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佛光菜根谭—真自在
7144300000007

第7章 信仰 修行篇(1)

我看花,花自缤纷;我见树,树自婆娑;我览境,境自去来;我观心,心自如如。

001

志因事立,事立则志成;

佛由成,成即佛成。

002

用心在工作上,那是成功的根本;

用心在思考上,那是力量的根本;

用心在书本上,那是智慧的根本;

用心在结缘上,那是处众的根本;

用心在慈悲上,那是做的根本;

用心在无我上,那是成佛的根本。

003

无事时应有明净的心,有事时应有坚定的心;

得意时应有澹泊的心,失意时应有舒泰的心。

004

现实的世界是纷争的、短暂的、染污的、痛苦的;

佛法的世界是和平的、永恒的、清净的、快乐的。

005

每个都像一座宝矿,

皈依就是开采内心的宝藏一开发佛性;

我执不除,佛性难显。

没有皈依,正如宝矿未经开采黄金不能出土。

006

“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

道情增一分,俗情自然淡一分。

陶瓷的冶炼,若火力愈大,

所烧出来的瓷器便愈亮丽。

同样的,修行道上,经过时间和磨难的考验,

道业才会更形坚强。

007

真正的能源宝藏,不在山里,

不在海里,在于自己的心里;

真正的佛法宝藏,不在经里,

不在口里,在于自己的心里。

008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苛求,此乃事业成功之捷径;

善德不嫌多,恶习不沾身,是为修行佛道之初阶。

009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反省,

用无住心来修持,用菩提心来契道。

010

贪多为做之病,言多为涉世之病,

计多为用心之病,费多为居家之病。

011

看得破的,处处都是生机,

看不破的,处处都是困境。

012

不修行,无以度自己;

不说法,无以度众生。

013

大海之所以大,是因为不嫌水多;

泰山之所以高,是因为不嫌土多。

佛教徒对于功德善业的修行也不要嫌多。

014

无,不是没有,所谓“真空生妙有”;

真正有用的,能够从空无中成就一切。

此即空瓶能装水,虚空能容万物也!

015

佛教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宗教,在于它不怕“问题”,

也因为如此,佛教才有力量解决各种问题。

016

佛门中的信仰,

不只是要大家信佛,

更是要能肯定自己,

认识自己,进而对自己有信心。

017

刹那的善心可得无尽的福报,

刹那的净心可得无量的功德,

刹那的悟心可得无限的妙觉,

刹那的空心可得无相的本体。

018

“人间佛教”包含生活层面和精神层面,

包括人世思想和出世思想,

也具有现代特色与传统特色;

“人间佛教”的性格是一切普化,兼容并蓄的。

019

感动是人间修行的重要法门,

一个人每天要常常感动,

不但对于别人所做的善事、

所说的好话,能欢喜感动,

自己也要以慈悲、忍耐、谦卑、

勤劳等美德来感动他人,

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020

世间最可贵的东西是平等;

平等才能沟通,沟通才能和平。

佛与众生平等,便是世间最伟大的平等。

021

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众生的存在,

而且肯为众生作马牛,为众生服务。

022

佛教是很有环保意识的宗教,

不仅强调对人要有爱心,

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因为“大地众生,

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佛经里记载,有一位菩萨,

每丢一张纸,深怕污染了大地,

每讲一句话,怕惊醒了大地,

每走一步路,怕踩痛了大地,

这就是一种环保的意识。

023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佛教复兴之道在于人才,人才之训练在于教育。

以教育培养人才,才能成就佛教事业,

达到普济群生的功能。

024

世界是人生的战场,社会是人生的学堂,

佛法是人生的妙方,自信是人生的宝藏。

025

以牛粪心看事,一切都充满臭秽污浊;

以菩萨心看人,一切是佛的庄严显现。

026

人我相助,处处天堂;邻里相敬,处处净土。

天堂在我家中,净土在我心中。

027

做人要知四大皆空,处世要明五蕴非有,

学佛要用不二法门,心境要如华藏世界。

028

金钱会流失,真如不流失,

名位有上下,佛性无上下。

029

做人要内外一如,处世要知行合一,

学佛要悲智双运,办道要福慧双修。

030

天下事,越不做越不会做,

以致永远不会做;

