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7132200000017

第17章 行政公文的写作(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批准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大会对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表示满意。

大会赞成报告对14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令,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和实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这一理论和路线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大会认为,报告对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战略决策,作出郑重的结论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大会同意报告提出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策和部署。全面完成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必将有力地推动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大会指出,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力争国民经济在讲求效益的前提下有一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正确和可能的。大会认为,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大会同意报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阐述的对外决策。大会指出,要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大会指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大会号召,全党同志要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2)关于批准会议讨论通过某一文件的决议。这种决议的写法,一般要写明在什么会议上通过什么文件,何时开始生效;写明所通过的文件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写明对于贯彻执行这个文件有什么要求。文字要简明扼要。

(3)关于会议讨论通过某些重大问题的决议。这种决议的写法,没有统一的模式,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说来,首先要写明在什么会议上讨论通过的是什么问题,即把问题提出来。其次可把有关问题分为几个部分来写明,如果问题比较单一的就不必分开阐述。但是,立场、态度、观点必须鲜明突出。事实准确,结论中肯,条理清晰。最后,文末可写明对贯彻执行这一决议发出号召,等等。

(第四节)指示

一、指示的含义

指示,是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所用的公文。属下行文。中共领导机关使用的文种。

二、指示的特点

指不的特点,主要是针对性、指导性比较强。因为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总是针对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成绩、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而确定原则,而这种原则应该是衡量和辨别是非、好坏、正误的标准和不可逾越的法则,是切实可行的,有效益的。指示具有制约性,下级机关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认真贯彻执行。

在一般情况下,党的机关尤其是中下级机关很少使用指示这个文种。因为指示性的内容可以在通知等文种中体现出来;一些机关领导同志又出于谦虚的考虑,不愿使用指示。

三、指示的写作方法

指示的写作方法,可分为格式、内容两方面来说。

1.在格式写作方面可分为以下四点:

(1)标题。指示的标题,一般要完整地写明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文种三个组成部分。见后面所举的例子。

(2)正文。指示的正文是指示内容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写法是,首先写明发出指示的缘由,即发此指示的原因、依据和目的,比如根据什么情况和问题而做出指示的。也就是写明发此指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写明指示的具体内容,即写明工作的指导原则、方针、任务、措施、步骤、方法等。指示内容较多的可以分条、分项、分点开列来写,并把道理恰到好处地说清楚。结尾写明对执行指示的希望和要求,或者写明应该注意的事项。如果指示的具体内容包含了执行指示的要求与希望,这些就可以省略,不必重提了。

(3)落款。即写明发出此指示的机关名称。

(4)日期。即写明制发此指示的年、月、日。

2.在内容写作方面,主要是指正文这个部分。由于指示的种类不同,其写法也就有所不同。

(1)关于针对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情况和问题发出的指示。一般写法是首先写明发此指示的情况、目的和意义,使大家引起注意;接着写明指示的具体内容,例如如何进行工作,遵循什么原则等;结尾提出执行此指示的希望与要求。

例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节录)

人口普查,是查清我国国情、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准确地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及构成情况,对于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安排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制定人口政策的规划,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1981年6月决定,1982年7月1日进行第三次全国人由普查。一年多来,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部门共同努力,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是有成效的。国务院已批准颁发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这次人口普查任务,特作如下指示:

一、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人口普查工作必须在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全面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特别要注意选调得力干部,建立和健全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做好周密的安排。从6月末起,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要把人口普查作为一项中心任务,做到人口普查和工农业生产两不误。普查登记以后,还要做好一系列汇总工作。各项工作必须保证质量。

二、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对人口的普查宣传工作做出统一安排,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应主动配合。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以取得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持。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各级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模范地执行人口普查办法,并向周围群众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三、切实做好普查人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几百万人包括普查员、编码员、记录人员的队伍,方能顺利进行。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选调和培训各类普查人员。

四、节约办普查。人口普查经费要在保证普查任务完成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厉行节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十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进行人口普查,从我国的历史来说,规模之大是空前的。我们的工作不仅为全国人民所关心,而且为世界人士所瞩目。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胜利完成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82年2月28日

(2)关于局部性的、某个方面工作或特殊问题的指示。一般写法是,首先写明发此指示是针对什么情况与问题的,即把发此指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说清楚;接着写明指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最好是逐点逐项列清楚,比如可以具体写明有关的方针政策、原则、任务、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结尾写明对执行此指示的要求、希望,有的指示也可以不写结尾这个部分。

(第五节)公告

一、公告的含义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所使用的公文。属下行文。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文种。

公告应由国家职能范围大的、高层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使用,或者由一些有涉外事项的国家机关使用。一般机关、基层单位、企事业部门不能随意使用,因为它们很少甚至没有什么牵涉到国内外的重要事项需要向国内外宣布。它们宣布的事项也不可能对国内外公众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公告的特点

