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用人有心计
7046800000016

第16章 在沟通中完善制度在交流中提高效益(1)

优秀的管理者善于与员工沟通,因为沟通是管理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沟通的过程中,管理者既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疏忽和纰漏,又可以弄清楚导致员工不满或抱怨的缘由。

1.交谈是最直接的沟通

作为管理者,少不了要与员工沟通,而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就是交谈。

一般说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谈话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

第一,监督功能。

通过谈话,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从而监督员工是否在按照要求工作。

第二,参与功能。

在研究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管理者可以让员工积极参与,从而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决办法。

第三,指示功能。

通过谈话,管理者直接传递上级的指示或管理者本人的决定。

第四,悉人功能。

通过谈话,管理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个员工的情况。另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员工说活的表达方式、回答问题的语气等确定员工的基本性格特征。

从本质上来讲,谈话既是一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又是一种交往方式。

为了保证交谈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谈话效果,管理者有必要多多了解谈话的艺术。

作为管理者,在与员工交淡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掌握哪些技巧呢?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1)使员工敢于讲话

谈话是双方都要参与的双向交流活动,而不是一方说、另一方听。如果在与员工的交流过程中,员工不敢开口或不愿意开口,谈话局面无疑会陷入僵局。因此,管理者在与员工谈话时,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员工的说话欲望。

(2)鼓励员工讲真话

在谈话过程中,有些员工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讲出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以至于管理者了解到的情况不真实。如果管理者按照这种不真实的情况去处理问题或指定策略,无疑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管理者必须消除员工的种种顾虑,让他们敢于讲真话。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本人在言行上就应该有所注意。比如,在与员工交谈的时候,管理者必须去掉专制、蛮横的作风,采用坦率、诚恳、求实的态度。

(3)活跃谈话气氛

管理者在与员工谈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创造活跃的谈话气氛。如果做到了这点,当管理者提出一个问题或陈述一件事情时,员工就会积极回应。

活跃谈话气氛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管理者在听取员工陈述时,可以对员工微笑,或者表示赞同地点点头,或者充满热情地用“好”字称赞等。

(4)要抓住主要问题

与员工进行工作上的交流时,管理者必须突出谈话的重点,做到扼要紧凑。

第一,管理者一定要以身作则,在一般的礼节问候之后,应该迅速地转入正题当中,尽快地阐明问题的实质。

第二,管理者要使员工意识到:时间非常宝贵,回答问题必须简明扼要,一定不要讲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

(5)掌握好评论的时间和分寸

管理者在听取员工的陈述时,不要在员工的谈话过程中发表评论性的意见。如果真要发表评论,也应该等员工的陈述完毕。还要注意的是,发表评论的时候一定要表达谨慎,措词严密,以便作为定论。另外,管理者在发表自己的评论时如果能够采取劝告或建议的形式,员工就更容易接受。

(6)遇事要避免冲动,善于克制自己

当员工陈述的情况令管理者不满时,管理者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控制不住情绪,滔滔不绝地讲述一番。

(7)及时回应员工

员工在陈述的过程中肯定有停顿的时候,管理者应在此时积极地配合员工。

出现停顿一般有两种情况,管理者应该区别对待。一种情况是员工故意停顿,这样做是为了观察一下领导对自己讲话的反应。这时,管理者有评论的必要,以便鼓励他继续讲述下去。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思维突然中断所引起的停顿。当员工在陈述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管理者最好采用“反响提问法”,来帮助员工接通思路。比如他刚刚讲到“一台新机器为什么会突然停止运行了呢……”突然出现停顿,管理者可以及时地反问:“难道这就意味着新机器真的停止运行了吗?”

(8)克服社会知觉中的最初效应

在谈话的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克服社会知觉中的最初效应。

所谓“最初效应”,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先入为主”。有的人容易被这种效应控制,并且还具有“造成某种初次印象”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在与员工交谈时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公正评判每个员工的陈述。

(9)不放过一切谈话机会

谈话可以分为两种方式: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的谈话指在工作中进行的谈话,而非正式的谈话是在工作之余进行的。

作为管理者,不应该放弃非正式的谈话机会。因为这种谈话方式是在员工没有戒备的心理状态下所进行的,管理者可以从中得到意外的信息。

作为管理者,如果不抽时间与员工交谈,那么早晚就得抽时间解决问题。与其解决问题不如勤与员工交流,杜绝问题。

2.注意交流方式,于人于己有利

据统计,管理者要想管理好员工,90%要借助语言。正所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管理者在与员工谈话的时候,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所,还要注意避免语言本身给员工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于任何管理者来说,讲话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犯以下几种毛病:

(1)套话连篇

例如:“你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由于我水平有限,再加上掌握的情况不是非常的全面,以上所讲的并非都正确,对的请你接受,错的请你原谅”等。

这些便是名副其实的套话。员工听完这样的话后,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管理者没有明确的对错标准,员工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在以后的工作中,员工还是不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自我吹嘘

例如:“我在你这年龄早就……”、“记得我当时在那里负责时只有××岁”、“我们当时的工作条件要比你们现在艰苦得多”、“你不要再说了,说得再多、再难,反正你干的事我都干过”等。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是上下级关系,员工比较尊重管理者。为了使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管理者,他们希望从管理者那里得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和经验。如果管理者不理解这一点,而是在员工面前进行一番对他们来说毫无价值的自我吹嘘,自然会引起反感。

(3)言过其实

例如:“你是我最佩服的”、“你的涵养特别好”、“你的功劳最大”、“你的群众基础最牢”、“你是最有德性、最具有全面的非常难得的人才”等。

赞扬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激励员工、让员工更加投入工作,但夸大其词的赞扬却因为不合实际,起到反效果。员工的理解能力再差,也能分辨出这是发自上司内心还是随口应和。有些时候,员工甚至会把这种赞扬当作上司对自己的一种讽刺,从而影响双方的关系。

(4)人前说人

例如:“在这方面×××要比你差得多”、“×××的工作不如你多”、“×××的能力不如你强”、“做这项工作,×××不如你合适”等。

如果管理者在员工面前说三道四,特别是在谈话中涉及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不仅会破坏谈话的气氛,还容易产生流言飞语。

(5)主观武断

例如:“我所分析的绝对没错”、“×××对你的评价是完全对的”、“你别再解释了,绝对是你的错(或绝对是你不对)”、“你所做的、所讲的百分之百只能由你自己负责”、“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等。

如果管理者总是自以为是,不能倾听员工的意见,很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

(6)人身攻击

例如:“我问你,你长没长脑袋”、“你真的不配当这个角色”、“少逞能吧,看你那模样”等。

这类话语会刺激或伤害员工的心灵,使其感到人格受到了侮辱,甚至会导致员工丧失自尊和自信,索性“破罐子破摔”。

(7)居高临下

例如:“你不听也得听”、“我希望你承认这一点”、“你没意见也好,有意见也罢,反正就这么定了,反正就这么办”等。

与其说是谈话,不如说是在下命令,给人一种受训的感觉。假如员工一直感觉自己在受训的话,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压抑感,谈话就很难顺利进行。

(8)虚张声势

例如:“你倘若再这样的话,我就……”、“这是上级要求和有关政策规定,你非得这样不可,否则,后果自负”等。

这类虚张声势的官腔官调,会让员工丧失对管理者本人的信任,还会让员工感到无所适从。如此一来,谈话的目的更难以达到。

作为管理者,要想在员工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须注意什么话该讲,什么话不该讲;什么话会伤人,什么话会暖人。掌握了说话技巧会更有利于与员工交流,促进管理。

3.因人而异,灵活沟通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性格。管理者应摸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家公司门口,两个工人正在奋力地搬运一个大木箱。尽管他们累得精疲力竭,但箱子却并没有被移动半点儿。

最后,门里面的那个人说道:“我看算了,我们绝不可能把箱子弄出去了。”

“你说什么?把箱子弄出去?难道不是搬进去吗?”门外面的人嚷道,“我还以为我们正试图将它搬进去呢,怎么不早说啊?”

从这个笑话可以看出,沟通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为了正确沟通,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话不在多而在精

墨子是战国初期宋国人,是当时很有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一位学生曾经问他:“老师,多说话到底好不好?”

墨子为学生举了两个例子:“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水边的蛤蟆和到处乱飞的苍蝇。它们总是不知疲惫地叫个不停,就是不想被人们忽视。然而,无论它们叫得多么卖力、叫得多么辛苦,人们始终对它们的叫声充耳不闻,对它们的存在视而不见。雄鸡则与蛤蟆、苍蝇不同。每当黎明出现时,它便站在屋顶,迎着朝阳昂首啼叫。人们一听到它的叫声,便起床迎接新的一天。”

墨子接着说道:“蛤蟆和苍蝇整天叫个不停,换来的是人们的忽视;雄鸡每天早上只叫一小会儿,人们却能够闻声而动。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些管理者认为,要想让员工完全听懂自己的话,一定要多与员工沟通。于是,他们会不厌其烦地找员工交流。在这,管理者犯下了与蛤蟆、苍蝇类似的错误。这样做的后果只能让员工感到烦躁,最终对管理者的话不予理睬。

