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应酬术
6920400000035

第35章 应酬技巧(4)

“我立下一条规矩,”富兰克林说,“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允许自己在文字和语言上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或者‘目前我认为如此……’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绝不立即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稍有不同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也较少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为了阐述说服技巧的重要性,卡耐基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颇值得人们深思。他说:

“有一次,我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我家布置一些窗帘。当账单送来时,我大吃一惊。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我,看到那些窗帘。她问起价格,惊讶地说:‘什么,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没错,她说的是实话,可是没有人肯听别人羞辱自己判断力的实话。因此,身为一个凡人,我开始为自己辩护。我说贵的东西终究有贵的价值,你不可能以便宜的价钱买到高品质又有艺术品味的东西等等。”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拜访,开始赞扬那些窗帘,表现很热心,说她希望家里负担得起那些精美的窗帘。我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了,我说我自己也负担不起,我付的价钱太高了,我后悔订了它们。”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詹姆士·罗宾森在他的《下决心的过程》一文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

“我们有时会在毫无抗拒或热情淹没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理由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我们的想法。显然并不是因为那些想法对我们而言具有珍贵的价值,而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受到威胁……‘我们’这个简单的词汇,是做人处事关系时最重要的,能妥善运用这两个字才是智者。”

纽约自由街上有个商人,名叫麦哈尼,专门经营石油业者使用的特殊工具。日本长岛有一位顾客向他订购了一批器材。他按照顾客的要求,制订了一个蓝图,得到顾客的认可后,即开始了制造程序。谁知正在制造当中,那位顾客打来电话,誓言绝不接受麦哈尼正在制造中的那一批器材。原来,那位顾客订下这批货后,和朋友谈及此事,朋友们议论纷纷,说什么太宽了,太短了,如何不合用,并指责他被骗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位顾客被说得发火了,才打电话要改变订货计划。

麦哈尼被搞糊涂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重新仔细地查验过,确认自己无误,一定是对方听了不实之言,造成误解。但是麦哈尼知道,如果这么告诉顾客,那将很危险。于是,他决定亲自去长岛一趟,会一会这位顾客。谁知这位顾客一见到他,立即怒从中来,一面说一面挥着拳头,指责他正在制造中的器材。

麦哈尼知道此时要说服这位顾客,绝不能生气。他等顾客的怒气发泄完毕,才心平气和地说:“你是花钱买东西的人,自然应该得到合意的东西,可是总是有我负责才行。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请给我一幅制造蓝图,虽然我按我设计的蓝图制造,已花费了两千块钱,但我们愿意负担这笔损失。为了使你满意,我们宁可损失两千块钱。但是,我得先提醒你,如果我按照你坚持的做法,你必须负起责任。但如果你放心让我们按原设计进行,我们可以向你保证绝对负责。”

这位顾客听了这一番话后平静下来,最后说:“好吧,照原来的计划进行,但若是错了,上天保佑你们吧!”

结果,麦哈尼没有错,这位顾客很满意,接着又订购了两批相同的货。

试想,如果麦哈尼不采取极度的自制态度,以平静的心态申述自己的理由,一开始就和顾客争辩起来,公开指责顾客的错误,这样不但不能说服顾客,相反地还会使以往好不容易建立的深厚业务情谊破裂,既会损失一笔钱,也会失去一位重要的主顾。

可见,指责别人意见错误,只会剥夺别人的自尊,绝不会使别人心悦诚服。

当然,要说服别人,除了技巧外,重要的是以理服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以事喻理。这就是说,与人讲话,重要的是要用事实说话,用事例做证。尽量避免说大话、空话。

二、小中见大。这就是说,讲理要注意层次的高低和深浅。不可跨越别人的思想范畴,使别人感到你所讲的道理高深莫测,不着边际。要善于从小事情中寓含大道理,从浅显的事情中摸透道理。

三、探讨问题。这就是说,与人讲道理,有时可提出设想的问题,一则引发听者兴趣,二则启发听者思考,使人感到你不是在强迫他接受你的灌输,而是共同探讨问题,使他变被动为主动,不自觉地接受你的说服。

