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轻松开店
6920000000020

第20章 渐悟顿悟——店怎么开最赚钱(1)

开店也疯狂!你从中悟到了些什么?

沃乐谱顿的沃尔玛、罗琳女士的《哈里·波特》、陈天桥的网络游戏、李嘉诚的房地产、巴菲特的股票……无一不是巨额财富的代名词。甚至一台奧斯卡颁奖典礼晚会,一次就整来1.17亿美元,赚钱的行当何其多也!

市场到底是个能够让你品尝到美味的巨大蛋糕,还是有可能让你陷入其间不能自拔的巨大陷阱?商业风险无处不在,就连昔日亚洲首富也在喊“亏不起”!你知道这其中的商业风险有多大?

小资金赚大钱,那大资金呢?既能赚钱又能够回避巨大的风险,这其中有什么捷径可走吗?

1 大资金赚大钱

小资金有小资金的操作方法,大资金有大资金的运作方式,所谓“鸡有鸡路,鸭有鸭路,没有路的老鹅还有水路”。

许多人以为,有钱人花钱大手大脚,用钱赚钱是最简单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其实大错特错!就算你有十万、百万或千万的资金,如果投资不慎,终有一天你可能是一贫如洗。

我们不是时常听到“李某某在股市大跌时跳楼了”、“杨某某做期货赔的血本无归”这一类的传言么?因此,如果你是个有钱的人,你才会真正明白,大资金的投资更要谨慎,要做到钱生钱,你要费更多的脑筋。

2 投资房地产往往有惊人而稳定的利润

近几年,房地产业热得烫手。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不可再生,因而这一点就决定了它具有保值、升值的潜力。在这方面,远的看看香港,近的看看北京、深圳就可以明白。

那些有远见的商人,在某些城市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进行了大量的土地储备,后来都卖到了好价钱。

当然,投资房地产也有风险,以广西北海为例,当初因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有人就认为那里的房地产业必然会火爆,于是大肆开发。谁知其后的旅游业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火爆,房地产价格也一落千丈,北海的高档别墅每平方米的价格跌到千元以下,仍然还有大量的别墅剩余,弄得这些房地产商进退维谷。

以我的观察,如果你购买土地或房产是用于纯商业投资,那么我建议你尽量选择市中心,这样风险小些。虽然看起来城市中心的土地和房产在购买时相对要贵一些,但将来升值的潜力大,获利也最丰厚,这样的投资反而风险较小;相反,市郊的土地看起来便宜,但升值缓慢,有的甚至因为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左,所属区域迟迟得不到开发,因而土地升值无望,最终导致投资失误。在购买一片土地时,必须要考虑到城市规划和未来的发展。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许多新兴城市造就了大批的房地产商。我认识的一个商人,闻知一个城市要整体搬迁,于是相机而动,在新区低价买入大量土地。过了不久,这个城市果然搬迁,但搬迁时,新区的土地价格仍然未见大的起色,于是他再次大量买入。又过了半年,政府出台文件,新区土地不再允许自由买卖,只针对大片开发的房地产商拍卖,于是土地飞涨。这个商人选择时机卖出土地,狠狠地赚了一笔。

确实,土地无价。我们不用分析自从有房地产业以来,土地的价格上涨了几倍,单是看看《福布斯》杂志的排名,你就会发现房地产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02年《福布斯》的排行榜上,在传统行业中赚钱的依然是房地产业,特别是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那些拥有土地储备的房地产商往往有着惊人而稳定的利润。

3 零售商业是一个风险极小而利润极大的买卖

在传统行业中,除了房地产还有零售商业。2004年3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了最新一届的全美500强企业名单,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以2465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荣登榜首。2005年的第二和第三名来了个大调换,通用电气以1868亿美元的成绩超过了埃克森美孚石油的1825亿美元,居第二名。“这是属于沃尔玛的一年”,沃尔玛商店的营业收入在500强企业整体营业收入萎缩的情况下,仍然作出了增长120的骄人业绩。

2005年的排行榜名单上还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咖啡文化的星巴克,首次进入500强就排在第465位。而去年还令人意外地出现在排行榜上的两大“丑角”——安然和世界通信,今年则被扫地出门。在最新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集团主席沃尔谱顿以546亿英镑身价成为全球首富,微软集团主席盖茨及巴菲特紧随其后。《哈利·波特》一书作者罗琳以2.8亿英镑的身价超过英国女王。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曾经公布了2002年全英1000名富豪名单和2003年最新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经营房地产的威斯敏斯特公爵以49亿英镑的财富名列全英首富,他同时也在全球最有钱的人中排第35名。

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一书作者罗琳的财富已超过英国女王。37岁的罗琳以2.8亿英镑的身价,在全英国最有钱人富豪榜上排名第122位。罗琳目前在英国女富豪榜上位居第9名,不过前8位女性都是通过婚姻或继承而成为巨富的。因此,罗琳可谓是英国“白手起家”的最有钱的女性。

从这些排名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是谁在哪些行业拥有世界的巨大财富。

4 财富之门是专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洞开的

如果你有证券投资方面的知识并且手头资金宽裕的话,当然可以考虑投资股市,财富之门是专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洞开的。假如不是投资股市,被誉为“股神”的沃伦·巴菲特要用13亿日130亿又谈何容易?

