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用人有心计
7046800000033

第33章 源头严格把关杜绝不良因素(4)

7.多换思想少换人与当换则换

英明的管理者,懂得企业内员工经常调动的弊端,因为这样会造成企业内人心惶惶,员工无心投入工作,从而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但当员工不能胜任而勉强留任时,只会给企业造成损失。这时,当换则换就成了一种灵活应变。

1999年4月,“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在上海浦东建立了动物饲料、食品、生物制品等集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民营企业——“永行”企业,下辖“东方希望”集团、“强大”集团、“永行”企业三大集团共六十二家公司,工厂遍及华北、华东、东北、中原、西南等地区。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在这一年,由于多种原因,饲料业等部门呈现低利润趋势、市场疲软、企业搬迁等,东方希望集团的利润出现了负增长。

刘永行是四兄弟中唯一留在饲料行业的,他的目标是将饲料和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前几年里,希望集团在全国的布点已经完成,在饲料方面做到了“全国第一”。面对目前的这种困境,刘永行没有依照常见的“不换思想就换人”这种思想方针来解决问题,而是把“多换思想少换人”作为指导思想。

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刘永行与员工一起共同努力,使希望集团走出了困境,并稳步向前发展。

刘永行认为,企业是员工的集合体,优秀的企业则是优秀人才的集合体。市场竞争对劣势企业的淘汰,实质是对劣势企业的决策人或管理者的淘汰。企业不断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才不断优化的过程。

要想优化人才,就要先优化人才的思想。如果人才的思想得不到优化,就不能实现人才的优化。

子贡是孔子的一位学生,他在出游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人给蔬菜浇水。由于菜园离水井比较远,老人在菜园和水井间挖了一条窄窄的水渠,然后用一个大水罐从浅井中舀水,再将水倒入渠里,慢慢流向菜园。老人没干多久,就累得直喘粗气,汗不断从脸上往下流。

子贡见老人如此辛苦,工作效率又这么低,便好心走上前去对老人说:“这种体力活不仅您干着累,就连我们这些人干起来也会觉得累。我以前在别处看到人们普遍使用一种机械来浇灌田地,这种机械用起来省时又省力,您见过没有?”

老人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不妨说来听听。”

子贡见老人对机械产生了兴趣,就开始向老人介绍道:“其实,这种机械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找来几块木头,稍作加工后,将它们拼在一块,组装成一个前轻后重的机械。将这种机械架在水井上,您只要拉住机械的把手,稍一用力就可以将井中的水舀起来,并能够直接倒入渠道里。如果您有了这种机械,以后浇菜园就轻松多了。”

老人听完子贡的介绍后,不仅不感到惊喜,反而恼羞成怒,对子贡嘲讽道:“我的师傅曾经告诉我,只有投机取巧的人才会干投机取巧的事情,而这主要是因为他有投机取巧的思想。当一个人具有这种思想,他的美德就会逐渐丧失,性情也会随着美德的丧失而变得反常起来。而一个性情反常的人,是不可能与社会和自然合拍的。”

老人讲完这番道理后,换了口气,继续说道:“其实,我不仅听说过你向我介绍的这种机械,而且会制作,但我并不想因为它的省时省力而做出投机取巧的事。”

老人之所以不愿意使用机械,就是因为他的思想在作怪。如果他始终认为使用机械是投机取巧的行为,那么他永远需要耗费大量的不必要的精力来浇灌菜园。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时改变员工的思想。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思想:

(1)积极向上

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深深的枯井中,它看着井口的那一片天空,想到目前的处境,沮丧地低下了头。因为它知道,无论如何它也不能爬出这口井,外面的世界太遥远了。

就这样,驴子在井中煎熬着,绝望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在等死的过程中它不愿意挪动身体,以至于不得不忍受人们丢到井中的垃圾对身体的伤害。

最后,它决定要和命运作抗争,从这深井中出去。第二天,驴子开始了有计划地工作。它灵活地挪动着身体,躲避那些从空而降的垃圾,以免受到意外伤害;它用腿和嘴将人们扔下的垃圾有规律地摆好,积累起来,以便踩着垃圾慢慢接近井口;饿了的时候,它便从垃圾中找些能吃的东西充饥,使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工作。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驴子的努力没有白费,它终于从井中出来了!

