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思维发展很快,很敏感,感情也日益丰富和深刻,但由于受年龄、阅历、经历、财力等方面的限制,情感多变而不稳定,容易见异思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父母只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接收环境,孩子才会把父母的话听进去。
对男孩,讽刺挖苦的话不能说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由于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又对很多事情充满了好奇,经常会问一些让大人哭笑不得很难解答的问题,谈些自己将来的梦想,提一些不现实的要求。很多父母对这些都不予理解和接受,甚至会有意无意地说出一些讽刺挖苦的话来。父母也许不知道,就在这些看来可笑又幼稚的言语中,可能隐藏着大人没有发现的孩子的独特天赋。有可能孩子真的如爱迪生一样聪明而富于创造能力,但由于母亲没有给予应有的鼓励,反而采用讽刺挖苦的态度去限制孩子的提问,这样就极有可能把一个天才扼杀于摇篮中了。
讽刺和挖苦会让成人感觉没有受到尊重,但成人有调整自己思想情绪的能力,即使听到嘲笑的声音很不舒服,但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也会坚持下去。而嘲笑对于敏感的青春期男孩来说,带来的负面影响要严重得多。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嘲讽,如果孩子意识到大人是在取笑自己,他们往往会变得手足无措,失去继续做下去的勇气,对自己在别的方面的行为也逐渐失去信心,出现畏缩倒退的心理,以致影响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无论孩子的想法多么新奇和幼稚,问得如何不合常理,父母都一定不能去嘲笑孩子。当然,父母嘲笑孩子大都是没有恶意的,但不管嘲笑的本意是什么,带着何种目的,都一定要杜绝。
有些父母对孩子说话可能很随意,并不存在讽刺和挖苦的意思,但孩子容易产生误解,觉得大人是在嘲笑自己,从而在不自觉中受到伤害。因此,父母在对待孩子时,不但不能采用嘲笑的态度,还要慎重选择说话的语言。不能不加思考,张口就说。要尽量避免使孩子产生误解,不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赞赏而不是嘲弄。因此,父母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要慎用自己的语言与表情,切忌对孩子进行嘲笑。嘲笑对孩子来说,不仅关系到自信的建立,还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前程。因此,家长一定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孩子。
小路是六年级的学生,成绩一般,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对他的将来都没有抱很高的希望,然而小路却自我感觉很好。
一天,妈妈从姥姥家回来,对小路的爸爸说他姥姥生病了,医院里最好的医生都不能查出是什么病,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治疗。正在看电视的小路听到了父母的对话,走到妈妈面前说:“我长大后要当最好的医生,给姥姥治病。”小路的妈妈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想着他平平的成绩,正想拿话挖苦一番,忽然意识到这正好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笑着对儿子说:“嗯,妈妈相信儿子你能行。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出国学最先进的医术,肯定能攻克你姥姥这样的病。”
小路听完妈妈的话,没有再去看电视,转身回房间学习了。
孩子有时候可能会说出与自己目前水平相差悬殊的话,产生不切实际的梦想。这时如果父母讽刺挖苦孩子,孩子的梦想就会真的只是空想;而父母若是对孩子的梦想进行鼓励,孩子可能会从此开始发奋,在将来把梦想变成现实。
小锐今年上初中,是个敏感的男孩。有一次,小锐感冒了,老是发烧,病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好。好不容易熬到病好了,结果小锐发现自己的声音变了,以前清脆爽朗的声音消失了,现在一开口说话,就是低沉沙哑的声音。小锐为此感到很不舒服,经常不愿意开口说话。
一天,小锐突然心血来潮,就叫妈妈把自己的运动服拿来,他想到外面走走。妈妈听到儿子开口说话,很是高兴,又听到儿子声音沙哑,爱开玩笑的妈妈拿来衣服后对儿子说:“你听听,你现在说话的声音就像是乌鸦一样,还是不开口说话的好。”说完自己哈哈地笑了起来。而此时的小锐,听着妈妈这样说自己,心里别提有多么难受了,再没有了出去散步的心情,看到妈妈拿来的衣服也没有穿。妈妈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开玩笑的话伤了孩子,问小锐为什么不换衣服,但无论她怎么问,小锐都一声不吭。
青春期男孩处于变声期,妈妈似乎觉得不以为然,但是这一重大变化却影响到了小锐的心情。因此,敏感的小锐认为妈妈的玩笑是在讽刺挖苦自己。
孩子有短处,有缺点,父母一定不能拿孩子的这些弱点去开玩笑。因为稍有不慎,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夸奖,只有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才会身心健康。有些父母不会教育孩子,说话粗鲁,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面对孩子天真的想法、不着边际的问题以及不为别人理解的个人喜好,父母应该学会耐心的引导,用赏识的态度慎重选择恰当的语言,不能讽刺挖苦孩子,不能用一些伤害性字眼去评价孩子。
不要对男孩许下不能实现的允诺
据调查,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排在第一位。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个意外发现。
