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7128800000062

第62章 手足情·乡党情·故乡情(2)

王贤东是王采玉嫁到蒋家的介绍人,又长期为蒋家管账,探得蒋氏好感。王世和是王贤东的侄孙,又名忠淼。王贤东年老回乡时,由王世和的继父王良鹤继任玉泰盐铺管账,主良鹤托蒋母向蒋介石请求带其子世和去广东从军。王世和原在溪口天生咸货店当秤手。蒋叫王世和送一篮咸货来,当面看他举止如何。王世和送货到丰镐房,蒋命他吊在屋柱钉子上。王因人矮,取凳垫脚挂上,随即用抹布揩去凳上留下的脚印,把凳放回原处。蒋认为他做事小心,就面允带他去广东,初随蒋充勤务兵,军校招生时,批准他为第一期军校学生。毕业之时,家乡曾敲着12面铜锣向王良鹤报喜。1939年,王世和充任蒋介石侍卫大队长,1944年俞济时接拿七十四军,他任副军长。再进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因他嗜赌如命,常常误卯不到,蒋先前曾两次将他革职闲置。西安事变后,蒋孝先被东北军枪击殒命,蒋又任用他为侍卫长。抗战胜利后,王世和在溪口开设五泰钱庄,初聘唐瑞福为经理,后由王世和自兼并在溪口大造住宅。

此外,葛竹王家因蒋介石的提携重用而飞黄腾达者,还有王惜寸。王惜寸族名时荣,按照葛竹王族贤、良、忠、时的排行说,他是小房的时字辈。但他曾在葛竹凤翥学堂教书,因蒋介石童年一度在凤翥读书,故乡人还是尊称他为荣先生。后来王贤裕的掌房姐姐在唐田请师教读其子女,贤裕邀惜寸同往受业。民初凤翥学堂成立,惜寸回乡任教师,以后又在康岭办中学,担任过嵊县政府秘书。蒋介石去广东办黄埔军校,邀王惜寸任军校秘书,北伐后被任为浙江省财政厅长和中国农民银行常驻监察委员。他的元配妻俞经香,生二子二女,长子为白痴,二女为王民嘉、王民华,均在上海;续娶沈鞠辉,生七子,一在北京,一在美国,其余在台湾。

王震南、王世和、王惜寸,是葛竹村里跟随蒋介石去台湾的3个母系至亲。王采玉的两个胞弟贤钜、贤裕虽然没有跟蒋外出做官,但在家乡却备受蒋家的关照。

蒋介石丧母后,仍常到葛竹村外婆家探亲,有准确时间可查的有这样几次:一是1921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日记上写着“……往葛竹省诸舅氏,十一时启行,下午四时后到。”“十一月一日,下午至石门拜访单有德姨父母(即蒋母王采玉的同父异母姐姐的夫家),傍晚,展谒外祖母墓。”二是1936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那天葛竹有新屋竖台门,蒋介石亲临祝贺。三是1937年3月,王贤钜70岁做寿,蒋介石因事不能到场,特请宋美龄作代表,到葛竹为娘舅做寿,送去两幅金字寿轴。四是1949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日,同行的有蒋经国及其子女,在葛竹住宿了一夜,这是蒋氏父子离开大陆前夕最后一次向舅家告别了。

三、辞别故乡

蒋介石下野之后,回到故乡溪口镇,大修族谱,宴亲朋乡党。后自觉在家乡来日无多,便遍访亲友.祭祀先辈。

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后,当天即乘坐飞机离开南京,下塌于杭州笕桥航空学校的宿舍。

浙江省主席陈仪在西湖边的楼外楼餐馆设宴,为蒋介石洗尘接风。陪同的除陈仪外,还有陈诚、汤恩伯等心腹和蒋经国。

(蒋介石翻阅蒋氏族谱。)

这次下野,对于蒋介石这样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来说,心情是非常难受的。正因为如此,楼外楼里的山珍海味,他吃起来也索然无味。

第二天,蒋介石在众人的陪同下,从杭州坐飞机到宁波,然后换乘防弹轿车,往溪口镇驶来。

车过武岭门,进入溪口镇。轿车沿街而行,最后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宅院门口停了下来。这座大院就是蒋介石的老宅——丰镐房。

蒋介石回到溪口的第二天早晨,陪同他来的一些国民党要员到慈庵内向主人告辞。

陈诚和汤恩伯前来告辞。陈诚带着一种悲凉的语调说:“总统,我们这就回去了,万望总统多加保重。总统对卑职还有什么吩咐吗?”

