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还是现实点好
6945700000002

第2章 抛弃幻想,正视现实(2)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的事业刚起步时,在密苏里州举办了一个成年人教育班,并且陆续在各大城市开设了分部。他花了很多钱在广告宣传上,同时房租、日常办公等开销也很大,尽管收入不少,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已竞连一分钱都没有赚到。由于财务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刚够支出,一连数月的辛苦劳动竟然没有什么回报。卡耐基很是苦恼,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整日里闷闷不乐,神情恍惚,无法将刚开始的事业继续下去。后来卡耐基去找中学时的生理老师乔治·约翰逊。老师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聪明人一点就透,老师的这一句话如同晴天中的一声惊雷,卡耐基的苦恼顿时消失,精神也振作起来。

“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么办?是看着被打翻的牛奶哭泣,还是去做点别的。记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不可能被重新装回瓶中,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训,然后忘掉这些不愉快。”这段话,卡耐基经常说给学生,也说给自己。

(第二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过得有滋有味?有的人却活得枯燥乏味?生活也许是一支笛、一张锣,吹之有音,敲之有声。可是要让构造不同的“笛”和“锣”发出相同的曲调,这就全看你怎样去吹去敲,怎样去把好生活的节奏和旋律。

有一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故事里头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为了超越自己的影子,便飞快的奔跑。可是,不管他跑多远、跑多快,影子总是在他的前头。小男孩不但跑累了,而且心情也沮丧到了极点。后来,有人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只要面对太阳,影子就永远在你身后。”

是啊,面对光明,阴影永远在我们身后。人生在世,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可能会遇到,像失恋、破产、疾病、死亡等种种苦难总在伴着生活中的人们,当然也包括你和我。因此,我们常感到活得太累,肩上的担子把我们压得很疲惫,于是有人便停下来歇歇,从此以后生活慢慢变得颓废。

只有当你想到人世间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像法拉第曾经说过:“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在做事时,应考虑生活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当身陷“一波未平,一波再起”的境地时,不妨往好处想;当身处“安居乐业,风平浪静”时,你又不妨往坏处想。因为看到坏的一面,能赢得提前做好准备的时间;看到好的一面,会给你带来黎明前的希望。

从前有一个不大的国家,人口也不多,但是人们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有一位不喜欢做事的国王和一位不喜欢做官的宰相。国王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除了打猎以外,最喜欢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除了处理国务以外,就是陪着国王下乡巡视,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一次,国王兴高采烈的到大草原打猎,这次宰相没有同行,只是随从们带着数十条猎犬,声势浩荡。国王的身体保养得非常好,筋骨结实,而且肌肤泛光,看起来就有一国之君的气度,随从看见国王骑在马上,威风凛凛地追逐一头花豹,都不禁赞叹国王勇武过人!花豹奋力逃命,国王紧追不舍,一直追到花豹的速度减慢时,国王才从容不迫弯弓搭箭,瞄准花豹,嗖的一声,利箭像闪电似的,一眨眼就飞过草原,不偏不倚钻人花豹的颈子,花豹惨嘶一声,仆倒在地。国王很开心,他眼看花豹躺在地上许久都毫无动静,一时失去戒心,居然在随从尚未赶上时,就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就是在等待这一瞬间,使出最后的力气,突然跳起来向国王扑过来。国王一愣,看见花豹张开血盆大口咬来,他下意识地用手挡了一下,心想:“完了!”还好,此时随从及时赶上,立刻发箭射入花豹的咽喉,国王觉得小指一凉,花豹就重重的跌在地上,这次花豹是真的死了。

随从忐忑不安地上前请罪,国王看看手,小指头被花豹咬掉小半截,血流不止,随行的御医立刻上前包扎。虽然伤势不算严重,但国王的兴致全没了。本来国王还想找人来责骂一番,可是想想这次只怪自己冒失,不怪别人?所以闷不吭声,大伙儿也随着黯然回官去了。

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了宰相来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说:“大王啊!少了一小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一听,闷了半天的不快终于找到宣泄的机会。他凝视宰相说:“嘿!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宰相发觉国王十分愤怒,却也毫不在意说:“大王,真的,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自我一时的得失成败,确确实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我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我吩咐侍卫把你拖出去砍了,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依然微笑,仿佛国王在说一件与他毫不相干的事。“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勃然大怒,大手用力一拍,两名侍卫立刻近前,国王说:“你们马上把宰相推出去斩了!”侍卫愣住,一时不知如何反应。国王说:“还不快点,等什么?”侍卫如梦初醒,上前架起宰相,就往门外走去。国王忽然有点后悔,他大叫一声说:“慢着,先抓去关起来!”宰相回头对他一笑,说:“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手一挥,两名侍卫就架着宰相走出去了。

过了一个月,国王养好伤,打算像以前一样找宰相一块儿微服私巡,可是想到是自己亲口把他关人监狱里,一时也放不下面子释放宰相,叹了口气,就自己独自出游了。

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脸上涂着红黄油彩的蛮人,三两下就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高山上。国王这时才想到今天正是满月,这一带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他哀叹一声,这下子真的是没救了。其实心里却很想跟蛮人说:“我乃这里的国王,放了我,我就赏赐你们金山银海!”可是嘴巴被破布塞住,连话都说不出口。

此时,他看见自己被带到一座比人还高的大锅炉前,柴火正熊熊地燃烧着,顿时脸色惨白。当大祭司现身,当众脱光国王的衣服,露出他细皮嫩肉的龙体,大祭司啧啧称奇,认为找到了完美无瑕的祭品!

