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7131400000021

第21章 人生历程步步求稳——人生大事禁忌(3)

最广泛的说法是,可能人们发现,如果同一血统的人婚配的话,会不利于子孙后代的生育。因为同一姓氏的人往往都是同一个血统,所以人们为了禁止同血统的人婚配,就禁止同姓的人通婚。在《白虎通义》

中说:“不娶同姓,娶同姓者一国同血脉,遂至无子孙。”《左传》说: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说:“同姓不婚,惧不殖也。”说的都是此理。

这一看法,从现在优生学上讲是有依据的、有意义的。血缘相近的人通婚影响后代人的健康,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还有一种说法就显得有些夸大其词:人们认为同姓的人结婚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国语》说:“娶妻避其同姓,畏灾乱也。”这是告诉人们避免娶同姓的妻子就是避免娶灾难。

关于这一种说法在少数民族中比较多见。有些少数民族的人觉得同姓人结婚是“乱来”,会得罪“天”,“天”会因此而降罪于人。

至于老天会怎么降灾,人们的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说会导致旱涝灾害,有的说会雷击劈人,还有的说会让田里的庄稼歉收。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这种“天”的惩罚不仅是结婚的两个人的事儿,而且还要惩罚全村人或一地区的人。因此,如果一个村子里有同姓的人结婚,他们要受到村子里的人的歧视和严惩。村子里的人会将违反这一禁忌的人及其家人全部赶出村子,有的甚至将当事人用火烧死,人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老天的谅解。

如今,由于时代的不同,科学的进步,人们再一次弄懂了优生优育与血缘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懂得并不是同一姓氏的人就一定有紧密的血缘关系,所以同姓不婚的禁忌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虽然如此,在民间人们多少还是要留心一些。又由于一些专家学者提出远血缘婚配对后代有好处的观点,人们就更留心这些了。

异姓不婚禁忌

在中国,也有异姓不婚的情况。不过这些异姓不通婚的原因大多也是由同一血统禁婚转化过来的。这一禁忌的形成跟人们姓氏的转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理解这一禁忌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先了解一下姓氏是怎样转化的。

最初是姓表血统,氏表居地,后来就转化成姓氏都表血统并且代表着同一血统内的分别。在《史记·秦本纪》中有“赢姓十四氏”的说法。所谓“赢姓十四氏”是说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和赵氏都山自于赢姓,是伯益的后代。在秦之前,分封诸国,这十四氏分别是他们的国家名,后来他们的后代就以国名做自己的姓氏。

古人有百世不通婚的说法,所以在古时这十四个姓氏的人虽然大家不同姓,但仍然不能通婚。因为他们的祖宗都姓“赢”,他们通婚,就无异于同一血统结合。

不过,说是百世不通婚,事实上是很难实行得了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同血缘禁婚这一问题研究得越来越深入,到今日恐怕很难再有此忌讳了。如果今天有人说徐、江、黄等姓不得通婚,肯定惹来他人的笑话。

虽说如此,在民间,一些地域和民族中仍然有异姓不婚的特例存在着。

据说在我国南部的一些地区就有“周苏连”、“陈胡姚”、“徐余涂”、“萧叶”、“许柯”等异姓问是不允许结合的。人们传言,如果冒犯了这一禁忌,他们孩子的健康会受到损害。这和古代畏惧“不蕃”、“不殖”、“灾乱”、“不伦”有着同样的原因。因为他们深信,这些姓氏的人是同一个祖先。

在我国东北的某些地区,也有异姓不婚的禁忌,即“关魏葛”、“吴孟”等异姓问不结合。

异辈不婚禁忌

关于异辈不婚的禁忌,是十分容易理解的,在我国历史上古已有之。因为人们觉得异辈通婚是标准的乱伦行为,所以古人说“异辈婚配,与牲畜无异”。这是符合科学规律和社会伦理的。个别违反这一婚姻习俗的人会遭到人们强烈的声讨和严厉的惩罚。

尽管如此,有些人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异辈通婚。比如:刘邦的皇后吕雉为了控制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竟然强迫汉惠帝娶了他亲姐姐的闺女。可怜的汉惠帝面对这桩可笑的婚姻,左右为难。如果说汉惠帝娶自己的亲外甥女是出于无奈,可以谅解的话,那么唐玄宗娶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就没办法不令人谴责了。唐玄宗娶杨玉环不图别的,只为美貌。

表亲婚禁忌

民间认为姨母跟母亲相差无己,姨表兄妹就等于自己的亲兄妹一样,所以才有“姑表亲、姨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说法。也正是由于如此,在旧时是禁忌姨表兄妹通婚的。

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今天,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我国的《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姨表亲正好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所以现在姨表亲也是禁止通婚的。

在古代,虽然姨表亲有婚配的禁忌,可是在民间却有“舅表婚”的风俗。“舅表婚”又被人们称为交错从表婚,是指姑舅表兄弟姊妹之问有优先婚配的权利。

虽然倡导“舅表婚”,但是只许可姑姑家的儿子娶舅舅家的女儿,禁止舅舅家的儿子娶姑姑家的女儿。因为在民间人们觉得姑母和父亲的血脉相同,娶姑家的姑娘为媳妇便是“回头婚”。因此,所谓的“骨血不能倒流”是忌讳姑姑家的女儿到舅舅家当媳妇。