“我爸爸、妈妈说话一点儿也不算数。我爸说,只要我考了前5名,他就带我去坐过山车。可我真的考了第五名时,他却说没时间,下次吧。我妈妈也一样,她说我写完作业就让我下楼和同学玩,可是我写完了她又让我弹一个小时的钢琴。每到这时候,我都会想起电影《麦兜的故事》,麦兜的妈妈让他吃药,说吃了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结果麦兜吃了药,病好了以后,妈妈却再也不提去马尔代夫的事了,麦兜再问,妈妈就说,发了财再说吧。我理解麦兜,觉得他和我一样可怜。以后爸爸、妈妈再怎么向我许诺,我都不相信他们了,全是骗人的!”
以上这段话,就代表了当代青少年的一个共同心声。每一个父母或许都有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后来却食言的经历。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当时应付孩子;或者希望孩子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或者想让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只是随意对孩子开出空头支票,根本没有打算日后兑现。结果孩子严格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了,父母却不想兑现自己的诺言。这样会使孩子很伤心,父母的地位也因此在孩子心目中下降了很多,以后孩子不会再轻易相信父母的话,并且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说到却做不到,养成撒谎或者言而无信的坏习惯。
父母没有实现对孩子的承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轻易答应了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而这个要求父母根本就不能满足;二是父母想兑现自己的诺言,也有这个能力,但因为临时出现意外情况,使承诺兑现不了;三是父母想用缓兵之计来淡化孩子对自己承诺的记忆,以此来让孩子有所改变却不答应孩子的要求;四来只是为了改变孩子的行为,而根本就没想到要兑现诺言。
对于第一种情况,父母不能因为自己根本实现不了,就千方百计为自己的食言开脱,而应该在最初,就仔细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切合实际,自己是否有能力实现,如果不能,就坚决不要答应孩子的要求;第二种情况,父母要给孩子讲明原因,并且在障碍一解除,就及时兑现给孩子的承诺;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父母要坚决杜绝。缓兵之计不会使孩子忘记父母的承诺,而压根就没有想给孩子兑现诺言的父母,会让孩子伤心,引起孩子的反感。
其实,无论是何种情况,父母对孩子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没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因而也没有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据调查显示,父母认为现代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责任”,而中小学生的回答却是“平等”。把“平等”当成最重要的品质,这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因为孩子常被父母不平等地对待,因此特别渴望平等。
父母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就要做到,这对于孩子来说,比起礼物本身,父母平等且言而有信的态度才是最好的礼物。在平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男孩,今后也才会这样去对待别人,并且养成诚信、守信的品质。
父母说话算数,才能树立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对于孩子来说,从言而有信的父母口中说出的话,他们才更加愿意听,愿意去服从。因此,父母要从以下几点出发,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
1.不能兑现的要求坚决不答应
有些父母为了让男孩达到某一个目标,轻易答应了男孩自己以后不可能兑现的要求。结果,男孩因为有父母的承诺,所以向着父母既定的目标前进。经过一番努力,孩子达到了父母所定的目标,而父母却没实现自己当初的承诺,这样会让他受到很大的打击,对父母也会失去最起码的信任,有可能还会不再好好学习,以此来报复父母不守信的行为。
2.不要拖延已经答应男孩的要求
因为父母的承诺,男孩克服了种种困难和诱惑才达到了父母的要求。这时,没有什么比父母当即兑现的承诺更能使男孩得到满足了。因此,父母不要以工作、时间等任何事情为借口,拖延兑现承诺的时间。及时给男孩兑现承诺,才能让男孩毫无遗憾地感受到辛苦之后的收获。
3.父母随口答应的事也要认真完成
不要指望男孩会忘记父母随口许下的承诺。很多时候,父母根本不放在心上的事情,孩子却把他当成圣旨一样。如果等到父母该实现诺言的那一天,才无情地让孩子发现,原来自己只不过是被父母遗忘的一部分。那么,男孩会立刻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父母失信对男孩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至少这会让男孩对父母失望。对此,古人很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了。孔子的学生曾参在这方面就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买东西,小儿子闹着也要跟妈妈一同去,曾参的妻子便随口哄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到妻子回家后,曾参便要捉猪杀了。他的妻子赶快制止他说:“我刚才只不过和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真的要杀猎?”曾参对妻子说:“小孩是不能欺骗的。小孩年幼无知,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诲。如今你说话不算数,哄骗孩子,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谎。当妈妈的欺骗了孩子,孩子便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妈妈再对他进行教育就不会有效果了。”于是曾参还是把猪杀了。
