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7096500000028

第28章 聆听篇(10)

青春期男孩多叛逆,而许多父母以为,好孩子的标准就是一切听大人嘱咐、按大人意图办事,说白了就是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因此,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模式便是父母不停地说,孩子看似一直在听。但是,孩子仍然会犯些父母经常告诫的错误。这么看来,孩子似乎并没有听进去父母的话。

“我的儿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儿子好像从不和我说真话。我有什么办法?”“不管我跟他说多少遍,我儿子就是不照做。”于是,父母对孩子的抱怨越来越多。其实,让子女愿意主动和父母说话,才是亲子间沟通的良好方式,这需要父母掌握倾听孩子说话的技巧。

1.将手头的工作和自己的思维停下来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边演算习题一边看电视,也不可能在与人聊天的同时写一份重要的文件,那么听男孩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里“停下来”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最好停下手头会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

这本身就是尊重孩子的态度,同时也能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些父母一边做着自己的事,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孩子说话,因为心思不集中,交流很难畅通,甚至可能造成某种误解,伤害孩子的感情,而父母自己也容易疲倦和烦躁。父母应该坐下来,用眼睛注视着孩子,微笑着静静听孩子倾诉;父母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第二个含义是:在心理上停下来。

有些父母听孩子说话前,先存在一种心理定势:孩子说功课难,肯定是他不用心;孩子抱怨老师,那一定又在学校里犯了什么事。在这种心理定势的驱使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之前,在把手头工作停下来的同时也要把自己心理上的种种成见、偏见抛开。

在父母从生理和心理上停下来的这一刻,父母的心里应该是一张白纸,对孩子所说的东西不妨先全盘接受,而不是急着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评判和批驳。用大人自己的想法去评判孩子是一件愚蠢的事,孩子最令人惊异也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他们是全新的,他们的头脑总是充满着新鲜的想法、观念和情结,因此,聪明的父母是仔细分辨男孩提出的意见和见解,而不是把他们全部抛开。

2.等男孩把话说完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他说出口的话并不真是他所想的,而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即所谓的“口不择言”。这个时候,父母凭着孩子的一两句话是很难得出正确判断的。也有些时候,孩子说出口的话因为没有经过逻辑组织,在父母听起来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这个时候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能急躁。不要听了孩子一两句的不满或抱怨话,就大叫:“什么,你舒舒服服呆着,爸妈挣钱养活你,你还过不下去了?”也不要指责孩子说话的方式:“你究竟要说什么呀?要说就好好说,别有一句没一句的!”这样的批评足以让孩子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失去应有的自信。

这期间,父母可以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用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等着他接着说下去。或者,父母可以在语言上采取更主动一点的方式等孩子把话说完。如,父母可以重述并延伸孩子刚才说过的话,然后仔细揣测孩子的情感。父母这时的声音或语言表达了对男孩所说内容的一种兴趣,能够让男孩产生认同感。这便足以鼓励男孩把话说下去。

3.让孩子自己提出建议和指导

有些时候,父母听孩子诉说了事情经过和他的想法,事情也就完了,但有时,为了解决问题,或者为了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父母还需要再加一笔。这一笔加得到位,那就是画龙点睛;若加错了,那就是画蛇添足。

当男孩讲完自己的问题时,父母要尽量少用自己的嘴巴给孩子提出指导和意见,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而父母依然做一个倾听者,并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做简单的引导。父母说得再多,孩子未必听得进去;而经过他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则会真正成为他自己的经验。

男孩:“妈妈,我想调到其他班!”

家长:“哦?”(虽然很吃惊,但是并没有多说什么)

男孩:“我今天被叫到老师办公室去了。”

家长:“哦!”

孩子:“是的。我们新来的刘老师太啰唆。”

家长:“太啰唆?”

孩子:“我简直受不了他。他站在那里一直在说自己的事,还指望我们感兴趣。要多没意思有多没意思。”

孩子:“上这样的课难免不做小动作,你说对不对?所以他在讲课时我和小英一直在开玩笑。真难以想象世界上竟有这么差劲的老师。”

家长:(沉默)

孩子:“好的老师我就学得好,但是像刘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什么也不想学了。我真不明白学校里为什么会让这样糟糕的老师来上课?”

家长:(耸耸肩)

孩子:“妈妈,你说我是不是应该调班呢?可是调班之后,我就得适应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环境!”

家长:的确是!