员工同样如此,有了积极向上的思想后,便能够克服自身或外界的困难,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会坐以待毙或自暴自弃。当所有的员工都具有这种积极的思想时,企业就会在员工的推动下更好地向前发展。

(2)共同进步

漆黑的夜里,一位老人在摸索着赶路。他虽然很小心地向前走着,但好几次差点儿绊倒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还被迎面走来的人撞了好几次。

他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一丝光亮。这束光离他越来越近,最后他看到一个提着灯笼的人。这个人一手提着灯笼,一手却拿着一根竹竿探路,好像看不到老人的存在。

老人迷惑不解,但又不确定此人是不是瞎子。因为,瞎子不需要用灯笼照明,而正常人不需要用竹竿探路。于是,他大声向这位提灯笼的人喊到:“请问,您是盲人吗?”

这个人停了下来,转过身答道:“是的,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老人走上前去,接着问道:“既然您是盲人,灯笼对您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作用,那么,您打灯笼的目的是什么呢?”

盲人回答说:“夜是漆黑的,人们走路的时候无法看见对方,容易相互撞在一起,而灯笼却可以照明。”

老人情不自禁地赞叹盲人:“虽然您是一个盲人,但您的心却是明亮的。因为您不仅没有因不幸而去报复周围的人,反而在晚上为他人照明。您的行为真令人敬佩。”

盲人听了老人的赞美后说:“其实,我远没有您想象的那样高尚。我之所以在晚上赶路的时候打灯笼,实际上是为了自己。”

老人不能理解,当他问盲人为什么要这么说时,盲人没有直接回答,反问老人在路上有没有被人撞到。当老人作了肯定的答复后,盲人才解释说:“您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路上却不能够及时躲闪,以至于被别人撞上。我虽然是盲人,一路走来,却平平安安。之所以会这样,全是因为我有灯笼,是它让别人在漆黑的夜晚里看到了我,从而轻松地避开我。”

盲人的思想不仅新颖而且精辟,如果把它用在管理上,则可以看做是共同进步的思想。管理者在管理中,要让员工意识到: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是为了自己。有了这种思想,员工就会把帮助别人看做是提升自己的过程。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进员工之间的友谊,还能够相互提高员工的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3)以大局为重

房屋的横梁上住着一群蛀虫,它们悠闲地生活着,饿了便啃食木屑。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蛀虫的啃食下,横梁里被掏空的面积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横梁的表皮破了一小块儿,几只蛀虫从高处掉下摔死。

横梁内的蛀虫此时才发现它们所处的境地危险,不知如何是好。

为了逃生,蛀虫的首领聚到一起共同商议办法。最后,它们取得了一致意见:以后所有蛀虫都不要再继续啃食横梁,等找到合适的住所后立即迁走。

各首领回去后,立即把属下招来,认真传达了思想。各蛀虫纷纷表示,严格按照指示办事,决不私自啃食横梁。

一天过去了,蛀虫们表现得都不错,没有一只啃食横梁。但在第二天,有些蛀虫已经饿得受不了了,它们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便偷偷啃食。几天后,偷啃横梁的蛀虫越来越多,横梁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洞。

终于,横梁被蛀成千疮百孔,塌落下来断成了好多节,很多蛀虫都丧了命。

虽然蛀虫们都知道继续啃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它们还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顾大局,结果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如果员工有了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就会事事从大局出发,不会为了自己的小利而给企业带来大的负面影响。

(4)学习很重要

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而提高能力的方式,无疑是学习。管理者必须让员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鲁冠球的从我做起,给员工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改革开放初期,人才相当匮乏。鲁冠球的企业根本得不到国家分配的大学生,于是他就重点培养本地的高中生,同时还花钱去请来少量的大学生。如今鲁冠球告别了人才短缺的时代,他领导的万向集团每年都会新增几百名大学生,不仅在国内招揽人才,还扩展到国外,用起“洋才”。

在选用人才时,只要对企业业务运营合适,集团都会考虑录用。鲁冠球说,他的很多得力干将学历并不是很高,但他们在实战中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高,业务做得相当不错。

