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7096500000024

第24章 聆听篇(6)

1.把说话的权利还给男孩

父母不要打着“爱孩子”的旗号,而剥夺男孩说话的权利。父母即使事先知道男孩要说什么,或是明白了他们的某些意图,家长也不要先点破,而是要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增强男孩独立性的有效办法。

2.教男孩学会说“不”

有主见的男孩往往会成为孩子群中的中心人物。所以,平时就要慢慢培养他的独立和自主,让他遇事自己多拿主意,而父母只扮演协助的角色就可以了。当他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一定要鼓励他们说出来,比如,“我不愿意学画画”“我不想让爸爸送我上学”等等。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他们独立性的养成相当关键。当然,如果孩子的意见没有道理,家长需要耐心地给予教导,告诉他怎样才是正确的。事实证明,这样做更容易让孩子遇事有主见,不盲从。

3.鼓励男孩自己做选择

父母只有从小就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让男孩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选择与决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开阔的思路,才能全面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小友是个很有主见的男孩。他思路开阔,有很多想法与主意,所有带过小友课的老师都说他以后有发展前途,有创造天赋,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人才。

其实,小友同别的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只是因为从小时候起,他的父母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选择、决定,并让孩子说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同时还引导男孩多从其他角度去考虑问题,让男孩自己去判断哪一种决定正确。

这样坚持下来,小友养成了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和问题,他都会自己思考一番,自己去做决定,并且从各个角度去周密考虑,所以他的思路比起同龄孩子,要更开阔,点子别人多,主意也比别人好。

鼓励男孩畅谈梦想

梦想是对未来的美好设计。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当孩子们谈到自己梦想的时候,常常会神采飞扬。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才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

多彩的梦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人的一生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的梦想有多大。有梦想的人,天地就广阔。梦想一旦萌发,就梦牵魂萦,无论能不能实现,都始终是一种激励。梦想是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是对人生深深的企盼,一个人可以失败,可以遭受挫折,可以忍受孤独和不幸,但不可以失去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鸟儿失去了双翼、船儿失去了双桨。

一个真爱孩子的父母就应当精心呵护孩子的梦想,不应该扼杀孩子的梦想,只有这样,孩子们梦想的种子才有希望长成参天大树。因为成功都是从梦想开始的,有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梦想,会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其实,这些父母根本不明白,正是因为有了梦想,不切实际才有可能变为实际。

梦想就像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必不可少,缺少它们,大脑的营养就会跟不上,思维也就变得很迟钝,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要知道,人类最可贵的本能就是对未来充满梦想,对明天充满激情。

父母要支持孩子的梦想。尽管有些梦想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尽管有些梦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在憧憬着未来,并会为或远或近的“未来”投入他们全部的努力。梦想有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巨大的牵引与激励作用;梦想能使人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具有创造精神,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父母要鼓励孩子追梦,这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让孩子在无数个梦想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孩子追梦的过程中,父母还应给予多方面的关注。比如,帮助孩子寻找梦想中的偶像,与孩子一起讨论偶像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就史,明确成功必须付出辛劳与汗水,让偶像在孩子心里生根;给孩子的圆梦计划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支持,经常提醒孩子实践承诺,在孩子怀疑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多给孩子鼓励。

梦想对于孩子的人生来说非常重要,孩子是一艘艘稚嫩的小船,刚刚驶出父母温暖的港湾,船上的水手都是初次出海。大风大浪也许不会让他们惊惧,因为风浪的磨炼能赋予他们铁黑的肌腱、坚强的性格,但若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那么,生命的小船只能在浩渺无边的瀚海上彷徨回旋,找不到出路,终不免缺水断粮,甚至触礁沉没。

梦想的魅力是难以阻挡的,因为它能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赋予他们伟大的力量,让怀揣梦想的男孩忍不住跃跃欲试。当然,不是所有的梦想之花,都能结出成功之果,因为的确有些梦想是妄想或空想。但是,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梦想,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她会告诉孩子如何放弃妄想与空想,而去勇敢地实现内心真善美的渴望。

