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7096500000023

第23章 聆听篇(5)

对此,父母应该多为男孩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说话。其实,伴随着男孩的成长,家庭里每天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交谈、对话。两三岁的孩子听得懂一些跟他有关的谈话时,往往爱重复大人的话;四五岁的孩子则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个时候就要尽量让孩子多说。例如,在商量晚饭怎么做时,就可以问问孩子,听听孩子的意见。再如,妈妈说7点去奶奶家,爸爸说6点去,这时,也不妨问问孩子觉得几点去好,为什么。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很愿意对任何事情,包括那些他不太懂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等到了青春期,男孩由于从小就受到鼓励,相比较而言,就总能很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思维比较好的男孩,还会逐渐地规划自己的梦想蓝图,并慢慢地为它添砖加瓦。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应该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当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有时会出现用词不当或者更严重的问题的时,这时家长要很自然地用正确的词句重复一遍,然后在充分理解孩子所说内容的前提下,予以纠正。这样,会帮助孩子更准确地进行规划。

此外,为了鼓励男孩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变相地采取一种商量的形式。比如,父母可以在家庭中形成一种遇事商量的习惯和气氛,可以使男孩体验到做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体会到自己在家庭里享有的平等地位。这样,男孩就愿意多任何事情发表看法。同时,从中还可以学到生活的道理,并学会理解他人的立场和看法。逐渐地,男孩的独立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开发和锻炼,这都能为形成男孩自己的梦想蓝图,提供很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多和男孩商量会让男孩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及理由的重要性,长期坚持下去,男孩会逐渐提高自信,也会变得越来越爱发表意见,也会越来越爱思考。

当然,这里让男孩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都离不开父母的配合。父母至少要做好听男孩诉说的准备。即使他的看法以及意见是相当的不成熟或缺乏实施的可行性,那么父母也要做好耐心听完的准备。因为,父母的耐心倾听会让男孩觉得自己得到了权威的肯定和认可。父母大可以等男孩把自己想说的说完了,再根据男孩有误的地方进行纠正。

让男孩说出自己的看法,是帮助男孩独立思考的第一步。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男孩成长为一个有独立见解的,有自己梦想规划的成年人,那么父母就可以从这一步开始,帮助男孩独立健康的成长。

善于倾听,不要让男孩的天赋被埋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对于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才,父母们会感到有一些茫然。对于此,现如今的家庭教育普遍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高压强压,父母喜欢什么就强迫孩子喜欢什么,根本不顾孩子是否喜欢;另一种就是放任自流,随着孩子的爱好,随孩子高兴,今天学这个,而明天又根据孩子的要求换了另一种。在这样两种态度下的男孩,前一种孩子很痛苦,因为完全是服从父母的要求,没有任何快乐可言;后一类孩子虽然很快乐,但由于没有定性,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以至于没有效率、没有速度、没有目标,最终孩子也很难成才。

其实,想要男孩成功并不难,关键是如何发现男孩的天赋,并为此做出正切的指引。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批学者出版了一本名为《意志的构造》。书中说,每个人都有六种才能在婴幼儿时期会显露出来,如果开发及时,这些小孩就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这六种才能是: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感知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所谓“天赋”,是指成长以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征,针对特别的东西或领域的特殊天生才能,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别于其他人的速度成长起来。比如,所有媒体在评价杰克逊时都说:“他那独特的声音,创新的舞蹈,他那惊人的音乐天赋和与生俱来的明星气质,让所有的人都感动!”有人说,杰克逊对后世最大的启发,就是音乐是天才的产物,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天赋和远见都是很少见的!可见,当天赋被挖掘、被发现时,离成功、成才就只有一小步了。

简单来说,天赋是人的一种生来具有无师自通的天生素质。人的天赋不能培养不可造就,但可以发掘。每个幼儿的身上都蕴藏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父母的责任在于挖掘孩子身上的潜在的智能,使其充分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

