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写给今天的回忆
7127300000016

第16章 偷书

知青的业余生活是相当枯燥的。在那个横扫“封、资、修”的年代,除了马列和“红宝书”之外,再无别的书可看,但知青们渴望汲取更多的知识。一次,我们无意中听社员说,大队仓库里有许多从各家抄来的古书,包括中国“四大名著”。

知青们经过侦察确定后,一天晚上,趁着夜深人静,安子、二家、斌子悄悄地来到放古书的仓库,用螺丝刀撬开窗户爬进去,手电筒一照,发现在仓库的地上,放着一大堆古书,能有几百种,有些还是套装的精品书。借着手电光,翻找要看的书,找到了“四大名著”,还有《聊斋志异》、《西厢记》等十余部古典书籍。书拿回来后,我们如获至宝,由专人保管,绝不外传。

白天,我们拿着书到山上没人处看。晚上,躺在被窝里用手电照着看。看到精彩处不仅叫好,还要给大家讲一遍。当时,大家围绕《三国演义》争论得最热烈,无非是这套书主要经典在哪里?书中谁的智谋最高?谁是真正的英雄?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为某位英雄的失败而惋惜。知青们一本一本地看着,有的书甚至反复看了几遍。就这样,中国的历史片段在大家的脑海中一遍遍重演。这一段时间,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历史。我们崇拜关羽的“仁、义、礼、智、信”,认为这是做人之道。羡慕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二家、斌子、小翔、安子、柱子还模仿古代仪式,面北磕头,成为结拜兄弟。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至今仍保持着兄弟之情。

阅读古典文学,我不仅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同时,对它的写作技法,也有了一些了解。像《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的描写:一百零八个人,一百零八种性格,都不重复,可见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深入了解人间百态的功力。《红楼梦》中写的不仅是一些男男女女的卿卿我我,通篇贯穿二百余首诗赋,更增添了作品的诗情画意,可见作者高深的文学修养。

对古典文学的阅读,使安子加深了对古典文学的了解,以至后来他十分钟爱古典文学。由于对中国历史的热爱,柱子回城后参加了辽宁省委党校函授历史系的学习,并取得本科文凭。

在那个文化荒漠的年代,在那个闭塞的小山村,能够学习那么多的历史名著,品尝那样丰盛的文化大餐真是一种精神享受。那段日子,书成为了每个人形影不离的朋友,置心于书中,吮吸着中华文化的营养。后来,我们回城参加工作,便再也没有机会和时间,像当年那样集中地、认真地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