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还是现实点好
6945700000003

第3章 抛弃幻想,正视现实(3)

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让我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门采尔说:“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啊!”年轻人惊讶地叫出声来。门采尔严肃地说:“对!创作是艰巨的劳动,没有捷径可走的,试试吧,年轻人!”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以后,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周密构思,用了近一年的工夫画了一幅画,果然,它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请倒过来试试。当付出与得到不如预想的那么好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听听门采尔的忠告?

一年夏天,一位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小伙子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7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千里迢迢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爱默生对他非常欣赏。

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每次都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他。

于是,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不过,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

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他如期而至。

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两人有一番对话:

“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出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表现得才华横溢,锋芒咄咄逼人。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吗?

转眼间,冬天到了。

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他在信中写道:“很久以来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是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我深感荣幸。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不知为什么,每当面对稿纸时,我的脑中便一片空白。我认为自己是个大诗人,必须写出大作品。在想像中,我感觉自己和历史上的大诗人是并驾齐驱的,包括和尊贵的阁下您。而在现实中,我对自己深感鄙弃,因为我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再也写不出作品了。而在想像中,我是个大诗人,我已经写出了传世之作,已经登上了诗歌的王位。尊贵的阁下,请您原谅我这个狂妄无知的乡下小子!”

从此后,爱默生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

浮躁,急功近利,毁了无数人的梦想,也造成了无数平庸的“天才”。朋友,脚踏实地地对待工作、对待人生吧!

(第三节)不要忘了自己是谁

爱丽娜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司的班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骤然寒冷的清晨,爱丽娜关闭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微留恋了一会儿暖被窝一一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光,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5分钟起床。可是就是这区区5分钟却让她付出了代价。

那天,当爱丽娜匆忙中奔到班车等候的地点时,时间已是7点0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茫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爱丽娜向那辆车跑去,在稍稍犹豫一下后,她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幸运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看了她一会儿。然后,转过头来对她说:“小姐,你不应该坐这车。”

“可是,我今天的运气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才发现车里多了一个人,显然他很意外。

她赶忙解释说:“班车开走了,我想搭您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道:“请你下去。”

爱丽娜一下子愣住了一一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定身份的。以她平素的个性,她应该是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尔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在公司的制度里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中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异常无助。她用近乎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不然,我会迟到的。所以,需要您的帮助。”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她把求助的目光投想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终于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在绝望之余,她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固执地陷入了沉默的对抗。

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上司拿着公文包向前走去。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腮流淌下来。这给了她一帆风顺的人生以当头棒喝。

确实如此,人和人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也不能忽视别人的身份。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朝夕相处。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东张西望,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山羊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

一次,山羊独自走到森林边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也不知是哪位猎人丢下的。开始,山羊还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拾这张虎皮。犹豫再三后,山羊壮了壮胆,拾起了虎皮。它觉得挺有趣的,突然灵机一动: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不也会很威风吗?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着。

当山羊走到自己住地的时候,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老虎”来了,都吓得四处逃窜。

山羊见此情景,觉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现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山羊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一个个离它远远的。于是,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

正当山羊香喷喷地咀嚼着青草的时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来。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连那只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老虎怎么会吃草呢?它又怎么会见了我发抖呢?是豺狼已看出来这是一只假虎吗?显然还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

当豺狼发现这只是一只山羊时,就毫不客气地扑过去将它吃掉了。

其实虎皮只是虎皮而已,并不代表披上以后就变成了猛虎。在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应当明白自己的真正角色,否则就不应当去装扮“老虎”。

人生中的“捞鱼”哲学

格莱斯是美国维斯卡亚公司的总裁。他18岁时有一次在集市上看见一个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向有意捞鱼者提供鱼网,人们可以随意地从盆中捞鱼,而捞起来的鱼归捞鱼人所有。当然世界上没有如此便宜的事情,那个鱼网很容易就破碎了。

格莱斯也蹲下去捞起鱼来,他一连捞碎了3只网,一条小鱼也未捞到,心中十分懊恼。他见老人眯着眼看自己,似乎在窃笑自己的愚蠢,便不耐烦地说:“老板,你这网子做得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怎么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年轻人,你怎么不想想?当你想要捞起鱼时,你打量过你手中的鱼网是否真有那能耐吗?有追求不是件坏事,但是也要懂得了解你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可是我还是觉得你的网太薄,根本就捞不起鱼。”

