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为庞清明对生活和写作的认真态度几近极致佩服万分,那些单调、平常的事物经由他笔下精心梳理会发出惊人的光辉,阅读他的作品会感到处处智慧,时有神来之笔让读者连连称奇。他的想像力和对语言的反复打磨总是把诗意的真实性投射到灵魂的墙壁上,并不断变幻那种多情、柔韧、敏感的忍耐能力与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如果要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就不能不欣赏他的《羊:自画像》。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辉煌早已不在,曾经风光无限的文人墨客们已纷纷弃笔另就。在文学这条独木桥上无数艰难跟涉的后继者,虽然感到空前的负重难堪,而他们并不悲观,依然死死“燃亮蜡烛将一首诗/润色成型”,他们要“唱出生命的颜色//陷入迟疑的大气//砸中西绪沸斯的脚踝//思想在搜寻相邀纠结//智者的黄昏止于静美”。诚然,诗歌是清明生命的重要部份,诗如高高在上的皇冠,是点化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仙化魔杖。可是“浪漫派的颓废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后个人主义,总是依靠时尚气息和浪漫情调来维持诗歌的叙述局面。他们与乡土中国已相去甚远,中国的城市化和市场化以及全球化是他们写作的现实背景。事实上这种浪漫又带点颓废唯美色彩的情调已构成近二年当代诗坛颇有意味的独特风格,以融合多种因素既适应当今时代的消费社会的趣味,又能表现青年一代的时尚前卫感觉,而且能唤起艺术上那些久违的美学记忆。”(肖平)。庞清明的“智者的黄昏止于静美”,不能不说是诗人对精神上的一种时尚前卫的感觉。当下,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它无情的席卷着一个媚俗浮躁的时代,人们在为金钱或物质奔忙时,欲望仿佛成一个深深的黑洞,贪婪地吞噬着人们的意志,所幸还有为数不多的真正写作者没有被世俗的大缸所污染,他们要“恢复自身却遭遇抵抗/仿佛撞向玻璃的鸟/通过声音显示伤痛”,通过尖叫显示痴爱诗歌的缪斯们在纷繁琐碎的世事与疲惫中内心的充实。在可供选择的诸多方式中,应该说文学还是无产者面对的最后选择。
再看《事件》:“天空暗下来”,但这“暗下来”却又发生了瞬间的转换:“正午开始的雨,若一场豪赌/抹去欢乐与记忆/带出偏北风三级/吹歪少爷的脖子”,像一个人在静静地回忆一件往事或一段岁月。第三节紧接着导入正轨:从“一声闷雷”开始,诗人写了老马、狗、葡萄、蜥蜴等等,在结尾一节才回应前文原来是“时辰未到/天空便暗下来”,把写成的一首诗销毁也就不难理解。可是我总在思索他为什么在结尾要写到“时辰未到”,诗人怀着虔诚的真情,陶醉在诗意的怀想与哲思中。把“葡萄收拢的新叶”、“蟋蟀扭伤的琴弦”、“穿过白玉兰的少女”,一一组合在诗中,而且这不经意的组合使我意外发现诗人已达到了他的写作目的——也就是他写成一首诗为什么又销毁的原因所在。
同时我想重复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庞清明作品诸多读者中的一个而已。从另一种意义上分析,该诗是完全虚拟化的意象之作,我身边许多诗友对这首诗评价很高,它的语言或结构都是无可挑剔的。而该诗之所以引起同道好评,还在于从虚拟中描写了一位写作者真实可信的私人生活,这便形成了《事件》本身的永久魅力。即便在诗中看到诗人写诗的前功尽弃,我们也会拒绝一切生活中的俏饰成份,在理想和现实中同样可以感受生命的蜕变与成长的过程。
读马莉,是一种精神享受
