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打工皇帝:奋斗到打工皇帝需要具备什么
7139200000025

第25章 玩转属于自己的职场(3)

在高手如云的职场,向强手示弱其实也是一种职场生存策略,因为上司总是害怕下属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威信,以及利益。一旦触及上司的底线,那么,你就可能要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就像美剧《实习医生格蕾》所说的:“一般来说,线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为了安全,为了保安,为了更透明……一旦你选择了越过这条线,你自己就要承担风险。”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一个度,一旦离开这个度,那么事情就比我们预料得还要糟糕。

2009年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中,男主角余则成非常明白在强手面前要示弱的道理。

在陆桥山面前,余则成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们都是中校,而我则是少校,副站长的位置是你们的。

在马奎面前,余则成还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们都是中校,而我则是少校,副站长的位置是你们的。

当然,从逻辑上讲,余则成说得没有错,的确是那样。但是余则成正是利用了强者面前要示弱的攻略,最终在陆桥山和马奎面前胜出。马奎级别比余则成高,主要由于他锋芒毕露,最终死得不明不白。

有读者可能认为是中共情报人员余则成把马奎铲除了,答案并非如此,余则成只是顺应了站长吴敬中想要除掉马奎的心理。

马奎与站长吴敬中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马奎被害,真正原因在于他以下犯上。在职场中,有各种各样的示弱需要,但无论何种类型的需要,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对此,业内专家发现,示弱的类型有以下几种(见表4—3):

示弱的四个类型

(1)性别上的示弱,女人相对于男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懂得示弱,正因为这样,示弱使女性拥有了更多的空间。

(2)同类之间的示弱,嫉妒往往发生在和自己年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差不多的人之间。适度地在同事和朋友面前“自贬”一下,会使由嫉妒产生的“摩擦系数”降到最低。

(3)强者对弱者的示弱,在自己明显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淡化自己的优势,充分尊重实力不如自己的同事或者其他人。

(4)弱者对强者的示弱,在暂时处于弱者位置的时候,必须懂得示弱,以避锋芒,养精蓄锐,蓄势待发。

从表4—3可以看出,示弱只是一种手段,通过示弱获得成功才是最终的目的。

我们所谈的示弱,并不代表你真正就很弱小。工作中的示弱,其目的是蓄势待发;强者示弱,其目的是展示博大的胸襟。因此,示弱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智慧,一种安全之道。所以,职场人士要懂得示弱,善于示弱,这对于想成为打工皇帝的职场人士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鸿门宴”这个故事,相信每位职场人士都看过,那么刘邦为什么没有被项庄刺杀?有人说是因为项羽的妇人之仁。其实不是,如果项羽妇人之仁是不可能带领千军万马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邦懂得在强者面前示弱,从而能够顺利离开鸿门宴现场,最终建立起汉朝。

刘邦的做法提醒每一个职场人士:示弱在职场中得到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职场人士,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气盛的人,在他人面前都是“天生牛犊不怕虎”,一点示弱的特点都没有,总是不服气,处处跟人比,结果却处处碰壁,处处不如人。在实际工作中,当有同事的业绩超过自己时,心中就非常不服气,就会毫不示弱地加速追赶,甚至在逞强的过程中诋毁同事。这样做,结果不但没有超过同事,相反往往会被老板辞退。

其实,在职场中示弱又何妨呢?在那些所谓的强势者面前,示弱并不会减少自己的收入,也不会降低自己的地位,相反,自己还会因为懂得示弱得到平稳和谐、从容淡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发现,那些不懂得示弱的职场人士,主要原因是他们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示弱。在他们的意识中,“宁输里子不输面子”,只想争口气,有好斗思想,所以才不愿意示弱。

当我们真正明白职场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曾经被我们很看重的所谓面子,根本就不值一提。因此,职场人士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工作心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这样才能真正地懂得示弱的含义。

如前所述,示弱并不是真正表示弱小,只是一种人生态度。甚至可以这样说,懂得示弱的职场人士往往是职场的强者,就像电视剧《潜伏》中的余则成,尽管他非常懂得“示弱”,然而,余则成却是整个争斗中的大赢家。反观余则成的职场哲学,靠的就是示弱的职场攻略。

因此,在职场中奋斗的那些甘愿示弱的职场人士,时时处处谦虚谨慎,总是为他人考虑,为人行事低调,这并不代表他真的是一个弱者,恰恰说明他已悟到了职场的最高境界。应该说,这样的人,才是职场中真正的强者!