莱特兄弟孩提时就对宇宙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经常爬上教堂的最高点,去追逐飞鸟和苍鹰,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他们常常踮起脚尖去够月亮,结果好几次都被重重地摔了下来。他们的父亲知道后,非但没有责怪他们,相反还启发、鼓励他们。最后,神话般的梦想和浓厚的兴趣终于引导着兄弟俩走上了研究航空的道路,1903年莱特兄弟真的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翱翔于万里碧空。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像是没有帆的船在茫茫大海上行驶,没有方向,什么时候也到达不了岸,有时还会产生消极的心态。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先要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确定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就是为了能使自己集中意志和力量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因为目标是人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

梦想是成长的发动机。孩子的梦想或许是简单的,或许是荒唐的,或许是怪异的,但它是童心上长出的灵芝草。给一份欣赏,给一份呵护,给一份引导,它可能会长成一棵大树。因此,父母应当鼓励男孩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并支持男孩朝着梦想的方向展翅翱翔。

成功需要梦想。梦想是理想的自然形式。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是人生的太阳。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人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是否拥有梦想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因此,父母不要害怕男孩会有梦想,父母应该放下姿态,仔细倾听男孩的梦想,细心呵护男孩的梦想。成功者多出于梦想之家,父母要做男孩有爱心的智者,精心呵护男孩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引导倾听,培养男孩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一个人成就学业、事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事实证明,兴趣,使人不怕吃苦;兴趣,使人废寝忘食;兴趣,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人一旦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会竭尽全力投入到从事这件事情的活动中去。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把玩“捉迷藏”、打电子游戏的那种积极态度和热情用于学习中,那么,他的学习一定是很棒的,甚至是非常好的。因此,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如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王羲之是我国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东晋以后,历代书法家大多都受到他的影响,故后人尊之为“书圣”。王献之与父亲王羲之一样,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大书法家,很多人认为子承父业,王献之会成长为一个书法家是必然结果,其实不然。王献之七岁的时候,父亲王羲之却从来没教过献之书法,为的就是避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孩子身上。王羲之做为一个父亲首先想到的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练不练书法让他自己做选择。

没想到,经过王羲之的长期观察,竟然发现王献之偷偷地练字,而且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王羲之感到很欣慰,立刻问清了原由,原来献之自从懂事以来,就一直看着父母在案上龙飞凤舞,耳濡目染,早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不让自己练书法,于是便偷偷地练了起来。

后来,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下,王献之终于成长为一位大书法家。

当然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学习方面,应拓宽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在培养孩子兴趣时,首先要学会倾听男孩的兴趣爱好,而避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男孩。父母只有在充分了解男孩的兴趣爱好后,才能对此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父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男孩自然发展规律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为孩子的充分发展提供条件,孩子的潜能如同种子,只要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环境是孩子萌发兴趣的基地,因而父母要多制造机会,创设环境让孩子接触,培养他们的兴趣。说不定在给孩子一支蜡笔、一架琴的瞬间就造就了一位艺术家。

2.早期教育重视男孩的主体地位

每一个正常人都具备多种潜能,只是发展的程度和组合的情况不相同,如果在早期能发现其潜能的长处与不足,并适度的发展或弥补其能力,就能帮助他发展个人潜能,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因而对孩子来说,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开发潜能、培养兴趣多是在幼儿时代。父母应注重引导,孩子是自己塑造自己的,要让孩子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和父母的主导作用,侧重培养孩子的真正兴趣爱好。

3.欲速则不达,培养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育人如同种庄稼,不能急功近利,追求速度。培养孩子的兴趣应循序渐进,不能违背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要看到孩子的进步,一点一滴地表扬他、鼓励他;同时还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多采取一些打法,如把作品保存下来,让他自己看看,听听,自己比较,体验进步;让孩子给父母或别的小朋友当小老师,促进其兴趣的发展;在适当的场合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同时,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4.对品德的培养,同样不能疏忽

不论学什么,都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应过分追求成才的速度。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同时应注意其他方面如性格、品德等的养成,训练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培养孩子虚心好学的品质及戒骄戒躁的品德。