看惯了国内股票市场上一大堆的“垃圾股”,你能猜出目前国际股市上最昂贵的股票价格吗?1000元?10000元?这个最高股价的纪录在不久前被刷新:80000美元一股!而这只“牛股”正是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的股票。

近日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业绩情况,其第三季度进账18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1188美元,纯利上升接近6成。季度报告显示,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陡然增加到了30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是2003年年底的3倍以上。目前,该股市值已达到1232亿美元,直逼IBM的市值规模。在最近的几年里,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的股价涨幅超过8倍,远远跑在美国股市的前面。

巴菲特历来对投资人奉行“两不政策”,即不送股、不派现金。自从1964年巴菲特收购了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以来,这家公司就从来不送股,因为巴菲特认为送红股不会给股东增加任何价值,只是一种账面游戏而已。同时,巴菲特也几乎不派红利,因为他认为如果公司有更好的投资方向,那就不应该向股东分派现金红利。只有不送股、不派现金,这才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那股东的回报从何而来?数据显示,自1964年至2003年,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的股份增长超过9000倍,也就是说当时每投资1万美元现在至少就有9000万美元。在此期间,投资人除了耐心等待,什么都不需要做。

当然,股市不只是可以生出暴利的“金盆”,它还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可能吞噬巨额财富的狮子,这一点你不得不防,否则你可能会被它咬伤,伤口一辈子都难以复原。我们听说过一夜暴富的神话,也听说过百万富翁鸡飞蛋打跳楼寻死的故事,这些都是股市所创造出的“奇迹”,因而要慎之又慎。

这样的雪球可能越滚越大,但雪球大了,就难于掌控,弄不好,还可能伤人。大资金操作所获取的利润可以说是惊人的,但它的风险也同样被放大至极限。因此,控制风险就成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2003年末,企业界传出一个惊天新闻,韩国现代集团董事长郑梦宪跳楼身亡。现代集团曾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在韩国被视为商业力量的象征。早在郑周永去世前,现代集团就因资金问题而陷入困境,逐步走向没落。特别是2000年8月现代汽车公司从集团中分离出去后,现代集团实际上已经元气大伤。

企业扩张几乎是所有的大企业都在采取的一种策略,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缜密细致的调查,详细可行的论证,切实可行的计划,都是企业扩张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不能头脑发热、随意操纵,否则类似现代集团这样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

商业风险无处不在,就连昔日的亚洲首富也在喊“亏不起”。

2004年3月初至今,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近50%,网络股网易涨到60多美元,丁磊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而同样搞互联网投资的昔日亚洲首富孙正义却没那么好的运气,他在大中华区的旗舰公司软库发展却出现了巨大的亏损,他只有忍痛“割肉”。

2000年初,孙正义通过软库金融集团出资2.075亿港元收购祥华实业并改名为软库发展公司,主业也转向互联网投资,孙正义的如意算盘是把软库发展公司打造成大中华区的赚钱机器。2002年2月,软库发展公司宣布将合作成立一家总规模超过1.2亿美元的基金管理公司,项目回报率号称要达到355。但接下来的却是一年半亏损5亿港元的事实。到2004年4月,软库发展公司发布公告称,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底公司总计亏损4897亿港元!2005年上半年,公司又亏损掉6930万港元。

业内人士指出,软库发展公司陷入困境,可能是由于公司没能有效地控制住投资风险,如公司在高峰期投入的物业,现在跌价高达1.8亿元。而早先收购的附属公司,也带来了数亿元亏损。不过,软库金融集团选择在此时退出,可是亏大了。软库金融集团所持的11.7亿股软库发展股权,按当日收盘价0.123港元计算,市值1.44亿港元,账面亏损达6350万港元。况且,这11.7亿股能在什么价位拋光还是个未知数。

由此可见,收入最好的行业也可能是亏损最大的行业,这一点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被称为互联网巨子孙正义的发迹史就会明白。

