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十几年来四处流浪。穷困潦倒之际,他来到佛门,进入大殿,仰头瞻望慈悲肃穆的佛陀圣像,他好似游子回家般欣喜感动。住了下来,不到两个月,因为适应不良和人际上的磨擦,他又卷起包袱继续去流浪。临走前说:“佛祖不在家,我这当客人的只好离开了。”语中含着无奈和瞋怨。
佛,如如不动;心,何其颠倒!
阿难是佛陀的堂弟,一颗心因爱佛敬佛而出家,佛陀却说这不是他的心。阿难惊愕惶恐,说他“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是用此心,即使“谤法,永退善根”,也是用此心。
这颗心时而雀跃,时而悲伤;时而善美,时而邪恶。为何如此颠倒?有无恒常安定不变的心呢?
《楞严经》一开头写道阿难出外乞食,遭摩登伽女的幻术所惑,几将破戒体,幸好佛陀以神咒及时摄护、救回。阿难悲泣惭愧自己无法掌控心性。佛陀问他:“心在何处?”阿难七次回答心在外、在内、在中间等,都被佛陀驳斥,这就是有名的“七处征心”。
佛陀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步步追问、层层剥析的脑力激荡!
同样的,以三岁、十岁的天真稚嫩,至六、七十岁的耄耋衰弱,身体状态不同,但观恒河之水的“见性”却无二,来告诉波斯匿王,在缘生缘灭、变化无常中,有个元无生灭的“常住真心”。
有道是“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楞严经》是一部自译出就颇多争议,甚至被部份学者斥为“伪经”。尽管如此,却无碍它的流传与重要性。从这部内容丰富庞杂的经典里,我们看到许多佛学思想兼容并蓄,如般若系统的诸法性空,天台宗的诸法实相、开权显实,华严宗的无碍缘起,以及涅盘经的佛性论、法相宗的八识阿赖耶识、禅宗的直显真心等,都可以在此经里找到思想依据。因此,佛教学者吕澄才有:“贤家据以解缘起,台家引以说止观,禅者援以证顿悟,密宗又取以通显一”之论议。
本经包含佛教许多重要理论,及建立坛场、宣说神咒等仪轨。此外,全书结构严谨,文学意味浓厚,多处教化譬喻之善巧精彩,也让人叹为观止。
在“七处征心”、“十番显见”中,以种种比喻说明真心本姓。为了显示五蕴虚妄,当体皆空,“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则举翳眼看花、双手摩擦等例。其中有一则颇有趣,成语言“望梅止渴”或“说梅止渴”,为何听到别人说“酸梅”,嘴里会生出唾涎?此唾液是嘴里本来就有的,还是来自梅子?若是本来就有,何必等别人说起“梅”才会产生?若来自梅子,咀嚼时,它应会自己生出水来。何况用耳朵听闻,就生出口水,“此水何不耳中而出?”妙呀!耳闻,却是口里出水!
还有,心中想到悬崖,脚底就发麻,也是同样道理。如此,藉由“口水非口出,非梅生,非耳中来”、“脚底酸麻,非悬崖来,非足心出”,知一切非因缘有,但又非离说梅有水、离思崖发麻,所以也非自然生。非因缘即空,非自然即有;从空有不二中,而显明如来藏。
因缘生法是“俗谛”,《楞严经》所诠释的则是最胜义谛,义理深奥,往往不易明了。是以佛陀不厌其烦的一一举譬,说明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是清净本然的“妙真如性”。
既然一切根尘、阴处界等都本来清净,为何世间依然缺憾污浊?依然免不了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之苦?经中告诉我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因着无明、贪爱,我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世一世的业果相续。
业果相续,演出人间一出出爱恨情仇的悲喜剧。大部份的人逐妄迷真,却乐此不疲。室罗城中的演若达多,有一天早上起来照镜子,望着镜中俊秀的面庞,不禁深深迷恋,却又疑惑:“为何自己看不见自己的脸?”他以为是魑魅作祟,便抓狂四处奔走。
我们不也是看不到自己的真心佛性,光是频频执取外物,更希冀在天地之间追寻“自我”的表现,追寻“自我”的安身立命。到头来,是否也会如演若达多一般“迷头认影”?
空华水月,梦事灯影,皆虚妄非有;眼见耳闻身受,感觉那么的真实贴切,我们能清楚觉知它的虚妄性,而不分别、不起烦恼吗?迷悟,一念之间;生灭去来,皆如来藏。即妄即真,能识否?
如古德言:“迷时踏破荒山岭,悟来方知在目前。”演若达多怖头狂走,试问我们何时也才悟“头非从外得”,而销镕亿劫之颠倒妄想?
曾经看过一张图片,浪涛滚滚拍击的海岸,嶙峋高耸的岩壁上,一块同样嶙峋硕壮的巨石稳稳伫立。此图震摄我心!天空布满和海浪同样诡谲、变化多端的灰色云朵。这块石头似乎历尽沧桑,奔驰而来,仰天视海,发觉“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于是乎,它戛然而止,顿然歇足,不再移动,就此安住,任天旋?地转?海腾……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呀!
“根尘同源,缚脱不二”,是《楞严经》一再诠释的意旨,可凡夫俗子如咱们,不是甘心受缚,便是一心求解脱。阿难不明为何令我们“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佛陀拿起桌上劫波罗天所献的华巾,一个一个绾成六结,接着用手左右两端拉扯,终不能解。唯有从结心依序解开,才能还原成平整一条手巾。
“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巾结、绳结易解,六根之结怎解?
风声雨声鼓声乐声,顺耳声逆耳声,众声喧哗中,但愿我们能如修得耳根圆通法门的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终于闻至明心见性,从此销亡颠倒妄想,自度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