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苏天赐文集一:著述画论卷
6936800000030

第30章 教学文稿(2)

是本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待生活具有强烈的感受、冷静的分析和通过专业技巧加以适当表现的能力,素描课要求紧密的配合创作。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引导学生深人生活实际,通过生活速写,教导学生捕捉一切稍纵即逝的然而却具有本质意义的生活形象,课堂作业以研究人物形象为主,首先要求掌握基本的造型法则(形体结构、空间立体的表现法则,明暗规律、透视规律等),同时要求逐步的深人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外形的描绘揭示出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在高年级要求学生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以进一步的表达人物的精神特征和作者的不同感受。

该教学大纲约编于1959年前后,时任南京艺术学院绘画教研组组长的苏天赐先生组织编写工作,并亲自撰写了基本练习教学大纲的4个部分。

分专业后国画组的素描教学要求符合国画教学的需要,辅助解决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着重研究以线条来表现形体。

(四)水彩水粉画课

通过水彩水粉的特殊技法的学习,除培养学生熟练的掌握水彩水粉的表现能力外同时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健康而敏锐的感觉,使学生初步的懂得色彩地表现空间物体的法则,在未分精专于国画油画两组之前,为进行彩色的创作准备技术条件。

(五)油画

是本专业油画组中最重要的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练的掌握专业技巧,能运用油画技术来解决创作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深人地研究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对象,(主要是人物)通过色彩来表达出他们对现实的深刻感受。

在学习西洋(特别是苏联)的现实主义的优良技巧的同时,应从我们民族绘画的遗产中吸取精华,努力尝试与促进油画的民族风格的形成。

二、素描长期作业

(一)课程的任务

作为掌握造型法则,借以表现思想内容的一种手段,与国画课同样重要地分担解决有关基础技术方面的主要问题。

其中主要的方面,在于研究、表现现实生活空间物象的规律,使学生能有把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物象忠实的描绘出来的本领。但不能只限于能够忠实的记录生活,而应该更进一步的掌握具有民族特点的表现方法来表现生活。

素描课以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两种方式交替进行。短期作业主要在于训练学生对客观物象的敏感,捕捉一切迅速即逝的然而却是具有本质意义的生活形象,特别是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在外形上的真实形象。长期作业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深人观察和表现空间物体,使学生理解物体的基本构造,懂得运用线条、明暗和色调等各种手段来把它表现出来。

(二)教学方法

1.应该在一开始,就教与学生主要的写生的方法、速写的方法,懂得抓住生活中主要的印象的方法,养成经常观察生活中各种具物神态并把他们记录下来的习惯。然后逐步深人研究物体的结构,研究充分而概括表现物象的方法,因此,在第一学年应以短期作业为主,以后逐步减少,长期作业逐步增多,到三年级时,应将短期作业视为课外作业来加以考查。

2.不论长期或短期作业,都应交替的使用以线条为主或主要以明暗为主的方法来表现对象。在长期作业中,可交替的使用放置在强烈的明暗变化的光线中和放置在极柔和的平光中来描绘。在运用明暗的表现方法的教学时,应着重空间体积的表现,借助光源作用于物体而呈现出来的5个主要调子来描绘,要经常注意部分与整体的统一,要注意防止盲目地追求色调变化的趣味而忽略严谨的结构和无视于对象的精神的倾向。

在运用线条的表现方法的教学时,应着重研究物体的起伏结构,要吸收传统中、从物体的自然状态中提炼取舍,请注意以线的组合来简练地刻画形体的方法,但要防止墨守成法、不看对象地套用。

3.短期作业以铅笔画为主,长期作业为了更有利于研究对象,使用木炭作画。

4.每一个作业单元开始时,任课教师应简明讲解本次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口头指导外,必要时也可动手修改学生的作业。在描绘人物时,开始时可凭视觉上的感觉来描绘,然后结合解剖,使对形体的结构取得进一步的理解,再深人一步进行下一次的作业。在每次作业结束后,使用较短的时间进行一次课堂讨论,互相观摩、批评,借以加深对对象的理解和表现方法的体会,借此以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在下乡实习时,观摩讨论将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5.短期作业的教学,由简而繁,由静而动,时间由长而短,除了课堂作业,应有课外作业,除了写生,应适当的配合黙写,除了在静止的状态中描绘人像以外,应到生活中去,描绘处在日常的工作或生活动作中的人像。