孩子:“要不,我还是选择适应刘老师吧!还是不调班比较方便,因为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那么好,好老师总是少数的。再说我要不好好学习最后考不上大学,倒霉的还是我自己。”

这个例子中,父母对于男孩突然提出的“调班”的无理要求吓坏了,但父母还是选择倾听,让男孩把话说完。接下来,男孩首先从承认自己受罚以至于发泄对老师不满的情绪,接着又很仔细地考虑了一下“调班”的后果,最后否定了自己提出的无理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发现,男孩并没有因为父母的不反抗而变得更加猖狂,而是在父母的倾听下逐渐成熟起来。这就是父母倾听的效果。

父母表现倾听兴趣的技巧

严格来说,家庭教育最重要是雕刻男孩心灵的艺术,如果父母希望从各个方面去培养自己的男孩,那么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倾听就是了解孩子的一种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因此,学会倾听应该成为父母的一种责任。

通常情况下,很多父母由于权威感作祟,很多孩子都很难有机会表达其思想与情感,所以父母耐心倾听男孩说话,是增进亲子沟通的重要法宝。只有能够真正倾听孩子说话的父母,才能成功而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能成为孩子良师益友的父母,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良师要有耐心倾听男孩提出自己的意见及要求,要有耐心倾听男孩与众不同的构想;益友要有耐心倾听男孩的心声以抒发孩子内心的情绪和感受。当然,倾听并不是默不作声地任由孩子说,而是要讲方法讲技巧,还要极大地表现出父母的倾听兴趣。

首先,作为父母要了解倾听的五种境界。倾听的五种境界包含了任何一个人在倾听过程中的状态。

第一种境界是心不在焉。这也是最低层次上的倾听,这种境界上的倾听,可以认为根本没有倾听。

第二种境界是虚应故事。别人在讲话的时候,作为倾听者,一个劲地说“对对对”,当别人突然停下的时候,反问他:“对什么对?哪里对了?”倾听者却答不上来。显然,倾听者根本没有做到倾听,只是在一个劲地虚伪迎合。

第三种倾听是专注地听。专注地听,也未必听得懂,因为由于说话者和倾听者未必有相同的背景知识、思维定位、价值方法。就拿同一个班上的学生来说的话,一个学生能考100分,那么其他学生也应该全考100分了。

第四种境界是设身处地地听。一个人能做到设身处地地听,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因为倾听者要抛开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时刻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在倾听的同时,要以对方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理解。

第五种是境界是创造性地倾听。一个沟通的场合,诉说者要把他的想法传达给信息接受者,一般需要借助三种手段:第一个是词汇,它一般能完成传达任务的7%;第二个是声音,它能够完成传达任务的38%;第三个是面部表情和动作,它一般能完成传达任务的55%。所以,沟通过程中,信息传递依靠地并不是单纯的词汇。

父母在听男孩讲话的时候,要学会观察他的表情,借助辅助手段,把孩子的意思理解透彻,然后用嘴准确的语言复述出来,“对,就是这个意思”,当男孩对父母的理解表示肯定的时候,父母就完成了一次创造性地倾听。

为了表现出倾听兴趣,父母还要为倾听做好充分的准备。

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当男孩想要和父母沟通,并诉说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将此事立刻提升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不管是正在看喜爱的电视节目还是正在和别人聊天,也不管是在做家务还是在工作。

当男孩要对父母诉说什么的时候,父母应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能为亲子沟通构建良好的情境。除此之晚,父母不要制造沟通的“墙壁”,如用手捂着嘴巴,两手抱着胳膊,或翻看书。这些不起眼的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影响他说话的天大的障碍。因此,父母最好在亲子沟通中在给男孩极大的关注时,还要赋予男孩充足的时间。

当然,除了以上的工作,父母最应该注意的,还是要表现出极大的倾听兴趣。父母只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男孩才会有兴致说出心里话。

1.父母可以通过眼睛来传达倾听兴趣

在孩子说自己的事情时,父母应该睁着眼睛非常好奇地。有兴致地看着他,并且很自然地传递着你想听的愿望和愉悦心情。父母切忌眼睛东张西望,或目光游离地注视周围的事情。

2.父母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倾听的兴趣

在倾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用“太好了!”“真的吗?”“我想的跟你一样!”“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下去!”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

除此之外,父母对男孩所谈话题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参与谈话的方式来传达,而且参与男孩谈论的话题更容易引导男孩。其实,父母也不能全停留在单纯地倾听孩子诉说了一些事情的经过和想法上,还应该帮助孩子解决事情中的问题。

