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村日志1
10月18日(六)下午3时许抵桃李,住原大队办公室。晚上丰书记、王书记、李副书记来。
19日(日)上午与丰书记商定劳动问题。带同学参观一、二、三、五队大场,六队大场。下午到一队大场参加劳动(脱粒)晚上刁继生同志来告别赴宁。
20日(一)上、下午都在一队大场劳动。干部都不在。见活就干:运稻、打稻、晒稻、收稻等等,副支书李祖芝同志回来。
21日(二)上午仍在一队大场劳动,晒、运稻子。于书记来,下午回去。工作队老杨同志来商谈写标语牌,下午陈永林和小冬完成此项工作。其余仍在一队大场劳动。晚上李副支书来征求工作意见。
22日(三)备课。同学们到生活中去画素材,下午写标语。晚上李副书记向全体同学介绍大队情况。结束后,参加全大队党员干部会议,由丰支书传达公社党委召开的全社干部会议的讲话。
23日(四)上午备课。同学们画素材。陈、宋到科试站。下午参加由工作队、支书、队长、工作队员组成的检查组,巡视全大队种麦开沟的质量,并在四队大场评比。晚上创作课学习,内容:一、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章节。
二、同学谈到此地的感受、想法。三、讲课:(1)关于思想和技术的关系。(2)关于“选题”与“生活”的关系。(3)关于发掘题材的途径。(4)目前如何着手?总题:关于创作课第一阶段所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四、几个决定:(1)每星期一、三晚上政治学习。(2)休息日根据情况需要,不硬性规定在星期天。(3)主动帮厨。
24日(五)天雨上午画工作队长张书记的爱人。下午参加大队干部政治学习,学习华国锋同志的报告。
25日(六)画人像。
26日(日)上午为大队礼堂前创作宣传画稿,内容:(1)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下奋勇前进。(2)农业学大寨。(3)认真读书学习。下午画像。
27日(一)上午画宣传画稿,下午画人像。晚上政治学习。
28日(二)上午画人像(五保户陶大爷)下午画工作队员小祈。
29日(三)上午画苏庭芳,下午去一队大场劳动,拉石滚压场地。
30日(四)上午画人像,下午陈永林、徐海鸥去桥头领助学金,晚上参加大队学习。
31日(五)上午画人像,陈德西及国画雕塑部分同学来。下午学习班成员开始来报到。
11月1日(六)上午和张景良去新顶为公社大画收集素材。下午戴馆长、老钟等来,学习班成员共来四人,晚上见面座谈。
2日(日)上午和张景良去沙河刘庆及黄川公社。同学领学习班成员画速写。
3日(一)上午为学习班学员示范画油画像,画理发员。下午同,画刁小红。晚上和学员座谈(共到正式学员七人)
4日(二)原订上午学习班开学,因戴馆长及老于等未来,未举行。由文化馆同志领导学习“讲话”。下午画速写,陈永林辅导。同学们从1号起组织画速写组画。苏为学习班准备讲稿。
5日(三)上午学习班开学,由地区袁局长讲形势,李泽邵介绍桃李大队。下午为学习班讲创作:(1)关于宣传画、年画、农民画。(2)关于选题问题。晚上宋正玉为学习班讲速写与人体结构,讲后互相画速写。新来三位学员,桃李两人从未学过,另辅导,从临摹着手。同学画速写组画。
6日(四)(1)重点辅导桃李两位学员,初步方法,临摹及写生静物。(2)同学完成素描组画。(3)修改完成礼堂壁画稿,为《黄川丰收》起草稿。(4)为礼堂壁画刷胶。(5)学习班成员构思构图,晚上第一次观摩讨论。
7日(五)上午全体参加本公社油菜现场会议画速写。下午(1)同学开始画壁画放稿。(2)重点辅导桃李学员(初步构思构图,写生农具)(3)学习班成员画草图。
8日(六)(1)辅导。(2)完成“黄川丰收”草图。(3)同学们开始画壁画,晚上辅导。
9日(日)上午学习班初稿观摩,于、陈、江、张过来提意见。下午整理画稿。徐、宋感冒,陈画风景。晚上政治学习。
10日(一)辅导,画壁画。
11日(二)辅导,画壁画,晚上学习21号文件。
12日(三)雨天。壁画停止。江小竽同志过来,上午讲水粉问题“视觉色彩”。下午画头像示范,晚上江讲装饰色彩。
13日(四)上午学员画水粉头像,下午江回去。下午讲“油画问题”,晚上大队放电影,全体观看。
14日(五)画壁画,辅导,宋正玉画宣传画稿,晚上学习班评稿,工作队老刘参加。
15日(六)学习班学员去沙河刘庄。完成壁画两幅,1.9mX8m,3mX2m,共21.2m2(用材:白26,红、土黄、群青、褐等23,其余各人共40支,调色油6瓶,胶水0.5公斤,共20余元)。
16日(日)辅导,陈去河工地联系,徐辅导,宣画稿。
17日(一)上午陈德西同志来辅导。上午陈永林去工地,下午徐海鸥去农试站,宋辅导。晚上陈德西讲国画裱托。
18日(二)上午陈德西回刘庄。辅导。
19日(三)辅导,下午陈永林回来。
20日(四)辅导。上午陈德西电话通知次日去赣榆。晚上徐海鸥回来。
21日(五)晨,陈、宋、徐去沙河作赣榆之行学习班继续辅导。
22日(六)辅导。晚上学习班结束,钟作总结。苏及戴馆长讲话,会前对作品选论过一番。上午对陈永林壁画作了修改。
23日(日)上午替学员作最后修改,并开座谈会。下午学习班学员离去,老于留下继续制作。王安民展览来桃李展出,钟、刘振扬留下学习。