在旧时,虽然外甥女不能到舅舅家当媳妇,但是却有很多地方倡导“姑母做婆”的说法。其含义是:姑母的儿子有权而且必须娶舅父的女儿为妻,或者说侄女一旦出生以后就注定要当姑家的儿媳妇。以至后来把这个范围扩大,即:凡姑爷种姓氏的任何一男子一定要娶丈人种姓氏的任何(同辈的)女子。

在有的地方,如果舅舅家有女儿的话,外甥必须跟舅舅家提亲,或者跟与舅舅家同一姓氏的人提亲。如果外甥向别的姓氏的人提亲的话,必须征得舅舅家的同意,另外这个人还得给自己的表妹道歉。即使舅舅家没有女儿或者年龄与自己不一致,在别的姓氏的人提亲的时候也要取得舅舅家的同意,否则舅舅家就会挑眼,甚至亲戚之间反目成仇。

在中国民间许多地区曾经热衷于这种表亲婚,并称之为“亲上加亲”,认为是喜上加喜。后来,新的《婚姻法》出台,才渐渐改变了这种习俗。

等级外禁姗

中国人的婚姻自古以来就讲求门当户对。婚姻上的“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背景以及经济状况一致。在古代社会中,“门当户对”是很普通的事情。由于当时社会特别保守,自古以来年轻人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亲代办的。双方的父母亲都比较喜欢家庭的社会地位和背景以及经济状况相等的年轻男女结婚,所以与不同等级的人结合就成了男女结合中的一个禁忌。

在古代,一般说来越级婚姻是很罕见的情形。在顺势的越级婚姻亦即新郎地位高于新娘地位的婚姻和逆势的越级婚姻亦即新娘地位高于新郎地位的婚姻中,由低位升级到高位的一方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由高位降级到低位的一方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唾弃。

在封建社会包办婚姻流行时期,越级婚姻是被禁止的,特别是地位高的一方是忌讳找地位低的一方做配偶的。而地位低的一方出于对世俗偏见、舆论压力以及婚后姻亲关系等方面的顾虑也通常忌讳“攀高门”。

一是恐怕事不成遭人耻笑,二是担心成亲后自己会受对方的鄙视和虐待。

实际上,缔结婚姻的双方,其社会地位和贫富状况也是不能不作为一项基本条件来考虑的,但美满的婚姻不会以此作为唯一的标准。

等级内婚有时也通过职业内婚的形态表现出来。旧社会汉族有对某些职业歧视的俗见。比如:剃头的、修脚的、当衙役的、唱戏的等职业都被人们认为是低贱的行业。通常社会中人都不愿与这些行业中的人联姻。在某些地区就忌讳剃头匠的儿子娶银匠的女儿为妻,认为这也是门不当,户不对。个中的原因,一是人们对职业的偏见,二是这两种职业就其经济收入上来说也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别差不多大到了可以把这两种职业也当做社会中的两个不同等级来看待的程度了。

因此,社会地位、贫富状况差别不甚大的家庭,其联姻的概率就大些;相反,如果两个家庭分属于社会地位和财力特别悬殊的两个等级(阶层),那么,其联姻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在主人和奴仆之间也是绝对禁婚的。有些这方面的婚禁还被列人了法律之中形成制度。这不仅仅是因为两者之间的社会地位相差太大,还因为统治阶级要保持自己所谓的纯正的高贵血统。

忌年龄过大

在民间,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对对方的年龄也是有忌讳的。通常说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都忌讳对方年龄超过婚龄许多。如果对方的年龄太大,一方就会有所怀疑:这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大还没娶妻呢?为什么这么大还没嫁人呢?

假如各方面都正常的话为什么会等到这个时候?在民间有句俗话“闺女大了不可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就是讲忌讳女儿大了还不嫁人的。因为青年男女到了适婚的年龄不结婚,恐怕会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来,正如俗谚中说的“男大不婚,女大不嫁,恐怕弄出大笑话”。

老不娶少妻

在民间,通常说来,人们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一般男的要比女的大,但是这个大并不是没有要求的。通常忌讳双方年龄相差太大。如果相差十岁以上就会受到舆论的责备。俗谚云“年老不娶少妻”,“年老不要娶少妻,要娶少妻生闲气”。这些禁忌是很有讲究的,人们常说“五岁一个代沟”,如果结婚双方年龄相差太大,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他们的婚姻都要面对严峻的考验。

