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HR教你拿高薪
7053200000007

第7章 积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对比目标薪酬和现有的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还是不免让人泄气。加之现在网络发达了,工资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本来,信息发达是好事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现状,并且定下一个可行的目标。可是这些信息也让我们很容易失去水滴石穿的耐心。看到这个拿高薪,那个福利好,就是自己的工资低,浮躁心态便产生了。要么整天想要一口气把高薪拿下,非年薪多少万元的工作不做;要么指望天上掉下馅饼来,遇见一个慧眼识珠的“贵人”。

对于大多数资质一般、平台一般、运气也一般的人来说,做这样的高薪梦,就无异于是在吸“精神鸦片”。虽然在短时间里心理平衡了,觉得有希望,但是这样的希望是一点现实基础都没有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时间浪费了,等待的机会并没有到来,但是你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增长。高薪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今天拿着高薪的那些出名的职业经理人,没有谁会缺少丰富的经验和漂亮的个人履历。因为在高薪数字的背后,是职业经理人对自己全方位能力的积累。

1.专业成就价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老话,之所以常常引人深思,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它的读者面太广了——不管是男还是女,不知道有多少人,为自己在婚姻或者事业上做出的选择而后悔不已。

幸运的是,不管是婚姻还是事业,我们现在都已经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去了解,如果确实不合适,也还有机会去修正错误。如果在以前,跳槽跟离婚,难度几乎是不相上下的。不过,即便是这样,现在的离婚率也还是不降反升。就像现在能够正确选择自己职业的人,也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增加。

为什么会这样?信息的增加,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正确选择的可能性。但是成堆的信息,未必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做正确的选择。在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很多人都完全没有专业的概念,而且那时候网络信息业不发达,往往是看着名字好听就填了。再有心一点的人,也就是看报纸上的“十大热门行业”、“未来最有前途的职业”,选一个排名比较靠前,估计也还比较适合的专业来填报。不过,毋庸讳言,十年前我看到的“十大热门行业”,有九个到现在也还没有热起来,甚至还有的专业,到现在已经惨变“冷门”了。

有一个时下的例子。随着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这个专业肯定是有看得见的前途吧。

可事实上,国际金融风暴不但会带来国际贸易的萎缩,贸易壁垒也会有反弹之势。这个时候国际贸易简直就成为了低利润高风险的代言词。中国沿海地区都有很多出口型的企业,所以这些城市或者地区的公司,他们的HR就会发现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像秘书、助理这些综合性的岗位,忽然之间就多了很多之前从事国际贸易的求职者。他们的经验和资质会让人困惑不已,让人疑心是不是不小心发错了简历。其实他们也是迫于无奈,一方面为了生存,一方面也是因为遭遇行业的冬天,忽然间不知所措病急乱投医而已。

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思维

“冷门”和“热门”就跟天气预报一样,时常是说不准的。因为市场的变化太快了,不确定的因素又太多了。很多的传统行业,历经变革,依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还有像出版行业,早已经被宣判“死刑”了,现在也好好的活着。当网络小说开始兴起的时候,大家就流传纸质媒体都要死绝了,会马上被电子阅读物所代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读者们也并不是像大家当初预言的那样——都一窝蜂去下载免费或者廉价的电子书,而不愿意去书店买书了。还有那些票价不断上涨的电影院,网络时代来临了,人们可以轻松地在家下载最新影片来看,那还有人花钱去电影院吗?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有答案了。电影院不但没有关门,还活得更好了。

所以“夕阳行业”这个说法一提出来,就立刻成为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真正了解一个行业的人,都不会轻言它是不是“夕阳行业”,他们总是能够从中发现机会,并且把握机会。

套用郎咸平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思维”。我们判断一个行业它是不是“夕阳行业”,是否有前途的时候,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市场空间。单纯从时间上看,或者是从竞争的激烈程度来看,都是片面的。

“经营之神”王永庆从来都不认同“夕阳行业”的说法。从开米店谋生,到经营木材厂赚得第一桶金,再到后来他一手打造的台湾最大的公司——台塑集团。从来都没有和所谓的新兴行业打过交道。