王选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而且还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王选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王选却懂得示弱。有媒体报道,王选曾对科技领域的人才分过类,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第一种是能向猎人指明兔子在哪里的人;第二种是打兔子的人;第三种则是捡兔子的人。指明兔子在哪里的人就是指明科研方向的人,打兔子的人是进行科技攻关的人,而捡兔子的人就是让科技在经济领域产生效益的人。

有媒体记者曾笑问王选属于哪种人,王选则坦言说:“我属于第二种人,其他两个方面是我的弱点。”

其实,在激光照排领域,王选取得了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没有人会怀疑他在各个方面的成功。如果仍以“猎人打兔”为喻,王选最先发现激光照排的科研方向,应该是指明兔子在哪里的人。王选又是最具实力和开拓力的科技攻关者,同时又是应用于印刷领域,改变中国印刷历史并产生巨大效益的第一人。

取得如此成功的王选,却还如此谦虚,这正是他示弱意识的体现。对此,媒体揭露说,王选的示弱精神还得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当时王选作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决定:退出科研设计第一线,理由是他不能胜任现在的设计工作。

许多人对王选的决定感到不可思议,王选说了这样两件事。第一件事情发生在1993年春节,王选连续工作了半个月,进行了一项试验,但一位学生看了王选的设计方案后说:“王老师,你设计的这些都没有用,IBM的计算机总线上有一条线,可以替代你的所有设计。”王选十分惊讶,后来发现,他的学生是对的。

第二件事发生在1991年,方正公司91设计方案即将上市之前,突然发现计算机芯片在处理图形方面存在漏洞,于是王选告诉了负责技术攻关的三个资历较浅的年轻人。王选根本没指望他们能想出对策来,但其中一位学生很快就想出了妙策,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功成名就的伟人,很少有像王选院士这样自曝弱点和自我贬损的人。然而,正是王选院士在工作中懂得示弱的谦虚精神,才使得北大方正公司仅仅用了八年的时间,就成为中国知名品牌。

王选院士的成功警示我们每一个职场人士:在强者、弱者面前都敢于示弱,这其实是一种悟透职场智慧的哲学。如果一个强者也能保持示弱的精神,那么他成为打工皇帝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延安战略性撤退的准确评价。这句话对于理解适时示弱非常重要。确实,在通往打工皇帝的路上,特别是在时机不成熟或者条件不利于自己成为打工皇帝的时候,适时地后退,是为了前进,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明智的胜敌之策。无论你是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一个小有成就的部门经理,都不妨示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打工皇帝。

职场人士采用示弱的办法应对职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可说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有人认为,职场人士采用示弱的办法就是消极退让的行为,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事实证明,若想在职场中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得更好,职场人士就必须懂得谦恭礼让。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为打工皇帝,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示弱。

2008年,美国计算机博士查尔斯试图寻找到一份工作,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公司都在裁员,很多公司也就不可能录用他。

查尔斯思前想后,决定收起所有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

一周后,查尔斯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项工作对查尔斯来说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但是,查尔斯对他的工作一丝不苟,非常努力。

半个月后,老板发现查尔斯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并不是普通的程序输入员,于是查尔斯拿出学士证,老板给查尔斯换了个与专业对口的岗位。没多久,老板发现查尔斯经常会提出一些比较独特和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了解得多。在这个时候,查尔斯又拿出了硕士证,老板又把查尔斯调到了比较高的职位。

两个月后,老板感觉查尔斯还是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就对查尔斯“质询”。在这个时候,查尔斯才拿出了博士证。老板对查尔斯的水平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就重用了查尔斯,让查尔斯成为该公司的副总。

在上述这个案例中,博士懂得示弱,不仅赢得了老板的认可,同时也为自己成为打工皇帝打下基础。博士的做法警示每一个职场人士:示弱不仅仅是每一个职场人士的最高哲理,更是一种最佳处世智慧。当然,无论何种形式的示弱,都应做到适度适时。如果职场人士过度示弱,就会给上司、老板、同事一种虚伪或真正弱小的印象。

职场人士必须清楚,示弱不仅要适度,更要懂得适时,该示弱的时候就示弱,不该示弱的时候就不能示弱,应讲究原则和把握火候,否则只会事半功倍。正如俄罗斯心理学家库斯洛所说:“示弱和坦然,才是自我心理最强的防御。”