菩萨行,越发心就越欢喜,

以致永远不退转。

031

心中有人、为人着想,是做人的先决条件;

心中有佛、待人如佛,是成佛的基本要素。

032

做人处世要知理、知事、知人和知情;

学佛修行要知佛、知法、知众和知慧。

033

尊重别人的自由,尊重生命的价值,

尊重大众的拥有,尊重天地的生机。

034

从佛相僧容里,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

从花草沙石内,认识三千大千的世界;

从蒲团垫坐上,体认自己无限的生命;

从静夜明月中,紧紧把握永恒的未来。

035

礼拜可以折服我慢,念佛可以降伏妄念,

行善可以止息贪欲,包容可以对治嗔恨。

036

人在四大不调时,身体就有病;

遇到不如意的事,心里就有病;

恶口伤人或妄语,口中就有病;

摆出脸色给人看,脸上就有病。

学佛的人不要让身、口、意生病。

037

中国古人将隐恶扬善视为美德,

佛门弟子以随口功德作为修行。

038

拜神是一时的恭敬,皈依是一生的信仰。

039

与佛眼相应,则能观众生之苦;

与佛口相应,则能说善妙之语;

与佛身相应,则能做不请之友;

与怫心相应,则能行利生之事。

040

善于读书的人,任何事物都在他掌握之中;

喜欢拜佛的人,任何烦恼都不得其门而入。

041

发心如烧水,必须不断添薪加柴,水才能沸腾;

修道如扫地,必须经常拂尘除垢,地才会干净。

042

人间的佛陀,不舍弃一个众生,因为人人有佛性;

人间的佛教,不舍弃一点世法,因为处处有真理。

043

佛在心中,道在当下;禅在定中,慈在智内。

044

法无邪正,邪正由心;

心邪则法法皆邪,心正则法法皆正。

045

非分之财是毒蛇,有道净财是资粮。

信仰如星光照路,如巨宅安稳;

信仰如大船引渡,如善友相伴。

046

修身修口修佛心,修自修他修人我,

修时修地修密行,修福修慧修禅净。

047

坚定的信仰,在一念之诚;

至诚之一念,一切可感动。

048

至诚的一念,上可体悟佛心,

下可发扬人性,多么美好!

邪恶的一念,小可败坏名声,

大可覆亡家邦,岂可不慎!

049

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

真正修行在日常,佛道本在生活中。

050

忘恩负义者,应以慈悲及感恩治之;

嗔恚嫉妒者,应以宽厚及包容治之;

诽谤贤明者,应以赞叹及歌颂治之;

自赞毁他者,应以惭愧及自责治之。

051

行善是超越、净化、融和的感情;

行佛是无量、无边、无尽的财富。

052

言如利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

文如铁证,不可乱投,一入公门,九牛难出。

053

悟人容易悟己难,悟己容易悟心难,

悟心容易悟佛难,悟佛容易悟法难。

054

圣贤,耳里听到的,都是众生求救的声音;

圣贤,手里做着的,都是福利社会的事业;

圣贤,眼中看到的,都是净土美好的风光;

圣贤,口里说出的,都是亲切柔和的爱语。

055

如有真心,不会妄想;如有真语,不会杂话;

如有真耳,不会恶闻;如有真眼,不会错识;

如有真慧,不会谬执。如系真人,不会邪恶。

056

处世依据道理,行为遵循伦理,

做人要能讲理,学道须究真理。

057

自我认错不会失去尊严,反而能赢得更多的尊重;

自我革命不会丧失本性,反而会寻回更真的佛性。

058

从小培养道德,道德的心灯会照亮一生一世;

从小熏习佛法,佛法的心灯会照亮生生世世。

059

三无漏学可以对治贪嗔的弊害,

五停心观可以消除烦恼的阴霾,

八正道分可以抹去邪行的污垢,

六波罗蜜可以渡过人生的苦海。

060

关闭六根之贼,禁足妄想之心,

正观三毒魔军,清净身口意业,

了悟五蕴非有,不受烦恼缠缚,

如是实践之人,方为有道圣者。

061

以智慧净水,洗清妄想分别;

以般若火炬,照亮内心世界。

062

想要千人头上坐,先在万人脚下行;

