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还是现实点好
6945700000012

第12章 学会适应,融入环境(6)

于是,放牛娃停止了哭喊,他艰难地扭过头,选择跳跃的方向。他发现山谷下似乎有一小块绿色,会是草地吗?如果是草地就好了,也许跳下去后不会摔死。他告诉自己:“怕是没有用的,只有冒险试一试,才能获得生存的希望。”他咬紧牙关,在双脚用力蹬向绝壁的一刹那松开了紧握小树的手。身体飞快地向下坠落,耳边有风声在呼呼作响,他很害怕,但他又告诉自己绝不能闭上眼睛,必须瞪大眼睛选择落脚的地点。奇迹出现了一一他落在了深谷中惟一的一小块浓密的绿地上。

后来,放牛娃被乡亲们背回家养伤。两年以后,他又重新站立了起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能救得了他,他只能靠自己。

在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俗语中,有一句话是不少人特别是不。少年轻人耳熟能详:“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诚然,人生在世,总要或多或少地依靠来自自身以外的各种帮助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社会的鼓励……可以说,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已开始接受他人给予的种种帮助,所“依”甚广,所“靠”甚多。然而,“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靠”,已经远远超出和大大脱离了一个人需要外部力量帮助这种正常之“靠”,而演变成“惟父母和朋友是靠”的依赖心理,把自己立身于社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和朋友的身上。

信奉“在家靠父母”的人,往往是那些生活上不能自理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或者事业上不能自立而离不开父母权力、地位和金钱支撑的人。这样的人,显然不可能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这里,有必要重温一下小仲马的故事。

小仲马写作之初,寄出的稿件连连石沉大海,父亲大仲马对他说:“你寄稿时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信,说你是大仲马的儿子,也许情况就会好多了。”可小仲马不但坚决拒绝以父亲的盛名作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免编辑把他和父亲联系起来。经过坚忍不拔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成功一长篇小说《茶花女》一炮打响,成为传世之作。可以想像,假如小仲马当年依靠父亲的名气从事创作,或许能发表一些作品,却断然不会创作出如此不朽之作。

信奉“出门靠朋友”的人,往往是那些热衷于拉关系、走捷径,把哥儿们义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这些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相信朋友决定一切,依靠朋友可以成就一切。于是,为了交朋友、靠朋友,常常不讲原则,甚至置法纪于不顾。

传媒披露过这样一件事:几位“两肋插刀”的朋友合伙做生意,对“自己人”毫无约定,对其他人又缺乏诚信,一切经营活动都建立在朋友间“互相信任”的口头承诺上,结果开张不久便严重亏损,原来以铁哥儿们相称的朋友在区分责任、争夺资产时,互相指责甚至拳脚相向,顷刻间变成了势不两立的冤家仇人。事实说明,在从事经营活动上,只依靠法律保障和原则维系的“朋友”关系,终究是靠不住的。

郑板桥曾经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虽然算不上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但却阐释了一个铁律:千靠万靠,不如自靠一天地万物之间,最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这才是最现实的,也是最可靠的。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

阿强在一家大公司任职。经理是位40岁上下的男子,一向表情严肃刻板。一次阿强随他外出,在飞往重庆的客机上,经理向他吐露了一件藏在心里己久的隐私。应该说,在那个时候,作为阿强心目中威严的上司,他说的那个话题却真真地让阿强受窘又惊诧不已。经理说:

“8年前,我受雇于一家建筑公司当业务员,由于我的勤劳能干,大量欠款源源不断地收回,公司颓败的景象颇有改观。老板也很赏识我,几次邀我到他家吃饭。这时,他惟一的女儿悄悄地爱上了我,常常送一些精美的小玩意儿给我。我起初不敢接受,后来碍于情面只得收下。就这样过了两年,当有一天我告诉她我不能再给予她太多时,她一气之下寻了短见。”

“她的两个哥哥咆哮不止,扬言非要我偿命不可。那时我手里已有了为数不少的积蓄,很多人劝我一走了之。我没有这样做,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事因既然在我,我必须回去面对这一切,是死是活无关紧要。”

“当我走进她的家门,一群人向我扑来,可她的父亲一一我的老板向其他人摆了摆手,走上来紧握着我的手,良久才缓缓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女人愿意为你献身,说明你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你敢来面对这一切,说明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经理的话说完了,同时他也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人生哲理:对于你自己造成的耻辱,除了勇敢地去面对,你别无选择!逃避只能加重伤痕的裂口,或者一蹶不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也是能够经得起磨难与考验的人,对于自己的苦难勇于面对的人。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的失败中度过的。对于许多人来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心灵上被彻底打败了,而又未能体会到真正的“教训”,反而一再重蹈覆辙,以致到最后落得无可救药。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因此要胜不骄,败不馁。”而更重要的是要经得起挫折,能重振旗鼓,开辟人生另一个战场。

日本大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此理念阐述得最透彻,他说:

“跌倒了就要站起来,而且更要往前走。跌倒了站起来只是半个人,站起来后再往前走才是完整的人。”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顾问后藤清一,曾在松下电器公司担任厂长。有一次,日本遭逢有史以来最狂暴的台风,虽无人员伤亡,但工厂却接近全毁。后藤心想:好不容易迁到新厂,正想要全力生产、大干特干时,却遭此打击,老板心理上一定很沮丧吧!

松下是在台风即将停止之前赶到工厂的,此时不巧松下夫人亦身体不适而住院,他是探病后再赶来的。

“不得了,工厂遭逢巨变,损失惨重,我来当向导,请巡视工厂一趟吧!”“不必了,不要紧,不要紧。”

“……”(彼此无语)

松下手中握着纸扇,仔细地端详它,横看、纵看,神情异常地冷静。

“不要紧,不要紧。跌倒就应爬起来。婴儿若不跌倒也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孩子也是,跌倒了就应立即站起来,嚎哭是没有用的,不是吗?”

松下说完掉头就走,对工厂的灾难毫无惊恐失色之态,快速离去。

但是,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人,他们面对自己的不幸,屈服于命运,并企图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这样的人只能永远躺在自己的不幸上哀鸣,不会有振作起来的一天。要记住,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奋斗一样可以消除不幸的阴影,赢得大家的尊重。

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这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一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着钱,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威尔逊先生一愣,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可是头条新闻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说了下来:“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啊!”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不敢面对,我敢。”

同是不幸的遭遇或失败,有人只能以乞讨混日为生,有人却能出人头地,这决非命运的安排,而在于面对这种情况,你选择逃避还是坦然面对。

命运会给你不幸,也会给你机会。命运面前人人平等,有求得别人同情的时间不如拿来去奋斗更现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