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实用管理学
7094500000021

第21章 现代管理原理(4)

为了增强群体凝聚力,在群体内部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培养群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一个人干什么,不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与该人的理想和价值取向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宣传、教育,在群体内逐渐形成政治倾向和大方向一致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取向。大家同心同德,就能通力合作。二是树立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的良好风气。在现实中,那些充满助人为乐精神的群体,总是对个体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三是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在一个群体内,其成员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是正常的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矛盾一般表现为非对抗性的,但必须诚恳善意的、及时的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得到合理的解决,不能使这些矛盾、冲突继续扩大、激化。四是领导者经常关心群体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许多事实说明,领导者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其成员解决了他们的困难或矛盾后,他们心情舒畅,就会产生对群体的归属感,客观上起了增强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五是通过日常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减少直至消除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宗派主义、个人主义等消弱群体凝聚力的不正常观象。

群体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人民群众正当需要的满足,是其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而需要的满足,则是通过群体利益分配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说的利益分配是指社会主义群体劳动的成果,在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按一定原则、标准分配给个体的过程,如何做好群体利益的分配呢?

第一,分配的标准性,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就会出现乱抢乱拿的现象。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最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劳动积极性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应按照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二,分配的公平性。许多事实说明,许多单位职工积极性发挥的程度和分配是否公平有较大的关系。公平性不等于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并不公平。因为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不同,必然带来劳动成果的不同。领导者应根据分配的原则、标准进行分配,不能以权谋私。应使每个劳动者做出的成绩、贡献与他们所取得的利益成正比。

第三,分配的可感性。劳动者个人对自己的所分到的劳动成果感受越大,其积极性则越大。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着显性分配和隐性分配两大类,前者如工资、奖金及各种实物形态的消费品分配,是公开的方式,可看得见,摸得着,可按照自己的意愿享用、消费。后者如各种福利及各种公共设施的享用等,分配方式不太明显,特别是公共设施不能按自我意愿享用、消费。现实中,有些人只看到社会主义企业工人工资比资本主义企业低,但看不到在劳保、福利、公费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隐性分配方面远远超过现实,致使少数人盲目向往资本主义企业。这说明应通过宣教育工作,使人们增强隐性分配的可感性。

第四,分配的公开性。分配的内容、种类、数量、方式、时间及其依据的标准、规定等,都应公开、透明。分配方案公开、透明,人们可亲自体验、感受、评价分配的公平性。

第五,分配的激励性:人的受激励与其期望值存在着函数关系。当现实的利益分配等于或高于个体对利益的期望值时,会对个体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否则,个体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

另外,应根据群体多种需要的特点,利益分配的内容、形式也应灵活多样;分配的数量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产品的丰富而逐渐增加。据说,某地两个村庄,其中一个村除种粮之外,大搞林、牧、渔业和村办工业,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另一个村死守土里刨食的旧生产方式,结果人均年收入达500元。小伙子们纷纷去富村做工,姑娘们也都嫁到富村做媳妇。这个例子说明,后一个村群体利益分配低下而出现离群的现象。

管理过程的民主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所在单位的决策、计划或某些问题的处理应有发言权。劳动者处于完成任务的第一线,他们最熟悉了解实际情况,也最有发言权。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都是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因此。他们最有条件参于决策、计划和管理。在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极大地增强了军内的团结和发挥了广大指挥员、战斗员的革命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广泛地实行了民主管理。不仅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而且对改进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还必须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与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权力和作用。领导者应树立民主作风,经常深入实际,经常到群众中去,克服家长式作风,不搞“一言堂”,甘愿当群众的小学生,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批评、真诚的做劳动群众的“公仆”,主动接受他们的监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的智慧,聚合群众的力量,以便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第七节)反馈控制原理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反馈、控制、运行、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系统执行机构对指令(或任务)的执行情况反馈回来,决策指挥机构根据反馈的信息加以控制,通过控制使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正常运行了,才能保证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按照反馈与控制的这种顺序关系,称为反馈控制原理。有的著作者把“反馈”与“控制”颠倒过来,称为控制反馈原理,这种称法也不无道理,他们是根据控制与反馈的主从关系而确定的,控制是目的,反馈是为控制服务的,这种称法突出、强调了控制。