唯有先作众生的马牛,才能成为最佳的龙象。

063

发愿作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发愿作一支画笔,彩绘世间,增添美丽;

发愿作一盏路灯,照破黑暗,指引光明;

发愿作一操大树,枝繁叶茂,庇荫路人;

发愿作一本书籍,展现真理,给人智慧;

发愿作一方大地,普载众生,生长万物。

发愿作一朵鲜花,吐露芬芳,给人清香;

发愿作一阵和风,吹拂枯槁,抚慰创伤;

发愿作一缕白云,遮蔽炎威,带来清凉;

发愿作一弯彩虹,光华万千,照耀寰宇;

发愿作一轮满月,高挂夜空,辉映人间;

发愿作一个冬阳,温暖大地,成熟万物。

064

不念旧恶,才能化阻力为助力;

不退道心,必能转烦恼为菩提。

065

布施,看起来是利人的,实际上是利己的;

持戒,看起来是束缚的,实际上是自由的;

忍辱,看起来是吃亏的,实际上是受益的;

精进,看起来是辛苦的,实际上是安乐的;

禅定,看起来是刻板的,实际上是活泼的。

066

牺牲自己,委曲求全,不伤害别人;

这是戒的力量;

去除猜忌,舍弃骄慢,不侵犯别人;

这是定的功夫;

观照自我,了知因果,不错怪别人。

这是慧的般若。

067

处世有理和与事和,

还要加上第三和——人际要融和;

人生有生老病死苦,

不要再有第五苦——贪嗔最辛苦;

五戒有杀盗淫妄毒,

更应守持第六戒——懒惰应该戒;

菩萨有施戒忍进度,

定慧再加第七度——发心要自度。

医生以救人为仁,军人以救国为仁,

官吏以救民为仁,僧侣以救世为仁。

068

怜悯不幸者,只是合乎人道;

解救不幸者,才合乎菩萨道。

069

用宽容的钥匙,打开褊狭的心扉,

用智慧的宝剑,斩断烦恼的情执,

用爱心的药石,修补创伤的痛楚,

用欢喜的法水,滋润烦忧的人生。

070

贪欲的人,要以喜舍来帮助他;

嗔恨的人,要以慈悲来感化他;

愚痴的人,要以慧心来引导他;

疑嫉的人,要以信念来摄受他。

071

探索内心的宝藏,追寻大我的人生,

扩大无边的法界,信仰真我的价值。

072

用智慧来传授人生,用经验来提携后学,

用修行来开发生命,用培德来探索未来。

073

“自他一如”的观念,是人际和谐之本。

“同体共生”的精神,是世界和平之基。

074

能做好事就是“般若手”,慈眼视人就是“般若眼”,

所言好话就是“般若口”,胸怀大众就是“般若心”。

075

忍耐是修行的力量,包容是做人的修养,

柔和是处世的良方,感恩是惜福的资粮。

076

思量嫉妒苦,包容便是福;

思量我慢苦,尊敬便是福;

思量计较苦,放下便是福;

思量挫折苦,结缘便是福;

思量贪欲苦,满足便是福;

思量嗔恨苦,慈悲便是福;

思量愚痴苦,明理便是福;

思量烦恼苦,欢喜便是福。

077

道的兴设,近悦远来;法的胜利,无以匹敌。

078

能够抛弃仇恨的刀剑,自能获得身心的自在;

能够卸下执著的枷锁,自能享受清凉的禅悦。

079

老人的生命:危脆不安;老人的不幸:卧床不起;

老人的愚痴:有钱不用;老人的幸福:心中有佛。

080

蜂蝶飞舞在芬芳的花朵间,

莺鸟栖息在高大的乔木里,

凤凰振翅于挺直的梧桐上,

神龙泅泳于深广的大海中,

色身居住在有形的房屋内,

法身悠游在无边的法界里。

081

好花,不在于美丽,而在于清香;

好刀,不在于庞大,而在于锋利;

好话,不在于夸口,而在于真实;

衣服,不在于贵重,而在于合身。

082

我看花,花自缤纷;我见树,树自婆娑;

