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企业领袖一锅煮
7053000000007

第7章 第一天王一一“宗师”史玉柱(6)

正如没有任何一种武器可以永霸武林一样,也没有任何一种销售手段可以经久不衰。时代在变,条件在变,对手也在变。一成不变地套用某个营销战略,只能将你的企业带向死地。营销这东西,也许能在三年内帮你树立起一个全国知名品牌,但也可能在三十天内毁掉一个百年老牌。孙子兵法里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弄清楚自己的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手段。只要我们视野足够宽阔,我们就会发现,应该向脑白金学习什么,那就是隐藏在“怪异”“罕见”战术背后的普遍成功思想一一也就是“创新差异化”、“集中优势兵力”、“低成本快速扩张”等原则。而脑白金的成功原则,和指引联想、海尔等几乎所有成功的本土品牌的原则完全一致。在史玉柱用他的杀手锏“王者归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或许不只是艳羡眼红,更多的应该是学习借鉴。

9.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这是偏执狂才能成功的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的话在世界商业领域几乎已是一个定律。大胆的背后是缜密的思维,赌性的习惯却夹着谨慎的步骤,这两种气质非常奇怪地杂糅在史玉柱身上,造就他偏执的性格,而这种性格正是外人不能看透史玉柱的地方。

安迪·格鲁夫:英特尔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曾入选《时代》杂志“风云人物”。这样一个引领时代、震烁管理界的偏执型商业领袖对于自己的商业经历,写过这样一本书一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这是偏执狂才能成功的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的话在世界商业领域几乎已是一个定律。当星巴克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霍华德·舒尔茨偏执地向世界宣布:“我是一个梦想者”,然后星巴克果然成为世界商业的一个奇迹;当保罗·阿伦和比尔·盖茨在漫不经心地玩电脑时,其偏执的梦想在某一天不经意地弄出了微软这个全球最大的商业怪兽;而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从事IT行业的创业者,史玉柱从他选择下海那一刻开始就展示了超乎常人的偏执,这种偏执在其进军网络游戏产业之后表现得尤其突出。

史玉柱偏执的案例有许多,最能说明他偏执性格的便是把全中国13亿人民烦了近10年的广告语“收礼只收脑白金”。史玉柱坦白地承认:“这个广告质量非常差,很难看,只能在县级台或者市级台播放,省一级的电视台根本不让播出。但是很奇怪,这个广告播出后没几天,脑白金的销售量就上去了。后来我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观众是因为讨厌才印象深刻。脑白金真正地打开市场和这个广告密不可分。”

史玉柱始终坚持投放这个“恶俗广告”,并不是由于他品味低下。学习数学出身的史玉柱认为广告的投放需要一个“沸点”,许多广告成为“煮不开的温水”,就是缺乏偏执,最终功亏一篑。史玉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管观众喜不喜欢这个广告,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要给人留下印象。广告要让人记住,能记住好的广告最好,但是当时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就让观众记住最坏的。很多消费者在看电视时很讨厌这个广告,但买的时候却不见得。消费者站在柜台前面对着那么多的保健品,他们的选择往往是下意识的,就是那些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后来,我们觉得这个广告对不起全国人民,就希望在达到同样的商业效果的基础上,能让观众对我们的广告印象不那么差,于是我们想拍更好的广告。当时同一个广告方案我们请了很多广告公司同时拍,一共有二十几个版本,我们挑了几个,虽然很美,印象也很深刻,但是商业效果却还是不如第一个。”此外,史玉柱也深知,一旦达到广告投放的“沸点”之后,只需要不多的成本,“水”总会保持沸腾的状态。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的话或许是广告的最高境界。史玉柱很明白这一点,于是将对广告的偏执,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最后延伸到了《征途》。一个身着红衣的少女,对着“征途网络”这四个字开怀大笑,这个广告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却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征途》的电视广告从表面上看,与脑白金的广告有相似之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广告巧妙地规避了现有的广告政策管制,这正是史玉柱偏执性格的有力体现,史玉柱就是要让观众讨厌这个广告,从而下意识选择这个游戏。最主要的是,大家看到史玉柱舍得花钱在中央电视台上做广告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广告的制作成本其实很低;也没有想到这个广告的播出,对《征途》当时的渠道建设的重要性;更没有想到《征途》在多哈亚运会期间播出这个广告,是想借机提醒大家网络游戏本身也是一种健康的娱乐,并积极进行体育营销的尝试,等等。