6.长期作业的教学,由简而繁,时间由短而长,逐步提高要求。

(三)各年级教学的内容和顺序之一,短期作业

(四)素描长期作业

(一年级)自16周至19周,共4周,每周一个课题,20个学时全学期共80学时。

第一课题:青年男子石膏头像(中国人)。

补充材料:(1)半面耶稣石膏头像,以分块面的几何形组成的另一个半面石膏(耶稣)像作业学习的参考。帮助学生对物体的结构上体和面的关系的理解。(2)五官模型。

要求:初步掌握从大体到局部的观察和描绘方法。

2.理解形体的结构进而懂得借助于面的分析以表现体积的方法。

3.脸部和五官的组织结构的理解。

4.理解受光部,中间调子、暗部、反光、投影,对于形体和空间距离的关系。

讲解:从短期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说明必须更进一步深人的研究形体的必要。

2.以木炭作画的方法、打轮廓的方法和步骤。

3.分析形体的结构及由于光源作用于物体所呈现的五个调子。

4.脸部和五官的结构关系。

时间:讲解半小时,描绘19学时,观摩和提问题半小时。

用材:木炭、灰色土制画纸(半张大小),一小块面包、图钉、垫纸。

第二个课题:中国短发少女石膏头像,放置在极柔和的光线下。

补充教材:国画工笔肖像。2.西洋以线条表现的素描。

(二年级)自16周至19周,共4周,每周26个学时,进行3个课题教学,第一二两个课题每次20学时,第三个40学时。

第一个课题:中国短发少女石膏头像放置在极柔和的光线之下(无反光投影)

补充材料:国画工笔肖像。2.西洋画家(盎格尔或荷尔拜因)的以线条表现的素描。

要求:以各种不同浓淡粗细的线条的组合,准确的表现形体。

2.有质量感。

讲解:比较中西画家线描的异同及其表现方法的现实根据与要点。

时间:讲解1学时,描绘18.5学时,观摩提问半小时。

用材:同一年级第二个课题。

第二个课题:老年人的半身像,以简单的姿态坐在极柔和的光线之下(无反光投影)。

要求以各种不同浓淡粗细的线条组合,准确表现出对象的形象神态。

2.有质量感。

3.手和衣纹的结构正确。

讲解:衣褶规律。

时间:讲解半学时,描绘19学时,观摩小结半学时。

用材:整张图画纸,余同上。

第三个课题:老年人的半身像。

以简单的姿态坐在较强烈的斜顶光下,附有简单的用具背景。

要求掌握人物动态及外形特点,努力表达出他的性格。2.局部的表现(特别是头与手)较充分,并使整体和局部达到统一。3.有质量感、色彩感。

讲解:根据短期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讲解有关掌握外形特征及性格刻画的问题。

时间:讲解一课时,描绘18学时,观摩并讲解一学时,然后再进行深人描绘18学时,最后观摩总结2个学时。

用材:同上。

三、油画

(一)课程的任务

通过学习掌握油画的专门技巧,紧接在水彩课及国画课的重彩作业之后,进一步解决以色彩来表现空间物象的问题。

在表现技法上,不只是学习西洋现实主义(特别是苏联的经验)的优良技法,更主要的是要吸收我们民族绘画传统的精华,创造性地运用到油画上去,尊重人民群众的爱好和愿望,创造具优美民族风格的油画,这是本课程所必须不断努力加以实现的任务。

(二)教学方法

1.长时间的研究表现对象的方法和较短时间的速写性的练习要经常交互地进行,一方面深人的研究对象,同时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经常的速写练习,发展对物象敏锐的色彩感觉。

