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HR教你拿高薪
7053200000017

第17章 个人增值计划(1)

小美在上海一家公司当文员,别看这工作不过是在“打杂”,却一点都不轻松。每天下班回到家,都累得不愿意动弹了。与工作量的有增无减相比,工资却没有多大的涨幅。虽然这点工资够小美一个人生活的开支,可是想到自己年纪渐长,父母身体也变得不好了。可是自己既没有存款,也没有一技之长。即便是跳槽离开,情况也不会有什么好转,还可能因为现在工作难找变得更糟……只要想到这些,小美就会头痛不已,简直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丝毫看不到希望。

像小美这样的“穷忙族”,几乎已经成为了如今上班族的典型写照。相比它的欧美原版名称“workingpoor”,“穷忙”一词表达的内容似乎更为丰富。穷、忙,而且还是穷忙瞎忙,于是这个词很快就成为了颇受欢迎的网络词汇,足可见“穷忙”规模之庞大。对于职场中人来说,单单是忙和穷都不算可怕。多劳多得的原则谁都能接受,所以有的人忙但是不穷,他还会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还有的人,虽然穷,可是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也是有前景的,这样他也能接受。但是“穷忙”就可怕了,它代表了既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

在我看来,“穷忙族”的这个群体不会越来越少,只会越来越多。在任何一个企业,岗位设置都是呈金字塔状的,基层员工收入少,人数多,而高层岗位数量少,但是收入高。这个结构不会变,毕竟能够沿着晋升路径顺利晋升的人是有限的。

另外,虽然现在普遍的教育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供应聘者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可是有着清晰职业规划的人却并没有增加,“穷忙族”并不懂得如何让自己摆脱困境,在工作中实现蜕变。而企业,还是一样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

穷忙族众生相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工作缺乏成就感,也缺乏成长感;一年内未曾加薪;三年内未获升职;每月薪水仅够开支;积蓄少得可怜,也没有投资机会;退休养老没保障;充电计划总是难以实施;想要计划干一番事业,但总是忙不完手里的事情;总是没有安全感。

1.做对决策

正所谓“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要摆脱“穷忙”的状态,还需要让自己的能力上一个台阶。我们都知道工作过程中的充电,是让自己能力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作为穷忙族,除了没有钱,还没有时间。所以很多人在刚毕业的时候,还能接受自己的“穷忙”身份,可是过了三年五年,发现还是跟以前一样,就会觉得压力陡增了。要么是过去几年的工作经历不能帮你形成一些核心优势,你依然缺乏竞争力。或者是更为糟糕的情况,那就是在多次跳槽转行之后,还是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得不又从一个新的行业重新开始,之前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都被“格式化”。

规划是冒险,不规划更冒险很多HR都喜欢把刚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比喻成一张白纸,大家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精彩的图案,而有的人却是在这张白纸上胡写乱画呢?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在画画之前,既不知道要画成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画,那又怎么可能画出像样的作品来呢?

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胸有成竹”,在画竹子之前,连竹子的一枝一叶都已经出现在脑海里了,能不手到擒来吗?虽然有的人靠运气成功了,有的人靠聪明成功了,但是在我看来,成功没有秘诀,它的第一要素就是规划。运气和聪明不是人人都有的,但是规划却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每个公司,年初都有年度规划,季度有季度规划,甚至还详细到月计划,周计划。

如果没有计划,财务部不知道需要多少钱,采购部不知道要进多少原材料,生产部不知道要完成多少产量,人力资源部也很惨,不知道需要招多少人。这样,客户一个订单下来,要材料没材料,临时去买发现没钱,好不容易买回来了,结果发现人还不够,马上去人才市场拉人也来不及了。一些管理不好的小工厂,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所以有经验的采购商,他不会因为你们公司的报价低,就会把订单给你,他还要考察一下你们公司的产能怎么样,如果管理混乱,他一看就知道你们吃不下这个订单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一样。职业生涯缺少规划,也会让我们的“产能”大大的降低。首先,没有目标,你就不知道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把时间都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里了,即使工作经验有十年八年,即使天天加班,也未必能够从工作中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其次,缺少规划会让你成为一个对机会没有准备的人。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规划自己的职业,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定了计划了就会失去很多别的机会了。做任何一个决策,我们都会把一个重要的因素考虑在内,那就是机会成本。做任何决策都需要考虑机会成本,但是职业规划和投资中的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例如我手上有一块地,是用来种树还是用来种菜,我不清楚各自的机会成本是多少,那么可以折中一下,一半种树一半种菜。但是我们很少人能够在当律师的时候还能兼职做生产管理。这就意味着,职业规划背后的机会成本,还是很大的,你可以说,从毕业开始就准备当工程师,与此同时,也就失去了当作家、演员、甚至是当总统的机会了。经济学家的习惯就是,任何成本他都能给你用货币表现出来,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14所示,根据薪酬调查报告的资料显示,财务、销售和研发类的岗位的平均年薪,一般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增长,不过各自的增长速度却有着较大的差距。

