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
7077000000069

第69章

从新诗与古诗优秀的文本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前者大多表现在第一层面的情欲宣泄,其艺术性的现代性至今未整体升华到灵感层面的高度,这是百年新诗留给今天乃至未来诗歌人的课题。

新诗,在上世纪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开始进行现代性举步维艰的探索与尝试,同时,也基本上迷失了汉语清越与沉雄的性灵之音,在那个年代,除了毛泽东先生的长短句,则于其中胜出者寥寥无几。

诗歌的新与旧,不在于文本的形式与写法,在于创作者能否完整地走出自我的个性语言,以及具有情感内容的个性的、汉语之音。

新诗的整体发展与审美价值的读解,是从动于西方现代、后现代诗学的,也就是说,汉语新诗之审美体系的评定是站在西语认知的基点上的。

如此,本土诗学的迷失、与解读的嫁接,加上商业、信息、世俗文化的浮躁与冲击,使得今天的诗歌创作被无数道无形的绳索束缚住了它们的创造,看似自由、无限制但仍却缺乏成熟、闪亮、个性完整的上乘之作,由此,也便得以滋生了在诗歌标准低线以下出现的所谓诗人、诗评家的土壤。

我们说,新诗歌,道路尚刚刚开始。

第三条道路在诗坛的出现,其意义,我想并不在于是否能给今天的读者提供一个具有时代共性的审美价值诗歌文本,而在于其率先走出了新诗、新诗学现代性的迷惘与梦魇,从而,在新世纪,实现与汉语艺术焕发新天的深层次、纯粹性的对接之可能。在商业社会的今天给未来更多优秀的诗歌人敞开了一条宽畅的大道。

百年新诗,随着21世纪的来临,渐已成为一张白纸的过去,西方商业文明的日趋发达之后,其人文、艺术领域也日渐机械、偏执,乃至变态。

那么,就让我们于这里耸其一座高峰,乘着前人的步履再次尝试着去画更新更美的图画。试析中国网络诗现象乐思蜀

在当今诗人中,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网络诗歌吧?随便选一种搜索引擎,用“网络诗歌”或“诗歌论坛”一扫,林林总总的诗歌网便呈现在面前。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作为一种冷门的文学形式,竟然会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网站参与其中,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正是它们,给本已萎靡的中国当代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已成为中国诗歌新的增长点。

一、网络诗歌的崛起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会是空穴来风,或多或少都有它一定的历史根源,网络诗歌的根源在于中国诗歌的民间传统。一直以来,民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最核心、最先锋的力量。这样说似乎显得武断牵强,有讨骂之嫌。其实,这个结论不是我下的,它也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这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民间诗人是中国诗歌的中坚。所谓民间诗人,大抵是指那些长年按自己模式写作,又长期不被官方机构认可的那些人(或许从古到今,诗人无不如此)。他们完全是靠长期奋力的挣扎,最终才凭着自己创作的大量的优秀作品破土而出,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是民间诗歌团体和它们自办的刊物是中国诗歌的主要支撑者和传播者。自北岛《今天》于1978年问世以来,中国民间诗歌刊物可谓风起云涌。据1986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00多家诗社和起码几十倍于此的诗人,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尽管作为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和政治保障的民间诗歌报刊,难以逃脱潮起潮落的自然规律,但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讲,民间刊物一直占据着中国诗歌的潮头,却又是不争的事实。相对而言,数量稀少,用稿有限的官方刊物,只能从中选用部分作品,并由于编辑个人的主观原因和刊物的导向问题而把一些好的有苗头的形式拒之门外。文学评论家崔卫平曾说:“绝大多数优秀的、富有建树的诗歌首先不是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发表,而是出现在各地(有时是跨区域的)三五个或十来个朋友们自己所创办的刊物上。”这正是当代中国诗歌的真实写照。

其实,不管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诗歌一直在做看似无谓的抗争。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北岛顾城舒婷号角声渐息,中国新诗在非非、他们、莽汉、海上等上百家流派的表面繁荣中逐渐失去了读者。诗歌以外,拜金主义成为新时代的风潮,人们在此起彼伏的时尚风潮面前俯首称臣,而把精神的内省视为穷途。在这样的时代,以文学形式提醒人们注意一些精神实质的东西,似乎并无必要。人们一谈现代诗歌,大都会露出鄙夷的神情。诗歌没落,势所必然。

可喜的是,中国诗歌并没有因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它始终在一片的杀声中寻找着自己,近年来反而有逐步增长的势头。这是众多精神纯粹、不图功名、埋头创作的诗人努力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近年来网络的迅速普及。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开通,将诗歌搬上了网络。1999年,“界限”诗歌网站成立,并创办了《界限诗刊》,于2001年编辑出版了《诗歌的界限》一书。尔后便相继出现了“诗生活”、“中国诗人”、“灵石岛”、“诗江湖”、“终点”、“橡皮”等众多网站,中国诗歌的网络时代宣告开始。