蒋介石说:“多谢你们一路相送。你们身负重荷,宜早回去处理政务军务。”他望了汤恩伯一眼说:“眼下局势虽然如此,但前途未卜,你们也要自身保重。淞沪乃最要紧处,希望好自为之,切勿疏失。”

接着,又望了陈诚一眼说:“至于台湾,你应该明白,我也就不多说了。”

说完,蒋介石送他们走出慈庵,一直望着陈、汤两人身影消失后才回房内。

蒋介石这次回到溪口,镇上的人们私下议论纷纷:“听说总裁指挥国军打了败仗,所以才回到老家。”“听说总统要终老在溪口啦!”

蒋经国则对乡亲们说:“这次回乡,是筹备修谱进谱大事来的,望各位乡亲父老兄弟多加关照。”

蒋经国这年40岁,长得结实矮胖,不像蒋介石那样高颧骨,瘦骨脸,而像他生母毛氏,脸上还有几个浅黑的麻子。

蒋经国说这次回乡是为了修谱进谱,这话也不完全是假的。蒋介石十分重视修族谱这件事。

《武岭蒋氏宗谱》是1918年纂修的,到1948年满30年时,又该重修了。30年修一次族谱,这是旧社会各姓各族的一个规矩。为了重修族谱,在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就让蒋经国派人从奉化故乡密将族谱间道携到赣州,再送至陪都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亲自过问族谱的修纂之事,并派人查考蒋氏先世事迹有疑问的说法。当时任南京政府教育部秘书的沙孟海,被蒋氏父子请去负责重修族谱工作。有意思的是,沙的4个弟弟和弟媳都是长期从事中共地下党工作或在解放区工作的革命者。当然,蒋氏父子对此情况是不知晓的。

在修谱过程中,对蒋介石元配毛氏与宋美龄等在宗谱中如何叙记成为修谱人员的一大难题。他们只好让蒋介石自己动笔写。蒋介石亲自写成稿子交给修谱成员。其世牒原文如下:

周泰,原名瑞元,一名中正,字介石,肇聪次子。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肄业,考送日本振武学校毕业,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团士官候补生。大元帅府参谋长、大本营参谋长、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陆海空军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大总统。清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十五日午时生。光绪三十三年加入同盟会。民国十九年十月受基督教洗札。配毛氏,民国十年出为慈庵王太夫人义女。民国十六年继配宋氏美龄,美国韦尔斯莱大学学士,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二月十二日生。予经国、纬国。

毛氏与蒋离婚,谱中没明说。两子是谁所生,亦未叙及。蒋经国生母毛氏没问题,蒋纬国生母是谁,社会上有不同传说,修谱人员也不好考查。在修谱期间,蒋纬国问修谱人员,谱中是否写上了他的母亲。他在得知谱中的说法是根据他父亲的手稿编列出来时,沉默良久,最后说:“过30年再说罢。”

《蒋氏宗谱》修成后,交上海中华书局用聚珍仿宋版排印,大型线装,每部6大册。

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后,大搞进谱仪式,打开祠堂门祭告祖宗,大摆酒席,宴请族中父老,但蒋已准备放弃大陆,把台湾作为反共基地。所以,进谱宴会,也就变成了告别宴会。

蒋介石这次在溪口,当得知有人考证出蒋氏祖先是北宋金紫大夫蒋浚明时,他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自下野以来,他还从未有过这种笑容。

蒋介石回到溪口后,表面上装得像闲云野鹤,游山玩水,逛庙宇,实际上仍紧紧控制着国民党的军政财大权。

1月25日,回到溪口的第4天,蒋介石就召集顾祝同、汤恩伯等高级将领召开小型军事会议。会上,蒋把长江防线划为两大战区:湖口以西归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指挥,其兵力25万人;湖口以东归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指挥,其兵力45万人。会后,蒋派专人把作战方案交白崇禧,令其执行,但对湖口以东的具体作战计划则保守秘密。

1月底,蒋介石在溪口召见行政院秘书长黄少谷,私授其意,决定将中央党部先行迁至广州。随即,中央党部以“对国民党现状加以整顿,图根本改革”的名义迁到广州,这表明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不与南京政府的代总统李宗仁合作。

2月1日,蒋介石又亲笔下令;将中央银行库存的92万两黄金和一批白银、银元全都转运台湾。这导致李宗仁手头空无分文,军饷无法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