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宰相传(全二册)
6906700000030

第30章 高欢

高欢(496-547),北魏孝武帝朝、东魏孝静帝朝为相。原籍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世居怀朔镇,为兵户,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欢为相16年,调和紧张的民族关系,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为北齐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广交豪杰拥兵自重

年轻时的高欢,不仅目光精湛、仪表堂堂,而且性格深沉、轻财重士,所以当时的豪侠都十分推崇他。辽西镇将段长常也对他说:“你有济世之才,终不会空度此生。”还把自己儿孙的将来托付给高欢。

一次高欢去洛阳回来,便将家产全部变卖以结交豪杰。亲戚对他的举动感到很奇怪,他却说:“我这次去洛阳,见羽林军纵火焚烧领军张彝的住宅,朝廷却因害怕发生动乱,对此不闻不问。从这件事就可以知道以后将要发生什么事了,身外之财还能守得住吗?”从此之后,高欢便立志要平定天下。

北魏孝昌元年(525),柔玄镇人杜洛周在上谷造反,高欢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投奔了他。但时过不久,高欢就不满意杜洛周的行为,于是他不辞而别投奔了葛荣。不久,他又归降了尔朱荣。尔朱荣见高欢举止不凡,便与他密谈,高欢便劝尔朱荣乘乱兴兵,以图霸业,尔朱荣也深以为是。

尔朱荣已经视高欢为自己的亲信。尔朱荣进入洛阳杀了灵太后,就想自己称帝,高欢想阻止但又怕他不听,于是就请用铸像之法占卜吉凶,结果不利,尔朱荣只好打消了篡位的念头。

有一次,尔朱荣问手下人:“假如有朝一日没了我,谁可以主持军队?”大家都说是尔朱兆,尔朱荣却说:“只有高欢一个人可以代替我。”他告诫儿子尔朱兆说:“你绝不是高欢的对手,也将被他儿子所挟持。”为了排挤高欢,尔朱荣就让高欢去担任晋州刺史。没过多久,尔朱荣就被孝庄帝杀了。

尔朱兆命高欢和自己一起起兵赴洛阳,高欢找了一个借口没有随尔朱兆去洛阳。事后,他对人说:“现在尔朱兆已经是国家的叛逆了,他的命令我不能再听了。”此后,尔朱家族各自拥兵为暴,百姓纷纷起义。此间,六镇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20多万流民聚在一起,暴动随时可能发生。尔朱兆为此忧心忡忡,便与高欢商量。高欢此时正想利用流民建立一支自己的生力军,便劝尔朱兆选一个亲信将领统帅这批流民。尔朱兆认为这是个好办法,但又不知让谁担任他的首领。贺拔允在旁插嘴说:“高欢可当此任。”高欢闻听此言,假装大怒,一拳把贺拔允的牙齿打落。尔朱兆见此,便以为高欢确实忠诚于他,于是就让高欢去统领流民。得了这批流民,高欢更是如虎添翼,尔朱兆对他也动弹不得了。

控制朝政奠基北齐

不久,高欢率军进入山东,他养士缮军,禁兵侵掠,深得百姓拥护。此后,高欢兵威大振,所向披靡。没过多久,他就与尔朱兆公开决裂。北魏普泰二年(532)四月,高欢进入洛阳,杀节闵帝,另立平阳王元修为孝武帝。同年,孝武帝晋高欢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高欢至此取得了北魏一切军政大权,孝武帝实际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不久,高欢又任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增封并前15万户。高欢辞天柱大将军,减户5万。

同年七月,高欢率师北伐尔朱兆,并于第二年正月,利用尔朱军岁首宴会的机会,大破尔朱兆。尔朱兆走投无路,自缢身亡。高欢用厚礼埋葬了他。在此期间,孝武帝与高欢的矛盾逐渐公开化。不久,君臣之间便兵戈相见,孝武帝当然不是高欢的对手。天平元年(534),孝武帝逃向关中,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年仅11岁的元善见为东魏孝静帝,从此北魏分为东西两国。高欢把首都从洛阳迁到邺,史称东魏,高欢控制朝政,掌握大权。

东、西魏之间屡生事端。高欢既要平定内部叛乱,又要对付边疆少数民族的侵扰,因此数年间,他东征西讨,疲于奔命。武定四年(546),高欢终于病倒在西征途中。

高欢回到晋阳后,世子高澄一直侍奉左右。高欢见高澄总是面带忧色,有一天就问道:“你整天忧心忡忡,恐怕不只是因为我的病吧?”高澄没有说话。高欢又问:“你是不是在担心侯景会叛变?”高澄实话实说:“是。”于是,高欢就将自己对侯景的看法及身后的安排全部告诉了高澄。他说:“侯景经南14年,根深蒂固,不是你所能驾御得了的。我死之后,能够对付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但我却没有重用他。这是因为我想把他留给你,今后你一定要对他深加殊礼,他因感激你的恩遇,一定会为你所用。”后来,侯景叛乱,高澄果然派慕容绍宗打败了侯景。

武定五年(547)正月朔,日蚀,高欢说:“日蚀难道是因为我吗?我亦何恨。”当天,高欢死于晋阳,时年52岁。赠假黄钺、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齐王玺绂,兼备九锡殊礼,谥“献武王”。550年,其子高洋称帝,建立北齐,追崇其为献武帝,庙号太祖,陵曰义平。天统元年(565),改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