读马莉的作品我总是耐不住情感的催促、笔墨的渴呼,总想为这位优秀女诗人写点什么?马莉的诗清新芳香,常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先来欣赏马莉《兴奋的外套》,诗意的联想超越了感觉的接受能力,视觉里流淌着点点兴奋在通感的作用下成为心灵一曲“舒服透顶”的赞歌。它“整整一个冬天/没有一天不追随着我/让我穿在身上/让我取暖”。这时,她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了”,就是诗人睡觉时也“抱着它睡觉”。可以想象作者对自己外套的亲密无间,一种相依为命的诗意提升为精神上的一股暖流。可是,“直到有一天……它竟然想离开我”。且慢,从前文中得知:他们已是好朋友,那么,诗人这位好朋友,为什么又突然要离开她?有言道: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既然诗人把她的外套比喻为好朋友,便不难想象它掉在湿漉漉的地上是很正常不过的事。作者随即把它“洗了个澡/又把它凉在阳台让风吹干/它竟然兴奋起来了/它是感激我对它的好么”。诗人采用拟人化手法把外套对她的感激可以看作是心理活动的联想,闪动着一幅活灵活显的笑脸。结尾部份写到“冬天的冷”,诗意得到了更好的升华,从这些朴实明快的语境中可以感受到层次更高的人性美质。可是这种人性美不是来自外套的兴奋或是作者的兴奋,它是来自诗人的拳拳爱心。正如一位理论家说:“只有对生活的饱满热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这“热情”二字必须包含有时代精神,离开时代精神就会去炮制颓废文学。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诗歌创作在写实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而写实到了极致也就遁入纯粹成为生活的摹本。到了本世纪初写实已显示出走到死胡同尽头的窘迫,似乎从近年开始,诗歌创作已从中可以感觉到当代诗坛出现了新的转机,诗人、作家有意无意追求的精神内心已越来越显示出一种超越和对抗写实的思维。如马莉的《有一个人要从这儿经过》,写“我”经过的地方“遇见了一条狗”。对一条狗能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足以证明事件不仅仅是擦肩而过的偶然相遇,她对写狗的层层意像接连叠出,使理想的境界往往与严酷的现实相冲突。我们的日子在忽然变得琐碎、繁杂、忙碌时,生活却像一面磨镜,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对它打招呼时,它便把最真实、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你无所适从,让你“心跳开始加速,血液开始升温”。由此开始,就说人们司空见惯的狗类题材的文章,笔者虽然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可是从爱好写作的中学时代算起,少说也看过20几篇,遗憾的是都没什么印象而遗忘了。然而今天来重读马莉笔下的狗“从它悲伤的瞳孔里/我终于知道了真相”,心里一直非常沉重。我们在现实中承担而不是规避,对生存的关注、对现实的终极思考和担当如果得不到广泛共识,诗人那怕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创作,那沉寂中的回响必然也十分微弱。马莉近年来的诗歌创作,用她独特的女性眼光去感悟和体验生活的给予和恩赐,是诗化的现实写真。一面面眩目的多棱镜在平静的叙述中使人无法自抑和漠视。她在语言的层面上曾试图寻觅着边缘状态的体验与表达,让自己融入激越的生存立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诚然,一位真正的诗人不仅仅只会写诗,更因为她拥有了一种超越诗的境界,超越于世界价值观念之上的人生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诗歌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望哨。对人生和社会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与理想更有与众不同的志趣和发现。读马莉的诗,从中感到清泉般的滋润,是一种丰盛的精神享受。