24日(一)上午县委书记秦玉荣来,苏随车去白塔埠看喉炎,下午回来。下午陈、宋、徐回来。
25日(二)陈永林去大河工。画讲解员臧素华。
26日(三)上午随王安民展览去小河工地,画速写。在张桥午饭。下午回来(地区袁局长等工作组返徐州)傍晚龙考思来访,晚上政治学习。
27日(四)为文化馆俞济林改画。宋画宣传画,徐画头像。
28日(五)宋画宣传画,徐画速写。画大场两幅。
29日(六)替宋正玉改宣传画,宋病。
30日(日)上午于、谢、李、陈等老师来,下午离去。宋完成宣传画。
12月1日(一)全体去沙河刘庄,至北岭工地速写。接陈永林信。
2日(二)徐、宋整理速写。下午陈永林回来。
3日(三)苏、陈永林赴工地,徐、宋整理速写。
4日(四)徐上午到大场劳动,下午整理速写。
5日(五)徐、宋构草图。三日来苏、陈在沭河工地邳县团为光荣榜画先进人物头像油画素描合计40名。
6日(六)上下午头像写生。
7日(日)宋上午画头像,徐画速写。下午速写草图。苏、陈离工地至东海。(以上27天)
8日(一)陈两天内整理出速写2幅,下午寄出。苏、陈下午返桃李。宋、徐共整理速写7幅,宋4,徐3,未寄出。
9日(二)宋徐两人速写共6幅寄出后,上工地参观速写。陈整理速写。下午画闫洪望。晚上学习“教育革命方向不容篡改”、“创作也要拼命精神”。
10日(三)上午构图草图。下午田老师来。
11日(四)全体去小河工地画速写,劳动。晚上田教师上政治课,讲《国家与革命》的写作背景。
12日(五)上午继续上政治课,下午构思。
13日(六)上午乘车去赣榆,至县委取得介绍信,下午抵十字路,至莒南县委转介绍关系,住招待所。
14日(日)下午乘车抵历家寨,在村头略为参观,晚上看电影,《海河新歌》
《海霞》。
15日(一)上午由招待所长王介绍工作队朱队长,又,大教管文教的老薄同志,带领参观教育田、渡槽、葡萄山水电站等,下午访问围山河,铁姑娘连,画副连长张传英。
16日(二)上午画渡槽,下午画大队花景及水库附近风光,国画雕塑组师生来。
17日(三)全日自选画风景。宋、彭坐解放军车先回。
18日(四)晨出发经莒南、赣榆,下午3时多抵黄川,乘拖拉机回桃李。
19日(五)构思草图。
20日(六)上午构思,下午画小利。
21日(日)上午画三丫,下午画小利。
22日(一)上午和陈去桥头,宣传组通知车送参观,召齐人后又中途变卦。陈留下。大画钉画布,刷胶。
23日(二)晨回桃李,中午返黄川。宋、徐开始大稿。陈去河工地。下午开始大画画稿。
24———26日大画开始着色。26日晚上回桃李看宋、徐画稿。
27日(六)晨去桥头,大画在进行着。
28日(日)画大画。傍晚石、张等来,联系画吕祥壁烈士画事。
29日(一)上午陈回来,下午回桃李,看画稿,商讨去白塔埠机场,决定6号去。
创作照搞一星期。
30日(二)晨6时半苏去黄川。
31日(三)桃李同学们与工作队会餐,欢度元旦。苏继续画大画。
1976年1月1日(四)下午陈永林来,不久回去(带画稿来看)苏照旧工作。
2日(五)下午苏回桃李看画稿,宋、徐进展不大,代徐拟定主题:背负青天摆山河”或“看咱们把山河重摆”。
3日(六)晨6时半苏回黄川。
从油画风景到民族形式的探索
我今天所谈的不是创作方法的经验介绍。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风景画也不例外,正如人物画需要对生活中的人作深人地了解、观察、熟悉一样,画风景必须了解自然,深通自然的奥秘。历来的风景画家都是如此。我过去画过一些风景,大都即兴而作,或只作为创作素材,并未做深人的研究。这两年由于领导的支持,所以有机会到南方各省跑跑,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日新月异的建设,给予我的感受是很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画了一些风景。这是我对感受的纪录和对如何表达和概括感受的探索,不是成熟的作品。因此,我在这里所谈的不是创作方法的介绍,也谈不上什么经验的总结,确切地说:这只是我在这个艺术活动过程中就所接触到的一些问题的思索。我把它们提供出来,目的是为了向同志们请教。
这些问题接触面很广,但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走什么样的道路?走民族形式的道路。但又不是专门论述什么是民族形式,不是提出方子、办法,这要半个甚或一个世纪后才能得出总结。它只在于思路上的探索。
谈到油画风景,不能不想起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英国画派、19世纪的法国的众多的风景画家们,还有俄罗斯的一些风景画家们。因为油画风景画发展的历史就是由他们一章接着一章地写成的,他们依次继承,相互影响,大胆创造,达到各不相同的成就,推进到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我们要学习和创造我们的油画风景,不能忽视他们的经验,正如海边的平原不能出现像珠穆朗玛那样的高峰一样。要想达到艺术的高峰,应该从艺术的高原出发;但是如果要谈到艺术上的高原,我们就不能忘掉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当然,油画风景,它应该是油画这个画种的风景,不能忽视油画传统上的衔接。可是我们所需要的风景画,不论什么画种,它首先又必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具有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风格的风景。