经历了巨人大厦的倒塌之后,史玉柱在公司内部决策上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一不再下达具体的经营指标。史玉柱指出,“指标定得低,员工就没有挑战性,奋斗含义就缩水;指标定得高,完成不了,就成了口号和空话,更是管理大忌。”对此,《理财周报》做了如下的评价:“定目标不如定完成目标需要准备的事项和实现的步骤,这诚然夹杂着遭遇失败之后,个人心理惶恐的因素,但更多体现的是史玉柱缜密论证的具体表现。但这种缜密的思维、小心论证的习惯,一直都在大众和传媒人的视野之外。”

这种不定目标、缜密论证、层层深入、坚持到底的偏执,一直陪伴着《征途》走过了3年多的发展历程。

《征途》在研发的最初阶段,由于没有经验,遇到许多困难,走了不少的弯路,第一笔投资很快消耗殆尽。面对整个研发团队士气的低落,面对未来前景的不可预见,史玉柱以一种没有退路的偏执和商人固有的自信,追加投资,并说服相关团队追加投资,这才有了后来逐步定型的网游《征途》。

相对于其他企业家来说,史玉柱对工作也有狂热的偏执。他把工作看成一种娱乐,除了对公司事务的热爱之外,没有任何爱好;进军网络游戏之后,他的全部空间就是办公室和家里;他不用应酬,也不习惯应酬,每天要用10个小时的时间泡在网络游戏中。

史玉柱的偏执也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偏执的背后是成竹在胸。他充分地与《征途》玩家沟通和互动,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接触多少个玩家,安慰被杀的玩家,了解他们愤怒的缘由,并总是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时间长了,史玉柱不但形成了和玩家泡在一起的习惯,也通过自己对玩家的了解有了偏执的“本钱”。

面对史玉柱的偏执,《征途》的研发团队都不敢掉以轻心,有个研发人员笑着说:“老板是最难伺候的一个玩家,这个偏执的玩家经常在半夜三四点发现游戏中的问题,然后打电话督促我们起来修改。”也正是因为偏执,才有了《征途》产品质量的保证。

除了对产品质量的苛刻,史玉柱的偏执还体现在“给玩家发工资”的营销策略上。史玉柱是中国网络游戏业提出“发工资”理念的第一人,大家都说这是他的赌性。但实际上是由于他知道玩家需要什么,了解玩家的切身感受,并且能够突破常规击败对手。这是竞争的智慧,并不只是赌性。

大胆的背后是缜密的思维,赌性的习惯却夹着谨慎的步骤,这两种气质非常奇怪地杂糅在史玉柱身上,造就他偏执的性格,而这种性格正是外人不能看透史玉柱的地方。

10.人才在手,天下我有

晋商被认为是在历史上最早采用股份制的一种商业企业,也是最成功地利用股份制吸引人才的案例。而知道人才重要性的史玉柱,却在事业刚起步的时候,选择了“打死不做股份制”,史玉柱的成功是他个人的成功。可以说从他在深圳怒摔两台IBM286的一刹那,就决定了他今后身边的人将是他的追随者而非合作者。

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在现代商业社会里,股份制被很多企业奉为吸引人才的救命稻草、治病良方,而股份制也确有其效,为许多中小公司吸引了大批人才,一举改变了许多企业的命运。而中国股份制的鼻祖,大概可以追溯到晋商时代。晋商被认为是在历史上最早采用股份制的一种商业企业,也是最成功地利用股份制吸引人才的案例。

晋商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钱不是一个人出的,而是许多人出的,但是在许多人里边一定有一个大东家,他说了算。若干人把钱凑到一块来做买卖,也就是现在的股份制。所以晋商的票号、晋商的商店许多都采用了股份制的形式,也就是一个大东家,然后有其他人来入股,这就是现在的股份多元化,而且还有人相对控股。

在这个制度下晋商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就是东家不做买卖,雇佣职业经理人来做。东家把自己的业务完全交给这个大掌柜去独立进行经营。资金的运用、业务的调派、人员的招聘、内部管理完全由大掌柜一个人说了算,而大掌柜本人并不是东家,也就是东家所雇来的一个伙计。这就是实行全权授权经营。而且晋商里边对东家有很多限制,要求东家不能够干预大掌柜的经营活动,比如它规定东家的“三爷”不许进这个商号,所谓“三爷”呢,就是“舅爷”一一小舅子;“姑爷”一一女婿;“少爷”一一儿子。这“三爷”不许进票号,东家就把自己的一切经营权都交给了大掌柜,所以可见这个大掌柜就非常重要了。

晋商非常注重人才,不惜用一切手段来拉拢人才。可以说,晋商能够走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商业头脑和知识储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