他在开米店的时候,那条街本来就已经有不少米店了,而且他的店又小,位置又偏僻,几乎没什么客人。王永庆一分析,他的小店在价格、地理位置上,实在是没有什么优势,那他就只能在别的地方下功夫了。那时候的米都是舂出来的,砂子什么的比较多,他就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很受客人欢迎。针对自己的小店位置偏僻的缺点,他还送货上门。不仅如此,每个客户什么时候买的米,买了多少,大概什么时候吃完,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时间一到就送货上门。就这样,王永庆的米店就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了。

后来他进入塑料行业的时候,很多人也不看好。虽然当时的台湾正推出“工业复兴计划”,需求空间很大,可是塑料行业基本上是被日本给垄断了。王永庆手握50万美金的创业基金,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不过王永庆依然以全副身家投入其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后来不但占领了台湾市场,20世纪60年代还杀入日本市场,对日本的塑料行业造成了致命的冲击。

打造一个人的蓝海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但企业在寻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竞争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我们在感觉上会认为现在的工作更难找了,因为企业的选择面更广了,一个普通的职位,收到上百份应聘简历,都是很正常的。而实际上,这个感觉不一定对,以前大学生的工作都是服从国家分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既没有多余的萝卜,也没有多余的坑。如果有人对分配不满意,除了想办法找相关部门要求重新分配之外,别无他法。想要自己去找合适的工作,绝对比现在要困难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作也未必是越来越难找,相反,是越来越容易了。说它难,是因为,第一,要从众多的信息中分辨优劣,选择合适的工作机会;第二,就是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职位,可能都需要面临重重选拔,需要一路过关斩将,即使获得了工作机会,要成为行业精英,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竞争不但无法避免,而且永远无法避免。

说到竞争,人们常常会想起头破血流、血流如注之类的画面。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流行的概念,叫做“红海”,就是用来形容这种血腥的竞争场面的。与“红海”相对应的概念叫做“蓝海”——竞争大可不必如此血腥,如果能够突破惯性思维,开拓新的价值空间,那么企业不但可以无往不利,而且还能够形成独特的优势,后来者想要抄袭都困难。

对于企业来说是如此,对于个人来说,“蓝海战略”同样有用。即使你能够过五关斩六将,成为百里挑一的候选人,赢得一个工作机会,但是你这个时候离高薪还远着呢。真正拿高薪的人,基本上都不需要走投简历或者重重面试这样的基本程序。他们走的是一条VIP专用通道。这条专用通道,不但没有熙熙攘攘的竞争者,而且还直接通往高薪职位。

为什么这么美妙的一条通道没有人走,而大家都去挤独木桥?不是他们不愿意,是他们没有办法对自己进行价值创新。要么是看不到想不到面前还有这么一片广袤的“蓝海”,要么,是看到了,却没有办法做到。

对于企业来说,所谓的“价值创新”往往是通过产品或者服务来体现它们的独特价值。而对于我们员工个人来说,价值的独特之处既来自于我们个人固有的一些特质,例如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或者是分析能力等,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从工作经验中积累下来的一些独特的价值。

例如,没有管理经验的人,他常常会对自己团队内部多如牛毛的杂事感到无所适从;没有跟媒体打过交道的人,不但没有办法利用媒体这个良好的平台,如果碰上一些意外事件,还会让公司陷入危险的境地。

因此,对自己进行“价值创新”并不简单,不但要求我们对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有着深刻的了解,还需要对外部资源敏感,并且,最重要的,还要能够坚持这个战略方向——很多人就是在这里被打败的。你想要具备与众不同的价值,不但要付出努力,还要付出时间。

经验是最有力的证据

倘若我们想要转行,或者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一定会对这个现实感到愤怒:为什么那些讨厌的HR一个劲地强调工作经验,而且是相关的经验,难不成这天底下没有经验的人就活不下去了?

愤怒归愤怒,其实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如果你在某项工作上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相比用理论或者热情来证明自己可以把工作做好的人,谁更具有说服力呢?事实胜于雄辩,谁都会选择相信事实。

拿什么来说服你,HR?

