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主要写景。开头“纷纷”三句诉诸听觉,点明深秋节令。“真珠”五句,突出秋月之皎洁,引出相思之情,带给人无限伤感。“天淡银河垂地”,此句意境广阔,历来为评点家视为佳句。月光越是皎洁,词人就越是睹月思人,更何况“年年今夜”,更在词人心间染上了浓浓的离愁。
下阕侧重抒情。一个“愁”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秋夜难以排遣的愁思,愁肠只在举酒未饮之时已“先成泪”,举杯消愁却让愁思愈重。“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孤灯凉枕,词人不免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都来此事”三句则采用白描手法,将离愁具体化,从而使情更凄切,愁更深重,与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词情随景生,写出了词人深挚的感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①乡魂,追②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①黯:形容心情忧郁。
②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③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碧云满天,黄叶铺地,秋天的景色连着江中水波,一片苍翠之色。一抹斜阳映照群山,天空连接江水,水天一色。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一直铺到斜阳照不到的山外。
思念故乡使我黯然神伤,羁旅愁思难以排遣,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借酒消愁,可是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气象阔大,意境深远,一反羁旅词的沉郁,体现了词人别样的性情和才华。
上阕写景。“碧云天,黄叶地”,一高一低,空间感和色彩感极强。接下来五句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无情”二字点出愁绪,词人埋怨“芳草”无情,已含着凄凉的情愫,从而衬托出作者的多情。
下阕触景生情。“黯乡魂”二句带有强调的意味,托出作者心头的羁旅之思,“追”字尤显愁情之缠绵。乡愁之深,无计可消,只有在梦境中才能暂时忘却。“明月楼高休独倚”,主人公独自登上高楼,皓月当空,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为遣愁思,词人举杯消愁,无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反添相思的落寞,和他在《御街行》中的“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以大景写哀情,低徊婉转,别有悲壮之气,是羁旅词中难得的佳作。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①秋来风景异②,衡阳雁去③无留意。四面边声④连角⑤起。千嶂⑥里,长烟⑦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⑧归无计。羌管⑨悠悠霜满地。人不寐⑩,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塞下:边地。
②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倒文,意思是雁儿向衡阳飞去。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境之声。
⑤角:军中的号角。
⑥千嶂里:在重重高山环抱中。
⑦长烟:荒漠上的烟。
⑧燕然未勒: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此指大业未成。
⑨羌管:羌笛。
⑩不寐:睡不着。
边境上的秋天来了,景色和内地大不相同,雁群南归,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四面一片边塞之声,随着号角响起。层层叠叠的群峰之中,长烟直上,晚霞映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年老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尚未刻石燕然,归家的时间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幽怨绵长,令人难以入眠。将军头发已经花白,战士也流下了眼泪。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职,达四年之久,这首词便是其任职期间所作,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该词语言慷慨雄放,气氛苍凉悲壮,是豪放词的经典之作。
词的上阕写塞北风光。“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并以“异”字领起全篇,抓住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事物,通过对“衡阳雁去”“四面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勾勒出边地秋天的风光。并且景中有情,“无留意”不仅写雁,还衬托了边塞的满目荒凉,突出了边关战士所在的环境之苦。目睹北雁南飞,将士百感交集,触动了心中思乡的情结,从而为下片展开抒情做了铺垫。“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三句描绘出的萧瑟风光让人心生寒意,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下阕着重抒情,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对比,将士们将沉重的乡愁,都付与一杯浊酒,流露出乡关万里的惆怅之情。“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将士们不能杀敌建功,所以回乡“也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夜晚霜重满地,军营中飘荡着凄凉悲苦的笛声,越发激起了将士的愁情,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最后,“人不寐”三字承上启下,写将军和战士们彻夜难眠,泪湿沾巾,从而总收全词。
这首边塞词苍凉雄壮,词人精心选择边塞的景物,营造了慷慨悲凉的意境,将戍边将士想要杀敌建功和想念家乡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切合人物心境,开辟了宋词的一代豪放之风。
26.王安石:瘦劲刚健,悠然旷逸
