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实用管理学
7094500000020

第20章 现代管理原理(3)

(一)物质动力。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动力是根本的动力。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物质动力不只是物质鼓励,更重要的是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从大的方面讲,社会主义应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共产主义必须是物质极大丰富。这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成为巨大的动力。对个人来说,必要的奖金,适时提级加薪等物质鼓励也是管理不可缺少的杠杆。当然,物质动力并非万能,如果滥发奖金,会使部分职工产生一切“向钱看”和“按酬付劳”的雇佣思想。

(二)精神动力。精神对物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人是有思想、感情、精神的,必然有精神动力。精神动力包括信仰与精神鼓励以及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动力不仅补充物质动力的不足,而且具有很大的作用。当然,也不能绝对夸大精神动力的作用,鼓吹精神决定论,那会带来消极的后果。

(三)信息动力。信息作为一种动力,有超越物质和精神的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如果闭关自守,没有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明明落后,还夜郎自大,只能是日益落后。一个企业只有及时地收集市场信息,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感到自己不足,越激发自己不断进取努力。

上述三种动力是有机结合的,特别是对前两种动力,不能片面地强调一种而忽视另一种。还应注意“刺激量”要适度,如发奖金,量过小或过大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第五节)平衡和谐原理

平衡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量变阶段所呈现的相对静止的状态。毛泽东同志说,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平衡除了指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如产销平衡、收支平衡)外,还指事物(或系统)各要素的比例适当、协调,合乎规律。和谐指事物各个方面配合得适宜、得当,表现在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的相互联系。例如,和谐在音乐中表现为音调的同时配合;在建筑中表现为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相称、协调;在绘画中表现为各部分在色彩、形式、效果等方面配合得恰到好处;在文学中表现为结构上的统一,等等。

平衡、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天体的运动,是平衡中的运动和运动中的平衡。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任何事物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平衡的阶段,如果在各方面不是协调配合,就不可能发展。管理的平衡和谐原理就是指管理系统中各要素配置比例适度、得当,相互协调,它们有规律地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管理系统能随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保持与外界的协调。试想,一个企业或一个机关或一个学校的领导集团,各个领导成员在能力、专业知识、心理气质等方面如果配合不好,不是相互取长补短,而是互不服气,甚至磨擦、掣肘、勾心斗角,那么,这个领导集团的工作就一定做不好。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的法约尔在其所著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把企业一切工作的和谐配合,看做是企业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和企业成败的关键。

平衡和谐原理是管理活动的一条重要规律。怎样适应这一规律做好管理工作呢?

首先,在计划上要综合平衡。在一个管理系统,要通过统筹安排,达到综合平衡。只有综合平衡,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才能推动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整个社会的经济管理系统来讲。综合平衡是指国民经济总体上的平衡,而不是某一部门、某一地区、某一比例关系的平衡。它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的要求,从社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和各方面进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社会总供应量和需求总量的平衡,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的平衡,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这样才能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地发展。我国40余年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综合平衡搞得比较好,各部门、各方面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国民经济就得到良性循环,其发展速度就比较快,经济效益就好,人民生活水平就能得到提高;反之,什么时候综合平衡没有搞好,甚至否定了综合平衡,或者口头上重视而行动上忽视综合平衡,国民经济发展就慢,甚至要倒退,人民生活也就得不到改善。

其次,在思想上树立整体观念。一个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各要素在整个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所占比例、所起的作用。都必须服从于整个系统的共同目标。一个国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经济建设各方面要互相协调,主动配合,不能你东我西,各自为政,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有些事情对局部来说是有利的,但从全局来看,却是不利的;有些事情对局部来说是不利的,但从全局来看,却是有利的,这就必须服从全局。有些事情,在眼前看足有利的,但从长远看是不利的,这就从长远利益出发,服从长远计划安排。在一个企业,各个部门、环节、岗位,应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定的任务,为其它部门、环节、岗位的工作提供好的条件,互相要主动帮助、支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要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搞好协作。企业的管理部门与领导机构要为生产经营的第一线服务,下级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服从上级部门的领导。领导成员之间的团结友谊比什么都重要,事事从全局着想,以人民的事业为重,这样就不会发生大的矛盾、瞎擦,就是发生了,也是容易解决的。

第三,组织上要相互协调。首要的是按照科学原则设计并建立组织机构以谋求系统整体结构的和谐。组织协调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1.指导型协调,又分两种,一是等级式协调,在管理系统中各种活动都置于一个中心权力之下,使之得到统一。由最高领导者一人来协调,在简单的组织中是可行的,但在复杂的具有多层次和专业化部门的组织中,就难奏效了。另一种是指挥式协调,即通过一定的工作程序来完成的,如工艺加工路线单可使不同作业单位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2.自动协调,即靠组织中的个人或群体自动地搞好相互的协调工作。这种协调要求工作人员工作积极主动,充分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同时及时获得有关组织活动的信息情报。3.促进型协调,这种方法是对指导型协调的一种补充。当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或有特殊任务时,除了靠等级结构建立的程序来进行协调外,还应建立必要的机构(如某项目组成特别任务办公室等)专门进行协调工作。

第四,在行动上保持步调一致。一个群体,不仅要心往一处想,而且要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才能高效、优质完成规定的任务。试想,一个乐队如果没有一个统一指挥,各吹个的号,各弹个的调,那怎么能奏出优雅动听的乐章来呢!

