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还是现实点好
6945700000005

第5章 抛弃幻想,正视现实(5)

登有广告的纸板呢?他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在衬衣纸板的一面仍,然印广告,另一面印上有趣的儿童游戏或主妇菜谱、“字谜、读语、小常识等。这一招果然很奏效。许多家庭主妇不等衣服穿脏就又送到洗衣店去洗,以便得到另一些纸板。这样无形扩大了洗衣店的业务量,洗衣店也很高兴,愿意更多地定购斯太菲克的纸板。

小事正在渐渐变成大事。为了扩大业务,斯太菲克又想出了一个高招,把出售衬衣纸板的收入全部捐给美国洗染学会,洗染学会给他的回报是建议每个成员店及同行业的工会只购买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这样斯太菲克几乎垄断了全美的衬衣纸板市场,他的曾经被别人瞧不起的小生意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变成了大生意,他也一跃成为美国有名的富商。无疑,斯太菲克的成功和他肯做小事的耐心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他的奋斗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围绕着他的大目标进行的。

在当下这个竞争的时代,想一下子功成名就非常不现实。大事业往往都是由做成一件件小事而成就的,在很多时候,往往是小事决定着我们的成败。

每天做好一件事

有一位画家,举办过十几次个人展,参加过上百次画展。无论参观者多与否,有没有获奖,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记者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他微笑着反问记者:“我为什么要不开心呢?”

尔后,他讲了他儿时经历过的一件事情:

“在我小的时候,兴趣非常广泛,也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样样都学,还必须都得第一才行。”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一次我的期中考试成绩竟排到全班的最后几名。”

“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骂我。晚饭之后,父亲找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来种子,放在桌子上。告诉我说:‘今晚,我想给你做一个试验。’父亲让我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拣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看漏斗滑到了我的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几粒种子。然后,父亲一次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个漏斗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这20多年来了,我一直铭记着父亲的教诲:‘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地面对生活。”’

意大利人卢西亚诺·帕瓦罗蒂,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他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他说: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的父亲,一个面包师,就开始教我学习歌唱。他鼓励我刻苦练习,培养嗓子的功底。后来,在我的家乡意大利的蒙得纳市,一位名叫阿利戈·拉的专业歌手收我作他的学生,那时,我还在一所师范学院上学。在毕业时,我问父亲:‘我应该怎么办?是当教师还是成为一个歌唱家?’

“我父亲这样回答我:怕瓦罗蒂,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个椅子之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我选择了唱歌。经过7年的学习,终于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此后我又用了7年的时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现在我的看法是:不论是砌砖工人,还是作家,不管我们选择何种职业,都应有一种献身精神。坚持不懈是关键,选定一把椅子吧。”

在自然界,每一个物种都在发展和加强自己的新特征以求适应环境,获得生存空间。生命的演化如此,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社会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出了更高、更广、更深的要求。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样样都会一点点的人往往会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许多有前途、有思想的年轻人一开始无法果断地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无法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结果一直到老年依然还徘徊不定。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万事通’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有机会施展,现如今已一文不值了。”企图掌握几十种职业技能,还不如精通其中一两种。什么事情都知道些皮毛,还不如在某一方面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彻。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依靠艰苦的训练,强化自己的专业地位,直到比自己的同行知道得更多。如果自己无法比他人做得更好,就别想超越他人,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这种核心能力的取得需要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许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几乎都在好几个行业中艰苦地奋斗过。如果他们的努力能固定在一个方向上,就足以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成功。

有一位机械师,他尝试着发明一种新型的发动机,但是,经过多次挫折后他丧失了信心,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他放弃了努力,转换了门庭。他将长时间积累的职业经验和资源都舍弃了,自然也就无法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

其实,许许多多“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人,恰恰因为缺乏最后跨入成功门槛的勇气而功败垂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这是成功的一种秘密武器。现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更多问题,使自己比他人更精通,我们就有可能比其他人有机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探讨个人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时说:“我在一段时间内只会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会彻底做好它。”

梭罗说:“判断一个人的学识,就要看他主动把事情弄清楚的程度。”罗盘指针在被磁化之前所指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只有在被磁石磁化具有特殊属性之后,才成为罗盘。同样,一个人一开始可能确定不了自己的方向,但是他最终必须确立一个自己发展的空间,并且要非常精通,只有这样,渊博的知识对其发展才大有裨益。

(第五节)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有一句阿拉伯读语:“跋足而不迷路的人胜过健步如飞而误入歧途的人。”古希腊有个寓言:一头驴听到了蝉唱歌的声音很好听,便头脑发热,要向蝉学习发音的方法。于是蝉就说:“你首先必须学我一样,每天以露水充饥。”那头昏了头脑的驴便照着蝉的话去做了,结果饿得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我们早已耳闻了许多“天才在于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成功属于锲而不舍的人”之类的话。诚然,这些都是实践证明了的真知灼见,但却容易给一些思想单纯、片面的人造成错觉,他们认为仅有痴迷、坚持就够了。事实上,这种错觉又是十分愚蠢可笑的,正如那头坚持以露水充饥的驴一样,最终落了个饿死的下场。

歌德年轻时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那变幻无穷的色彩世界中而不能自拔,他也为此付出了长达10年的艰辛劳动,却收效甚微。在他40岁那年,他游历意大利时,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艺术杰作后,他终于恍然大悟过来:自己在这方面是难有成就的。他痛苦地做出了抉择:放弃绘画,转攻文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摸索,歌德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晚年的歌德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现身说法,告诫那些头脑发热的青年不要盲目相信兴趣。

纵观古今,似乎大多数人早期的自我设计都有一定盲目性:马克思曾经想当诗人,鲁迅曾去日本学医,安徒生想当演员,高斯曾想当作家,但他们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及时地调整自己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