反馈控制原理所反映的客观规律,不仅在管理系统,而且在生物系统、人体系统、社会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这一原理对管理的一切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反馈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

反馈这一概念是1920年由贝尔实验室哈罗德·布朗克首先提出来的。当时是指电子放大器输出信号再回输到其输入端。后来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扩大了。所谓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送出去,作用于被控对象后,再把产生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反馈的特点是:根据过去操作的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反馈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感受,二:是分析,三是决断。感受就是把下面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收集起来;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再根据分析作出决断,进行改进。在小生产条件下,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三个阶段的整个过程。而现代管理系统,非常复杂,人、财、技术的组合关系多种多样,时空变化和环境影响很火,内部运动和结构变化也很大,随机因素很多,因而,反馈的上述三个职能就变成了相对独立的三个系统,感受就变成了情报系统;分析就变成了咨询系统或参谋、智囊团;决断就变成了决策系统。

反馈是一种普遍现象,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生物体内的稳定和平衡主要是借助反馈实现的;人体的体温、血压、血液中酸碱度及含糖量等,也是借反馈而保持其稳定的。动物本能活动也存在着反馈现象。

所谓控制,具有操纵或驾驶的意思。控制是司控系统对受控系统的有目的影响,即司控系统以自己的目的来影响受控系统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事物状态的稳定性或促使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通俗一点说,控制是管理者按照预定的计划、目标,对系统各部分的行为,进行检查、对照,以保证全局的协调和总目标的实现。它是一个连续不断反复发生的动态过程。从这一叙述中可以看出,控制与管理不可分开,可以说没有控制就无所谓管理,对各个方面就难以协调。

基本的控制过程包括下述三个步骤:1.确定标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确定标准。就生产企业而言,标准可用实物数量说明,如产品数量、材料消耗数量等;也可用货币数量表示,如产值、销售额、成本、利润等;在事产过程中的加工顺序安排、图纸、工艺标准、设备工装标准、作业标准等。2.衡量成效,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标准对实际成效进行检查、对照、衡量、评估。3.纠正偏差。发生偏差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原定计划、标准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二是执行系统有问题,如在执行中努力不够;三是系统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原计划、指标、标准跟不上变化了的形势。纠正偏差应有的放矢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任何控制都需要通过信息反馈来实现。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自动调节,就没有自动组织。总之,没有反馈就无法实现控制,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反馈控制是管理系统实现目标的手段。反馈控制原理,就是研究依据反馈信息进行控制以顺利实现系统目标的理论。

反馈控制对管理的全过程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1.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在从事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常常要解决动态系统的的稳定状态问题,如财政的收支、政策的贯彻、事业的发展、任务的执行、生态平衡等,都需要采取反馈的方法保持其相对稳定状态。2.消除偏差,增强准确度。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预想的目标常常和实际达到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反馈控制以不断消除这种差异,提高计划、方案、指标的精确性。3.实现最优化。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当环境、条件给定时,人们总希望实现最理想的结果,这就是所谓最优化问题。一般通过反馈控制,加上其它方法措施,就可以实现这种最优化的目标。

科学管理奠基人之一的H·法约尔在本世纪初所著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曾指出:“在一个企业中,控制就是核实一下各项工作是否都与已定的计划、所下达的指示及所确立的原则相符合。控制的目的在于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并避免重犯。控制对物、对人、对行动都起作用。”可见,通过反馈控制,可以保证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相对封闭原则

任何一个大系统,特别是管理系统,应当是开放的,即这个系统与它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地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但从系统内部的管理结构上讲,管理方式应是相对封闭的。也就是说,各个管理环节首尾相接,形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这样才能形成有机的管理运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