小林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她就读的学校也算小有名气,而且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工商管理。可是小林抱着简历在人才市场转悠,看着心仪的岗位通通写着要1~2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工作经验时,小林觉得伤心极了,连上去投个简历的信心都没有……张先生已经毕业5年了,自然不必为缺乏工作经验而烦恼了。可是让他犯难的是,这些工作总是让他觉得“质量不高”,不但待遇一般,而且也很难谈得上什么职业前景。

5年了,无论走到哪家公司哪个部门,还是要从零开始……张静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尽管之前的公司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她还是坚持呆满了3年。等到合同期满,她出来找工作,才发现一切不是她想像得那么美好。用人单位对她这3年工作经验似乎不是那么买账,面试了无数次,最后都是杳无音信……上面的这些“遭遇”,相信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对于工作经验,我们在认识上常常还是会存在很多误区。

首先,像小林那样,看到用人单位打出工作经验的要求就被吓住了,连简历都不敢投了。相比较而言,同等条件之下,HR当然是希望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样工作上手快,还省了很多培训费用。但是,求职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工作职责本身,而不是放到一年两年或者三年工作经验这样的硬指标上面来。如果你自我评估可以胜任,而且也对这份工作非常感兴趣,那么,不用犹豫,一定要试一试。

我们要知道,招聘广告上面的那些任职资格,很多时候是用人部门在申请招人的时候,提交给人力资源部的一个参考性的甄选标准。这个标准表现在形式上是年限的不同,但目的却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有的岗位确实是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否则就无法胜任,那么这个标准就成为了硬指标。但是更多的时候,用人部门未必真的是在强调,只不过是表达了“最好是有1~2年相关经验”这样的意图。

在经验可有可无的情况下,企业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员工具备基本的独立生存的能力和相对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员工对企业的运作方式,以及管理环境有基本的认识和接受度;员工具备基本的工作技能。

因此,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用人单位经验门槛背后的真实意图,就可以对症下药,通过说服HR来打消他们的顾虑,那么你就起码获得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另外,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虽然选择范围会广很多。可是要找一个好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当成金字招牌,也是不对的。

工作经验不是越多越好,对于用人部门来说,只有“相关经验”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不相关”的经验太多,还会给人以职业方向不清晰、心态不稳定的印象。

如果你具备了企业所要求的工作经验,而且还幸好是“相关”的,那么HR就会进一步考察你的经验有多少“含金量”。三年五年,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标志,HR需要知道的是,在这段工作经验里,你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这既是我们在写简历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也是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作不是用来“混经验”的,如果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没有做出业绩来,这样的经验依然没有说服力。

2.职业气质是看不见的武器

“气质”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本来指的是我们个人身上拥有的一些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个人风格等。它其实是一个中性的词,不过到日常生活中却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褒义词,因为我们常常说,某人很有气质,或者很没有气质。如果是相熟的朋友,你可以很客观地说他“你不聪明”、“你不漂亮”,问题不大,可是你要是敢贸然说“你很没气质”,就难保不会引得对方勃然大怒了。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气质”直指人的内心和内涵,如果你从本质上把别人否定了,肯定谁听了都不舒服。“气质”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武器,它无所不在,处处流露,但是又无影无踪,难以定义或者量化。

在拥有第一份工作之前,我们的角色都是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处理工作的方式,以及对待客户或者同事的方式等,这些都是在职场生涯当中慢慢固定下来的。其中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个性,也包括所在公司的文化,还包括你的上司的行事风格,可能都对你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这样,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在职场生涯的不断锤炼之下,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职业气质”。气质的影响力是无形的,既没有办法速成,更没有办法假装,可是它却能够处处证明——你是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

眼界决定视野,视野决定高度

一对犹太人兄弟,哥哥叫理查德,弟弟叫莫里森。跟很多精明勤劳的犹太人一样,他们也热衷于做点小生意。兄弟俩在一个名叫圣伯丁诺小城市选了一个不错的地段,开了一家汽车餐馆。主要卖汉堡、汽水、薯条,这些方便打包,甚至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吃的食物。

因为方便快捷,而且一个汉堡才15美分,真正的物美价廉,两兄弟又把店面收拾得井井有条,这个店非常的受欢迎,这勤劳的两兄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过着富足的小日子。

可是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叫克罗克,是这家店的供应商之一。他曾经卖给了这家店8台搅拌奶昔的机器,正是被这么一家小店一下子订购这么多机器吓住了,就想过来一探究竟,一个小小的快餐店,怎么会有那么火暴的生意呢?

克罗克在踏进门的那一刻,就被这家店熙熙攘攘的客流,以及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给迷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