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HR教你拿高薪
7053200000018

第18章 个人增值计划(2)

因此,在选择工作,尤其是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们不必挑剔,但是一定要慎重。要考虑这份工作是否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系统相匹配。

HR在招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与“岗”是否匹配。但是我们作为求职者,应该比HR考虑得更多,是全方位的匹配,它包括:

个人兴趣、爱好的匹配自身条件的匹配环境条件的匹配职业路径的匹配。

缺少细化

缺少细化是我们常犯的一个毛病,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自己“壮志难酬”呢?未必是他们这个规划做得不对,他在做规划的时候其实已经考虑地很全面了,但问题就是这理想就像是远在天边,老是实现不了。

举个例子说,我有个学员,他是做财务的,他也觉得这行挺适合他的,想要长期干下去。问题是,他做了三年,也不过是在一个小公司当出纳而已,这跟他的理想——财务总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就在犹豫了,跳槽吧,现在工作不好找,而且也没有信心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不跳槽吧,好像自己再干十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觉得自己前景一片黯淡。从小公司的出纳到大公司的财务总监,两者的距离看起来是很遥远的。可是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呢?当然有。哪个公司的财务总监不是从最基础的职位开始干起的呢?

总是想着财务总监的这个目标,不仅会有距离感,而且对目标的达成也不会有清晰地概念。

如何让自己的职业路径变得清晰呢?那就需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几个阶段的目标。每个阶段是一个独立的PDCA循环,比如说,你要三年之内升为财务主管,需要哪些资质,每一项都细化,然后一项一项地去完成。即使在这三年的时间内,你没有达成目标,也没有关系,找出其中除了问题的分目标,再花多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它。这样,你的目标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适应外在环境的要求,因此目标的达成在进度上可能会受影响,却并不会影响整体目标的实现。

有计划无行动

这是“穷忙族”的典型表现。穷忙族之中,其实也并非全都是漫无目标的人,很多人还是能够认清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问题是,“穷忙族”一则穷,二则忙,这样他们的计划执行起来有了很大的阻碍。首先,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上班族一到休息时间,就会发现自己白天紧张的神经松懈下来之后,学习效率就大大降低了。其次,很多人的工作没有办法提供比较稳定的学习时间,时不时的加班或者是应酬更是让人疲于应付。另外,各种在职培训和考试,都是花费不少的,没有钱也不行。这些现实往往就导致了计划的一再搁浅。

计划总是搁浅,能力得不到提升,职业瓶颈也无法突破,这让我们的工作更是缺乏动力。我们都知道,能够激励人的,除了高的薪水,不断成长的感受也很重要,因为成长感能够让人不断获得成就感。可是如果工作长期都是一成不变,而自己也没有任何成长,丧失了成就感,计划就更加难以实现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有行动无反馈

前面说到的那个工作五年后想要辞职的老师,就是缺少反馈的例子。工作了一两年甚至是三年,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在选择一个工作之前,可能了解并不多,仅仅是在有限的信息上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决策而已。经过实践体验以后,再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总是缺乏思考和反馈,就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即使你工作了十年,也还是发现自己既不喜欢也不适合眼前的工作。一个公司制定了年度规划,也未必会完全就死板地执行这个规划,既无视市场的反应,也无视企业内部的反应。这是很危险的。

我们每个人都讨厌痛觉,因为它带来的都是不愉快的体验。可是人类如果没有痛觉会怎么样呢?那会很可怕,因为我们就不能及时收到从外界环境传递过来的反馈信息了。失去痛觉的人,不知道火是会具有伤害性的,生病了他也没有感觉,甚至流血了、骨折了,都浑然不觉。

可以说,人要是没有痛觉,他根本就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痛觉也就是一种从外界所获得的反馈。如果我们选择了不合适自己的工作,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工作,或者职业规划不合理,其实都能从日常的工作中获得来自于自身的、外部的反馈。

