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半中岁月
7142800000023

第23章 人生的成本效益

曾经在报纸上看过熊秉元教授的几篇文章,觉得内容颇新颖,于是上网买了他的两本着作《熊秉元漫步经济》、《我是体育老师》。身为台大经济系教授,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及人生百态,间或旁征博引儒家、道家、佛家之言,而且笔调生动流畅,藉由生活实例导入论点的手法又耐人寻味。

过去,我和一般人一样,对经济学的认知,是与金钱、商品、买卖、市场等极现实、极物质相关的学科。对我个人而言,数学和蟑螂同样可怕,大学联考,数学成绩只有个位数;简单的加法,如计算学生成绩,如数钱、统计金额,我常常算三次,三次的数字都不一样……如此的“数字白痴”,对“经济”的恐惧尤甚!

再者,也不知是如何“中毒”而来的,竟有着视金钱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的自命清高性格。所以,久不见的大学同学,得知这些年来我会看《商业周刊》、《远见》等杂志,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这位“谪仙”怎么也沾上铜臭味了?

现在,读着《熊秉元漫步经济》,有着几十年来对“经济学”误解的愧疚,更有着冰消雾散,视野豁然开朗的喜悦。原来前述的金钱、买卖等只是经济学的一小部份,其研究领域更涵盖社会、政治、法律、教育等层面。熊教授言:“在本质上,经济学其实是一种分析方法──一种‘看事情的角度'──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狭隘的‘选择的科学'。”既然是“看事情的角度”,就和每个人的生命、生活有关,也就复杂、丰富、有趣多了!

这位脑筋不停在思考的教授,如孔子“入大庙,每事问”,心中充满许多问号(哪天来数一数全书共有多少个“?”)看到念幼儿园的儿子,不愿把玩具借给“非朋友”的同学,一句“不要,你不是我的朋友!”令他非常讶异:“小孩子怎么会这么直接、这么不加修饰地表达自己的好恶和感情?”接着思考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会遭遇的挫折、伤害、挑战……以及培养出怎样的性格?练就出怎样的功夫?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尚在纠结,走进教室,望着台下的大学生,庆幸自己对他们的责任只是把书教好,却又想到什么是“把书教好”?

其他,如叫了一部无线电出租车,想到“商品产生的条件”;一碗牛肉面,有了“供给与需求”的另一种思考;一条强力胶,牵引出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和社会的“良心、责任”问题;系主任的遴选,则有了“民主真谛”的迷惘与惶恐……

果真,经济学家不是“算得很清楚”,而是“想得很清楚”!

当然,我们知道,金钱可以买到有价格的物质,但是无法买到无形的财富。星云大师曾说:“金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金钱可以买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金钱可以买到医药,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买不到气质……”这些食欲、睡眠、健康、气质,甚至善良、诚实、正直等道德观念,都是无形无价格,但却是有价值、无可取代的。

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切都是“比较”出来的概念;世间的善恶、美丑、是非、真假等等,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判断。

佛教所言更彻底,宇宙万法皆是因缘所生,任何事物都会随着环境、条件而变化,其本质为空,不能从各种相对的假象上“执有”,也不能从绝对的空性中“执空”。作者能从经济学的“相对”观念,来体解《金刚经》“无相无住”之思想,也是其慧根之深厚吧!

书中几次提到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假设:人是自利的、人是理性的。大部份的人被明白指出是自利,会追求自己的福祉,乍一听,会不以为然的质疑、抗议。于是作者问:“上市场买水果时,有谁尽挑最烂、最丑、最酸、最小的水果,而把最甜、最美、最大、最香的水果留给别人?”还有:“是希望自己升迁,还是先帮助别人升迁?”

没错,因为我们的第七“末那识”,是个“自私自利”的心识,它恒常“执我”,所以才会有我要、我想……的自私行为,扩大推及,就是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国家等大我观念。

人人会思索,不见得人人皆理性。不可能“完全理性”,但是每个人多少有他选择性的“有限理性”,以此理性建构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人生观念与生活态度;这也没有绝对好坏、高低的标准。

熊教授遇到一位“不载讲国语的客人”的出租车司机,我也碰过类似的情形。有一次上了公交车,才开口和同事讲话,耳尖的司机转头瞪一眼:“你们不会讲台语吗?”然后放大喉咙,借机教育全车的小学生、国中生(正逢放学时段):“生在台湾,不会讲台湾话,真不知你们的老师怎么教的……”车上顿时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得罪开车的人。

在我看来,这种主观、偏见,是一种不可理喻的非理性,但对司机而言,是他的认知和选择下的价值判断,我能说不对吗?

明白相对非绝对,是一种理性,应该彼此尊重包容;了解因果关系、因缘法则、中道实义,是一种理性,应该能去贪瞋痴、不执着,自利利他,生活得快活自在。人生的成本效益,如此分析下来,利弊得失就显然摊在眼前了。

作者爱玩“益智游戏”,我跟着上了密集的“头脑体操”课程,不知是否有助于生命成本效益的评估,倒是白头发又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