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7128800000027

第27章 任“陆军上将”的次子蒋纬国(1)

一、难解的身世之谜

外界传说蒋纬国是戴季陶的儿子,蒋纬国问过戴季陶,戴拿出一张自己的照片,又拿出一张蒋介石的照片,问蒋纬国到底像谁,没有作正面回答。蒋介石也未置可否。

在蒋家第二代中,蒋纬国是一位被议论得多、颇为“尴尬”的人物。无论他的身世或经历,都有太多解不开的“结”。

谁是蒋纬国真正的父亲?他究竟姓戴还是姓蒋?在蒋纬国一生认称的几近半打的“妈妈”中,有没有他的生身母亲?蒋介石与蒋纬国“父子”之间,蒋经国与蒋纬国“兄弟”之间,究竟有没有血缘关系?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充满了神秘色彩,隐晦不明,扑朔迷离,困扰着关注于蒋氏家族史的“有心人”,同样,也困扰着“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当事人蒋纬国。

蒋纬国1916年出生于日本,关于他的身世,以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言蒋纬国就是蒋介石的“血亲”之子。相传,国民党“反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与陈其美、戴季陶等人东渡日本避祸。在此期间,蒋介石与一日本女子相好同居,生有二子,一名安国,一名纬国;一习文,一习武。安国过继给戴季陶,交戴元配纽有恒女士抚养,纬国则由蒋介石领回国,交蒋的侧室姚冶诚女士领养。故经国、安国、纬国三人乃是一父所生,实为同父异母的兄弟。

其二,言蒋纬国生父不明,既可能是蒋介石,也可能是戴季陶。传说,蒋介石与戴季陶在日本期间,共租一屋而居,房东为他们介绍了一位下女。3年下来,日本女子产下一男婴,但谁是这孩子的父亲,3人都搞不清。因为当时蒋介石已经有了蒋经国,就主动把男婴让给戴季陶做儿子。戴季陶在婴儿一岁多的时候把他抱回上海,但重礼教的戴家并不接受这个私生子,不得已,戴季陶只得把婴儿交给蒋介石抚养,取名纬国,由姚氏抱回苏州,视同己出。

仔细推敲,这两种传闻均有明显漏洞,无法自圆其说。然而,对于外间的纷纷议论,无论是蒋介石或是戴季陶,一直保持缄默,从未出面澄清。蒋纬国第一次正面触及这一问题是在1940年,当时他刚从德国留学归来返回重庆。一天,蒋纬国在蒋介石的书房里看到一本美国作家约翰?根舍所写的《亚洲内幕》(InsideASia),其中有一段提到“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少尉是国民党一位元老戴先生所生,后因为某种原因过继给蒋介石”。蒋纬国好奇心大起,他没敢去问蒋介石,就去找戴季陶“证实”。戴季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一张蒋介石的照片,又拿出一面镜子,让蒋纬国拿着镜子自己照自己侧面,接着问他:“是像这边,还是像那边?”意思是,究竟是像相片中的人,还是像镜后的人。

这个没头没脑的解释令蒋纬国啼笑皆非。直到1949年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覆亡前夕,戴季陶自杀身亡,蒋纬国也再未能从他那里证实自己的身世。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关于蒋纬国身世的种种传闻一直未曾断续。大约在1956年至1957年之交时,有人发现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血型同为0型,而蒋纬国则不同型。又因蒋经国说过:“0型血的血液,是英雄血”的话,遂致有人据此传开蒋纬国非蒋家亲骨肉的说法。当然,也有人反驳说:“一个人血型,遗传自父亲或母亲的血型,均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不能因父子不同血型而证明出什么,因为他可以与母亲同血型的。”然而,尽管在医学上的解释如此,可是“蒋纬国与蒋介石不同血型,而与戴安国同血型”的纷纷议论,给蒋纬国带来的困扰,是可以想象到的。据说,蒋纬国曾半真半假地自谑道:“我如果不姓‘蒋’而姓‘戴’,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在1959年至1960年之时,又有人传出:蒋纬国之所以自己说出“我如果不姓‘蒋’而姓‘戴’……”的话,是出自那时某一党国元老对他所作的指点,其作用,颇相似于三国时代诸葛亮对刘表儿子刘琦所作的指点。果然,在蒋纬国自己说“不是蒋家的骨血”之后,流言逐渐平息,他的困扰与烦恼也日渐减轻。其后,在1961年顺利晋升中将,复任装甲兵司令,1962年又调任陆军指参大学校长。然而,到了1964年,由于装甲兵发生了“湖口兵变”事件,与装甲兵渊源极深的蒋纬国难脱瓜葛,受到极大的牵连,中将官阶一干就是14年。等蒋介石病逝的翌年,濒临中将退役限龄(60岁)的前夕,才由蒋经国提拔晋升为上将,调任三军大学校长。如此曲折的升迁之途,在蒋家系统人事安排的惯例上,是颇令人费解的。故而,当时台湾国民党政界有人就直截了当地认为:除非蒋纬国非蒋家骨血,否则蒋纬国之境遇谅不致如此尴尬!

