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还是现实点好
6945700000011

第11章 学会适应,融入环境(5)

人们不禁问,是苦难成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这个问题一时难以说清。但人们分明知道,弥尔顿、贝多芬和帕格尼尼被称为世界音乐史上三大怪杰,居然一个成了瞎子、一个成了聋子、一个成了哑巴!看来苦难是最好的大学。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人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抢占先机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有人却屡遭挫折和困顿,经受着失败的痛苦。成功和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说总是在变化着的。你面对的究竟是失败还是成功,很多时候要看你如何把握。

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经得起困难的磨练。如果将每次的困难都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高山,那么前一次的困难,就为下一次的困难埋下了种子。如果把困难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那么每一次的困难,就为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一家著名的汽车销售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公司从300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10名佼佼者。

公布结果那天,一个叫卡尔的青年在布告栏上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自杀,幸好亲人及时发现,将他救了过来。这时,从那家公司传来好消息:卡尔的成绩本来名列前茅,只是由于计算机录入的错误,才导致了卡尔的落选。正当卡尔一家欢喜庆幸时,却又传来消息:卡尔被公司除了名。

原因很简单,公司的老板认为:“如此小的挫折都经受不了,这样的人肯定在公司里于不成什么大事。”所以说,检验一个人的能力最好是在他处于困境的时候。看一看是否经得起困难的磨练,困难能否唤起他更多的勇气,能否使他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一个能勇敢面对困难,能将独挡一面的人,他会是老板和同事最得力、最靠得住的帮手。他知道困难不会让他的成功来得更迟,而是来得更早。

其实,任何的磨砺都是有益的。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锤炼和加强。

从“过去”走出来

你肯定经历过失败和成功,但那都只能代表着过去,它并不能为你将来的成功做任何的保证。所以,在向新的成功迈进的时候,你必须抛弃过去,无论荣辱一切从头开始。

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杯子倒空了才能再往里面装水。

所以,你在任何时候都要轻装简从,把“过去”扔进下水道里。

事业的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人们更多的容易陷于过去失败的泥淖之中,这些自然会打击自信心,带来消极的影响。

一个无法从“过去”中走出来的人,举止呆钝,毫无生气,做任何工作都会显得萎靡不振,没有秩序。他对一切都失去了热情,显得精神恍惚,呆头呆脑,处处都糊涂混乱一一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危机之一。

事实上,沉沦于过去,碌碌无为地是熬过一生,或者以积极的心态和意志走出过去,寻找事业的新起点,则是同样的一生,但这两者却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过去走出来,他就只能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不会积极去追求,好好地把握现在,从而使许多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自己的手指间溜掉,自己也会被淘汰和遗忘。

一位哲学家途经荒漠,看到很久以前的一座城池的废墟,哲学家想在此休息一下,就顺手搬过来一个石雕坐下来。望着荒废下来的城垣,想像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忽然,有人说:“先生,你感叹什么呀?”他四下里望了望,却没有人,正在他疑惑的时候。那声音又响起来。端详那个石雕,原来那是一尊“双面神”的神像。哲学家好奇地问:“你为什么有两副面孔呢?”双面神回答说:“有了两副面孔,我才能一面察看过去,牢牢地汲取曾经的教训;另一面又可以展望未来,去憧憬无限的美好蓝图啊。”哲学家说:“过去只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而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是你现在无法得到的。你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能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意义呢?”双面神听了哲学家的话,不由得痛哭起来,他说:“先生啊,听了你的话,我至今才明白,我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源。”哲学家问:“为什么?”双面神说:“很久以前,我驻守这座城池时,自诩能够一面察看过去,一面又能展望未来,却惟独没有好好地把握住现在,结果,这座城池被敌人攻陷了,美丽的辉煌都成了过眼云烟。我也被人们抛弃于废墟中了。”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只会回忆过去,在回忆的过程中体验感伤;第二种人只会空想未来,在空想的过程中不务正事;只有第三种人注重现在,脚踏实地,慢慢积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向未来。

对过去进行总结、对未来进行展望固然是好的,但关键是把握现在。只有把对过去的自省和对未来的希望统统化作动力,注入现实的工作中,自省才有意义,成功才有可能实现。

如果一味地陶醉于过去,或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空想上,而不着手现在的工作,那么他永远都只能生活在对过去的感伤和对未来的空想上,成功就真的成了海市蜃楼。