凡是发育正常的孩子,大多在三到六岁就开始对某一方面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语言表达能力超强的孩子爱说话;空间能力强的孩子爱涂涂画画;人际交往强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身体能力强的孩子爱打闹。如果做父母的能迅速及时的发现并捕捉住孩子的强势天赋,顺势给予引导,这就为孩子今后的成才打开了通道。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父母在发现孩子的强势天赋面前,竟然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粗心。有的孩子明明多次在父母面前表现了对音乐、绘画、舞蹈、动物、植物、机械等方面强烈兴趣,做父母的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贻误了培养孩子成才的大好时机。

在世界名人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的家教中,居里夫人是唯一获得教女成凤的典范。为了发掘女儿的天赋,居里夫人早在女儿伊雷娜、伊芙牙牙学语时,就开始细致的观察、认真的琢磨。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伊雷娜在数学上聪颖,伊芙在音乐上早熟。”当伊雷娜、伊芙进入中学后,居里夫人坚定了自己的发现:大女儿伊雷娜具备了科学家的素质,小女儿伊芙有音乐家的素质。正是这种发掘,居里夫人的大女儿成为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小女儿成为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十九世纪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成长经历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的深思。麦克斯韦五岁时,有一次,父亲叫他画一幅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菊花的花瓶。麦克斯韦很快就画完了,满纸涂的是几何图形:花瓶是梯形,菊花则是大大小小的圆和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在这样一张图画上,做父亲的发现了儿子的数学天赋。父亲立刻教儿子学习几何学,又教他学代数。由于父亲谙熟培养教育之道,麦克斯韦在数学方面显示了惊人的才华。中学里举行数学比赛,他获得了最高奖;十五岁时就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了数学论文。以后又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麦克斯韦的成才得力于他父亲慧眼识才。

其实,发现孩子天赋的途径很简单,就是父母要与男孩多沟通、多倾听。父母竖起耳朵,认真聆听,男孩才愿意开口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讲出来,父母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孩子的过人之处。天赋需要靠人发掘而不要等待它自己显现出来,做一个开明的、细心的父母,善于倾听,善于沟通,善于发现,才能发掘出男孩的天赋。所以,广大父母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不要因为自己的专政和粗心,而使得男孩的天赋永远被埋没。

多听少说,解放男孩的手和脑

具有高度创造力的男孩和颇有创造成果的成年人的童年有一个相似之处,他们在家庭生活中都享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往应强调平等,做父母的对子女很少摆出权威的架势,不过分约束孩子,并鼓励孩子独立。他们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总是能做到多听少说,不是用口舌告诉男孩应该怎样做,而是用耳朵听男孩想要怎样做。

具有创造力的孩子的父母豁达开朗,通情达理,他们不禁止子女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启发但不管制孩子,更不强求子女应有与他们同样的价值观念。相比之下,屈服在父母权威下的孩子,很容易接受权威性的主张。他们循规蹈矩,避免尝试新的实践,因此没有什么创造性的表现。

可见,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创造力的发展十分重要。但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使孩子丧失了独立性和主动性,对大人言听计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缺乏表达自己的意识。这些父母以自己的经验和权威束缚了孩子主动的创造性行为。他们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父母或老师,循规蹈矩,师长说的、书上讲的,如同“圣旨”,不可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势必将孩子的自主意识、创新欲望在禁锢中磨灭,更不用指望男孩会有一个自己的梦想了。

其实,孩子的天性与后天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大多数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婴幼儿在重新发现和重复成人熟视无睹的一切,他们的生活是由一系列有待解决的有趣

问题组成的。可以说,创造是他们的天性,问题在于父母对此如何反应。比如,父母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令他们感到新鲜的原材料,帮助孩子增强创造力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原材料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钢琴,即使在孩子没有学习而且也不懂音乐的情况下,也要允许他们去弹奏钢琴。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还应该让孩子养成自学的习惯。自学能出第一流的创造性人才,这在古今中外是不胜枚举的。