四、点到为止。这就是说,你用道理说服人,绝不可反反复复、唠叨不停,否则,一定会让人听了厌烦,甚至听不进去。最好的方法是点到为止,留出空间让对方去思考,去领悟。

65.扩大自己的应酬空间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因为相互间总有矛盾和摩擦,有的人虽安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但有时也会受到别人的侵袭和扰乱。怎么办?这就要有一种自制的忍让精神。要知道,世界的空间很小,每个人的生存空间不过那么一小片。虽然生存空间小,每个人的精神空间却能容得整个宇宙。其原因就是在人对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的认识和理解,当你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或侵扰、或误解,你就必须学会忍让,学会立身处事,扩大自己的精神空间。所谓立身,就是应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所谓处事,就是应有理性的自制精神。这不但是对别人生存空间的尊重,对别人有利,对公众有利,对整个社会生存环境有利,也能争得别人的理解,化解矛盾冲突,最终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古时有这么一个故事:某村里有个叫陈嚣的人与一个叫纪伯的人为邻。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把与陈嚣家相隔的篱笆拔起来,往陈家那边挪了一尺多,以此扩大自己的占地空间,而缩小陈家占地的空间。翌日陈嚣发现后,知道自己占地的空间被纪家侵犯,心想:你就是想扩大点占地空间吧,我尊重你的愿望,满足你的需要,于是,自动地将篱笆往自己一方又挪一丈,给纪伯一个更大的占地空间。纪伯知道陈嚣有意让他,心里惭愧,不仅把侵占陈家的土地还给陈家,还主动向后退一丈。这件事感动了村里的人,当地的里正便报告太守,太守为了表彰这种睦邻友好的乡风,便将这个村子改名为“义里”。

可见,当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侵犯时,忍让和尊重是化解矛盾、保持生存空间安宁、和谐的重要条件。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确,“害人之心不可有”,因为害人会有法律和道德来约束,而且也会引发对方的报复。有时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更有倒霉鬼则“害人先害己”。

在一般场合,光是不害人还不够,还得有防人之心。防人防什么呢?就是防人性中的“恶”。世间有绝对纯良的“好人”,也有绝对奸邪的“坏人”,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好坏夹杂”,也就是“善”中存着“恶”,不过,“恶”中也有“善”。只是程度有别,或是什么时候显露出他的“恶”罢了。

善与恶,每时每刻都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人的观念之中也时时存在着善恶。那么,人在什么时候会显露他的“恶”呢?就是在他想扩张他的欲望,或欲望受到危害的时候。换句话说,“善人”也会在利害关头显现出他的“恶”。例如有人为了升迁,不惜设下圈套打击其他竞争者;有人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关头出卖朋友;有人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于是行骗行抢……因此你若把世界上的人都当成好人,把社会都看成是一片善的流行,可以说,先生们,小姐们,你们太异想天开、太片面了。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中,同事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明或暗的竞争。表面上似乎亲密无间,暗地里勾心斗角,你一刀来我一枪。有的人想让对方工作出错,自己有机可乘,得到老板的特别赏识。

古人告诉我们:“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既是告诉了难防,就是要你防呀!因为别人要害你,不会事先告诉你。那么该如何防?

不要被上面的大话吓懵了,先来个“巩固城池”,也就是让人摸不清你的底细,实际上的做法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不随便露出个性上的弱点,不轻易显露你的欲望和企图,不露锋芒,不得罪人,莫太坦诚,高深莫测,你不给他们机会。别人摸不清你的底细,自然不敢随便利用你、陷害你。

再来个“阻卸来敌”之法,兵法云:“兵不厌诈”,争夺利益时人心也不厌诈,因此对他人的动作也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凡异常的动作都有异常的用意,把这动作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一并思考,便可发现其中奥妙。

66.应酬中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实际上就是自我推荐。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交往,都是从自我介绍开始的。自我介绍是进入社会应酬的一把钥匙,不仅能让人了解你,与你交友,还能让你有用武之地。

我们在与人应酬中,尤其是初次与陌生人见面,通常都要作一番自我介绍。在某种意义上,自我介绍是应酬交往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如运用得好,可以打开对方的心扉,达到应酬成功的目的;反之,则可能给你带来种种困扰。

如何作自我介绍才能获得应酬的成功呢?

