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半中岁月
7142800000014

第14章 本源自性天真佛

苏州虎丘山上,一位被视为妖言惑众、离经叛道的僧人,于寂天寞地中,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黯然悲痛,询问周围磈磊众多的石头:“如我所说,契佛心否?”有情若石,竟个个点头应和。

这便是有名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有人或调侃或酸气的说,是道生大师满腔悲情,泪眼潸潸,水光朦胧,恍然而见石头摇动……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道生却是“泪眼问石石点头”,可不美哉!

顽石点头,回应道生的“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一阐提”是无恶不作、善根断绝之人。法显所译的《大般泥洹经》言一切众生皆得成佛,唯一阐提除外。道生深体佛意:一阐提同属众生,怎说他没佛性?怎否定他不能成佛呢?于是道生孤明先发,揭橥“一阐提亦得成佛”的主张,他的大胆言论,当然不能见容于僧团。直到昙无谶翻译的《大般涅盘经》传来,才证明其真知灼见。也因道生的大力宣扬,“佛性本具”、“顿悟成佛”之说蔚为研究风潮,而成为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论。

对于“佛性”,各经论有不同的称谓如:菩提、心地、法界、如来藏、真如等等。此“佛性”二字,有“佛的体性”或“成佛的可能性”两种解释,因此也引发佛性“本有”或“始有”之争,甚至天台、华严、禅宗三大宗派,在“众生佛性本具”上又有不同的说法与特点。

印度波罗提尊者言:“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大般涅盘经》里,则以贫女宝藏、力士额珠、暗室瓶瓮、雪山甜药之喻,来说明众生本有佛性,只是平时不得见,一朝尘尽光生,自能显露清朗的佛性。

所以,佛陀不肯轻易放弃任何一个人。《大般涅盘经》的《迦叶菩萨品》里举出一例,善星比丘为佛陀侍者,但是他不信因果,没有惭愧之心,甚至对佛陀生起恶心,而被称为“一阐提厮下之人”。佛陀说:“善星比丘常为无量诸众生等,宣说一切无善恶果,尔时永断一切善根,乃至无有如毛发许。”如此无药可救的弟子,佛陀依然让他留在身边,“我久知是善星比丘当断善根,犹故共住满二十年,畜养共行。我若远弃,不近左右,是人当教无量众生造作恶业。”为了担心善星出去作恶业、教人造作恶业,佛陀让才他留在僧团。

佛陀还说,一阐提之人如“不治之死尸”、“烧焦之种子”、“已钻之果核”。他们“未来之世虽可救拔,现在之世无如之何,是故名为不可救济”,即使如此,一阐提虽断善根,但不断佛性;由于佛性的因缘则可得救。“佛性者,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佛性不可得断。”就是因为佛性没有过去、现在、未来,非内非外、非常非无常、非有漏非无漏,所以不会随着生命老死、随着业力造作而断除丧失。

不过,可别自恃佛性不失就胡作非为。自作恶业依然得尝痛苦的果报,经中言如同有人跌入粪坑,全身淹没,即使善知识用手挠住露出的些许头髪,也难以济拔;堕在愚痴晦暗之恶道,要拨云见日是更加困难了!

所谓“一念普观无量劫”,佛性可以纵横古今,无量劫之事也可以收归当下的一念。

世尊在拘尸那揭罗城外,将入涅盘时,四周各有的一双同根娑罗树,突然每一双中之一株惨然变白,枝叶、花果、树皮皆爆裂坠落而枯萎下来,另一株却青茂依旧。这些树被称为“四枯四荣树”或“非枯非荣树”,也分别譬喻为“常与无常”、“我与无我”、“乐与无乐”、“净与不净”。佛陀以自己的肉身、法身,大自然的荣枯并存,告诉我们,在灯尽油枯之际,同时有个灵明不灭的法身存在。

阐扬常住不变之佛性思想的《大般涅盘经》,是佛陀最后的教法,它为博大精深,殊胜无比的教理,画下最圆满的句点。

学佛之人多能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理,也从了知世间无一不变,无一为我所能主宰,而逐渐看淡看破,放下豁达。不过,是否会像一学僧向赵州禅师提出疑问:“世界有成住坏空,当风吹初禅,水淹二禅,火烧三禅,一切灰飞烟灭,此身依何而住?还会存在吗?”是否也如赵州禅师随口一句“随他去”,事后因心头未悄然,成为年高八十的“千山走衲僧”,行脚去寻觅最究竟的答案?

有为法的世间相,随着因缘而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是真里。不随因缘而生灭来去的“涅盘寂静”,更是真理;此“常乐我净”的大涅盘,身心永断贪瞋痴的寂静佛性,才是我们唯一能拥有,唯一能掌握的!

佛性,不论称之为法身、圆觉,或涅盘;不论各宗对它体、相、用之诠释有何不同,佛性是肯定存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不分出家、在家,不分愚贤、贫富、贵贱,佛性都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存在;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时所发现的。

慧忠国师为了帮助服侍自己三十年的侍者开悟,三唤其名,侍者随意三应,却茫茫不知其所以然。国师叹道:“是你辜负我,将来可不要说我辜负你!”无门和尚说慧忠老婆心切,不厌其烦的按着牛头要牠吃青草,哪知小笨牛不领情(不肯承担),或者肚子里已塞满草包,美食当前,再也吃不下了。无门还调侃他:“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在典籍多如汗牛充栋,法宝唾手可得的现代,我们不也如侍者,任佛陀、任明师如何呼唤,都难以让“真我”萌芽吗?

《永嘉证道歌》说:“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我们会迷惑而不悟自性,在生死苦海中浮沉,都是因无明烦恼等尘埃所覆盖,如果能识得清净的本来面目,那么,连一阐提都能成佛,连狗子都有佛性,连无情草木都能说法,何况具有善根的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