5.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认为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名成家,父母应该走出误区,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从培养孩子的底蕴出发去培养兴趣。比如音乐应是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其心灵的美感,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情感,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对孩子身心两方面发展的特殊功能。学美术及其他技能也是如此。

帮助男孩朝着梦想自由奔跑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功成名就。特别是随着少年成名的孩子越来越多,在名利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惜花精力、金钱培养“天才”——上各种培训班,学钢琴、学书法、学画画……这些又加重了孩子本来就很繁重的学习任务。于是,不但男孩正常的休息时间都被剥夺掉,就连男孩心底的一丝梦想也被洗刷了干净。

然而,在这一连串的培训攻击下,父母却全然不顾男孩的感受。如果这一切都是孩子自愿、兴趣使然的话,那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所逼。归根结底,是因为父母的虚荣心在作祟——自家孩子考了90分,别人的孩子考了100分,亲朋好友面前,自觉颜面尽失;别人的孩子这也行,那也行,自家孩子总是矮人一头,父母就会矮人一截,在人前难以抬头,最后面子丢了,自尊心没了,火气可就上来了。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父母都是由于私心作祟,但来自社会各方面给予父母的压力,的确致使不冷静的父母把火气、把压力转嫁给了孩子,还要美其名曰地扯上一面大旗:“为孩子将来打算”,这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更有些父母,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指望孩子出人头地,好扬眉吐气。满腔的希望、全部的赌注都押在了孩子身上,不容孩子出一点差错,不管其智力如何,不管其兴趣梦想为何,必须考上父母认为理想的大学。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却要求孩子必须做到,对孩子来说要身负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殷切期望,这沉重的负担像山一样重,压得孩子喘不上气来。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瓜熟蒂落,长熟了的瓜自然就会蒂落,而还不熟的瓜,瓜蒂很结实,不用力去扭断它,瓜是下不来的,这种还没熟透便被摆上货架的瓜,即便是大个儿的,也是索然无味,根本就不会甜。

据媒体报道,由于近年来作文大赛获奖者拥有被保送上大学的机会,很多父母在捷径诱惑之下,为使孩子“一文成名”,铆足了劲为孩子的作文加班加点地辅导和投资。父母期盼孩子成才自然是出于一片真爱,但操之过急,恐怕也会走向事物的反面。成名的孩子虽不乏“天才少年”,但毕竟属于个别现象。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追风赶浪,推着孩子唯名以求,则未免有揠苗助长之嫌。最后揠苗不成,反倒牺牲了孩子原本天真烂漫幸福美好的梦想,其实父母就不如让男孩释放自己的个性,让他在无忧无虑的游戏与玩耍中、在欢声笑语中朝着自己的梦想自由奔跑。

蔡志忠是台湾著名的漫画家。他小时候有一次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他父亲把孩子们叫来亲切地问:“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一个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做大总统!”另一个说:“我想当警察!”而蔡志忠却对父亲说:“我想画招牌。”蔡志忠的父亲听了蔡志忠的话,并没有因为他胸无大志而不高兴,只是淡淡一笑。他后来对别人说,不管他要做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做就好。

蔡志忠四五岁时,趁父亲不在家,在房间的墙上画了一个个小人,面对自己的第一幅“漫画”,蔡志忠挺高兴。但父亲回来后看墙成了这个样子很生气,也挥起巴掌就追蔡志忠,蔡志忠早一溜烟跑了,但他心里怕父亲饶不了他。可是令蔡志忠想不到的是,父亲后来只是骂了他几句就放过了他,而且居然给他买了一块小黑板和一些粉笔,蔡志忠真是又惊又喜。从此,小黑板成了他艺术想象力驰骋的天地。

蔡志忠进入彰化中学后沉浸在漫画天地里,结果成绩一落千丈。如果是别的父亲,一定会禁止蔡志忠再画了,但蔡志忠的父亲没有这样做,他虽然对孩子的成绩很失望,但觉得画画不是什么坏事,认真做也会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