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下)
7163300000026

第26章 人间佛教的蓝图 下(3)

过去丛林里不但准许僧人下围棋,甚至还设计“成佛图”的游戏,透过“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各自所代表的是进是退,而来去行走于十法界之中。藉着游戏不但增进佛学常识,寓教于乐,同时也可以增进道友之间的情谊。

除了棋道之外,丛林里还时兴茶道、书道,甚至藏传佛教的辩经,以及一般的抄经、雕塑、绘画、佛舞、梵呗等艺术,也都是深具教育意义的生活调适。

人的一天有廿四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工作之外,藉由正当的娱乐来调剂生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一般社会之娱,重在声色犬马、动态;佛教重视自然界,如鸟窠禅师巢居树上、圆通纳禅师穴居岩洞、大梅禅师荷衣松食,他们任性逍遥,何等自在。甚至禅师们教人栽松、除草、耕耘、种植,让身心与田园自然融和,让眼耳鼻舌悠游于心海,享受宁静的禅悦法喜。

此外,佛教到了中国,对于朝山礼圣、寺院参访、座谈联谊等活动也都十分重视,因为藉此可以广结善缘、增广见闻。这也是佛教的育乐生活。

现代的学校教育主张“德智体群育乐”并重。其实,佛教自古以来即是个“五育并重”的宗教:佛殿共修,重在德育;讲堂听经,重在智育;出坡作务,重在体育;僧团是六和合僧,重在群育;雕刻、绘画、梵呗唱诵,重在美育。

此外,佛教在育乐方面也有很多如上所述的“寓教于乐”之修行法门,大致可分成六类:

(一)体育活动:跑香、朝山、云游、佛教舞蹈、拳术。

(二)音乐:梵呗、佛歌、合唱、法器、国乐、俗讲。

(三)书艺:书法、抄经、绘画、雕刻、塑像、围棋。

(四)花和茶:插花、茶道。

(五)劳动:出坡、农耕、工禅、菜圃、苦行、烹饪。

(六)修持:寻师、论道、念佛、禅悦、法喜、止观。

人的生活,物质上的衣食温饱之外,应该要有艺术生活的品位,要有服务人群的品位,也要有休闲娱乐的生活品位。今后在家信众如何规划自己的娱乐生活?只要不是纵欲,不是耽溺于伤神妄念的酒色财气之中,只要是正当的娱乐,都是可以追求的。例如晨起的运动、晚睡前的音乐欣赏、白天定时的经行、散步,或是闲暇时,三两好友相约旅游、座谈、喝茶、谈道,乃至抄经、烹饪、琴艺等,即使是参加朋友之间的舞会、聚餐等,也无不可。不过,娱乐生活也应有其条件与应注意事项,例如:

(一)参与的份子,必须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二)参与时间不可超过比例,例如一天廿四小时当中,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另外的八小时吃饭、盥洗、育乐,要平均分配。

(三)活动的地点要注意安全。社会上常有山难、水难等意外频传,故外出应注意安全;甚至玩火、赌博、醉酒等,这些都不是正当的娱乐生活,应该避免涉足。

(四)参加活动时,最好夫妻一起出席,不但彼此可以认识共同的朋友,培养共同的话题,同时也能避免感情出轨的机会。

佛教自明清以来,大都以寺院山林的静修为主,因此常给人沉寂冷漠,不食人间烟火之感。甚至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讲苦空无常,因此学佛以后一定要吃苦,甚至要远离人群,这才是真正的学佛。实际上,佛教是很生活化,很生动活泼,是充满了蓬勃朝气的宗教,佛教很重视日常生活,举凡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搬柴运水,无一不是佛法。因此,人间佛教的育乐观主张,修学佛法,固然要向经藏去探寻,向善知识去参访,但也不能忘了在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处处都有佛法,只要能在生活中多用一点心去体会、去实践,必能享有“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的幸福人生。

十六、丧庆观(正见之道)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悲。例如在古老的观念里,生则可喜,死则可悲。当人之生也,弄璋弄瓦,皆在庆贺之内;一旦撒手人寰,即呼天喊地,万分的感伤悲泣。其实,当人出生之时,就注定了死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人之生也,都要死亡,又有何可喜呢?当人之死也,如冬天去了,春天还会再来,死又有何悲呢?生死是一体的,不是两个,生了要死,死了还会再生,所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生也不足为喜,死也不足为悲啊!