从应酬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初次相交,彼此都有一种想了解对方的心理愿望,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对方尊重的心理需求。比如,张三正在家休闲,或看书或看报,忽然门铃响了,以为是妻子或儿子回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报去开门。然而,门一打开,见到的却是一位陌生人李四。此时,张三的脑子里会立即搜索记忆:他是谁呀?来干什么?于是,一种渴望了解李四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而李四此时见到张三,也一定在想,此次来访问张三,此人是不是张三呀?在这个应酬的当下,李四如果及时简要地作一番自我介绍,如“我叫李四,是某杂志社的编辑,久仰先生大名,特地前来拜访”,可立即使张三渴望了解对方的愿望得到满足,也得到了尊重。接下来,张三也就很自然地向李四作一番自我介绍,如:“我正是张三,早在杂志上读到先生的大作。欢迎欢迎!”这样各自经过一番自我介绍,赤诚袒露,双方一拍即合,就可以无拘无束地交谈了。

反之,如果双方见面之后,一方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大半天不愿“亮相”,就会使对方的渴望变成失望,往后的应酬就很难进行下去,甚至弄成尴尬的局面。

自我介绍是社会应酬的一种手段,由于应酬的目的和要求不同,自我介绍就应该有简有繁,因状况而异。

在什么情况下要简?如购物、造访等,因内容简单,双方一见面,只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身份、目的、要求即可,不必介绍其他一些无关的事项,如出身、学历、经历、专业和技能等。例如,某商店业务员到某高科技产品开发公司去购买电脑。他进了公司的大门,便会有办事员微笑着迎上来。此时,这位业务员就应该简要地介绍一下自己和来此的目的。如:“我是某商店的业务员,来你们公司主要是要采购一批电脑,希望你介绍几样产品,供我挑选一下。”如有名片,你不妨给对方一张名片。那位工作人员就应该简要地自我介绍:“我是本公司的业务员,叫某某,欢迎你光临本公司,请坐下来谈吧!”双方通过这么一番简要的自我介绍,互相都有一个了解,生意的大门也就自然地打开,洽谈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什么情况下要繁呢?如求职、招标等,因为内容复杂、竞争性强,除了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目的、要求外,还必须把自己的学历、资历、专长、经验、能力以及信誉、成果等都作一个较详尽的介绍。例如,你是一位大学毕业的工程设计人员,到某设计公司去求职,那就要向这个公司的主管作一个详尽的介绍,进行自我推荐。你要说:“我叫某某,是某工程学院应届的本科毕业生,某年曾同某导师一道参加过某项大型工程的设计,我的毕业论文被某工程设计和制造杂志发表,被评为优秀论文,曾获优质工程奖。我对贵公司的某工程十分感兴趣,自认为有这方面的专长,能够胜任这方面的工作。而且我这个人思路比较开阔,办事比较细心,不达目的绝不终止。这次来贵公司求职,主要是看重贵公司的实力和工作条件,能够充分发挥我的专长。如果公司肯录用我,我一定能为公司的工程设计作出贡献,一定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这样的自我介绍就比较详尽、有力,一定会赢得这家公司的初步信任,为谋职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当然,自我介绍的简繁,并没有什么规定,要从具体的情况出发,因事而异。通常来说,上述前者宜简,后者宜详。

自我介绍虽然是如实陈述自己的一般情况,但也包含着对自己为人处事的基本评价,即使是简单的自我介绍,若介绍内容中有单位职务,也足以显示出各自的身份和地位,这本身就属于自我评价。如求职、招标那样详尽的自我介绍,自我评价的成分就更多了。

作自我评价,既不能太低,又不能太高。如何自我评价才恰到好处呢?其关键是高低适度,注意分寸。

一是要有自知之明。俗语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要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就非要有自知之明不可。是一说一,是二说二,则是实事求是的准则。不要夸大自己,也不要贬低自己。这样的自我评价,不仅不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相反地,人家会从你的自我评价中看到自知之明的睿智和敢于律己的品格,更尊重你,更信任你。

二是要留有余地。这就是说自我评价要注意自谦一点,不要自我炫耀,不要把话说过了头。《呻吟语》中说:“露才是士君子大病痛,尤其甚于饰才。”这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轻易炫耀自己,作出虚而不实的自我评价。如果你的才能平庸,却要自吹如何智慧过人,这就是一种虚假的现象。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却从来都是虚怀若谷,不轻易炫耀的。自谦是一种美德,只有自谦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与关照,从而也为应酬与交往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你一张口就信口开河,人家就会明显地看出你的不足之处,产生一种厌恶之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自我介绍成功的话,可使你在应酬活动中一路顺风,相反,就可能给你带来种种应酬上的困难。

67.应酬中的“其他感官"效应

应该提出的是当交谈出现不融洽或出现僵局时,小动作和小东西便可以出来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