网络的功能是巨大的,对于诗歌而言,它的优势更为突出。我们以散文、杂文、小说等专业论坛为比较,就文学形式而言,它们比诗歌更容易被人接受,但网上搜索的结果,却令人惊奇。散文的专业论坛还有一些,但大都不成规模,冷冷清清。小说只有几个论坛像样一点。杂文,不用说了,几乎没有。这是个奇特的现象,细究原因,诗歌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作为文本,诗歌所占容量小,更容易在小型的网站上交流。短小的另一个优点就是阅读方便,读者一般不会因为太长而放弃。其它文学形式就不同,很少有人会有耐心阅读完一篇两三千字的散文杂文小说,因此很难听到反馈信息。

网络尤其是诗歌论坛的交互特性,使众多诗人的作品都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展现出来。作者能很快知道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和感受,从而反思自己写作的成败得失,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在诗歌网络上,作者和读者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常在诗歌论坛上欣赏他人作品的一些人,有很多都能成为新的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新的诗人,新的流派,新的诗观得以不断涌现。众多诗人凭借网络加强了交流,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长时间独自探索的寂寞,孤军奋战的局面。

二、网络诗歌的现状

似乎没有人仔细地统计过现在中国诗歌网站的具体数目,这项工作实在太浩大了,要找到一些较小的,不见经传的网站确实不易。据笔者所知,目前人气较旺、作品较多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中文诗歌网站约有四、五十家。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开办网站为它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只要有一两个爱诗的人头脑一发热,就会出现一个新网站,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情况,一个热热闹闹的网站,一眨眼工夫就没了,这在网络上是常有的事。诗歌网站论坛也一样,每天总是不断地诞生、死亡、再生,潮起潮落,无法逆料。比如前段时间乐趣园出了故障,很多网站转眼就不见了,让很多出入其间的诗人茫然若失。其实,中国的诗歌网都还年轻,最老的不过五六岁,一般都小于三岁。但它们中有很多都已经拥有一大批有实力的诗人和诗评家,集聚了很大的力量。

目前做得较好的诗歌论坛有第三条道路、平民、当代、诗江湖、北京评论、亚洲评论、诗歌报、新诗代、或者、野外、沉潜、顶点、诗先锋、华语现场、界限、星星、一行、他们、每天、四季、审视、湖南诗人、诗人杂志、第三说、无限制、新诗探索、赶路、伞、或者、扬子鳄、野草、中西、物主义、日、海平面、凹地等。这是基于网站每天访问量、发帖量和帖子管理而言,且仅限于本人接触过的网站,肯定还有一些,难以备举。当然,这些网站在其它方面也做得相当不错,第三条道路、诗江湖、平民、当代、诗歌报、审视、每天、北京评论、中国诗人、野外等论坛也定期印制纸刊,几乎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网刊,举行诗会、擂台赛、征文等各种活动,以此吸引更多诗人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来。

网络诗歌依然呈现出山头林立,流派众多的局面(这是中国现代诗的一大传统)。平民写作、民间写作、现实主义、下半身、垃圾派、知识分子、第三条道路、非非主义、灵性诗歌、无限制、荒诞主义、非诗主义,各流派都在努力宣示自己的创作主张。但常常会因为艺术边界本身的模糊性而相互混淆,相互渗入。莫说局外人一头雾水,就连一些诗人在众多旗帜下也不知所往。下半身、垃圾派等一些怪异的流派名号让局外人摸不着头脑,也导致了一些无关艺术的无谓的争执。

诗歌网站基本上是一些爱好诗歌的人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自行创办的,经费由他们自行筹措。诗歌网站往往能综合民传统与网络的优点,采取论坛和刊物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策略。它们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强的优势,努力提高诗人们的创作水平;另一方面定期从网站上精选优秀的作品制作刊物,以扩大网站的影响,提高驻站诗人的知名度。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条道路,这个创办仅一年的年轻网站,由于一些有共同艺术思想的诗人共同努力,办得有声有色,每天其本上都有几百帖子数。今年上半年还正式编辑出版了《第三条道路》(第一卷),6月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庄园之夏”诗歌朗诵会暨《第三条道路》(第一卷)首发式,搞得风风火火,实为网络诗歌非盈利经营的一大成功范例。《第三条道路》(第一卷)集结了一百多位诗人和诗评家的几百首诗和四十多篇评论,值得一题的是,它还选入了近二十年来,在中国诗坛有较大影响的诗学理论,其作者有知识分子写作的臧棣、王家新,也有民间写作的于坚、韩东,当然也有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谯达摩、林童、莫非等,使得这本书在诗学理论上兼收并蓄,有户纳百川的气象。今年《七十后诗集》、《中间代诗全集》、《中国诗人网站2003年诗歌选》、《明天》、《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诗选》等众多诗歌选本也竞相出炉,而各网站也都努力筹资编印自办刊物,如《平民》、《野外》、《中国诗人》、《诗歌报》、《八十后诗选》、《垃圾派》、《东部诗人》、《审视》、《夹缝》、《每天》、《火种》、《九龙》、《追寻》等。《星星》诗刊、《南方都市报》、新浪“一报一刊一网”联合推出的“甲申风暴·21世纪中国诗歌大展”,向大众充分展现了当代诗歌的整体魅力。这些举措,使中国网络诗坛乃至整个中国诗坛出人意料地红火起来。