这些反馈带来的感觉也是不好的,例如,自己会觉得很痛苦,工作总是被上司批评,总是遭到客户的投诉等。出现了这样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合理,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如果选择忽视这些反馈,继续蒙混度日,就跟失去痛觉无异了。

有反馈无上升

很多人的工作其实是做得不错的,领导分派给他的任务,总是能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工作出了什么问题,也会及时调整行动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工作态度也非常好,绝对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可是呢,尤其是在大公司里,人才济济的地方,升职加薪却总是轮不到他的头上。

“老黄牛”要摆脱穷忙的状态,最重要的是改变“埋头苦干”的习惯,而变成“抬头苦干”。

工作中的每一个任务,他的PDCA都做得很好。可是上升到管理的层面,上升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层面,却缺乏整体把控能力。为什么“老黄牛”总是得不到提升?在抱怨不公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假如被提升的是自己,以陈旧的工作方法和狭小的视角,是否能够胜任。

作为操作工具的PDCA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决策体系。因此,PDCA最大的作用不在于“纠错”,而在于帮助我们构建起这样一个体系。这样我们就能够在自己的规划之下,有步骤地达成自己的目标。“职业规划”其实并不单指一个简单的计划,它应该包括PDCA的所有环节。这跟企业管理是一样的,任何管理者,都不可以一拍脑袋想出一个决策,而是依赖一个完整的决策体系。这样做出来的决策,出现错误的几率才会更小。而我们个人,也不可以偶然间受到什么信息的启发,就一拍脑袋想要换个工作。

那我们从哪里下手来做这个职业规划的PDCA系统呢?在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将之不断分解,分解成一个结构清晰的体系,再将下面的每一个分支系统进一步的细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经常会向下属或者学员推荐这样一个实用的工具——那就是5W1H分析法。它是对因素进行分解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适用性也非常的广。

首先,什么是5W1H呢?其实大家上小学的时候可能就听说过了。我们小学的语文老师,看到大家写的作文乱七八糟,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非常地头疼。因此,他可能会告诉你,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呢?那就是要说清楚——对象(what)、目的(why)、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以及最重要的方式(how)。显然,我们要把自身职业规划中的要素理清,也需要借助这么一个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只不过,人员(who)毫无疑问就是我们自己,这一个要素可以不需要考虑了,于是就变成了“4W1H”。其结构如表4所示。

表4:职业规划分解结构

当然了,职业规划的内容,是远非这个小小的表格所能概括的,前面我们说过。如果把整个职业生涯看作是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的话,这个循环之下,还有更多小的循环,而每一个循环,我们都需要将之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不断地细化和调整。而且,在同一个环节当中,循环也是一个持续进行的状态,并不是因为你的计划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你还需要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这个表格也不是一个静态的表格。如图17所示。

通过上面的这个图,我们也不难发现,计划并不是一份独立的计划书,而是要与其他环节形成互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职业规划永远都不会有一个更好的时期。因为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瞬时的结果。这个过程可能存在于整个职业生涯当中。

3.计划不可行,不如没计划

不管是职业规划也好,还是公司的年度规划也好,甚至像朋友聚会这样的小活动也好,只要是规划,它的最终的价值是要在执行上体现出来的。在谈到职业规划的时候,还有人在讨论“理想是要更高远,还是要更现实。”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是问题的所在,只要你的计划具有可行性,高远和现实都没有关系。

更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你虽然计划很周密,却总是一推再推,最后不了了之。计划在执行上出了问题,首先肯定是计划本身就有问题,其次才是执行不力造成的。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

为什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我们常用“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来为自己开脱。当然了,计划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而我们对自我以及外界环境的预测,总是不会那么准确的。所以计划才需要不断地调整。这是计划的一个固有的缺陷——缺乏灵活性。因此,一份可行的计划,应该是需要将“变化”

考虑其中的,否则,你的计划就会永远都赶不上变化。

首先,一份初步的计划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呢?如图18所示,其流程主要包括:

上面的流程可以告诉我们,在你的计划中,有多少的考虑因素,就有多少的“变化”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