但是,生死既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丧庆礼仪便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一直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为人所称誉的美德,此与佛教的报恩思想颇为符合。

不过,中国民间的丧葬礼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实在应该净化、改良。例如:看风水、择日、死后八小时以内不能入殓、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因此,谈到丧葬礼仪,首先要建立正知正见。

例如,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但却很少人能坦然面对死亡,因此常常忽略了“临终”这重要的一刻。临终是“升”、“沉”最重要的关头,它是决定“往生”最宝贵而且具有决定性的一刻,眷属若在此时大声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绪,累他堕落,失却往生善道的机会,那是无益而有害的。是故,若遇家里有人过世,不宜哀嚎大哭、摇晃、塞手钱、拜脚尾饭,甚至马上替亡者更衣等,因为此时亡者神识来离,会令其留恋不舍,增加痛苦。最好在病人病危时,礼请法师或道友前来助念,亲人亦应在旁一起助念,帮助亡者往生极乐净土。亦可请病人敬重且善说法要的有德长者,安慰开导病人,劝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此外,现代的丧葬,动不动就要买偌大的墓地,建偌大的墓园,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佛教自印度开始即主张火葬。火葬比天葬、海葬、林葬、土葬都好,当初佛陀涅槃后,也自以三昧真火荼毗。目前火葬的观念已渐被一般人所接受,尤其一般佛弟子在火葬后,将骨灰奉安在寺院的纳骨塔,这实在是人生最圆满的归宿。

佛教的纳骨塔不同于一般世俗的灵骨塔,它除了实质解决现实的问题外,更蕴涵着深刻的信仰意义。因此,佛光山的慈善事业中,除了开办育幼院、养老院、云水医院外,并设万寿堂,供信徒安放灵骨,周全地照顾信徒的生老病死,让人的一生都能在佛法里获得圆满的照顾。

有关丧葬礼仪,尤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不要虚荣 现在的人遇到丧葬事宜,常常竞以虚荣心处理,要作得比别人好,实在不必要,应当尊重亡者心愿才是最重要的。

(二)不要铺张 丧葬事情,讲究你有多少乐队,我有多少花车,不一定要这样,丧葬是个人家庭的事.何必劳师动众呢?庄严、哀伤、肃穆胜于吹吹打打。

(三)不要迷信 治丧无非求死者安,生者孝,一尽衷心悼念而已,不必刻意造作。

生死是人生的两件大事,依佛法的观点来看,生不足喜,死亦不足悲,唯以庄严的心态面对之。因此,遇有亲朋好友往生,应以庄重的心情参加吊丧;若逢喜庆,亦应前往祝贺如仪。

喜,福也;庆,贺也。《周礼 秋官大行人》云:“贺庆以赞诸侯之喜。”今俗凡吉祥之事,皆谓之喜,皆值得庆贺。如:嫁娶生子、高龄祝寿,乃至新居落成、新书出版、金榜题名、仕途高升等,都是值得庆贺的喜事。但不管任何喜庆,均以简单隆重、不铺张浪费为宜,参加者若能注意以下礼仪,则能皆大欢喜:

(一)家有喜庆,得酌将日期、时间与地点通知至亲友好,但须避免浮滥,并且避免杀生,不用荤腥宴客。

(二)亲友遇有喜庆,得亲往庆贺,或寄贺卡或以电话祝福。

(三)致贺时,应依时前往,避免迟到早退。

(四)穿着要得体,言行要恰当。

(五)贺礼的选择,应注意其意义及实用价值,如佛书、念珠等。

生与死是人生两大课题,禅宗有谓“生死未明,如丧考妣”。生与死不仅是人生两件大事,也是一般人所难以解开的谜。当初佛陀出家证悟的,正是解答这两大谜题的真理,这也正是佛教的教义所在。今日的人间佛教,也不外乎解决生、死两大问题。生,就是养与教;死,就是丧葬事宜。

在中国社会里,一到了婚丧喜庆的节骨眼上,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习惯,大家都执著不改。其实许多风俗都是人为的,如看地理、风水、日期,都是迷信,太过执著,于事无补。比方说:看日期,一定要什么日子,日子不好就不吉祥,其实世间上哪有什么一定的日子?在台湾是白天,在美国却是夜晚。再如看地理,一定要朝东面西,或是坐北向南。其实虚空并没有方位,譬如两个人对坐,你的右边是我的左边,我的前方是你的后方,到底哪边才是左,哪边才是右?哪边才是前,哪边才是后呢?因此,在《善生经》中,佛陀告诉善生童子不必礼拜方位,方位不是在虚空中,而是在我们心中,我们要礼拜的六方是: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夫妻为西方,亲朋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为上方。

虚空没有一成不变的方位,在无边的时空中,我们真实的生命是无所不在的,你能够觉悟体证到自己本来面目的时候,你的本心就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与无限的时空是一体的,因此,方位不在虚空中,而是在我们心中。

一般人的心态,对于不了解、不知道、看不见的事物,常常盲目臆测,牵强附会,甚或迷而信之,因此容易被神权控制。佛教讲“人人有佛性”,就是在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主权,让我们警觉到原来自己是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地理风水虽然有它的原理,但不是真理,所以佛教不但反对时辰地理的执著,而且主张不要迷信,要从神权控制中跳脱出来。所以不一定要迷信时辰,也不一定要执著地理,佛教讲“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只要心好,时时处处都好,诚意要比虚节重要。

十七、自然观(环保之道)

“自然”是世间的实况,如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转、众生生老病死的轮回、心念生住异灭的迁流、物质成住坏空的变化,都很自然。

自然是一种法则,自然就是不刻意、不造作,凡一切顺理成章的道理,都叫自然。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证悟宇宙的真理“缘起性空”,实际上就是宇宙间“自然”的法则。甚至由缘起法则所衍申出来的“业力自由”、“众生平等”、“同体慈悲”、“生死一如”等观念,能够把生存与死亡统合起来,更将生命的尊严发挥到自然的极致。