作者简介请参考本书上篇第130页。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①晚秋,天气初肃②。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③。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④。彩舟⑤云淡,星河⑥鹭起,画图难足⑦。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⑧,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⑨。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⑩遗曲。
①故国:指金陵,金陵为东吴、东晋及宋、齐、梁、陈六朝故都。
②肃:肃杀,形容秋气。
③簇:箭头,形容山峰峭拔。
④矗:竖起。
⑤彩舟:船的美称。
⑥星河:即银河。
⑦画图难足:无法用绘画来描述。
⑧门外楼头:取杜牧“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意思是隋兵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还在寻欢作乐。门外,指朱雀门外。
⑨谩嗟荣辱:徒然感叹历朝的兴亡。
⑩后庭:即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是一首艳曲,被视作亡国的象征。
我登上高楼极目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刚刚开始萧肃。千里长江像一条澄静的绸带,翠绿的山峰像箭镞耸立前方。斜阳中,小船张满了帆穿梭来去,背对西风,斜插的酒旗在小街上飘扬。画船出没在稀淡的云烟,白鹭像从银河中翩然飞起,壮美的景色难以用丹青描画出来。
回想往昔,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可叹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六朝君主一个个相继败亡。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随流水一去不返,只有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凝成一片寒绿。时至今日,歌女依然时时唱着《后庭》遗曲。
此词是王安石晚年所作,当时词人第二次被罢相,住在金陵,写下了这首奇伟壮丽的词篇,寄托了对历史兴亡的感喟。
词的上阕描写长江秋景,以“登临送目”起首,以故国晚秋为眼目,交代清楚了时令、地点、天气。“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此处极言金陵壮美的景色,又有立体的呈现。随后“归帆”三句写滔滔江面上无数征帆向余晖中驶去,酒肆青旗因风飘拂,高高挑起,色彩对比鲜明,画面分外生动。“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此三句写晚上沙洲的阔大冷清,水天上下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象壮伟,难以尽述,因此词人以一句“画图难足”总赞,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
下阕词人怀古寄慨,发六朝兴亡的感慨。词人自“念往昔”写起,追叙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历史往事,借古伤今,希望时人能从中接受历史的教训。“千古凭高”二句从历史长河角度,把感叹推向极致。往事无痕,只有“寒烟衰草凝绿”,眼前空剩下一些衰瑟的景象,收尾二句再次表达伤今之旨,化用杜牧《台城曲》句的诗意,批判了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深化了袅袅无尽的吊古情思。
全篇意蕴高胜,境界雄浑,风格高峻,吊古中又包含着词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劝诫,是众多金陵怀古作品中的绝唱。
27.晏几道:哀感缠绵,浓挚深婉
晏几道(约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人称其父子“大小晏”。他虽身出名门,却不愿趋炎附势,因而仕途坎坷,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道衰败,生活贫困。他性情孤高冷傲,长于小令,词风哀感缠绵,多写爱情、离别之作,存词二百六十首,有《小山词》传世。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①殷勤捧玉钟②,当年拼却③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④。今宵剩把⑤银釭⑥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①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
②玉钟:珍贵的酒杯。
③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④同:聚在一起。
⑤剩把:尽把,只把。
⑥釭(gāng):灯。
当年你手捧玉钟殷勤劝酒,我开怀畅饮醉意醺醺,满脸通红。宴上翩翩起舞,直到楼顶月降下柳树梢,尽情唱歌,直到累得无力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离别以后,总想重相逢,多少回梦魂中与你同聚。今夜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唯恐二人相遇仍是在梦中。
本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重逢,真挚深沉,是晏几道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回忆当年相聚时的宴饮之乐。歌女“彩袖殷勤捧玉钟”,词人则是“拼却醉颜红”,一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将气氛渲染得极为欢乐热烈。“舞低”二句多用绚烂之词,歌女翩翩起舞,尽情歌唱,“舞低杨柳”和“歌尽桃花”,一方面描绘了宴会之狂欢,另一方面也烘托了美人之妩媚。
下阕写重逢后的喜悦。“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短短三句话,写尽了别后的相思,“几回”突出了词人对歌女相思之深。“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自别离之后,词人对歌女常日思夜梦,而等到真正相会之时,却又分不清眼前是梦是真,因而只好持灯反复照看。从动作到心理,词人将久别重逢的情景表现得生动而缠绵,真实地刻画了相恋中的人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
本词声韵和美,空灵雅致,将当年相逢欢聚的盛况和别后重逢的惊喜描绘得形象生动,是《小山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①。去年春恨②却来③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④初见,两重心字罗衣⑤。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⑥归。