对于油画传统,我们的基础还不厚;然而对于描绘大自然的风景画,那就是我们传统的山水画,我们传统的深厚又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这是一个艺术上群峰罗列的青藏高原。欧洲风景画的历史算起来不过三个多世纪,这是从17世纪荷兰算起。因为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风景画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如果追溯到文艺复兴,那个时候的风景画是作为人物背景而描绘的,在这方面也是很有成就的。但最早的纯粹的风景画,我们现在还能看得到的却只有达·芬奇的那张钢笔画。这样算起来也不过是四五个世纪。
关于风景画理论上的探讨,从达·芬奇的《绘画论》中可以看到有关的研究(见《绘画论》第八章:画家用植物学,风景画诸要素。”和第九章:绘画的实际”中对夜景、风暴和洪水的研究)这些如果跟我们的历史相比,距离是很大的,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们目前可见到的最早的纯粹的风景画,它产生的年代要比达·芬奇那个年代要早八百多年。有关山水画的文学研究则更早,约于4世纪的东晋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对山水画的见解已有相当价值。理论总是产生于实践之后,可见当时的山水画巳有相当发展。其后经过六朝的宗炳,王微……以至唐代张操,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纲领性的创作方法。到五代荆浩的《笔法记》,就发展成非常完整成熟的体系。到达·芬奇那个时代,我们的山水画坛上早巳出现了如荆、关、董、巨……以至黄、王、倪、吴等一长串的赫赫群星了。
在这里我并不想去多谈美术史,我的简括的回顾是因为我在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油画、风景画的道路应该怎样走?以油画论,应是向外国学习;讲到风景,又不能忽视我们自己的传统,这两者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毛主席在1956年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曾讲到:艺术就有民族形式问题。这是因为艺术是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的表现,它的历史的发展具有民族范围内的继承性……”这个教导启示我们,在艺术问题上,学习外来和发扬传统这两者关系,后者是起主导作用的,不同民族的艺术,如同不同的河流,有各自的源头和流向。我们把别的小流引进来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流量,它要纳人我们的河床里成为我们的河流,如果只跟着别人走,那就成为别的河流了。在我们的艺术历史上,是有很多和外来艺术接触的例子的。接触的结果是如同长江大河一样,吸收了许多支流而浩浩荡荡,佛教艺术就是这样。佛像,是外来的,我国最早的佛像,肯定也是按照外来的样式画的,传说第一个画佛像的人是孙权时代的曹不兴。究竟是什么样子,巳不可能见到,但总该是和外来的佛像接近的。其后在佛教艺术盛期时便有所谓“曹吴二体”。
曹体较早,即北齐时代的曹仲达的风格,传说是“其体稠迭,而衣服紧窄”。衣纹是贴身的,所以称为“曹衣出水”。这种风格在我们早期的留存下来的佛像雕刻中所见是较多的。特别是云岗最早年代的昙曜五窟(北魏时期由僧人昙曜开凿的五窟,是最早的石窟)更为明显。昙曜五窟的风格又和印度佛像是较接近的。衣纹的处理方法还可以从希腊雕刻中看到近似的手法(印度的佛像最早是希腊人做的)。这种风格是和我国两汉以来的风格不同的,可见还有外来的影响。这种风格到后来就越来越少,吴体便成为新兴的风格,所谓“吴带当风”,这是吴道子的风格: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到了这个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达到了完全是具有我们成熟的民族特色的艺术。如果把这种风格和过去的艺术相较,它与外来样式相距愈来愈远,就是说它给我们民族的因素——人民的思想、习惯、感情、生活和传统,给改造过来了。如果把具有“吴带当风”这种风格的艺术,如:传说为吴道子所画的“送子天王图”,敦煌中唐代壁画,和汉代画像砖或汉墓壁画相对照,很可以找到它的渊源,这可以看到传统所起的潜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