当然,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孩子自主学习的问题。很多父母因为孩子还小,因此认为为他做好一切安排就是对他最好的培养,实际上,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角度,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不要忘了在帮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的时候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当男孩遇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一门课程,即使不用父母的督促,也会付出他极大的热情。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14岁到画院学艺,勤奋的自学,终于使他成为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他的多才多艺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美国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只读过两年书,因家境贫寒而辍学,12岁做报童时就开始了自学生涯,为后来的发明创造打下了基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说过:“在人的一生中,进学校靠别人传授知识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犹如妈妈扶着走,在一生中是极短的时间一样。绝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一切发明创造,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设计,自己做出来的。”

创造性思维能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旦孩子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去,就容易出现新思想,并在实践中增加创造力。知识和经验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又能为男孩提供运用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因此,父母应该努力倾听孩子的想法,从而为男孩创设一个空间广阔、内容丰富的生活环境,使孩子拥有较多的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机会。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主观经验应用于孩子身上,告诉他应该怎样做,而是要给予孩子极大的自由,让孩子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去探索。比如,男孩喜欢触摸、摆放或拆卸各种东西,父母不要阻止,而要诚心听一听男孩的想法,了解男孩的意图,这是开展创造活动的基础。当然,这样做并不是默许男孩去做毁坏财物或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情。

比起遵从父母、老师的教条,男孩更渴望发现新的观念,经历新的事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些也是让男孩成长为一个创造性人才的基本前提。因此,父母在与男孩沟通时,应尽量做到多听少说,而不要让父母的口舌成为束缚男孩手和脑的罪魁祸首。

鼓励男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与女孩相比而言,男孩长大以后要承载的压力和负担要多许多,他们不仅要肩负家庭的重担,还要兼顾事业的重担,更要肩负社会和国家的重担。如果从小就缺乏独立性,缺乏主见,那么长大以后不仅很难担当大任,还有可能面临被社会淘汰危险。

然而,在家长“包办”式的教育和过度保护之下,男孩普遍表现得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独立性差的男孩做事没有主见,对问题缺乏自己的判断,创新的勇气更是谈不上。这样的男孩,不但被父母束缚了口舌,想说的不敢说,更是被父母捆绑住了手脚,想做的无法做,让他们去迎接未来的风雨和挑战,又谈何容易。

歌德说过:“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永远是一个奴隶。”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逐渐培养起来的。独立自主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男孩独立自主的习惯,这样才能让他们将来成为有能力主宰自己命运的男子汉。

小路今年上初中,然而因为父母对他疼爱有加,所有的事情都为他包办了,所以小路什么家务都不会做。不但如此,父母还时刻担心他的安全,虽然学校距家很近,每天父母在忙都会抽时间去接送他。甚至在小路与别的孩子玩耍时,小路的父母也要陪伴在一旁,怕小路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打起架来吃亏。

父母几乎成了小路的影子,除了上学时间不跟着小路,剩下的所有时间父母都陪伴在身旁。小路因此没有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他感觉到憋闷、压抑、不开心。本应是快乐玩耍的童年,在小路眼里却变得很沉重。

小路不但心情不愉快,动手能力不强,还形成了懦弱的性格。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向后退缩,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独立的意识,没有向上的勇气。

很多父母溺爱孩子,怕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而剥夺了男孩自由发展的空间,事事替男孩包办,使孩子不但失去了动手的能力,而且缺乏独立的精神,慢慢就成了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父母不说就不知道做的傀儡,这必将影响到男孩将来的发展。

其实,男孩远不像父母想的那样脆弱,他们其实可以做很多事。父母应该对男孩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去实践,给他们锻炼、积累经验的机会。经验长见识,实践出真知,男孩的自立能力只有在不断的、长期的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教育家陈鹤琴也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一句话,给孩子创造自立的机会。”另外在培养男孩独立性的同时,对男孩一些自主性的表现,家长也应当给予保护和支持,使其得到早期开发。

父母当然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从而鼓励男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很多孩子的能力,就是在动手的过程中锻炼的;孩子的自信,也是在自己做事的时候培养的;孩子自主的意识与独立精神,也是在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及其劳动果实中确认的。所有这些优良的品质、能力,都是孩子将来成功的基石,缺一不可。而这些,都是在父母引导倾听,充分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中才可以获得的。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听少说,鼓励男孩说的过程中,让男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