3.父母可以用表情传达倾听的兴趣

父母不难发现,无论男孩的话题多么简单,父母只要从心底里想去听,那么兴趣就会自然而来。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可以采用表情来反映自己的倾听兴趣。比如,保持微笑,并时常做出吃惊的样子。男孩希望看到父母对自己所说的话表示出吃惊,这说明自己所说的事情真的很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声调变化、身体姿态的调整和面部肌肉的运动这三种表情的整合活动来实现信息传递和达到成功的亲子互动。如果孩子谈论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父母应该不断表现出惊奇的表情,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兴趣;如果孩子谈一些伤心的事情时,父母也应该在内心体验到孩子的伤感,并用面部表情表露出来;如果孩子谈论一些非常愉快的事情,父母应该开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并用愉快的眉开眼笑的表情传达自己的情绪。

父母要善于倾听男孩的话外之音

由于种种原因,青春期男孩在与父母沟通时,都不会明显地显示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很多时候,他们都在悄悄地说,并且希望父母能够竖起耳朵,听见自己的悄悄话。作为父母,如果不注意这种不太明显的信号,就很容易忽略这种悄悄话的存在。

其实,只要父母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男孩的一些微妙变化,弄清孩子没有明说的思想感情,所需要的技巧是了解孩子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的微小、微妙的线索,如果你的注意不够灵敏,就应该试着努力去注意孩子反常的、细微的信号。比如,父母应该敏锐地注意到孩子的声调、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的变化等。孩子讲话时,除了注意他的非语言信息外,还要揣摩他所讲的字里行间的意思,想一想,孩子希望让自己明白什么。同时,父母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识别或弄清楚孩子的说话动机或想表达的情绪。

当父母自信聆听孩子没有说出来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时,既要注意孩子一方的线索,也要加强自己对孩子的内部情感的直觉,而这种直觉的建立,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倾听孩子的说话和促使孩子进行表达。因为,倾听是了解孩子语言所表达信息的全部活动。另外,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建议,去更真切地了解孩子的言外之意。

1.鼓励男孩做一个完整表达

青春期男孩比较敏感内向,很多时候,会因为害羞或尴尬而可以隐藏某些真实想法和要求,这时,父母为了孩子能把谈话持续下去,需要说一些鼓励性的言语,或者直接向男孩提出明确要求,告诉他不要顾及任何情感,只管大胆地说。

2.留给男孩一点时间

青春期男孩面临特殊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会产生很多困惑和不解,他们需要父母站在自己的身旁,听听自己的诉说。当孩子经历着内心的失败、创伤或失望时,他们特别需要温情的安慰。当然,孩子同样需要父母来分享他们的好心情,就像他们需要向父母倾诉烦恼时一样。因此,父母要刻意给男孩留出一些倾诉的时间,而不要让男孩觉得父母只顾忙自己的事,而无暇倾听自己的诉说。

作为父母,每天都要为男孩提供与他们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只用几分钟。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步吧!”

3.父母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也是父母向孩子传达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许多父母仍然不知道怎样利用自己的行为体态向孩子表示“我在听”“我感兴趣”等内容。有几种主要信号可以很好地传达这种信息:面向男孩,与男孩紧挨着坐,身体竖直或向孩子倾斜,眼睛互相接触,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孩子。此外,为了避免紧张并表示兴趣,此时的面部表情和声调都应是和蔼的。

4.父母要帮助男孩顺利表达

倾听是父母帮助孩子对自己内心活动和感受比较深入理解的过程。在倾听的过程中,通过父母的词语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解释时,要多运用丰富的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5.引导男孩准确反映情感

父母要使自己成为孩子感情的一面镜子,父母应该帮助男孩反映他们的感受,特别是青春期男孩,经常不愿吐露自己的真性情。当父母认为孩子的表达是正常的、合理的,就更应该引导帮助男孩勇敢地表达。如果男孩的感情是消极的,父母也应该帮助男孩把自己的感情准确反映出来,然后再为男孩提出更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从而消除男孩的负面情感。

6.父母要设身处地地为男孩着想

一个高明的倾听者,要懂得摆脱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主观经验,应该时刻设身处地地想孩子正经历着什么,有过这样经历的男孩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和问题。这样,父母才能通过这种感知,很巧妙地了解男孩的思维状况以及感情背景,并有助于分辨男孩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