老人没有说话,接过他手中的鱼网,一会儿就捞起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年轻人,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这和人们追求事业、爱情和金钱是同一个道理。当沉迷于一个目标的时候,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鹜远。”

拉利·华特斯是一个卡车司机,他毕生的理想是飞行。他高中毕业后便加入了空军,希望成为一位飞行员。很不幸,他的视力不及格,因此当他退伍时,只能看着别人驾驶喷气式战斗机从他家后院飞过,他只有坐在草坪的椅子上,幻想着飞行的乐趣。

一天,拉利想到一个法子。他到当地的军队剩余物资店,买了一筒氦气和45个探测气象用的气球。那可不是颜色鲜艳的气球,而是非常耐用、充满气体时直径达四英尺大的气球。

在自家的后院里,拉利用皮条把大气球系在草坪的椅子上,他把椅子的另一端绑在汽车的保险杆上,然后开始给气球充气。

接下来他又准备了三明治、饮料和一支气枪,以便在希望降落时可以打破一些气球,以使自己缓缓下降。

完成准备工作之后,拉利坐上椅子,割断拉绳。他的计划是慢慢地降落回到地上。但事实可不是如此。当拉利割断拉绳,他并没有缓缓上升,而是像炮弹一般向上发射;他也不仅是飞到2000英尺高,而是一直向上爬升,直停在11000英尺的高空!在那样的高度,他不敢贸然弄破任何一个气球,免得失去平衡,在半空中突然往下坠落。于是他停留在空中,飘浮了大约十四小时,他完全不知道该怎样回到地面。

终于,拉利飘浮到洛杉矶国际机场的上空。一架法美航机的飞行员看到后通知指挥中心,说他看见一个家伙坐在椅子上悬在半空,膝盖上还放着一支气枪。

洛杉矶国际机场的位置是在海边,到了傍晚,海岸的风向便会改变。到那时拉利的命运,就是死路一条,海军方面知道后立刻派出一架直升机前去营救;但救援人员很难接近他,因为螺旋桨发出的风力一再把那自制的新奇机械吹得愈来愈远。终于他们停在拉利的上方,垂下一条救生索,把他慢慢地拖上去。

拉利一回到地面便遭到逮捕。当他被戴上手铸,一位电视新闻记者大声问他:“华特斯先生,你为什么这样做?”拉利停下来,瞪了那人一眼,满不在乎地说:“人总不能无所事事。”

是的,人总不能无所事事,人生必须有目标,必须采取行动!但是,聪明人的知道,目标必须切合实际,行动也必须积极有效。

放下身价,百事可为

有一位大学生,在校时成绩很好,大家对他的期望也很高,认为他必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他是成就了一番事业,但不是在政府机关或在大公司里有成就,而是卖蚵仔面线卖出了成就。他那时一直没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钱”,把一个卖蚵仔面线的小店买了下来。因为他对烹饪很有兴趣,便自己当老板,卖起蚵仔面线来。他的大学生身份曾招来很多不理解的目光,同时也为他招来不少生意。他自己倒从未对自己学非所用及高学低用产生过怀疑。

后来他赚了很多钱,他还在卖蚵仔面线,但也搞其他投资,钱赚得比一般人不知多多少倍。

放下身价,路会越走越宽。那位同学如果不去卖蚵仔面线或许也会成就大事。但无论如何,他能放下大学生的身价,还是很令人佩服的。我们虽然不必学他非得去做类似的事情,但在必要的时候,确实也应现实一点儿。放下身价,就是要在特定的情况下以屈求伸。

人的“身价”是一种“自我认同”,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便越厉害,千金小姐不愿意和佣人同桌吃饭,博士生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了解自己不懂的事情,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不用知识”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失他们的身份,就很“掉价”。

其实这种“身价”只会让人的路越走越窄,是指在非常时刻,如果还放不下身价,就会让自己无路可走。像博士生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当业务员,那只有挨饿了;如果能放下身价,那么路将会越走越宽。

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想在美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由于他要求太高,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聘为程序录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录入员可比。这时他才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随后又提升了他。

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比别人优秀,就约他详谈,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由于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认识,就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