①低垂:即虚掩。
②春恨:春日离别的情思。
③却来:又来。
④小蘋:歌女名。
⑤两重心字罗衣:绣有双重“心”字形图案的轻丝织成的衣服。
⑥彩云:代指歌女小蘋。
梦醒后见楼台高锁,酒醒后长长的帘幕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一个人站在缤纷落英之中,燕儿在微风细雨中翩翩双飞。
记得和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层绣有心形图案的罗衣。拨弹着琵琶舞弦,诉说相思滋味,当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着她彩云般美妙的身影回去。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表现作者流连歌酒,分别后思念歌女的情感,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哀愁。
上阕写春景。词人午夜酒醒梦回,只有“楼台高锁”“帘幕低垂”,令人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第三句转入追忆,“去年”二字,点出两人分别已久,“落花”二句借景写愁,“落花”“微雨”之景极其清美,引发了词人的伤春之情。而燕儿尚且“双飞”,唯有愁人“独立”,从而和前面的“春恨”相呼应,描绘出一种凄绝的意境。
下阕写对小蘋的思念。“记得”二字引出词人初见歌女小蘋时的情景。“两重心字”不仅写小蘋当日的穿着,还暗示着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小蘋也借助着琵琶的乐声,传递着心中的情意。结语两句写别后的思忆,“明月”古今共照,给词人明月多情,曾照离别之感,似乎能看到小蘋离去的身影,可见词人对小蘋的思之切,念之痴。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全词先写景,后言情,词人通过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表达了对歌女小蘋的相思,有今有昔,缠绵哀婉,无愧婉约词中的绝唱。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醉别西楼①醒不记,春梦秋云②,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③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④。
①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②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
③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④“红烛”二句:化用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醉中告别西楼,酒醒后全都没有记忆,人生聚散就像那飘忽不定的春梦秋云,实在太过容易。月光斜照窗棂,我还是缺少睡意,闲看画屏上吴山的葱翠。
衣上的酒痕和诗里的字,点点行行,都是那凄凉的情意。红烛自悲自怜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在寒夜里空替人流下伤心泪。
这是一首写别后凄哀愁情的怀旧词。晏几道家道衰落后深谙人生无常,这首作品侧重抒写人生聚散,因而往复低徊,沉郁悲凉,极好地体现了《小山词》的风格。
上阕写词人醉梦醒来,醒后却浑然不记,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如梦如云,聚无由,散无因,聚散匆匆的感慨。“聚散”一词,重点强调“散”,词人辗转难寐,眼下只剩自己一人独对斜月画屏,眼前的意境显得格外平静悠闲。
下阕写别后的感伤。“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指在宴席上酬唱的辞章,这些都触发了词人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对比当下,“凄凉意”三字道出了词人的心境。末两句化用杜牧《赠别》诗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句子,意为红烛无法留人,只是替人流泪。但是红烛并没有感情,因而这两句其实反映了词人自己哀伤、凄凉的心情。
全词语淡情深,沉郁悲凉,继承了词人惯有的词风,将一腔离恨写得含蓄顿挫,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词人惆怅和凄凉的心绪。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十里楼台倚①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②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③飞。
惊梦觉④,弄晴⑤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⑥是无归意,争奈⑦归期未可期。
①倚:偎依,靠。
②殷勤:不停歇。
③取次:自由自在地,随意的。
④觉:睡觉的意思。
⑤弄晴:指禽鸟在初晴时鸣啭、戏耍。
⑥岂:怎么,表示感叹。
⑦争奈:怎奈。
春日,我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着杜鹃的啼叫声从百花深处传来。杜鹃声声鸣叫,好像在和行人说话一样,不像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
杜鹃在初晴的春日鸣啭、戏耍,一声声“不如归去”的叫声将行人从梦中惊醒。远在天涯的游子如何不想回去,只是怎奈回家的日子还无法估计。
此词通过对杜鹃啼叫的描写,吟咏了游子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无奈感叹,是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起首两句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翠微形容山色的青翠,十里楼台靠着青翠的山,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在鲜花盛开的深处,游子听见了杜鹃的声声啼叫。“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一句,词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杜鹃啼叫赋以人的情感,似乎在和行人殷勤呢喃。另外词人还用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的漠不关心来对比,暗赞了杜鹃的“殷勤”,同时也为下阕描写杜鹃的鸣叫引发游子的思家之意、羁旅情愁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