到了1975年蒋介石撒手归西的那段时日里,“蒋纬国姓戴不姓蒋”之论仿佛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人直接从蒋经国亲撰之《守父灵一月记》一书寻找答案,认为书中蒋经国提及儿子、女婿、媳妇、子孙之处颇多,但对蒋纬国却只字不提,故而蒋经国此书一出,给人的印象,似乎蒋家只有一位“孝子”而蒋纬国却被蒋家“遗忘”了。正由于这个“遗忘”的存在,令人联想到蒋纬国究竟是不是蒋介石的“儿子”?如果是,为何蒋家只有蒋经国一位“孝子”如果不是,蒋纬国又是谁的“儿子”?

到了1986年前后,蒋纬国的身世之谜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起因是一本蒋纬国自陈家世、声言他“姓戴不姓蒋”的书——《蒋纬国报到》。虽然关于蒋纬国非蒋家骨血的说法流传已有多年,但是由蒋纬国本人亲口道出,自是石破天惊之举,一时朝野震动!

在一本《蒋纬国报到》的书中,称蒋纬国是戴季陶与日本一位女性所生,因惧内也置于蒋介石名下。戴季陶不置可否,但其生母是日本护士重松金子已证实。

《蒋纬国报到》一书,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香港女作家孙淡宁(笔名农妇)出面策划的。1984年,孙淡宁通过长辈的介绍,专程到台湾与蒋纬国洽商编写《蒋纬国回忆录》事宜,经蒋纬国首肯,孙淡宁即以访谈录音的形式,将蒋纬国口述“一生事略”记录整理,前后历时两年,于1986年基本成书。全书共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蒋纬国自述他为什么会研究战略,第二部分则全在“大谈战略”。

严格说来,《蒋纬国报到》一书,并不符合口述回忆录的体例,内中谈战略之处太多,它只能说是一部“蒋纬国战略史”。此书最敏感的内容,是蒋纬国在书的前两章中首次披露了自己的身世的几段文字。由于孙淡宁对于蒋纬国的血缘背景了解甚少,这最重要的问题被她几乎是“一笔带过”,既没深究,亦未详叙。然而,因为笔触蒋家内幕,仅此已足撼世!书中写道:“根据蒋纬国的说法:他是党国元老、前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的儿子,真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兄长,是前中信局驻欧代表戴安国(已逝)。而蒋介石是他的‘义父’,蒋经国则是他的‘义兄’。”

孙淡宁引述蒋纬国的话说:戴安国乃是戴季陶于民国前一年(1911年)东渡日本后,与一位东瀛女子同居所生。后来辛亥后亡命日本,才与安国母子会面。民国五年(1916年)年初,戴季陶携眷返回上海定居。同年10月,蒋纬国出世,即寄养于戴家,交由戴氏元配纽有恒女士抚养。民国八年(1919年),蒋介石难违母命,为了替亡弟蒋瑞青立嗣,不得已将蒋经国过继给蒋瑞青,以免亡弟绝嗣。由于蒋经国是蒋介石的独子,其“兼桃立嗣”,令蒋介石有绝后之虞,故向戴季陶要求领养蒋纬国,以承袭蒋氏血脉。经戴季陶首肯,蒋介石才将蒋纬国携回浙江奉化原籍,交由侍妾姚冶诚抚养。所以,当蒋纬国论及与戴安国关系时,他说:“我与安国,情同手足,血浓于水。”蒋纬国这番话,证明了蒋纬国与戴安国的兄弟关系,他们同是戴季陶的儿子,而到了1920年,蒋纬国的妹妹世芳亦出世,时值军阀混乱时期,戴季陶与蒋介石因为无暇抚养世芳,只好将世芳交由前上海商场殷实商人颜博诚夫妇养育,故易名为“颜世芳”。