其实,网络对诗歌的最本质的贡献还在于,它使很多不懂诗歌的人读懂了诗,而且还尝试着用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成长为诗人,它也使一些原来在写诗的人在交流中飞速地进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很多上诗歌论坛不久的朋友,通过一段时间与诗人交流探讨,竟然写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网络的即时学习功能。冰儿、庞华、蔡俊、徐桥、洛风、大路朝天、木易、离原、楚楚、西北龙、游鱼、聆听、墓草、皮旦、一度、黔中客、三米深……成千上万的诗人,都在网络里迅速成长起来。

大众的参与,使诗歌从官僚知识分子的控制中逃离出来,回到广大平民的手中。这对于诗歌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首先导致了语言的蜕变。网络的特殊功能使诗歌文本产生了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促进了诗人们对诗歌的修改,由于这种修改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反馈信息的影响,在语言上往往会变得更易被人接受。尽管很多人会把网络与传统的发表媒介混同起来,认为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没什么两样,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诗歌的语言、文本和叙述方式,与传统诗歌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口语化运动,诗歌的语言从此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学院式的、死板的、号召式的、浮华的语言已逐渐被平民的、灵活的、平和的、朴实的语言所替代。于坚、伊沙等前辈的觉醒和开创性的实践为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众多持平民心态的新一代诗人不断加入参与其中使其得到发扬光大,当然,网络在其中所起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混迹于网上的诗人很多,有原来成名的诗人,也有入门不久的。一些早已成名的诗人也在网站上任驻站诗人、版主、主持等管理职务,如伊沙、刘春、沈浩波、赵丽华、何小竹、杨黎、马铃薯兄弟、韩东、谯达摩、庞清明、林童、朵渔、安琪等。新人和旧人,新面孔和老面孔,都在一条河里游泳,发表自己的作品,聆听各种各样的评论,一般都能和平共处,恍如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但诗人们的性格特征使他们时常会展开唇枪舌剑的攻击,偶尔擦出的一点火星,就能引发一起无休止的争论。如前所述,山头林立,派性复杂也是中国诗歌一大特征,自从北京盘峰论争促使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决裂以来,各种论争似乎永无休止地进行着,于坚、伊沙、韩东、沈浩波、朵渔、尹丽川、何小竹、杨黎等无一例外对卷入其中,但论争的焦点,竟然与诗歌艺术的本身相去甚远,甚至毫不相干,令人大跌眼镜。目前关于下半身、垃圾派的论争似乎还在延续,但已显露出逐渐平息的苗头。从这一点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们脱离无谓纷争,回复艺术的本原知觉,进行严肃创作的愿望。

网络也给诗人们提供了一个探讨和交流诗歌理论的良好空间,新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念不断涌现,如同不息的海潮,不断冲击着以往的诗理论的礁石,使诗美学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也涌现出李霞、庞华、李原、十品、赵思运、胡亮、汪峰、老刀、丁成、伤痕等有实力的诗评家,这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诗学理论的发展(而这一向是中国诗歌的薄弱环节)。

三、网络诗歌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生事物,网络诗歌的优越性已经得到充分显现,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起其它文学形式,网上诗人素质水平更为参差不齐。很多诗人原来都不太接触文学,只是因为诗歌形式上比较简单,比较适合作发泄情绪的方式,才混迹于各诗歌论坛。这些人的作品大都缺乏深度,在写作态度上也显得随便,甚至喜欢用一些不恰当的国骂以显示自己的狂放不羁,因而显得粗糙,令人生厌。近年来流行的非非主义玄之又玄的诗风,也使一些诗人逐渐失去了对美的判断能力,使这样的诗歌在网络上得以盛行。网络诗歌的崛起的同时,也给诗学带来了关于诗与非诗,关于诗的美与丑的界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