我览境,境自去来;我观心,心自如如。

083

佛教的信仰不是迷信的膜拜,不是盲目的奉献,

而是从浩瀚的三藏十二部不朽经典中,

觉悟出缘起缘灭等生命的真理。

084

防患未然,也是一种进德修业,

防他人的恶意恶行,

更要提防自己的恶心恶念,

这才是真正的身心环保。

085

放生最大的意义是放人一条生路;

给人机会、给人方便、给人救济、给人离苦,

这是佛教徒应有的护生观念。

086

信仰是人生的目标、轨道。

有了信仰,可以找到自己,

明白自己,发觉自己。

因此,我们什么都可以不拥有,

但是不能没有信仰。

087

社会混乱脱序乃由于贪心、自私、执著,

故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让佛在我们心中显露。

心中有佛,则眼视、耳闻、手做,皆是佛的风范;

大家都能想佛所想、行佛所行,

则人间就是佛国净土。

088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善与恶的因果就像青松与花,

所以,我们要随时提醒自我的言行举止,

因为“因果”是谁也不能代替的。

089

菩萨的大智是为了实践大悲,

大悲是为了完成大智,两者运用自如,

相辅相成,悲智双运,才可以成就无上菩提。

090

一个人心中有佛,除了可以倾诉、祈愿,

更能产生奠大的力量;

心中有力,就不怕外界的伤害。

091

松涛拍岸,鸟叫虫鸣,无非是悟道的契机;

夏涧秋谷,春花冬雪,无非是真理的示现。

092

求神通,不如求慈悲;

神通有利有害,慈悲则无往不利。

求财富,不如求般若;

财富有善有恶,般若则无有不善。

093

探究前世的宿命,不如把握眼前的善缘;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094

能观众生苦,即与佛眼相应;

能说善妙语,即与佛口相应;

能做不请友,即与佛身相应;

能行利生事,即与佛心相应。

095

鱼以海洋为家,鸟以山林为家,

人以屋舍为家,道以空无为家。

096

正义行事,公理不会长久湮没;

心存善念,果报必然早晚现前。

097

因果不可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真理不可欺: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真假之后,必有平衡。

098

欲望是第一海,愚痴是第一暗;

嗔忌是第一怨,疑妒是第一障。

099

有过必有罚,有功必有赏;

有种必有收,有业必有报。

100

平安就是福报,功德就是寿命;

知足就是富贵,适情就是自在。

101

人生的祸福成败不必计于一时,

因为凡事没有绝对,

有人乐极生悲,

有人因祸得福。

102

在世界上,什么人都可能辜负我们,

唯有因果不会辜负人。

学佛要明白心里的宝贵,

世间的好坏不要太认真,

有时吃亏亦无妨,

因为可以借此长养慈悲与道德。

103

涉世不难于变化,难于慎重;

做事不难于敏达,难于深忍;

发心不难于勇锐,难于持久;

学道不难于慧解,难于证悟。

104

水的仁慈能沐浴众生,可以泽及万物;

水的义气能扬清激浊,可以荡涤污垢;

水的勇猛能柔而坚强,可以弱而克刚;

水的智慧能疏通江河,可以自成盈满。

105

道不学不明本源,戒不守不知过错;

禅不参不识自性,迷不悟不能解脱。

106

忠信可以进德,庄敬可以避祸;

宽恕可以延寿,信仰可以悟道。

107

化愚就是智,去迷就是悟;

除恶就是善,离妄就是真。

108

聪明者不迷,正见者不邪;

有容者不妒,心静者不烦。

109

父母田中种植孝养,师长田中种植恭敬;

病患田中种植救护,三宝田中种植供养。

110

皈依佛,点亮心灵灯光,为自己建设了电力公司;

皈依法,储蓄甘露法水,为自己营建了自来水厂;

皈依僧,长养菩提花果,为自己开发了良田土地。

111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应是信仰、道德;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房屋、土地,应是真心、佛性。

112

能降伏贪嗔烦恼的人,才能得到法喜安乐;

能体证无我空慧的人,才能达到涅槃解脱。

113

虚空无有定相,而又无所不相,所以能成其宽广;

流水居高就下,而又不拘形式,所以能遍泽大地。

114

用信心体验佛道,用慧解深入法海;

用修持广结善缘,用证悟实践佛法。

115

“无常”,因此明天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