据说,全书原稿经蒋纬国本人审阅之后,认为“没有问题”,才授权孙淡宁出版。孙淡宁找了台北的远流出版社,谈好出版条件,她本人就去了美国。出版社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付印之前,将五校后的“大样”送请蒋纬国亲自审定。孰料,就在此时,竟又传出此书“决定不出版了”的消息。真正原因是什么?出版社和蒋纬国双方都三缄其口。

参与《蒋纬国报到》一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均为一时之选,封面设计郭英声、版面设计李毓礼,都是台湾文化界名人。包括香港作者孙淡宁与政界及新闻媒介的关系亦十分密切。因而当远流出版社从孙淡宁那里取得《蒋纬国报到》的出版权之后,消息很快外泄。首先是《联合报》凭借私人关系搞出来一份大样,准备在副刊上予以连载,接着一向以《联合报》为竞争对手的《中国时报》也设法弄走一份大样。其后,台北市政府主管出版业务的“一支人马”及“隶属调查局”的“另一支人马”,也都凭借职权,从远流出版社各索取走一份大样。据传,有大样的影印件被《联合报》的老板、国民党中常委王惕吾,密呈最高当局审阅,“文工会”的主任宋楚瑜也得到了一份影印件。

当《蒋纬国报到》的大样纷纷流出后,“一股巨大的压力”立刻袭来。远流出版社首其当冲,被限令不得再外泄大样,否则“依法”从事。据信,压力来自四方面:

(一)蒋纬国的亲信部属。由于这批人以蒋纬国马首是瞻,蒋纬国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蒋纬国报到》一旦出版,可能就是蒋纬国解甲归田之日,蒋纬国可以不在乎,他们在乎!

(二)国民党的情治系统。这种“丑化”蒋介石的著作,显然会“混淆视听”,“扰乱民心士气”。

出世,时值军阀混乱时期,戴季陶与蒋介石因为无暇抚养世芳,只好将世芳交由前上海商场殷实商人颜博诚夫妇养育,故易名为“颜世芳”。

据说,全书原稿经蒋纬国本人审阅之后,认为“没有问题”,才授权孙淡宁出版。孙淡宁找了台北的远流出版社,谈好出版条件,她本人就去了美国。出版社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付印之前,将五校后的“大样”送请蒋纬国亲自审定。孰料,就在此时,竟又传出此书“决定不出版了”的消息。真正原因是什么?出版社和蒋纬国双方都三缄其口。

参与《蒋纬国报到》一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均为一时之选,封面设计郭英声、版面设计李毓礼,都是台湾文化界名人。包括香港作者孙淡宁与政界及新闻媒介的关系亦十分密切。因而当远流出版社从孙淡宁那里取得《蒋纬国报到》的出版权之后,消息很快外泄。首先是《联合报》凭借私人关系搞出来一份大样,准备在副刊上予以连载,接着一向以《联合报》为竞争对手的《中国时报》也设法弄走一份大样。其后,台北市政府主管出版业务的“一支人马”及“隶属调查局”的“另一支人马”,也都凭借职权,从远流出版社各索取走一份大样。据传,有大样的影印件被《联合报》的老板、国民党中常委王惕吾,密呈最高当局审阅,“文工会”的主任宋楚瑜也得到了一份影印件。

当《蒋纬国报到》的大样纷纷流出后,“一股巨大的压力”立刻袭来。远流出版社首其当冲,被限令不得再外泄大样,否则“依法”从事。据信,压力来自四方面:

(一)蒋纬国的亲信部属。由于这批人以蒋纬国马首是瞻,蒋纬国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蒋纬国报到》一旦出版,可能就是蒋纬国解甲归田之日,蒋纬国可以不在乎,他们在乎!