年龄之差的禁忌

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人们很在意男女双方的年龄差。在民间还有忌年龄相差三岁、六岁、九岁的说法,以为会犯刑、冲、克、害,对婚姻不好。对于女比男大,往往是忌讳的。特别忌讳女比男大一岁。俗语云:“女大一,不是妻。”豫西一带俗称:“女大一,黄金飞;女大两,黄金长。”意思就是女的比男的大一岁,结婚后要破财,但女的比男的大两岁,结婚后反而会发财。它忌讳的是女的比男的大得少,说是越大得多,越知道心疼男的,男的越有福。所以旧时有嫁小女婿的风俗。这样婆家娶个大媳妇,一来知道疼丈夫,二来家里又多了个劳动力。在民间还有忌男女双方同年生的,特别忌同年同月出生。河南有俗谚云:“同岁不同月,同月子宫缺。”意为同年同月出生的人结婚会损害后代子孙的繁衍。

忌违反长幼顺序

人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还要看对方在家里的排行。如果排行老大,这没有什么可考虑的。但是假如对方在家里不是排行老大的话,要看看对方的哥哥或者姐姐是不是都结婚了。如果都结婚了,也不用顾虑了;但是对方的哥哥姐姐要是没结婚的话,就要考虑对方是不是适合的人选了。因为在民间兄弟姐妹之间结婚也要考虑行次,若没有特殊原因,弟弟绝不先于哥哥结婚。如果弟弟先于哥哥结婚了,或者妹妹先于姐姐嫁人了,总要向哥哥、姐姐表示道歉,总觉得做了件愧对哥哥、姐姐的事情。

婚配的生肖禁思

所谓生肖就是属相,这是中国一个很特别的记人生年的办法,就是以十二地支来循环往复地记载人们的生年。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因为这些字音很单调,很不具体,不好记,民问就又以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和其相对应地排列起来,成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

在旧时,人们认为,一个人的属相也是这个人命运的范畴,人们属什么,性格或者外形就跟什么动物的相像。所以人们总是从隐约中觉得,生肖跟选择配偶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属相上也有一些关于婚配的禁忌。

民间认为结婚的男女双方在属相上也不能犯冲。所谓生肖相冲就是两个不同生肖,其立场和方位对立而互不相让,针锋相对。人们觉得生肖相冲的婚姻也不能幸福美满。

首先,老鼠兔子不成婚。民间认为子鼠卯兔为无礼之刑。好比“儿子殴打母亲”,特别不孝,属于无礼。两人在一起刚开始比较恩爱,后来一方对另一方的感情渐渐疏远。

其次,虎猴一见两地分。男人忌讳属虎的女人,属虎的男人在寻对象的时候也不是百无禁忌的。民间以为属虎的男人忌讳跟属猴的女人在一起。寅虎和申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是相冲又是犯刑。寅申冲为“阳阳同性对抗无情之冲”,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会有一个人常常生病,或者在一起的时间特别少。经常分开感情还好一点,如果经常在一起反而会经常吵嘴。寅巳申无恩之刑也是这样。

再次,金鸡不到马群跑。民问认为酉鸡和午马的关系虽然不是太坏,但是火克制金。大地之火对金银首饰之金的克制,这种相克力量不大,但是阴方受损失,女方要多关注身体疾病。

第四,江猪不敢跳龙门。民间认为辰龙克制亥猪。辰为土,亥为水,“水来土掩”,水受土的克制。这种克制也是有力之克,两者的结合可能会损害到财运。因为“辰”为财库,财库受克制总会损害财运。

第五,戌狗不到巳上去。民问认为,戌狗与巳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方全部奉献而耗空自己,虽然感情美满但是不会长久。巳火为南方万家灯头之火,力量有限,而戌土为干土,土干而不湿为无情。用“灯头之火”生“干燥之土”,会耗空自己感情,虽美满但是不长久,久不为美。

最后,牛羊相逢泪淋淋。民间认为丑牛冲未羊,丑土和未土都是土,两者都属阴,阴与阴为同性相冲,两者的结合也不太幸福。“离多聚少,聚多病生”,要尤其注意身体健康。

谈婚论嫁禁忌

媒人的禁忌

媒人介绍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后最常见的一种择偶方式。在我国古代媒具有谋略的意思。所谓“媒人”、“做媒”,就是专指从中谋合使两姓之家结成儿女亲家的人或事。媒人则渐渐成了介绍男女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的人的代名词。媒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问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有了。所谓“男女无媒不交”,“女无媒不嫁”,“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等古训和俗语就是从那个时代传承下来的。

媒人介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一方的父母先看中某位姑娘或小伙子,再请媒人前去说亲;一是媒人主动向男女双方提出缔结婚姻的要求,也就是说择偶方式从头到尾都是依靠媒人从中主动说合,而这些人通常是一些专职的媒人。

由于媒人身上担负着特殊的使命,特别是在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媒人的行为影响着两个年轻男女的未来,所以对于媒人也有些禁忌。

忌讳得罪媒人。媒婆通常都能说会道,所以求媒婆说亲的人不敢怠慢媒婆,对媒婆的招待与送“媒礼”都是周到和丰富的,特别不能拖欠媒婆应得的礼物或酬金。因为媒人能说会道,既能成事,又能败事。如果得罪了媒婆,她不但不会成人之美,还会从中作梗,故意破坏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