原来,今天要祭祀的满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征,所以,祭祀的牲品丑一点、黑一点、矮一点都没有关系,就是不能残缺。就在这时,大祭司终于发现国王的左手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咒骂了半天,忍痛下令说:“把这个废物赶走,另外再找一个!”脱困的国王大喜若狂,飞奔回宫,立刻叫人释放宰相,在御花园设宴,为自己保住性命、也为宰相重获自由而庆祝。

国王一边向宰相敬酒道:“宰相,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

宰相回敬国王,微笑说:“贺喜大王对人生的体验又更上一层楼了。”过了一会儿,国王忽然问宰相说:“我侥幸逃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说:“大王!您将我关在监狱里,确实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还会有谁呢?等到蛮人发现国王不适合拿来祭祀满月女神时,谁会被丢进大锅炉中烹煮呢?不是我还有谁呢?所以,我要为大王将我关进监狱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思掉不切实际的幻想

想一夜暴富,随随便便走向成功,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成功是靠一步一步的积累得来的,而不是从幻想中取得的。

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名叫张金的人,他养了一只青蛙。张金在一家跨国公司里上班,收入颇丰。虽然生活无忧,但是他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暴富起来。一天,张金灵机一动,对青蛙说:“我们就要发财了,我将教会你飞!”“等一等,我不会飞呀!我是一只青蛙,而不是一只麻雀。而且,我没有翅膀!”张金非常失望:“你这种消极态度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要为你报一个培训班。”于是青蛙就上了三天培训班,它学习了战略制定、时间管理以及高效沟通等课程,但关于飞行方面却什么也没有学。第一天飞行训练,张金异常兴奋,但是青蛙却很害怕。可怜的青蛙请求张金考虑一下它的性命,但是张金根本听不进去:“这只青蛙根本就不理解青蛙会飞的意义,它更看不到我的宏图大略。”因此,张金毫不犹豫地打开第一层楼的窗户,把青蛙扔了出去。第二天,准备第二次飞行训练的时候,青蛙再次恳求张金不要把自己扔出去。但是,只听见“啪”的一声,青蛙又被扔了出来。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尽管青蛙努力训练飞行,但是依然毫无进展。到了第七天,它瞄着楼下的一个石头角落跳下去,结果被摔得像一片叶子一样。然而,张金却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结论:“下次,我找一只聪明的且有远大志向的青蛙不就行了嘛!”这种空中楼阁的幻想在生活中还为数不少呢。

从前,有个富人喜欢贵重的皮袍子和精美的食物。一天,他想炫耀自己的财富,便想做一件价值1000两银子的皮袍子。可是,没有那么贵重的毛皮,他就去和老虎商量,要剥它们的皮,这个人的话没有说完,老虎就逃人崇山峻岭去了。一次,他又想办一桌有羊肉的丰盛筵席,他又去和羊商量,要割它们的肉。羊也一个个躲进了密林深处。就这样,这个人谋算了很长时间,既没有做成一件虎皮袍子,也没有办成一桌有羊肉的酒席。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让你什么都不敢想,什么都不敢做。问题是在你想的时候,一要现实一点,要切实际;二要敢想敢做。要知道,只会幻想的人没有真正的机会。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认为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成功。”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有!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要知道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不知底细,且无任何经验的天才。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她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的出现。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个地方的领导者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要求谋职者必须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就是干脆回答说:我们不需要人。”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自己出现,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辛迪是加州人,她不喜欢生活在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雨都没有关系,辛迪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她认为去哪里干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来到北达科他州。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为什么西尔维亚失败了,而辛迪却如愿以偿呢?

因为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有人曾经问著名思想家布莱克:“您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那么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多思多想!”布莱克回答。

这个人如获至宝般地回到家中,开始整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按照布莱克的指点进入“多思多想”的状态。

一个月后,那个人的妻子找到布莱克,愁眉苦脸地诉说道:“求你去看看我的丈夫吧,他从你这儿回去以后,就像中了魔一样,整天躺在床上痴心妄想!”

布莱克赶去一看,只见那个人已经变得骨瘦如柴。他拼命挣扎着爬起来,对布莱克说:“我最近一直都在思考,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你看我离伟大的思想家还有多远?”

“你每天只想不做,那你都思考了些什么呢?”布莱克先生缓缓地问道。那人回答说:“想的东西实在太多,我感觉脑子里都已经装不下了。”“哦!我大概忘了提醒你一点:只想不做的人只能产生思想垃圾。成功像一架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永远是爬不上去的。”接着,布莱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满脑子都是智慧的教授和一位文盲相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性格更是有着天渊之别,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如何尽快发财致富。每天,教授都翘着二郎腿在那里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则在旁边虔诚地洗耳恭听。他非常钦佩教授的学识和智慧,并且按照教授的致富设想去付诸实际行动。几年后,文盲成了一位货真价实的百万富翁。而那位教授呢?他依然是囊空如洗,还是每天在那里空谈他的致富理论。

要知道梦想终究是梦想,不迈步就想获得成功,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可能有的。

别让自己浮躁

有两个现已去世的兄弟,一个是画家,另一个是医生。那位画家自以为是个天才,骄傲而且暴躁,浮夸自负。他瞧不起自己的哥哥,认为他是个平庸的医生和感情用事的人。不过他自己却一点钱也赚不到,要是没有哥哥周济他,他早饿死了。

奇怪的是,尽管他外表笨拙粗野,却画了很多的画,举办个人画展,每次都只能卖掉两幅,从未超过这个数。

后来医生终于明白他弟弟根本不是什么天才,而只不过是个二流画匠而已。而他怕伤害弟弟的感情,没有对弟弟讲什么。再后来,医生去世了,他把自己的一切留下来给了弟弟。画家弟弟在医生哥哥的家里发现了25年来被无名主顾买去的全部油画。

再看看另外一名画家的故事,却是截然相反的。

有一个青年画家,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欢迎,便登门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