莫非与《大觉寺》
我看一首好诗的标准是:朴素、自然、含蓄、凝炼,以及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之美。莫非《大觉寺》写“我”许多年过去还没有去过大觉寺。第二节笔峰一转从过去一下子拉到现实生活中,似乎省略了大段的空间,只用“整个冬天都埋起来”省去了多少对大觉寺的追忆。第三节是承上启下:“雪化不化是一样的//太阳上升,太阳落下”。紧接着是“平淡而平常/云里花开,雨中花谢,一只松鼠稍纵即逝/好像不是一只松鼠”。这里写一只松鼠为什么又否认自己“好像不是一只松鼠”,这是诗人在有意无意之间给读者营造的感觉错觉,让我们可以在轻松自然中感觉到诗人笔下的恬静天然之趣,这是一种诗意的离合跌宕,这是婉转表达中的时间交错,虚实相生。这种诗意可看作是一种朦胧之美。如我们喝一杯白开水,只给人以解渴无回味之感,那就失去了诗歌的意义。最后两句写:紫丁香和银杏树绕着大觉寺/生长,却顾不得人来人往。
诗人以为,太阳、雪花、紫丁香和银杏都因他的大觉寺而“醒”着,把这些唯美的意象交汇成一条记忆中的河流,把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大觉寺呈现眼前,让读者仿佛可以触摸到它跳动的气息。诗人用虚拟的手法把冬天、雪花、太阳、紫丁香写进大觉寺中,这使在欣赏该诗时不会感到心理上的艰涩。虽然诗人没有写大觉寺的一砖一瓦,甚至没有写出它雄伟状观的辉煌历史,但诗的具体表相是相当清晰透明的。莫非并不因刻意追求内在的深刻而导致诗意的混沌,反之,却把这些虚拟化的景物描写在“太阳上升”或“太阳落下”、“云里花开,雨中花谢”中,使大觉寺跃然纸上,婷婷玉立起来,在视觉中大大增强了诗的语言的感性和丰富性,这是值得称道的。
真实朴素的树才
树才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优秀诗人,读他的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透明而灵动,真实朴素,力求摒弃一些玄虚艰涩的东西,注重语言的容量和活力。诗思空间的闸门一旦打开,诗情之火便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滚滚而来,跨越历史的时空与深邃的历史文化,在历史幽深的隧道里寻觅体现诗的内涵和深度。《有一只蟑螂正在死去》,写妻子发现一只蟑螂正在死去,把中毒后蟑螂艰难之死,以及妻子和我想要的结局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对蟑螂的痛恨之中,“看来它已经没救了”是最精细入微的一句诗眼。然后是“我们走出了厨房,各忙各的事”。也许我们恨一种东西太久时,一旦找到它生命的最后终结,找到这种发泄的突破口,诗人的笔便会一泻千里。作者只是采取了直抒胸臆的平铺直叙,即古人所说的“赋”,这种手法虽不及比、兴等更有助于加强诗的形象,但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诗歌技巧,对于表现痛快淋漓浓郁强烈的感情还是有其夸张作用的。诗中表现的感情真实而深刻,对恨之入骨的蟑螂通过“大蟑螂仰面躺着/它使出吃奶的劲/想把身子翻过来”的细节描写鲜活形象的呈现了。这首诗连低年小学生都可以读懂,可以说它是一首典型的口语诗,不象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伪抒情,简直如看天书,你即使费了吃奶的劲硬着头皮看下去也看得如坠五里雾中,理不出一点头绪。本人对当下诗坛比比皆是的伪抒情质疑写成《敢问诗人:我们究竟还存留下多少血性的诗歌?》刊发于今年6期《北京文学》原创版。
简宁:用鲜血和汗水雕塑生命
