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6890200000012

第12章 诗·思无邪(11)

后两联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表明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抵万金”写出了诗人在家人消息久盼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尾联中“更短”衬托出了愁的程度,意为白发越来越稀疏,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这样就在离乱伤痛之外,又平添了叹息衰老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破离家的忧愤之深。

本诗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情景交融,含蓄自然,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人的感情,千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为世人所传诵。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①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②,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①危樯:高高的桅杆。

②著:著名。

江上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立着高高桅杆的孤舟在深夜里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原野显得更加辽阔,水中的明月随着大江滚滚东流。声名怎能因为文章而著名?做官应因年老病多而罢休。飘零的生涯像什么呢?就像茫茫天地里孤零零的一只沙鸥。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五月,杜甫由华州解职,乘舟在岷江、长江一带漂泊,离开成都草堂携家去重庆。这首诗是诗人舟行途中,经三峡朝江陵(今属湖北)前行时在漂泊的舟中所作。

前两联寓情于景,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所看到的夜色,以写景展现诗人的境况和情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首联写近景,交代了时间、地点及环境。细草在微风中摇曳,孤舟在月色中停泊,“独”字体现了诗人的孤单之情,“细草微风”烘托了夜景的寂寞凄凉,也间接反映了诗人漂泊江中的心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涌”两字描绘了一幅别样宏伟壮阔的江中夜景,把星月的精髓刻画得淋漓尽致。

后四句写“书怀”,诗人一直胸怀大志,却被长期压制,无法施展才华。就像颈联所写,名声因为文章而著名,为官生活因为老迈多病而结束,抒发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岂”字有怀疑的语气,饱含着诗人不情愿的情绪,流露出了诗人心中的不满。“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尾联借景抒情,形容自己境况孤苦,只能像沙鸥一般四处飘零的无奈和悲戚之情。

该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

好雨①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②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③,花重④锦官城⑤。

①好雨:指春雨。

②野径:田野中的小路。

③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④花重(zhòng):花朵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⑤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春雨好像知道时节的变化,在春天及时降临。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滋润着万物。野外的小路、乌云漆黑一片,只有江船上的渔火格外明亮。到天亮时,再看那经过雨水冲刷的花朵,沉甸甸地妆点着整个锦官城。

这首诗作于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写下的,这时杜甫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该诗描绘了春夜雨中的景色,通过对春夜降雨的美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对春雨无私奉献品质的赞美之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此句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赋予了春雨“知”的能力,突出了雨的善解人意。一个“好”字含情,盛赞春雨知晓时节,催发了万物的生机。所谓“春雨贵如油”,这个“好”字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期盼春雨降临的心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第二联写的是春雨“润物”的过程。诗人利用听觉感受,描写春雨顺着春风在夜间悄然飘落,默默地润泽万物,细微得听不到一点响声。“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写得脉脉绵绵,而“潜”字将春雨拟人化,突出了春雨无声无息、悄然飘落的形态,情趣横生。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颈联紧承颔联。诗人于惊喜中睡意全无,遥望此时的门外,郊野黑云密布,唯有江船渔火闪烁着点点光明,“火独明”反衬了“云俱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最后一联是诗人对雨后情景的想象。等到天亮后,被雨打湿的鲜花定会开满锦官城,到处都将是一片春色。写花的红艳实际是从侧面烘托了春雨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重”字写得尤妙,形象地阐释了花朵被雨水打湿的形态。

全诗围绕“喜”字来写,展现了诗人从盼雨到听雨、看雨以及最后想雨的过程,盛赞了春雨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也让读者在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中惊叹杜甫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以及凝炼优美的用字功底。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①。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②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④,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⑤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⑦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⑧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①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这里是概数,表明茅草少。

②挂罥(juàn):挂结。

③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

④呼不得:呼唤不回来。

⑤恶卧:睡相不好。

⑥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彻,彻夜、通宵。

⑦大庇(bì):全部掩护起来。庇:庇护,保护。

⑧见(xiàn):通“现”,出现。

八月深秋,狂风怒吼,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好几层茅草。茅草随风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江对岸。飞得高的挂在了树梢上,飞得低的沉落到了水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幼童欺负我年老体弱,当着我的面作贼抢东西,他们肆无忌惮地抱着茅草跑入竹林,我喊得口干舌燥也没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叹气。

不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如墨,深秋天色逐渐昏暗下来。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仿佛铁板。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雨像线条一样密密连接着下个不停。自从战乱以来,我睡觉的时间极为短暂,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能熬过这艰难的一夜啊?

怎样才能拥有千万间宽敞明亮的房子,为全天下的贫苦人遮风挡雨,让他们开颜欢笑,让房子在风雨之中安稳如山?唉!哪一天眼前突然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子,即使只有我的茅屋被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

上元二年(公元760年)春,杜甫在亲友的资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本诗便是杜甫以自己居住的茅屋为描写对象,写下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中描绘了秋天雨夜、屋漏床湿的窘境,展现了茅屋生活的艰辛。但是诗人却宁为天下人的幸福而牺牲自我,想要大庇天下寒士,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折射出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全诗根据内容,可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五句,第二部分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第三部分是接下来八句,然后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最后是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五句,开篇与题目相对应。“怒号”二字音响宏大,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写出了秋风来势猛、声音大的特点。“茅飞渡江洒江郊”,“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是对“卷”的补充说明。“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诗人通过一系列的动态描写,勾勒出了秋风卷茅草的景象。纵观这五句话,“号”“茅”“郊”“梢”“坳”,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画面景象宏大,极富动感,虽没有直接表现诗人的情绪,一个垂老的诗人在风中焦灼的表情已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共有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该部分继续了第一部分的内容,被风吹跑的茅草无法收回,突出顽劣的群童形象,流露了诗人因自己“老无力”而被孩童欺侮的愤怒心情。“倚杖”二字可以想象出诗人气喘吁吁的神情,“自叹息”抒发了诗人屋破难修的无奈心情,为下文诗人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做了铺垫。