作为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表达简洁明了,使员工能够轻松理解自己的期望。这样一来,员工在短暂的交谈之后就能明白管理者的话,管理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沟通要因人而异

孔子和他的几位弟子在游学时曾路过一个村庄,当时他们又累又渴,就把马拴在村旁的一棵树上,在另一棵树下休息。他们坐在地上,边喝水边聊天,正在这时,他们的马用力挣断了束缚它的缰绳,冲向附近的麦田吃起麦苗来。麦田的主人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扣下了它。

当时子贡也在场,他是孔子弟子中特别突出的一位,不仅口齿伶俐,而且善于辩论。见到老师的马被人扣下后,子贡走上前去与麦田主人理论,争取通过和解的方式把马要回来。然而,麦田的主人毕竟是个农夫,他听不懂子贡文绉绉的大道理,不愿意理会他,子贡只好无功而返。

这时,孔子的另一位弟子表示愿意替老师要回马。这位弟子在不久前才归入孔子门下,其才华远远比不上子贡,但孔子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他不紧不慢地走到麦田主人的跟前,笑着说道:“我的马吃了你的麦子,自然是我的不对。然而,你有麦田,我也有麦田。我们的田地离得又不是很远,难道你能保证自己不会有疏忽的时候?如果你此时扣了我的马,以后你的牛吃了我的庄稼后,我又该如何做呢?我们同是种庄稼的人,难道不能相互谅解吗?”

麦田主人听了他讲的道理后,心情顿时舒畅,表示不再追究此事。于是,这位弟子顺利地把马牵回了。

在企业里,有些员工性格比较内向,管理者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最好不要与他们开玩笑;有些员工自尊心比较强,管理者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注意自己的用语,千万不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

如果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的过程中,不知道根据员工性格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沟通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4.要想交流,先要同流

如果管理者始终认为员工不理解自己的原因,是员工本身的水平有限,那么管理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员工“同流”的,甚至令自己和员工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所谓的与员工进行有效交流便成了一句空话。

战国后期,楚顷襄王在位时,宋玉担任楚国大夫。

宋玉在任期间,常有人上奏指责他。为了澄清事实,顷襄王将宋玉召入宫中,当面质问。顷襄王厉声问道:“宋玉,你能不能让我的耳根清净清净?自从你上任以来,我总是听到有人向我反映对你的不满。对你不满的人不仅为数众多,而且包括各个阶层,你让我如何相信你呢?”

从顷襄王的话中,宋玉知道自己触怒龙颜,如果不能解释清楚,就会大祸临头。他立即伏地叩拜,忐忑不安地说:“臣有罪,弄得大王不得安宁。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众人对我的不满自然有他们的原因,但这并不表示我的做法是错误的。希望大王能够容许我讲一个故事,我相信大王听完后,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

顷襄王示意宋玉继续说下去,于是宋玉接着说:“先王时代,一位歌唱家曾在这个地方表演过。首先,他演唱了《下里》和《巴人》,这两首歌曲非常通俗,妇孺皆知,以至于数千人与他和唱,顿时歌声震天;接着,他唱了《阳阿》和《薤露》,这两首歌曲是民谣,流行程度不及《下里》和《巴人》,如此一来,和唱者仅剩下数百人;后来,他演唱了《阳春》和《白雪》,这两首歌曲不仅格调高雅,而且韵律变化无穷,令人难以捕捉,结果和唱者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当歌曲的风格和境界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和唱的人自然会减少,而能够理解的人将会更少,甚至没有人能够理解。”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这个道理。例如,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凤凰稍一振翅,便可直上云霄。它能翱翔天空,知道天有多大、地有多高,而这些是在灌木丛中寻食的山鸡难以理解的。大鲲稍稍摆尾,便能潜人海底。它能畅游大海,知道江有多阔、海有多深,而这些是在池塘中嬉戏的小鲵难以理解的。

“既然如此,世上肯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如鸟中凤和鱼中鲲,其思想和行为由于不平凡而难以被常人理解。所以,对我不满的人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我,而不是因为我做得不对。”

宋玉的解释虽有其道理,但对于管理者而言,要想管理好员工,一定要与员工广泛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既要听懂员工的话、理解员工的行为,又要使员工明白自己的期望、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宋玉那种被人误解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

要想与员工之间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必须先要学会如何与员工同流。同流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列举三种:

(1)示弱

有位记者对一位政治家非常反感,因为他不能容忍政治家的趾高气扬。为了让政治家出出丑,他前去拜访,想搜集一些有关政治家的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