将离情写得委婉而凄清——在这样风雪交加的环境中,诗人送别一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不由产生一种前途迷茫的愁苦之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第三、四句是送别和宽慰他人的经典诗句,历来脍炙人口。诗人以豪雄之语冲淡别离之愁,认为凭友人现在的才情,一定会前途无量。这既是对离别的慰藉,对朋友的激励,也是诗人对自心志向的抒发,表达了“四海之内皆朋友”的观念。

全诗豪迈,大气,语言质朴无华,将离别之情写得细致入微,感情基调壮而不悲,使人读罢心潮澎湃,是难得的送别诗中的佳作。

23.常建:灵慧雅秀,轻隽幽玄

常建(708—约765),长安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曾任盱眙尉之职。由于仕途失意,辞官隐居武昌樊山,过着漫游的生活。其诗多为五言,题材多为山水寺院,意趣清幽,接近王、孟一派的风格。也有部分边塞诗,格调多慷慨激昂。留有《常建集》。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①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②。

万籁③此俱寂,但余钟磬④音。

①破山:在今江苏常熟。

②空人心: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

③万籁:自然界一切声响。

④磬(qìng):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敲击作为诵经、斋供时的信号。

清晨我步入了这座古寺,初升的旭日映照着高高的丛林。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清幽之处,那里是被繁茂缤纷的花木重重遮蔽的禅房。山光明媚,鸟儿更加欢快地鸣唱,潭水清澈,令人心净神爽。此时此刻万物一片宁静,只有钟磬的回音,还在长长地鸣响。

该诗为题壁诗,主要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清晨景色的幽静,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全诗意境悠远,赞美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表达了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诗人遁世的情怀,在盛唐山水诗中属于极富个性的名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联写诗人登山进入兴福寺,看见旭日冉冉升起,金色阳光洒落在寺庙内外高耸的树木之间。“高林”二字不仅写树木之高,更兼有称颂禅院之意,表现了诗人礼赞佛宇之情。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句是本诗的精华所在。诗人穿过寺中竹林间的小路,发现花木深处竟是禅院的所在。“曲”字写出了石径蜿蜒曲折的样子,“幽”“深”烘托了气氛的幽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宁静淡雅的清幽环境。其中,“曲径”“禅房”都是佛家高洁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佛家的向往、赞颂之情。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五、六句对仗颇为工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诗人身处这清幽的环境之中,看见寺后山光灿烂,潭水清澈;耳畔听到鸟鸣啁啾,心中顿时没有了杂念。一个“悦”字仿佛在说鸟儿也沾上了灵性,一个“空”字则表现出诗人的内心变化。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将人们带入了一种怡然纯净的佛家境界。此时的古寺万籁俱寂,周围的所有声音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悠远的钟磬之声萦绕在寺庙上空,似乎在涤荡诗人心胸间的尘垢。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然而言有尽却意无穷,读者耳边似乎还萦绕着袅袅的钟声。

该诗多含比兴,重在达意,语言朴实,描绘出了禅院中的幽静氛围。诗人借歌咏禅院来抒发闲适的心情,情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风格闲雅清静,文笔自然,因而独具一格。

24.刘长卿:雅畅清夷,工秀委婉

刘长卿(约709—785),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字文房,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及进士第。肃宗至广德年间历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之职,大历年间由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任知淮西等职,后遭人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德宗时,官任随州刺史,时值叛军攻打随州,刘长卿弃城出逃,再次游历于吴越,死于贞元六年之前。其以诗名重于上元、宝应年间,其诗创作集中于中唐时期,内容多反映官场失意或反映离乱,有《刘随州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①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②贫。

柴门③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①芙蓉山:山名,在今天山东省临沂县南。

②白屋:指贫穷人家的房屋,建屋用白色木材。

③柴门:篱笆门。

夜幕降临时,远处的青山显得愈发遥远,在严寒的天气里,突然看见一间茅草覆盖的房屋,显得更加贫寒。半夜里柴门边传来一阵阵狗的叫声,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人冒着风雪归了家门!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字句,按时间顺序描写了诗人雪夜投宿民家时的所见所闻,从视觉和听觉出发,为人们呈现了一幅风雪夜归图。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傍晚时分,行人投宿心切,天色渐暗,所以远方的“苍山”越发遥远迷蒙。一个“远”字写出了风雪天日暮时分,远行旅人跋涉的艰辛和急于投宿的心情。“天寒白屋贫”,次句写旅人行至山民屋前所见。“寒”“白”和“贫”三字互相映衬,越发显得简陋茅屋的孤小贫寒。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的后两句在视觉的基础上引入了诗人的所闻,写了诗人投宿后的事。诗人已进入茅屋,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不住的犬吠声。柴门和犬吠写出了山居的特征,狗吠也给苍茫的图景增添了几分生气。“柴门”“犬吠”“风雪”等承接了上句的“天寒”和“白屋”,使人能够清晰地联想到主人夜归的场景。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画面止于进门的一刹,但却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山居荒寒和旅人静夜之情,余韵悠长。

25.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早年曾游历南方的吴越、北方的齐赵等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杜甫任河西尉,后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前去投肃宗,半途被叛军俘获,幸得脱险,至灵武得见天子,被授左拾遗。后为救房珀而上疏,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公元759年辞官西行入蜀,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剑南节度使严武镇守蜀地时,保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常称其杜工部。公元765年移居夔州,后漂泊于鄂湘,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卒于船上,时年五十九岁。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其诗笔调客观、严谨,对后世影响深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国破①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②鸟惊心。

烽火③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④。

白头搔更短⑤,浑⑥欲不胜簪。

①国破:国家残破,指国都长安沦陷。

②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④抵万金:从家里来的书信值几万两黄金。这里指家信难得。

⑤短:稀疏。

⑥浑:简直。

国家已被攻破,山河依然存在,长安城暮春的草木丛生,满目凄凉。感伤时事,花也为之落泪,怨恨别离,鸟也为之惊心。战火连绵不息,一年又到三月,接到一封家信都极其珍贵。满头白发越抓挠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被安史叛军掳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故而未被囚禁。次年三月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热爱祖国、思念亲人的感情。

诗的前两联描写的是诗人来到长安后目睹的悲凉景象,都包含在“望”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写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形象地写出了大好山河被战争损坏的程度。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土地荒芜,野草丛生,这样的败落景象,饱含诗人感叹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对仗工整,将“花”“鸟”拟人化,明明是诗人心中感伤,却说是所见花鸟落泪惊心,运用了物我相感、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