第三部分从“俄顷风定云墨色”到“长夜沾湿何由彻”,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两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也是诗人愁惨心境的写照。“布衾多年冷似铁”四句,是诗人对现实窘境的描写,足见环境的凄冷。“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紧接着诗人又写到“长夜沾湿”,不能入睡。诗人彻夜难眠,在雨夜中煎熬着,期盼雨停和天亮的到来。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背井离乡、穷困潦倒,但即使在这样风雨飘摇的茅屋里,诗人还惦念着国家和人民,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第四部分,是全诗关键所在。诗人发自肺腑,直抒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期盼广厦庇寒士,忧国忧民的情感。“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本诗的名句,充分表现了作者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崇高境界。

这首歌行体古诗文字朴素,层次清晰分明,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②频烦天下计,两朝③开济④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①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

②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③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④济,扶助。

何处去找寻诸葛丞相的祠堂?只见锦官城外柏树巍巍森森。碧草照映台阶自呈春色,黄莺隔着树叶空对婉转鸣唱。刘备曾三顾茅庐拜访,讨教天下大计;辅佐刘氏两朝开国与继业,竭尽老臣忠心。可惜出师未捷身先病亡军中,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对此泪满衣襟。

这首诗写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当时杜甫初至蜀中,定居在了浣花溪畔。在游览诸葛武侯祠时,诗人为追怀诸葛亮,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作者借游览武侯祠堂及其周围的景色,渲染了寂静、肃穆的气氛,描写了蜀相诸葛亮一生的功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敬仰、惋惜之情。结尾两句苍凉悲壮,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位置及四周的风貌。“森森”二字烘托了一种宁静、庄严的氛围,“何处寻”则显示了诗人访祠吊古的急切心情,为下文叙事抒情做了铺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第二联的两句话从近处着笔,着力描写武侯祠堂的景色。“自”“空”两字是此联之眼,碧草覆盖了台阶,黄鹂深藏在柏树间,描写了祠堂的荒凉景象,反映了祠堂的荒寂冷落,字里行间寄寓着诗人感物思人的情怀。

后四句叙事,写诸葛亮的为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此两句极高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天下计”推崇其旷世雄略,“老臣心”写他一片赤胆忠心,精辟而凝炼。末联“出师”两句抓住诸葛亮一生最令人感动之处,写其为伐魏病死沙场的事,流露出诗人的惋惜之情,也显示了普遍的人生遭际,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①东南坼②,乾坤③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④,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①吴楚:指吴地和楚地,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一带。

②坼:裂开,此为分界意。

③乾坤:这里指日月。

④字:指书信。

很早就听人说过洞庭湖辽阔,今天我终于登上这岳阳城楼。洞庭湖把吴楚之地分割成东南两部分,乾坤日夜在湖面上昼夜沉浮。亲朋故旧不寄一封信,年迈多病伴我的只有一叶小舟伴随自己。北边关山战火至今还未停息,靠着轩窗我止不住热泪涌流。

这首诗是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春所作,当时杜甫漂泊到岳阳,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岳阳楼,望着眼前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触景感怀,联想到自己浪迹天涯、报国无门的境遇,不禁感慨万分。此诗虽然悲伤,却不消沉,意蕴博大,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首联围绕“昔”“今”展开,写诗人早闻洞庭盛名,到暮年时才得偿所愿。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实意在抒发其壮志难酬之意。为后边描写洞庭湖的景色酝酿了气氛。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颔联描绘了洞庭的浩瀚无边,写出了洞庭浩瀚汪洋的不凡气势。广阔的洞庭湖水分隔吴楚之地,日月星辰在湖面上漂浮,逼真地刻画出了洞庭湖浩瀚无边的水势,是写洞庭湖的佳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颈联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诗人年老多病,居无定所,沦落天涯,与亲友失去了联系,孤身一人泛舟飘零。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诗人怀才不遇、孤单潦倒的心情更加沉重。

末联写出局势的动荡,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眼望国家兵荒马乱,自己又报国无门,诗人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不禁“凭轩涕泗流”,情调悲壮,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

全诗对仗工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展现了诗人宏大的胸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①上青天。

窗含②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③万里船。

①白鹭:一种水鸟,善捕鱼虾。

②含:这里有镶嵌的意思。

③东吴:今江苏一带,古代为吴国之地。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穿梭鸣叫,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透过窗子向外望去,依稀能看见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家门前停泊着的来自江南的船只。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蜀地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安史之乱平定,严武重新回到成都任职,杜甫也重新搬入成都草堂。此时的他心情极佳,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禁陶醉其中,诗兴大发,未及拟题,写下了四首小诗,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情调氛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两句意境清新而优美,刻画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绿柳上两只正在欢唱的黄鹂,天空上一行白鹭在自由翱翔,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相互交错,描绘了早春生机之盛,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欢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凭窗远眺,远处的西山雪岭白雪皑皑,江边泊船停滞不前,仿佛是嵌在窗中的一幅风景画,明丽的色彩和清晰的物像反映了诗人此时心情的愉悦。一个“泊”字暗喻杜甫的漂泊不定,“万里船”不仅对应“千秋雪”,对仗工整,气势宏阔,也体现了空间之广,此外,还表明了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自己又能够回去家乡看望,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这首绝句色彩明丽,一句一景,且四景并列,立意新颖活泼,如诗如画,形成了一个完美统一的意境。其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更是千古流传的佳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①

岐王②宅里寻常见,崔九③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

②岐王:睿宗第四子李范。

③崔九:即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当时担任殿中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