这么看来,是不是你不做财务你就损失很大呢?而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失越来越大。显然不是这么一回事。机会成本不是光看你的收入,还要看支出。支出要是越大,那机会成本也就小了。例如,你的理想是去一个较大型企业担任财务总监。除了工作经验之外,还需要参加一系列的财务培训,以便能够掌握更加系统的财务知识和足够的实战经验。首先,参加这类培训肯定是花费不少的。其次,在高薪的吸引力之下,你面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即使能力具备了,可能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公司去当总监。而最大的风险还在于,你投资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之后,忽然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工作了,想要转行,这样一来机会成本就大了,支出是最大的,但是收益却是最小的。

因此,什么是机会成本呢?并不是所有的有可能、没有可能的机遇都是相等成本。每个人都有可能当CEO,有这梦想并不坏。但是你一定要清楚,为了当CEO,你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多少。机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但是每个人需要付出的成本却是不均等的。缺乏相关的培训和背景,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甚至是缺乏个人的兴趣,都可能让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成本。

所以我认为,所谓机会和机会成本,只有在你的内在意愿、自身条件以及外部环境都支持的情况下,才能算作是你的机会,也才有必要去计算它的机会成本。如果考虑这行也有机会成本,那行也有机会成本,最后只有什么机会都把握不住。因此,被动等待机会,或者是不停地尝试而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风险反而更大了。因为这样虽然付出的成本比较小,可是能够获得的收益也更小了。一个小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却是现实生活中机会成本的真实写照。

有一个年轻画家,作品总是卖不出去,所以入不敷出,穷困潦倒。他去找一个知名画家讨教经验。他说:“我每天都画一幅画,可是花了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把它们卖出去。”

那个知名的画家说:“你可以换过来试试。用一年的时间来画一幅画,你也许能用一天的时间把它卖出去。”

不需要考虑过多的机会成本,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且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就一定会获得收益。任何一个公司,他肯定要确定自己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如果看见别人做什么挣钱就跟着去做,最后肯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无所获。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除了对“机会”存在着一种错觉,很多人缺乏职业规划,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总认为“不是时候”。在学生时代,觉得还太早了,而且又不了解企业的薪酬和晋升机制,更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所以没办法规划。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还没有找着感觉,先多尝试一下吧,等过两年找到了喜欢的工作,再做规划也不迟。等到两年过去之后,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也没有从频繁的跳槽当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个时候虽然对自己很失望,却仍然不愿意去做规划,因为规划也就意味着还是得重新开始,等于是把自己前两年的努力给否定了。而且,工作的时间越长,就像前面所说的,投入的成本也就越大,就越不能接受重新规划了。

于是,问题就来了,到底什么时候才是职业规划最好的时候呢?答案是多早也不嫌早,多晚也不嫌晚。很多小孩子受家庭的熏陶或者其他重要人物的影响,从小就培养起了强烈的兴趣,“我长大了就是要当科学家”。切勿小看这些看似幼稚的想法。如果一人真的能从小就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很少有达不到目标的,因为他会比别人少走很多弯路。当然也不乏“老年得志”的人才,李斯辞官西入秦的时候,已经35岁了,这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准备养老的阶段了。还有着名的肯德基爷爷,他创业的时候,已经70多岁了。

不愿意去规划,那是太过忽视规划的作用。而总是找不着规划的时间,却是把职业规划神圣化了。一想到这个计划事关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能不慎重吗?慎重当然没错,“无常志者常立志”,如果轻巧随便就确定一个目标,最后发现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者发现可行性不是很强,就会马上重新寻找新的目标了,这样当然不好。