2.故意暴露一些小缺点

很多职场人士都可能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给上司或者老板以及同事一个完美的形象,没有一点瑕疵。当然,我们非常理解这类职场人士的想法和做法,但是,笔者却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曾对15000名不同层次的员工做了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敢于暴露缺点的职场人士更容易成功。

也就是说敢于暴露缺点的职场人士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缺点,赢得老板关注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因为这部分职场人士不怕露怯,相对要坦率一些。相反,想方设法“藏短”、不敢正视自己缺点的人,往往害怕老板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小心翼翼,这样很难取得成就。所以,在职场上,一定要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

在电视剧《潜伏》中,即使像余则成这样的人,也并非完美。余则成会故意暴露一些缺点给自己的同事看,譬如感情,譬如贪财等,特别是当陆桥山问余则成想不想当副站长时,余则成回答是,“做梦都想”。但是,余则成马上告诉陆桥山:自己是少校,副站长的位置非你莫属。陆桥山笑了。

还有李崖问余则成“想不想当副站长”,余则成的回答同样是“做梦都想”。但是,他又表示自己是少校,副站长的位置非陆桥山莫属。

余则成就是要在陆桥山、李崖这两个强大的对手面前,故意暴露一点缺点,打破自己的完美形象,麻痹对手,从而最后取胜。

余则成之所以能够出色完成中国共产党给他指派的工作任务,与他懂得故意暴露一些小缺点不无关系。

事实证明,在职场上,如果一个职场人士过于完美,毫无缺点,这样的人不仅会遭同事们嫉恨,甚至老板也对他敬而远之。

如果连上司或者老板都对你敬而远之,那你的职场之路就非常危险了,更不要说成为打工皇帝了。因此,职场专家告诫职场人士,在职场上,要懂得故意暴露一些自己的缺点,尤其是那些无关痛痒的缺点,让上司或者老板,以及同事们以为他能拿捏住你。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的职场之路才是最安全的。

当然,这里职场专家所说的故意暴露一些自己的缺点,这个缺点其实对自己无大碍,绝不能是自己真正的短处。

敢于暴露缺点的人更容易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眼中,最成功的人是达到了自我实现,也即最充分地发挥了潜能,使自己趋于完美的人。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建立在他对企业、教育等各个行业从业人员跟踪和研究的基础上的。马斯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我实现的人具有的特点有好几个,但是排在第一条的就是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与缺陷。

马斯洛研究发现,那些能够接纳自己缺点的人,往往不会因为自己的过失而过分自责。让马斯洛意外的是,能够接纳自己缺点的人,通常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改进自己的缺点,而对那些不可改变的缺点,他们则会顺其自然。因此,能够接纳自己缺点的人,一方面会不断进步,从而克服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又会悦纳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显而易见,能够接纳自己的缺点,正是那些具有标杆式打工皇帝的典型特征。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十分赞同马斯洛的观点,在华为优秀党员内部座谈会上,任正非做了《不要做一个完人》的讲话,他说道:“我的缺点和劣势是明显的。大学时代,我没能参加共青团,因为优、缺点太明显。我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尽管非常努力,但也加入不了共产党。我加入共产党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上级领导认为我有重大贡献,在其直接干预下,我才加入。我并不埋怨任何人,他们的确指出了我的不足。我们公司以前有位员工,后来去了美国,他走的时候跟我说:‘你这个人只能当老板,如果你要打工,没有公司会录用你。’”

任正非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都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缺点,更何况我们呢?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职场人士都不可能没有缺点,但是有的职场人士总想在同事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乐意接受表扬;而对于批评,就尽可能回避,甚至很抵触。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职场心理。

其实,员工在工作中犯错在所难免,正如马斯洛研究的那样,能够接纳自己缺点的人,才是真正能够成为打工皇帝的人。有了小错误被上司或者老板批评,职场人士就把这些批评当做改进自己工作的动力,放松心态,正确理性地看待,就能避免重大失误的发生。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批评并非都是坏事。

职场人士能够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就是心理素质过关的一个表现,也是及时修正自己缺点的一种方法。一味回避错误,就不可能及时改正,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进步。只有敢于正确面对缺点的职场人士,心理才够坚强。所以,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士,必须懂得“傻”到好处。

华人心理学家赵志裕教授研究发现,客观认识自己的缺点,能使我们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工作,借以克服自身缺点,借此提高学习和工作成绩。

由此不难看出,敢于暴露缺点的人更有学习和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