公告的主要特点:一是宣布事项(内容)的重要性。因为其所涉及的都是国家要向国内外郑重宣布的具有广泛影响、为世界关心和瞩目的重大事件。比如宣布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任职、出访;重要人物逝世;举行重要会议,形成重要决议或决定;重要人事变动;重大科技成果;答谢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涉及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要规定或重大行动等。二是告知范围的广泛性。因为公告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予以公布的文告,不仅要让国内公众知道,而且要让国外公众知道,要让世界各国知道。因此,公告的宣布形式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工具来公之于众、告之于众的,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没有什么收文机关单位,没有什么机密可保。因此,不便或不必向国内外宣布的重大事项,就不该使用公告这一文种。这是最为显著的特点。三是宣布内容的新闻性。公告所宣布的都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传递出去的就是重大的信息,为国内外公众、世界各国都想知道而且必须知道的东西。公告通过各种宣传工具来宣布,其中许多是作为新闻来报道的,有一部分还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授权给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来宣布的,从而增加了新闻色彩。四是公告制作者的局限性。由于公告一般由国家的高层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来制发,其他机关、单位及其领导人不能随意制发,因而公告制作者比较少。

目前,不少机关、单位及其领导人或文秘人员对公告的性质、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不适当地滥用公告的现象比较多,很值得注意纠正。

三、公告的写作方法

公告的写作方法,可分为格式、内容两个方面。

1.在格式写作方面,包括以下四点:

(1)标题。标题写法有三种:一是写明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文种,即写出完整的标准式的公文标题,比如《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冲击铁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通畅的公告》;二是写明发文机关和文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省去发文事由;三是只写明文种“公告”,省去发文机关和事由。但是一定要在落款处写明发文机关名称。

(2)正文。正文是公告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其写法由内容而定。一般的写法是;首先写明制发公告的根据、理由或目的,即写明为什么要制发这个公告;其次写明宣布的重要事项是什么,包括写明有关重要事项的时间、地点、人物、人员、主要情节、结果、立场、态度等,必须明确具体,使人一目了然。不需描述事情的详细经过与细枝末节,也不需阐发为什么必须执行的道理。文字要简短精练。结尾可写“将此公告”、“现予公告”。

(3)落款。即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写明制发公告的机关名称。如果在标题中已经写明制发公告的机关名称,可以略去不写。

(4)日期。即在落款的下面写明制发此公告的年、月、日。

2.在内容写作方面,主要是指正文这个部分。由于公告的种类不同。其写法就稍有不同。从以下文例中可以知道:

如知照性公告。关于公布国家领导人名单或其他事项的公告。正文写,有的十分简短,开头一行写明制发本公告的根据,后面分行写明公布的事,有的稍微长一些。

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8年3月16日选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胡锦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1998年3月16日于北京

(第六节)通告

一、通告的含义

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所使用的公文。属下行文。为国家行政机关所使用。

通告的制发者,上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下至基层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它们都可以制发在一定范围内让人民群众应该知道和遵守的事项。通告中应当遵守的事项,一般具有行政约束力或法律效力,因为有些通告内容是法规性的。通告中应当周知的事项,不一定具有行政约束力或法律效力,但是可以了解有关信息,受到启发教育,或者有利于办理事情、处理问题。

二、通告的特点

通告的主要特点:一是阅读的公开性。通告的内容都是让人民群众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可以广播、刊登、张贴,可以不作为红头文件印发,没有什么秘密可保,谁看都可以。二是制作使用的广泛性。只要是法定的机关、单位、组织,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发通告,不像其他文种对制作者有一定的限制。三是内容的多样性。通告可以涉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令和政策,也可以涉及工作、生产和社会生活,以及一些具体事务,如临时施工封锁交通、更换自行车牌照、节假日注意防火防盗等。四是告知范围的局限性。因为通告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让一定范围内的人民群众遵守或周知。这比布告尤其是公告的告知范围小得多了。

三、通告的写作方法

通告的写作方法,可分为格式、内容两个方面来说。

1.在格式写作方面,包括以下四点:

(1)标题。标题写法一般有三种:一是写明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文种,即写出完整的、标准式的公文标题,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二是写明发文机关和文种,如《南宁市税务局通告》,省去发文事由;三是只写明文种,如《通告》,省去发文机关和发文事由。但是,一定要在落款处写明发文机关的名称。另外,如遇特别紧急情况,可在通告之前加上“紧急”二字。

(2)正文。正文是通告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其写法由内容而定。一般的写法是:首先写明制发通告的依据、理由和目的,即写明为什么要制发这个通告;其次写明公布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是什么,一般是采用条款式的写法,将有关事项逐一列出来。内容不复杂的也可用段落式的写法。结尾写明:“特此通告”。

(3)落款。即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写明制发通告机关的名称。如果在标题中已经写明制发通告的机关名称。可以略去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