(第六节)群策群力原理

“群策群力”一语出自汉代学者扬雄所写《法言·重黎》,文中在评述刘邦、项羽兴亡时说:楚、汉相争,所以汉胜楚亡,是因为“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在这里“屈”是“尽”或“竭”的意思。群策群力反映出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出群体功能的放大效应。一个管理者对自己所管理的群体,如果能充分发挥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主动积极精神,达到群策群力的境地。那么,就能够战胜各种困难,顺利地实现群体的既定目标。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荀况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日:分。分何以能行?日: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在他看来,人的个体力量虽然不及牛,走起来赶不上马,但人能结成群体,相互配合,统一行动,形成合力,所以能够管住牛马,能够战胜自然,征服困难,取得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三国时期吴国的首领孙权’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的这两句话,可以说从他一国之王的角度上,对群策群力的注释。在人类社会,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客观上要求就必须有管理。通过管理发挥群体的作用,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可见,群策群力是一切管理领域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

一个领导者对自己领导的群体,能否集众智尽群力,一般取决于下列主要因素:

群体目标的科学性

科学的目标对群体成员有以下三种作用:一是吸引力,可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同时,对其它群体也有辐射力,因而可以起到扩大本群体规模的作用。二是聚合力,可以把群体各个成员分散的、单独存在的向心力,形成群体的、集中的、连接存在的合力。这个过程就是在群体目标作用下的个体向心力的聚合过程。群体目标对个体向心力的聚合作用越大,所形成的合力越大,对群体事业所产生的功效也越大。三是指向力。力学告诉我们,当一种力作用于某一点时,就会显现出力的方向性。群体目标可以说是群体力量的方向盘。科学合理的目标,对群体力量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群体目标在内容上,必须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一致;在结构上,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三者利益关系;在时间上,要处理好长期、中期、短期之间的关系。在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上,应当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康有为的“大同书”,圣西门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目标不谓不美好,但没有实现目标的科学途径,这就没有吸引力,更谈不上聚合、指向作用。

群体目标应当体现个体目标,群体目标应当和个体目标保持或接近一致性。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对全国人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对人民的力量具有明确的指向力和极大的激励、鼓舞作用。

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处于群体组织的核心地位,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群体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人类历史上,大凡凝聚力强的群体,或群体的鼎盛发展时期,都与当时群体领导人的影响力密不可分。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前者指领导者由群体组织规定的职权所发生的强制性影响。后者指领导者内在的品德、素质、能力、领导作风、领导方式等对其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非权力性影响力可使被领导者产生尊敬感、佩服感、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密感,并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接受其领导。因此,必须重视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社会主义群体领导都应具有下列素质:1.在思想政治方面,应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领导者是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指导者。历史反复证明,没有领导者领错了方向,不贻误和危害领导工作,招致革命和建设事业失败的。因此,领导者应忠实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能以权谋私。各级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要“俯首甘为孺子牛”。领导者还应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较高的政策水平。2.在品德规范方面,领导者要廉洁奉公、公道正派、忠诚老实、积极进取、情操高尚、胸怀坦荡、谦虚谨慎、以身作则、坚持真理。3.在知识素养方面,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各自领导范围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4.在能力方面,领导者要有多谋善断的决策魄力、知人善任的组织才能、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5.在心理素养方面,领导者要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稳定而又灵活的注意品质、综合的创造思维特点、坚毅勇敢的意志品质、健康的人格素养、较高的心理相容水平。6.在作风上,能密切联系群众,能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民主等作风。

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一种向心力,有凝聚力的单位或群体,团结一致,蓬勃向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任务能迅速完成。有困难能顺利克服。俗语说,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形象地描绘了凝聚力的重要性。革命先驱者邓中夏同志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象泰山,谁也搬不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说:“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一个群体里的凝聚力不但能起到团结同志,激发热情,启迪智慧的作用,而且其力量绝不仅仅是个体力量和简单相加,不是1加1等于2,而是1加1大于2。

要不断增强群体凝聚力,最重要的是搞好群体中领导成员之间的团结友谊。第一,领导都要胸怀全局,气量要大,能克己让人;第二,研究处理问题,要出于公心,服从真理,即使争论下去,无论意见怎样有分歧,也不会损害团结。第三,领导者要严于律己起表帅作用。《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党和军队由于重视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因而使得革命队伍能在艰难困苦中团结一致,取得伟大胜利。第四,正确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与批评是结伴而行的,只有经得起批评的团结,才是真正的团结,才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团结。第五,相互尊重,特别在工作上要互相关心、瓦相信任、瓦相支持。尊重别人的人必定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条真理。另外,领导者不能争功诿过,争功诿过可以说是人心的冷冻剂,是团结的涣散丸。领导者不能妒贤忌能,日本有句谚语:“嫉妒是亡身的毒蛇”,嫉妒心对团结、对事业、对自己都是有害的。领导者更不能拉帮结派,否则会把人心搞乱,把一个群体搞散。领导者之间如果发生了误会,应及时主动消除,否则,误会可能导致难以意料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