他认为,企业的成长要靠得力的人才,而好的人才必须是非常善于学习。他本人虽然初中辍学务农,但是对知识的渴求特别强烈,从来没有放弃。

20世纪80年代,他在浙江大学报名参加了现代管理培训班,每周三都从萧山赶到杭州上课,从没间断。

在日常紧张的工作之余,他一直抓紧时间学习。他认为,提高决策能力,关键要多学习,多看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

他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炼自己的意志。企业家如果只会享受,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那么,企业家就成不了企业家,只会成为败家子。他经常找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可以建立学习型组织,让员工从中学习各种必备的知识技能。万向集团在这方面做得也很到位。

但是,一旦员工不能改变思想适应企业的发展时,当换则换则成了必然选择。

鲁冠球说,搞企业要抓住“三个本”:一是人本,二是资本,三是成本。其中,人本尤为重要。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岗位,由于用人不同,其效益也会有很大差异。选择最适合的人管理最适合的企业,或将其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最高的效益。

鲁冠球在经营过程中对人才的重视是每个企业家的楷模,他的用人原则值得人们效仿。

对于怎样用人,鲁冠球有自己的看法:在岗位上做出显著成就的员工,要在奖励与鼓励下继续重用,对于那些业绩不佳、情绪低落的员工,该换就换。

例如,鲁冠球有一个鳗鱼场,有一位经理经营了八年,经济效益一直上不去。后来,换了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总经理。他上任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所有的情况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政策也没有变,仅仅是人换了,效益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因此,鲁冠球总结道:人的因素第一,人是最重要的资本。

既然岗位与人才不相吻合,就不要优柔寡断,立即换掉能力不足的人,这不但是对人才负责,更是对企业负责。

要想创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就必须提高员工的知识和素质,使其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但对于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员工,必须当换则换。只有这样,企业才会走向卓越。

8.广开言路,群策群力

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平等交流的平台,这样才能将管理者“广开言路”的倡导具体实施,从而更有利地提高员工的工作信心和热情。

战国时候,楚国国君楚怀王在位时,屈原在楚国任职。

屈原,名平,是楚国人。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是位饱学之士,不仅懂得治理乱世,还特别擅长辞令。

屈原作为楚怀王的左徒,既能与怀王商讨国事,制订各种治国方针和策略,又能灵活应对各个诸侯国的来客,与诸侯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因此,怀王对他委以重任。

当时,上官大夫与屈原平级,为了争得怀王的宠信而设计陷害屈原。一次,怀王命令屈原起草一套法令。屈原完成初稿后,上官大夫想把它据为己有,屈原坚决不给。

于是,上官大夫便在怀王面前诋毁屈原道:“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屈原却将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他每写出一条法令,便自吹自擂,夸耀自己的功劳,扬言除了他之外,没有人有能力做这件事。”

怀王听后大怒,随后便贬了屈原。

怀王不能明辨是非,听信谗青,令屈原感到痛心。他无法排解心中忧愁,在苦闷之际写出了《离骚》《国风》等惊世之作。

屈原被贬后,秦国准备攻打齐国。秦国国君秦惠王考虑到齐楚两国有联姻关系,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离间齐楚关系。

张仪带着厚礼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非常憎恨齐国,本来想攻打齐国,但考虑到齐国与贵国有联姻关系,特令我前来与贵国交好。如果贵国能够与齐国断绝关系,秦国愿意将商、於的六百里地献给贵国。”

楚怀王因贪婪相信了张仪的空话,立即与齐国断绝了关系,然后派使者前往秦国,要求秦国割地。

当使者来到秦国后,张仪厚颜无耻地说道:“我与楚王约定的是六里地,从来没有听说过六百里地。”

楚国使者大怒,回去将此事告诉了怀王。怀王暴跳如雷,立即起兵讨伐秦国。秦国迎战,在丹淅两地击破楚军,斩杀楚军八万,并俘虏了楚国大将屈匀,顺势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盘。

怀王并不甘心,动用了楚国的全部兵力深入秦地,与秦军决一死战。此时,魏国见楚国后方空虚,偷袭楚国的邓地。楚军见后方形势危急,立即撤兵。由于怀王与齐国断绝关系,惹得齐国大怒。看到楚军遭遇如此困境时,齐国也坐视不管。楚国一时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