孙正义出生于日本,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在电子的天空遨游。孙正义经营网络及投资的眼光都是别具一格的,比如1981年出资8万美元注册成立软件银行公司,后来发展成为日本国内第一大软件经销商。1995年,孙正义注册成立软银风险投资公司,倾力于投资互联网。1998年,孙正义的身价超过700亿美元,成了当时的亚洲首富。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孙正义所持股权价值缩水98%,成为“财富蒸发最快纪录”的缔造者,目前孙正义的身价仅为15亿美元。

如果我们经常注意新闻媒体对财富的报道,就不难发现,巨额财富的涨涨跌跌实乃家常便饭。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网易创始人丁磊刚被评为中国首富还不到几个星期,他的首富地位就受到了严峻挑战。2004年10月13日,网易股价在纳斯达克以70美元报收,盘中最高点72美元。根据股价计算,丁磊在网易公司所持531股份的财富总额在当时约为12亿美元。但不到一个月时间,丁磊的财富就只剩下8亿美元,少了4亿美元。

有人说市场是个巨大的陷阱,而有的人却说市场是个巨大的蛋糕。那么,市场到底是个能够让你品尝到美味的巨大蛋糕,还是有可能让你陷入其间不能自拔的巨大陷阱?这里,我给你说一个我所经历的真实故事。

3年前,我的理财方式基本上是“老三款”,即银行储蓄、国库券、企业债,其中以银行存款为主。后来,随着银行储蓄利率的一调再调,往银行存钱已经没有多少“油水”,我才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别的渠道。有人介绍我炒期货,但一上路我就摔了一跤。由于不懂期货为何物,只听说这东西能赚钱,又听期货公司的人说他们的经理如何如何能干,怂恿我将买卖大权悉数委托给他。发财心切的我咬咬牙取出10万,谁知那小子做了不到半年,就“帮”我输了个精光。痛定思痛,我决定自己动手,并且将资金转移到风险相对小一点的股票和基金上来。这一次,我不再那么盲目,先咨询了我周围熟悉股票的朋友,他们建议我在股票市场大跌时再介入。

2002年春节前,我在小西门的一家证券公司开了户,在春节放假的前一天,大胆买入5万元清华同方、ST天宇股票。过完春节,大盘飘红,股价攀升,每只股票赚到差不多1元钱的时候,我适时卖出。算了一下账,我赚了几千元钱,别提有多爽了。下半年股市急跌,我在一个自认为比较安全的点位大量买入“感情深厚”的清华同方股票,正在我为拣了个便宜而忘乎所以的时候,股市连续下跌,我的股票全部被套,等到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割肉”的时候,浑身早已是鲜血淋漓。

2003年春节前夕,我又重新杀入股市,狠狠地赚了一笔。这次我学乖了,只留下少量的资金在股市,其余的款项全部提出来,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转眼2004年元旦即将到来,在2003年的最后一天,我觉得股市大概已经跌得差不多了,于是大量买入中国联通,并给自己设定10%的盈利目标,春节过后的第一天,中国联通便涨了4%还多一点,第二天又突然以“涨停板”收盘,第三天早上开盘又上冲了7%。我算了一下,三天已涨了20%多,于是决定全部卖出,这是我较为顺利的一次股票买卖。接下来,我又相中另一只大盘股南方航空,赚5%就卖,连着做了两次短线,觉得自己这年的收益也差不多了,便决定刀枪入库,暂时收兵。接下来,我将投资放在风险稍微小一些的品种上。

不是说“把鸡蛋盛在几个篮子里总比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保险”吗,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我学会了分散投资。

2004年,除了炒股以外,在债券市场大跌时,我适量买入了“02三峡债”(年收益率约5.8%),此后又分别持有华夏债券、华夏回报、博时裕富、博时现金收益、银华保本等开放式基金。因为投资的品种多了,我可以对各种投资品种的收益进行优劣比较,为下一步优胜劣汰做准备。我发现,这一方法对刚刚开始涉足证券市场的人特别适用。

股市有风险,做股票可以赚大钱,也可能让你“损兵折将”,对于准备不足的人来说,随时有可能掉进这个“陷阱”,让你永远不得翻身。

总结以往投资的经验,虽然刚开始投资时我确实亏了不少,但我并不后悔,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亏损,才可能有后面的盈利。投资是一个人一生的事情,亏了一次两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今后不就可以少走弯路了吗?我相信有了这些亏损的经历垫底,在今后的投资中,我一定能够将损失连本带利地赚回来。

“金融风险太大了,还是做实业稳当,这次事情过去后再也不搞金融了”!这话虽然出自一位从事金融、股票投资者之口,但的确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