哪怕承诺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认真去做,不能认为事小而忽略不做,正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要用威胁恐吓逼男孩听话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心灵是稚嫩的,很容易接受父母所说的话语。然而,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的,往往因为家长一句不会实现的威胁蒙上长久的阴影。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不自觉地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视为筹码,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人、做事。当孩子的表现与父母的期望相悖时,情急之下的家长就习惯用“不听话就……”这样的语言来恐吓孩子,期待孩子会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庇佑而变得听话、懂事。但事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威胁不但会使父母丧失威信,更会扭曲孩子的心灵。
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习惯于用这种恐吓威胁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当孩子的愿望和家长们的想法发生了冲突,双方僵持不下时,许多家长常常会对孩子说“你要是再不听话,就把你怎么样怎么样”之类的话!于是,原本哭闹不止的孩子逐渐安静下来,不仅放弃了自己的意愿,而且还会做出乖巧、顺从的样子。但是,专家称: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一位母亲在路边哄孩子。小孩子不听劝,拼命地哭。母亲说好话,给他东西,都不管用。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并做出要走的样子。孩子哭得更凶了。母亲二话不说,扭头就走。孩子见妈妈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这样的场面看着是很令人心疼的,然而很多男孩就是在父母的这种威胁恐吓下长大的。心理医生认为,这位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这样对孩子不可吗?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里,都经常有“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这样的担忧。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还对孩子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他的潜在不安会加剧,很容易受到大人无法想象的打击。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而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作为父母,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是一种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让男孩变得听话,而且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家长喜欢用恐吓法教育男孩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这种方法使用起来很简便,不用说什么别的,只要提一句某种可怕的东西就足够了;二是因为这种方法用后即有效果。正如一位家长所说的那样:“孩子太顽皮,有时候不听话,执意要做我不想让他做的事情,我好说歹说,讲了半天道理,他也听不进去,我就会吓他一下,他立马就不跟我拗了。”
当父母第一次尝到了恐吓法而带来的甜头时,即使觉得不妥,也会止不住想再一次试试这种方法的心态。在多次的尝试下,这种方法最后就会被父母认定为是管孩子的最有效的方法。于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威胁的话越说越离谱,次数也就越说越多,最后,这种方法竟成了父母让孩子听话的唯一手段。
可是,父母不知道,恐吓法会对男孩的成长造成多大的伤害。恐吓法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法。它是家长们试图矫正、约束孩子的行为时所使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想帮助孩子建立起一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自己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但是,一旦恐惧的心理体验消除,男孩仍有可能“旧病”复发。也就是说,恐吓法教育孩子,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纠正男孩的行为。
恐吓法给青春期男孩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他们对恐惧感的体验。对男孩来说,每当接受父母的一次恐吓,他们的心灵就不免要经历一次恐惧与焦虑。因此,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恐吓法的采用,应该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