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佛教,内忧外患频仍,所以能续慧命于不绝的原因,就是由于几位大师的出现于世,作为佛教的中流砥柱,如太虚大师、印光大师、虚云和尚、来果禅师、弘一大师等。其中尤以弘一大师,才艺过人,新旧学术,造诣俱深,在社会上本有他的成就以后,一旦投身佛门,水涨船高,佛教也跟着得到社会的重视。
弘一大师,俗姓李,名息,字叔同,原本是个美术家、音乐家、教育家,曾留学日本东京上野美术学校,是我国最早研究西洋绘画的人,曾与留日同学组织春柳剧社,实开我国新剧之先河。毕业归国后加入南社,被认为最杰出的人物。民国元年,陈英士创办《太平洋报》于上海,聘师为文艺编辑,以文字宣传革命,被认为是一位爱国分子。
尽管大师的才华如何盖世,蜚声士林,音乐家也好、书画家也好,但这并不足以称稀有之事。稀有是,大师自出家后,顿改昔日豪华公子翩翩然浪漫的作风,而能严持戒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其身教足以垂范后世,在今世罕有人能与他相比!因为今日佛教界,懂得佛法的人固然很多,真正能如法奉行的人就寥寥可数了。
大师生平,律己以严,待人以慈,俭朴惜福,一领布衲,独往独来。对人说话,从无闲语;请其写字,一笔不苟。他对“书法”从事最久,用力最勤,鸡鸣而起,执笔临池,手书经文,广结胜缘,无虑千万观。大师墨宝整饰庄严,毫无人间烟火之味,可以说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惜今因分散各处,不易征集,基于此,今有台中李志鹏居士,企仰大师道艺,藏有大师遗墨一书,愿舍净财,再版流通,属予作序,俾大师的墨宝,能永垂于世,使我国的书法艺术,得以发扬,相信这是教内外人士所乐见的事,故略序因缘如上。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序于佛光山
(《弘一大师遗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