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7167700000020

第20章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年7月,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大学毕业后,曾在萨拉托夫的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

1853年结婚之后,车尔尼雪夫斯基到了彼得堡,成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两家进步杂志的撰稿人。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逮捕,关入彼得保罗要塞。1864年他被判处服7年苦役并终身流放西伯利亚。在囚禁与流放中他毫不沮丧,写下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优秀作品。1883年,他获准在阿斯特拉罕居住,并于1889年获准返回故乡。由于备受折磨,车尔尼雪夫斯基于同年10月病逝。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述活动是多方面的,涉及哲学、经济学、美学、文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他最重要的著作有:《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对反对公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以及小说《怎么办》等。

车尔尼雪夫斯基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他的光辉著作和威武不屈的品质,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威望,成为俄国一代进步青年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对俄国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继贵族革命家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二代俄国革命战士,即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中最杰出的代表。

个性与理性

1828年7月24日,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生在伏尔加河边美丽的萨拉托夫城。他的父亲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牧师,很有学问。家里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有空就在图书室里读书。

7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读书简直入了迷,他经常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有一天早晨,妈妈看到孩子好长时间没从厨房里出来,心想这孩子到底吃了些什么?于是,母亲悄悄地走到厨房门前,只看到小车尔尼雪夫斯基正在那里为一篇小说中的人物而哭泣流泪。妈妈叫来了他的父亲,又拿了很多他平时喜欢读的书哄他,他才擦擦眼泪继续吃饭。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喜欢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同时还喜欢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小说,他还读了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他10岁时就已赶上了中学生的水平。

车尔尼雪夫斯基14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萨拉托夫的教会中学。那里的教师多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人,除了讲些老掉牙的教材外,不能给学生提供任何新鲜有用的知识。车尔尼雪夫斯基十分不满。

有一次,老师布置写作文,车尔尼雪夫斯基不受老师的限制,很快写出了一篇关于读书学习方法的文章。他说:“知识就像一座有无数宝藏的大山,越往深处发掘,越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在知识的园地里不屈不挠地耕耘。”文章写成之后,学生们争相传阅,这在他的心灵里,点燃了更旺盛的求知之火。

在大学读书的几年中,车尔尼雪夫斯基更加勤奋,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被老师和同学戏谑地称为“伏尔加河边的读书迷”。

大学毕业后不久,车尔尼雪夫斯基便在彼得堡投身革命运动。他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地主迫害农奴的罪行,号召农民们团结起来,对沙皇和地主阶级采取有组织的行动。他的活动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仇视。1862年7月7日,车尔尼雪夫斯基遭到逮捕,并被投入彼得堡罗要塞的单人牢房。坚固的牢墙剥夺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身自由,却锁不住他的革命思想。身陷囹圄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凭借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利用一切可能继续他的文学创作。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他创作了被称为生活教科书的长篇小说《怎么办》。为了蒙蔽审查官的检查,他用了“障眼法”,开篇就写“一个傻瓜”的自杀,扑朔迷离,留下悬念;之后,又写一个青年女子收到自杀者的留言后不同寻常的反应;再在“序”中,用作者的口吻,通过“女读者”的身份说:这部小说的内容是恋爱,主角是一个女人。这样的手法,既能蒙蔽低水平的审查官的检查,又能吸引一般的读者看下去。其实,车尔尼雪夫斯基真正要写的,是俄国的“新人”,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指出的,它是“新人的故事”。

《怎么办》是19世纪俄罗斯的古典主义杰作之一。它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家的政治、哲学和美学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通过自己的作品宣传唯物主义,揭露反动势力,教育读者行动起来改造黑暗现实,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新社会。车尔尼雪夫斯基深知,在遭受审查的杂志中,特别是当反动政府用全力来镇压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时候,刊登一部广泛批评旧世界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因此,他的作品,采用了伊索寓言式的语言,以曲折的手法,用描写男女爱情的情节进行伪装,巧妙地通过了沙皇书报检查机关的检查,被准许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小说的部分章节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许多先进人物的注意。人们争相传看,热烈讨论,从中受到鼓舞和教育。

直到此时,沙皇政府才发觉他们上了当。负责审查《现代人》的检查官被撤职,小说被禁止出版。但是已经出版的杂志早已在群众中到处传阅,它的手抄本也在人民中广泛流传。小说还被译成了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在国外出版发行。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当局判处7年苦役,并且终身流放西伯利亚。

1864年5月19日,在彼得堡的拉特宁广场上进行了侮辱性的剥夺公民权的仪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捆在“耻辱柱”上,胸前挂着写有“国事犯”字样的牌子,刽子手在他的头顶上把长剑折成两段,随后,把他押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20多年后,1889年6月,车尔尼雪夫斯基才得到许可回到故乡萨拉托夫。多年的监禁生活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4个多月后,1889年10月29日,这位伟大的作家离开了人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个性在他的学生时代就初露端倪,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而写名篇《怎么办》,又把他的理性发挥到了极致。这位“风暴中的舵手”,在历史的进程中把思想付诸纸笔,力挽狂澜,可歌可泣。比起伟大作家意义恢弘的人生,我们是否会觉得自己过于渺小甚至是自惭形秽呢?其实,不一样的历史环境中,人生的责任是不同的。但不管在怎样的时代,保持个性与理性,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资质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