过去的失败已经不可挽回,未来又充满了无穷的变数,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只有在回忆过去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用以指导现在的工作,我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里少犯一些错误;只有在冀想未来的过程中保持激情投入到今天的工作,才会减少变数,让未来变得更美好。

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像双面神那样。只注重察看过去、展望未来而要把握现在,做好今天。

当然,每个人的“过去”不都是充斥着失败的,肯定还有着成功的喜悦。但成功只是对此前工作的肯定,它没有必然的惯性,成功永远排在工作的后面。所以,你不能总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你要为你以后的成功积蓄力量。所幸的是,成功能给人一种激励。但也仅仅只是一种激励,你同样需要从这样的“过去”中走出来。

沉湎于过去的最大代价就是放过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机会,即使这机会就近在眼前,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能勇敢、正确地面对过去,承受它,消减它,它的污点和毒刺就会快速脱落,变成一株美丽而娇艳的鲜花,装饰今天的喜悦。

要想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及时从过去走出来,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只是昨天的事,你要为今天的成功而努力工作。

(第六节)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威廉‘詹姆斯是哈佛大学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在他刚进大学的第一学期,在入学教育的第一堂课上,年近花甲的老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由于人生地不熟,思乡心切加上饮食生活等诸多的不习惯,入学不久便病倒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生活费用不够,他的生活甚为窘迫,濒临退学。给餐馆打工一小时可以挣几美元,他嫌累不干。几个月下来他所带的费用所剩无几,学校放假时他准备退学回家。

回到故乡,当他走下飞机扶梯的时候,立刻看到自己久违的父亲,便兴高采烈地向他跑去。父亲脸上堆满了笑容,张开双臂准备拥抱儿子。可就在儿子搂到父亲脖子的那一刹那,这位父亲却突然向后退了一步,孩子扑了个空,摔倒在地。他对父亲的举动深为不解。父亲拉起倒在地上已经开始抽泣的孩子,深情地对他说:“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靠山,当你的支点。你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那个叫自立、自信、自强的生命支点,一切全靠你自己!”说完父亲塞给孩子一张返程机票。这位学生没跨进家门就直接登上了返校的航班,返校不久他获得了学院里的最高奖学金,且有数篇论文发表在有国际影响的刊物上。

威廉。詹姆斯出身贫寒,所以他一直把教授的这句话奉为至理名言。经过他不懈的奋斗,终有所成。

一位卖馅饼的师傅曾说:“我从来不等着天上掉馅饼:第一,天上绝对不会掉馅饼;第二,即使天上掉馅饼,也未必会被我捡到,它不是被人抢走,就是砸破我的脑袋。所以我这样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做馅饼。”

确实如此,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与其等待馅饼,不如靠自己做馅饼。从前,有个放牛娃上山砍柴,突然遇到老虎袭击,放牛娃吓坏了,抓起镰刀就跑。然而,前方已是悬崖!老虎却在向放牛娃逼近。为了生存,放牛娃决定和老虎决一雌雄。就在他转过身面对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时,不幸一脚踩空,向悬崖下跌去。千钧一发之际,求生的本能使放牛娃抓住了半空中的一棵小树。但是,这样就能够生存了吗?上面是虎视眈眈、饥肠辘辘的老虎,下面是阴森恐怖的山谷,四周到处是悬崖峭壁,即使来人也无法救助。吊在悬崖中的放牛娃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后,禁不住绝望地大哭起来。

这时,他一眼瞥见对面山腰上有一个老和尚正经过这里,便高喊“救命”。老和尚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叹息了一声,他喊道:“本人没有办法呀,看来,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啦!”

放牛娃一听这话,哭得更厉害了“我这副样子,怎么能救自己呢?”老和尚说:“与其那么死揪着小树等着饿死、摔死,不如松开你的手,那毕竟还有一线希望呀!记住,你只能靠你自己!”说完,老和尚叹息着走开了。放牛娃又哭了一阵,还骂了一阵老和尚见死不救。天快要黑了,上面的老虎算是盯准了他,死活不肯离开。放牛娃又饿又累,抓小树的手也感到越来越没有力量。怎么办?放牛娃又想起了老和尚的话,仔细想想,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是啊,现在只能靠自己了。这么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松开手落下去,也许仍然是死路一条,也许就会获得生存的可能。既然怎么都是个死,不如冒险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