(二)国民党的情治系统。这种“丑化”蒋介石的著作,显然会“混淆视听”,“扰乱民心士气”。

(三)蒋经国的指示。据说,蒋经国得知此事后,颇为不悦,曾面斥蒋纬国不智之举!

(四)宋美龄的劝说。据悉,此事也惊动了在美国的宋美龄,经过一番“家庭恳谈”,蒋纬国最后决定不予出版该书。

至此,孙淡宁费尽心血的《蒋纬国报到》一书的出版事宜终告搁浅。然而,书不出版,大样却可以无限制影印,好客的蒋纬国陆续影印了许多份,分赠知己好友、亲信部属。“蒋纬国姓戴不姓蒋”,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

不久,香港出版的《蒋纬国传》(《广角镜》台港问题丛书之一,李达编著)一书,又详尽披露了蒋纬国生父戴季陶与其生母津渊美智子婚姻纠葛的实情。书中言:蒋纬国确是戴季陶的儿子,他与戴安国都是一母所生。他们的生母是一位日本艺妓,名叫津渊美智子。

辛亥革命前夕,蒋介石、陈其美、戴季陶等人相继东渡日本留学,即在津渊美智子屋中相结识,成为生死之交的“革命同志”。在蒋、陈、戴3人当中,戴季陶风流倜傥,又喜作狎邪之游,周旋于宾朋之间,尝以风流韵事为生平乐事。当时戴季陶的举动及神采,令美智子颇为倾心,她追随戴季陶左右,生有二子,此即安国与纬国。

1916年,戴季陶携眷从日本回国到上海,美智子遂有定居中国之意,终因当时中国政局不稳定,且戴、蒋等人风云奔波,迁徙不定,1920年美智子只好返回日本。直到北伐战争结束,戴季陶、蒋介石成为当时左右时局的风头人物,戴季陶有了名正言顺的正牌夫人纽有恒,美智子与戴季陶之间这段异国之情迫告中断,但安国与纬国却因亲情所系,与生母之间常有书信往返。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纬国年事已长,虽有奉养美智子之意,然因蒋介石新任正牌夫人宋美龄之故,过于张扬,会令其出丑,遂只好作罢。1957年2月,蒋纬国再婚。他在胞兄戴安国的陪同下,与新婚夫人邱爱伦前往日本东京联合教堂举行结婚典礼,其主婚人就是蒋纬国的生母津渊美智子。1967年,蒋纬国应邀访日时,念及其生母年事已高,遂秘密接母亲来台定居丰原市,直到1977年其生母逝世止,这中间的10年,也是蒋纬国一生惟一享有天伦之乐的10年。

此书关于蒋纬国身世的描述,有不少以讹传讹、穿凿附会之处。书中称蒋纬国的生母是一位日本艺妓津渊美智子,但据蒋纬国表示,他从未见过他的生母。而了解蒋纬国行止的人也大都晓得,住在台中丰原的不是津渊美智子,而是蒋纬国的养母姚冶诚。那么,蒋纬国的生母津渊美智子的下落究竟如何,蒋纬国不曾言,外人自然也无从得知,这又是一个谜!

在台湾,最早把《蒋纬国报到》一书的内容及其被禁出版的经过在新闻媒介上公开曝光的,是党外杂志《第一线》周刊,在其创刊号上“放胆”选用了蒋纬国身着军装的一帧近照为封面,特意加以报道。总编辑吴祥辉亲撰《蒋纬国报到——蒋纬国自述身世之谜》一文。由于此文系第一篇有系统地介绍蒋纬国与蒋家的“血缘亲情”的文章,甫经刊出,立即受到台湾各界的注目。甚至就连蒋纬国在审阅吴祥辉的文章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该文叙述蒋纬国一生经历的真实性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但他却认为其中的真实性有待商榷。换句话说,蒋纬国对这篇文章虽颇为赞许,但是他认为有问题的部分,就是他身世之谜的“关键”。由于这个“有意”疏忽,故被蒋纬国视为该文瑕疵。据传,蒋纬国认为百分之三十不实在的部分,并非该文作者“惜墨如金”的“略而不论”,主要是作者为顾及到蒋纬国的“政治处境”,才不愿揭破蒋纬国的隐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