但是,因为这个问题重要,所以你总是回避做出决策,或者总是想等等再看,等合适的时间,这就是错误的了。就像我一个学员,他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跟我说,准备工作个三五年之后,再去学校回炉充充电,这个计划很好啊。可是到了三年之后我碰见他,他却说,还准备考,不过还没有想好是考研究生还是考MBA。再过两年碰到他,他说想要考MBA了,不过还要再想想考哪个学校……其实你搜集这些学校、专业的信息,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为什么会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还在做决定呢?原因只有一个,他总是在找最佳时间。如果哪天教育部发一条通知,说从明年开始我们不招MBA了,今年是最后一年,他肯定毫不犹豫就去报名了。

职业规划确实是事关重大,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规划的重要性,是在于他能够引导行动。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我们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心里就会默念一下,自己今天要做哪些事情,哪些是紧急的,要先完成,哪些不重要,可以放到最后去做。可是如果你一整天都在想这个事情,到了晚上还在想。那么说明,第一,你今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第二,你今天晚上肯定失眠,因为你都在懊悔中度过的。经常有人跟我抱怨说:“陈老师,怎么办啊?我这么大年纪了,事业前景还是一片模糊,我每天晚上都焦虑到睡不着啊。”

关心自己的事业是对的,可是你把时间都花在焦虑上面有什么用呢?

除掉杂草最好的办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赶走焦虑最好的办法是把精力都放在行动上面,而不是浪费时间焦虑。

因此,什么时候做规划最好呢?那就是——现在。不仅是从现在开始规划,而且还要从现在开始行动。规划就是根据你个人的目标,以及环境所提供的条件,来确定达成目标的进度。

因此,时间本来就应该是你规划中的一个部分,也就不存在早和晚的问题了。早有早的做法,晚有晚的办法。

2.职业生涯规划的PDCA

PDCA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戴明自己是做质量管理出身的,他发现,最全面的质量管理,就是做好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环节,并且这四个环节不停地周而复始,才能使得质量管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没有死角。简称PDCA循环。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不仅是质量管理,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可以适用这个原则。可以说,戴明不是总结了一个质量管理的方法,而是总结了一条做事情的基本原则。

计划阶段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措施或方法;执行阶段

贯彻落实上述措施和方法;检查阶段

对照计划方案,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处理阶段

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变成标准,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

作为诊断工具的PDCA

PDCA循环,开始一看,觉得没什么特别,谁做事情不是这样的呢?谁会没有计划先有行动呢?谁都知道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漱口,你要是把它总结成一条定律,那不是贻笑大方吗?

PDCA的难得不在于描述一种规律,而在于解决问题的实用性上面。不管是工作当中还是生活当中,如果有事情没有办好,想要寻找原因对症下药的时候,你从PDCA这四个环节去找绝对没有错。因为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而且这个闭合的循环,最后产生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环扣一环的不断上升的过程,犹如在“爬楼梯”。

就像我们的中医理论,大至宇宙,小至个人,都是属于不同层次的开放的、循环的系统,如果人的健康除了问题,回溯到各个不同层次的系统当中,去寻找失衡的环节,让系统重归平衡,那么就可以恢复健康了。戴明的理论与中医当中的“系统”正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戴明环几乎可以用来诊断我们职业生涯当中出现的所有“病症”。

系统性的缺乏

职业规划缺乏系统性,常常表现为规划的不合理。我有一个朋友,当了五年的老师,忽然有一天觉得再也无法忍受自己的工作了,于是决定辞职。大家都知道,教师虽然是一个越老越值钱的行业,可是你在教育系统中的经验,要移植到别的系统中去是非常困难的,毕竟与学生相处和与同事客户相处是完全不同的。在讨论他该不该辞职之前,我需要先了解,他当时为什么选择当老师。他的答案是:自己当初根本就没有选择,大学毕业的时候,刚好有这么个工作机会,待遇也还不错,但是等到选择了才发现很不适合自己。很显然,他在开始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并没有全面地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自身条件等。

这种系统性的缺失,让我们很多人的职业规划变成了一种“运气”。碰上了“天时地利人和”

的工作,就能一帆风顺。而运气不好的话,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更是会耗尽让你重新规划重新开始的激情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