自然就像一个“圆”,好因带来善果,坏因遭致恶果,因果相续,无始无终。“因果业报”是佛教的真理,佛陀是宇宙真理的觉悟者,佛陀所宣说的教义,也就是解释自然界运行的真理,因此佛陀常说“法尔如是”。“法尔如是”,也就是出乎自然、天然、当然、不勉强的意思。

佛教一向追求自然,重视人心、人性。例如佛陀欢喜在幽静的森林散步经行,或者在寂静的大自然中沉思冥想;阿难曾在林间习定,因见面然饿鬼而起慈救之心;须菩提于树下宴坐,体会甚深的空义。乃至中国禅宗祖师崇尚自然生活,不但居住在山林水边,远离车马喧嚣,不受凡俗尘扰,尤其思想上的放旷自由,洒脱自在,任性逍遥,不受拘泥束缚,这就是精神上的自然。

说到“自然”,自然,则和;如不自然,就会导致纷乱。古德云:“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贪欲、嗔恚、愚痴、我慢、疑忌搅动心湖,人就会烦恼愁肠。佛教主张“缘起缘灭”,随顺自然;佛教行者对于生活中的有无、贫富、好坏、得失,都看得很自然。一切随顺自然,正如佛陀“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这就是自然。能够顺应自然,不滞留烦恼、痛苦,这就是身心的环保。

佛教是个深具环保意识的宗教,不但注重内在的心灵环保,同时兼顾外在的生态平衡,例如注重山林、流水、生态、动物等的保护。而环保工作做得最好的是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环保专家,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极尽庄严清净,不但没有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也没有噪音、毒气、暴力、核能等公害,而且人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主要的目的,不外希望大家都能在自然的生活下安居乐业,因为唯有顺应自然,我们的心灵才得以解脱,我们的生命才能够自由。

自然就是天、地、人调和。一般人之所以有种种痛苦的产生,是由于与大自然的人、事、物、境,处于对立,不能调和所致。世间事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有成长;合乎自然,就能形成;合乎自然,就有善美。一切生命和自然息息相关,生命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生命不是以好不好来论断,是顺生死轮回的法则在运转,当吃饭则吃饭,当睡觉则睡觉,所以大珠慧海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药山惟俨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可见“道”与自然同在,“道”就是自然的生活。也因为如此,连大圣佛陀都责备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应说而不说、闻善言不着意的人为“五种非人”,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合乎自然。

自然是一种调和,自然也要奋斗。大自然的江河大海,也要奋斗才能奔放;湖水要澄清才能明净,澄清就是自然。山要安定,不能倒;树要有根,才能生长。顺乎自然,一切才能生生不息。

世间万物,有的色彩斑斓,有的淡雅素白;动物以保护色来自卫,这是自然的反应。有的动物白天活动.有的夜晚觅食;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地上、海中悠游,这都是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甚至动物被残杀也是自然的,所谓“物竞天择”,佛教虽然提倡不杀生,但这是自我要求,不是要求别人,真理并非要求人人做到不可,所以这是一半一半的世界,有人得度,有人沉沦,这也是自然的真理。

自然界,花开很好看,花谢了,一样化为春泥更护花,这也是自然的循环。所以世间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就是自然;逆天行事,就不是自然。人如果懂得顺应自然,就无所畏惧。例如春夏努力耕种,秋天积谷存粮,自然就不怕严冬来临;白天准备照明设备,自然就不怕黑夜来临。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与不自然的事情。自然,使你身心愉快,行事顺畅;不自然,使你身心俱疲,累己伤他。例如:感情的交流,以平衡协调为自然;语言的沟通,以体念包容为自然;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为出为自然。反之,逆向而行就是不自然。

天、地、人调和,物我无间,所谓自然,就是人心,就是真理,就是天命,就是宇宙的纲常。翻开中外史籍,历代的帝王,顺乎天命人心者昌,逆于天命人心者亡,他们的兴衰与自然法则关系密切。不但如此,吾人的生活也要合乎自然,才能幸福美满。因此,吾人不妨自问:“在金钱的运用上,我能合乎自然,量入为出吗?在感情的交流上,我能合乎自然,平衡来往吗?在语言的沟通上,我能合乎自然,顾念对方的需要吗?在做事的态度上,我能合乎自然,不违事理的原则吗?”

自然,则顺,过与不及,终将带来弊患。像久卧不起,久立不坐,久劳不息,久静不动等等,都会引起生理上的四大不调,人就开始患病,乃至身根朽败,与世长辞。此外,近几世纪来,人类因生产消费过多的物质,远超过微生物所能还原的程度,而破坏了自然的运作,导致目前生态系统问题重重。凡此都证明了一旦忽视自然法则,就会自食恶果。

生活上的应世接物也是如此,感情若是一厢情愿,不顺自然,就不会天长地久;财富若是巧取豪夺,不顺自然,必有败坏之虞;名声若是哗众取宠,不顺自然,终将遭人唾弃;地位若是坐享其成,不顺自然,便会引起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