欣赏简宁的诗歌,便体味到一股生命的激流在其间涌动,面对“光线从喉管崩溃的时刻……一只从雾里飞来的鸟/又溺死在盈盈泪水里忍受厌倦……我已经/活过了漫长的一生”。作者对人生、命运的视角对照用鲜血和汗水雕塑一尊生命的形象。诗歌毕竟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诗人不会欣赏远离人间烟火的图景,不会乐于倾听与人世无关的梦呓,作为人学的文学如果抽去了“人”这个最基本的元素,文学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读者关注文学,往往是关注人在一定环境中的遭遇及预示的命运。在当今商品时代的冲击下,文学的触角自然向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延伸,读者更希望诗人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在“被烟熏黑了”的细节里隐现着尖锐的痛疼。“在血液里/恳求的嘴唇间塞满了卵石”,旺盛不屈的生命意志是我们永不安息的灵魂。诗人以反叛精神彻底摒弃了“砌着堤坝”的鬼魂以巨大热情恪守着人的精神结构。经过文化的熏陶和梳理,这些显然不能提供任何进入“照亮内心”的物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无所依傍返回不能浮躁的心态,去倾听来自诗歌内部真实的声音。即使我们忍受厌倦了远处的物质诱惑,物质的快车并没有向终点飞奔,它一切都快速掠影而过。我们无暇顾及种种幽暗不明的“重复时刻”,以及“光线从喉管崩溃的时刻”与我们处在怎样的关系中。在铺天盖地的个性化设计中,人性的真实面目反而被挤兑得“仿佛一个秦或者清的鬼魂”。诗人对那些尚未丧失对灵魂和精神的关注,凸现了对现实的毫不气馁和对灵魂世界永不倦怠的凝视。
阳光安琪
安琪是一位对民间诗歌创作有着一定贡献的女诗人,她的意义不应该局限于筹办民刊,为人的诚恳与豪爽,为诗歌事业所做的种种努力都值得诗友们多加感谢。我曾对她前期的诗歌创作提出过批评,可是现在再看她的诗已由以前的浮躁趋于平实厚重,读她的诗仿佛身于三月的潮湿与温凉,像一把小梳子梳过面颊,领受着诗人的阳光友情,才能弥合我们干旱的心田所造成的陷裂,这样的阅读让人有一种满满的幸福包围着的感觉,你会感到亲切、放松和踏实。更多情况下诗人是细腻而温和,纯朴而友善的,没有一点女诗人的傲气之态。先看她的《意外一》:我越来越管不住我的身体/可是我管住了我的眼泪/我问过这是怎么啦/一切没有预设但终究是来了/肥胖的路程。诗中写“我”的身体在没有预设中已越来越胖了。当我望向窗外,那一瞬的苍茫终究是来了。“我”的青春已经远去,但闭上眼泪水还是……这是在喟叹“我”的容颜已逝及肥胖带来的苦恼。不像《意外二》那么直接明了:你是谁?一个意外/谁允许你停在我的面前?/笨拙的思维并未配得上恢宏的文明。
诗的使命是唤醒感觉,写诗就是通过语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绪翻译成意象。人的感觉和情绪原本是朦胧流动的,所以凡是真切细致的传达感觉和情绪的诗,大多具有或多或少的朦胧之美。《意外二》写大荒山夜晚停在面前,谁允许你停在我面前?当“我一次次停在它们面前时”,“仿佛近在咫尺,却从未真切走近”。诗人写对大荒山的恋情是不可能完全用理性的眼光加以解释,因为太理智的爱往往是虚假的,因此作者写“笨拙的思维并未配得上恢宏的文明”,显而易见是她对大荒山深深怅惘的原因了。诗人这种深切体验显示一种匠心独运的自由空间。既可以感受到诗意的美景,又可以在这种“从未真切走近”的时空交错中推己度人。这其实是一种虚实相生的感觉,给人一种隐隐约约的体味,不可言传。《意外一》就显得低沉郁忧,使人感到在岁月深处如何默默地对视青春远去的悲壮苍凉之美。正如林黛玉的微蹙之眉,王昭君的相思之泪,梁祝的化蝶之舞,这些都让人感到一种悲壮、苍凉。这便是安琪为之倾心营造的诗歌意象。
丁燕:对女性诗歌创作的升华
在品尝丁燕的作品时,我被她那漂亮精美的《大木碗》深深吸引了眼球。该诗一共有四节,写大木碗在遗落的岁月中为盛出一碗汤沉睡在罪孽中。“我”在新疆二道桥市场买下这个大木碗时,把不属于我的东西从市场的喧嚣中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