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贾诩的表态,张绣不禁大惊失色,他完全没有想到贾诩竟然会如此果断地拒绝了袁绍的好意。事后他忧心忡忡地问贾诩:“怎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先生拒绝了袁绍,那下一步我们又该如何呢?”贾诩的回答又让张绣感到非常意外。贾诩认为按照目前的局势应该去依附曹操。张绣不解,问道:“袁绍强大而曹操弱小,况且我们与曹操进行了数年的征战,双方势如水火,曹操怎么会接纳我们?”
看到张绣不知所措的样子,贾诩显得非常平静。他随即作出了一番分析。贾诩表示:之所以应该归顺曹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代表着皇权,依附他也就意味着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其次,袁绍实力雄厚,我们的这点人马去了,袁绍也不会放在眼里,自然也就不会重用我们,而曹操的情况恰恰相反,他的实力本来就不如袁绍,我们去依附他,等于是送给了曹操一支生力军,曹操岂有不重用的道理?其三,自古欲成就大业者,必然会放弃私人恩怨来向世人展现自己的胸襟和品德。目前是非常时期,将军千万不要犹豫不决,以免错过了这一次重大机遇。
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终于在同年十一月率众归顺曹操,而事态的发展也确如贾诩所预料的那样。张绣归顺之后受到了曹操的高度重视。
曹操不仅亲自设宴款待,把酒言欢,并与张绣结成了儿女亲家,同时还授予张绣扬威将军的职务,后来又升其为破羌将军。作为此事的首功之臣,贾诩也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扬。曹操拉着贾诩的手表示:“让我的信誉享誉天下的人,就是先生您了!”曹操不久之后又上表推荐贾诩担任了执金吾、封都亭侯,后来又升其为冀州牧,参司空军事。是年,贾诩五十三岁。
张绣降曹,是官渡之战前的一次重大事件,从此,曹操集团在南部地区的后顾之忧也就消除了,曹操得以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与袁绍的战略决战中,为官渡之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投降曹操的事情上,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贾诩了,而张绣之后的命运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尽管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战功,先后多次被曹操封赏,但他曾经杀死曹操亲属及将领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因此他曾经多次请求与曹操的次子曹丕相见,希望得到这位曹操继承人的谅解。而曹操的次子曹丕显然也没打算放过这位杀人凶手。曹丕就当着张绣的面大骂:“是你杀死了我的兄弟,你还有什么脸出来见我?”张绣心中不安,不久之后便自杀身亡了。无论张绣之死是否为曹操授意,总之张绣最后是死于非命。与数十年前的经历一样,贾诩再一次保全了自己而断送了他人的性命。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集中十万大军与曹操展开战略决战,虽然在战争的开始阶段曹操取得了几次胜利,但是由于袁绍实力雄厚,双方随即又在官渡地区展开拉锯战,曹军很快便陷入苦战,不久之后粮草也消耗殆尽。面对如此危局,曹操的心中也产生了动摇,打算放弃与袁绍的决战撤回许都。为此,曹操一面写信向远在许都坐镇的谋士荀彧问计,一面亲自与此时已经随军出征参与军事谋略的贾诩探讨当前的局势以及自己打算撤军的想法。当时曹操手下谋士众多,而曹操单单挑选了贾诩这位归顺不久的降将来咨询意见,也足见曹操对贾诩这位老对手能力的认可。
对于曹操放弃官渡之战的想法,贾诩是不赞同的,不过贾诩并没有从具体的战术层面对战争的前景进行预测,而是从曹操与袁绍这两位领兵的统帅的性格和综合能力着手,提出了曹操必胜的四胜论。贾诩认为:
从聪慧、果敢、用人、决断这四个方面,袁绍都无法与曹操匹敌。之所以战争进行了半年时间却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曹操心中总想着万无一失,不敢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动。贾诩表示只要曹操能够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很快就可以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贾诩的分析与荀彧的看法不谋而合,这就坚定了曹操继续作战的决心。曹操很快便做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抓住袁绍设在乌巢的粮草基地兵力空虚的弱点,亲自率兵火烧乌巢,并利用张合、高览等袁绍手下将领主动投降的有利时机,果断地向袁绍发动总攻,终于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之后数年,曹操终于消灭了强大的袁绍集团并平定中国北方地区,成为汉末群雄中的最强者。
作为归顺曹操不久的谋士贾诩,不但在战略层面坚定了曹操的决心,在临阵决策上也积极地为曹操出谋划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官渡之战后期,袁绍的谋士许攸归顺曹操并提出火烧乌巢这一扭转战局的方案,但遭到了曹军上下多数谋士及将领的反对,他们认为许攸的话并不可信。
这个时候又只有贾诩和荀攸一起反复劝说曹操采纳许攸的建议,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向袁绍发动致命一击。这也体现出贾诩对于当时战场局势的准确判断。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担任太中大夫一职。按照汉代的官制,太中大夫一职主要掌管“言议”,实际上就是高级参谋,这个职务对于足智多谋的贾诩来说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发动了荆州之战,成功占领荆州全境。寄寓荆州的刘备集团仓皇逃窜,占据江东的孙权集团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如何开展下一步的行动,成为曹操所面对的当务之急。曹操选择了顺江而下,趁势拿下江东地区,尽早实现全国的统一。对于曹操的这个战略决策,贾诩则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贾诩认为:数年间曹操已经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地区,又拿下了荆州,威震天下。如果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巩固内政,奠定基础,将来无论是孙权集团还是其他的割据势力终将不战而胜。不过,曹操并没有采纳贾诩的意见,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回,不但兵力损失惨重,同时还丧失了对荆州绝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客观来看,曹操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没有听从贾诩的劝告而导致的,主要是因为曹操在战略战术方面的失误)。
赤壁之战失败之后,曹操将注意力放在了西北地区,打算通过征讨汉中转而向益州发展。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命令司隶校尉钟繇打着征讨汉中的旗号进入三辅地区,激起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凉州割据势力的反抗,马超等人纠集十余万人在潼关地区与曹操展开决战。此时,作为太中大夫的贾诩奉命与曹操一起进入已经阔别十余年之久的三辅地区。
同年八月,曹操主力北渡黄河,开始了大范围的迂回战术,运动至潼关侧后地区。马超闻讯之后也连忙率兵赶往渭口,力图阻止曹军西进。
曹操以疑兵分散马超的注意力,暗中命令手下在渭水之上架设浮桥,抢占了渭水南岸。马超连夜偷袭,结果被曹操伏兵击败。至此,集结于潼关的凉州叛军不仅失去了潼关天险的优势,而且后路受阻,形势开始变得十分不利。马超不得已之下派人前往曹营,打算割让河西并送去人质给曹操作为条件求和。马超的意图非常明显,利用与曹操讲和保存自己的实力,保持自己在凉州的割据地位。此时,曹操找来了对于凉州割据势力非常熟悉的贾诩商量对策。贾诩认为可以佯装答应马超提出的求和条件。曹操一时没明白贾诩的真实用意,贾诩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了四个字:“离之而已。”曹操立即心领神会。离,就是离间。熟悉凉州政治环境的贾诩非常明白,虽然马超叛军人数众多,兵力强悍,但其内部矛盾重重,采用离间之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