2.严格的挑选每个课题的描绘对象,在教学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论静物、风景和人物,都应分别注意具有民族气派的构图,地方的优点,和人物的阶级属性及明显易见的面貌特征,努力使课题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发,使他们勇于努力尝试摆脱西洋油画的形式,而带着饱满的民族的感情来进行作画。

3.尽可能(视资料的条件而决定)结合课题的内容,陈列同类内容的西洋油画和国画(如:课题是花卉,则同时陈列同类花卉的国画重彩花卉和没骨法的花卉,及西洋油画的花卉)。通过这样的比较,加深对民族绘画进一步的了解,使有助于吸收其精华,以便描绘时为寻求民族的油画技法开辟新的道路。

(三)各年级学习内容和顺序之一

二年级:

第一学期,7个课题。

第一个课题:静物(农产品:菜蔬、土罐、蓝印花布)。

第二课题:静物(物体大致同上,但色彩与构图要完全不相同),以4个学时画一张速写,再以12个学时完成一张较充分表现的作业。

第三个课题:风景,9个学时(每天3学时,3天完成)。

第四个课题:风景速写,2天完成2张速写,每天3个学时,共6个学时。

第五个课题:风景,9个学时(分3天完成)。

第六个课题:静物速写(简单的花卉)以6个学时完成两张。

第七个课题:静物(选择中国特有的花卉,色彩须较丰富,形较优美如菊或水仙,并附有漆屏风或国画条屏作为背景的构图。16学时(另有下乡两个风景课题)。

第二学期,7个课题。

第一个课题:中年男子头像,色彩与姿态应简单、明确,应使光线能突出地显现出头部的形状,22个学时。

第二个课题:老年头像,色彩与姿态应简单、明确,应使光线能突出地显现头部的形状,22个学时。

第三个课题:青年妇女头像,带有简单的头巾或装饰,柔和的平光,22个学时。

第四个课题:中年男子头像,强光。

第五个课题:风景,18个学时,完成2张。

第六个课题:半身人物速写,22个学时完成4张。

第七个课题:半身人像,农民装束,22个学时。

三年级:

第一学期,9个课题。

第一个课题:有简单背景的半身人像,以较简单的姿态坐在较强的光线之下,25个学时。

第二个课题:同上

第三个课题:头像速写,两次强光,一次平光。共15个学时。

第四个课题:有简单背景及简单装饰的半身人像。以较简单的姿态坐在柔和的平光之下。25个学时。

第五个课题:全身速写,2张共10个学时。

第六个课题:全身人像,有简单的背景用具,强光。50个学时。

第七个课题:全身速写,3张共15个学时。

第八个课题:肖像构图,有简单的背景用具,柔要的光线。20个学时。

第九个课题:全身,装饰性的背景或用具,柔和的光线。50个学时。

第二学期,4个课题。

第一个课题:全身,较复杂的姿态和背景,强光。50个学时。

第二个课题:全身速写,3张共15个学时。

第三个课题:全身,较复杂的姿态和背景,强光,50个学时。

第四个课题:两个人物的速写,2张,共10个学时。

(四)各年级学习的内容和顺序之二:长期作业一年级第一学期,6个课题,每个课题学习17学时。

第一个课题:半面耶稣石膏头像,作为学习的参考,帮助对体与面的结构上的理解。放置在较强的斜顶光之下。

第二个课题:中国老人石膏像,放置在较强的斜顶下。

第三个课题:中国少女石膏头像(着重线的结构上的学习)放置在较柔和的平光之下。

第四个课题:希腊浮雕,平光下,着重线的结构和对较复杂的形的掌握。

第五个课题:中国石膏头像,放置强光下。

第六个课题:鲁迅胸像,放置强光下。

一年级第二学期,七个课题,每个课题22个学时(末尾一个课题24学时)。

第一个课题:真人头像,强光。

第二个课题:石膏胸像,平光。

第三个课题:真人胸像,平光。

第四个课题:真人胸像,强光。

第五个课题:真人胸像,平光。

第六个课题:真人胸像,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