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将军聪明仁义,礼贤下士,已经握有江东六郡,兵精粮足,足以成就大事。依我看刘将军不妨派遣心腹前往江东与孙将军结盟,共同抵抗曹操,这样才能成就大业。至于说到的苍梧太守吴巨,只不过是个平庸的官吏,才能有限,很快就会被别人吞并,去投靠这样的人有什么作用?
鲁肃的坦诚相告很快便使刘备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双方一拍即合,刘备派出诸葛亮随同鲁肃一起出使江东,与孙权商谈结盟事宜,诸葛亮来到江东之后,很快便与孙权制定了组成联盟共同对抗曹操的战略,孙刘联盟正式形成。作为汉末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外交家,鲁肃不辱使命,是推动孙刘联盟形成的首倡者和执行者,并以此改变了汉末的政治格局。
就在鲁肃一手促成孙刘联盟后不久,曹操派人给东吴送来一封充满威胁的恫吓信。在信中,曹操声称自己统兵八十余万、随时都准备向江东进军。孙权随即召集手下文武商议对策。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极力主张放弃与刘备的同盟归顺曹操,此时唯有鲁肃一言不发。利用孙权起身如厕之际,鲁肃追到房檐下向孙权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立场。鲁肃表示:
刚才听到张昭等人的议论,他们只会贻误将军而不能与将军一起共谋大事。如今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以去投降曹操,而将军却万万不能这样做。我如果投降曹操,曹操会把我送回乡里,依照朝廷的制度进行人物品评、安排个一官半职,至少还能够做个功曹、从事这样的小官,可以整天坐着牛车,身边还会有个随从伺候。随着做官年限的增长,说不定还可以做上一个州郡级别的官吏,但是将军你要是投降曹操,会出现我那样的结果吗?希望将军尽早拿定主意,千万不能采纳张昭等人的意见。
原本就对张昭等人的投降言论非常气愤的孙权听到鲁肃之言,长叹了一口气,也对鲁肃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对张昭那些人的主张非常失望,只有鲁肃的言论才符合自己的心意,并感叹是上天的恩赐将鲁肃安排在自己的身边。
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又将已在鄱阳地区操练水军的主战派将领周瑜召回柴桑,在周瑜和鲁肃的支持下,孙权作出了联合刘备共同抵御曹操的战略决策,并当众表示如再有投降言论者定斩不饶。同时,孙权委任周瑜担任都督,全权负责前线战事,鲁肃则被任命为参军校尉,为周瑜出谋划策。从是年冬天开始,孙刘联军在乌林、赤壁地区与强大的曹操集团展开了战略决战。孙刘联军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巨大胜利,不但将曹操赶出了荆州大部地区,稳定了东吴集团的长江上游防线,同时也壮大了孙刘联盟的力量,为后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肃在这场战役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得到了孙权的高度肯定。赤壁之战结束之后,鲁肃返回吴郡,受到了孙权的极大礼遇,孙权专门召集手下文武一起迎接鲁肃。
鲁肃即将进入殿门拜见孙权之时,孙权起身行礼并表示愿意为鲁肃抓住马鞍让他下马,并问鲁肃这样的礼节能否表达自己对鲁肃的敬意。鲁肃则说希望孙权能够尽早统一天下,完成帝王大业,到那时再用迎接贤士的小车来召见自己,那时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荣耀。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此时的鲁肃深受孙权的器重,已经成为了东吴集团不可或缺的主要谋士。
赤壁之战之后,刘备集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刘备利用曹操集团在赤壁惨败、荆州陷入权力真空的有利时机,趁机拿下了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为了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力量,刘备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亲自来到京口拜会孙权,并要求孙权将南郡的部分地区借给自己。刘备的这个提议在东吴集团内部引起了较大的分歧。周瑜认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手下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不会长久的屈居人下,应该采取措施限制刘备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周瑜在刘备来到京口会见孙权之时向孙权提出建议,利用刘备来访的有利时机,为其建造豪华居所,再多送一些美女和珍奇玩物,消磨刘备的意志,并将刘备留在江东,然后再寻机向刘备的地盘进攻。如果只是一味地将土地借给刘备,这就等于不断壮大了刘备集团的力量,以后就更加难以限制刘备集团的发展了。孙权手下的另外一名谋士吕范也非常赞同周瑜的意见,认为应该扣下刘备。
对于周瑜、吕范等人的主张,鲁肃表示强烈的反对,为此他拜见孙权并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主张。鲁肃认为: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但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在这种情况下将刚刚取得的荆州部分地区借给刘备,不但可以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影响力安抚百姓,稳定荆州的局势,同时也可以借此巩固孙刘联盟。鲁肃并将其形象地称为“多一个曹操的敌人就等于多了一个东吴集团的朋友”。鲁肃的这个说法既形象又有说服力,孙权听完之后也认为是上策,于是否决了周瑜及吕范的提议,将荆州南郡的部分地区借给刘备以巩固孙刘联盟。据说曹操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吃惊得连手中的笔都掉在了地上,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鲁肃维护孙刘联盟的建议对于孙刘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是一个符合当时局势的正确主张。
尽管周瑜与鲁肃在如何对待刘备集团的发展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意见分歧,但这并没有妨碍周瑜对鲁肃这位多年好友的钦佩之情。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临终前周瑜还特意上书孙权,希望由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在这封临终上表中,周瑜认为鲁肃智谋过人,足以处理好与刘备集团的关系。而孙权后来也采纳了周瑜的意见,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担任东吴集团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并将周瑜手下的四千军队及四个县的奉邑都划归了鲁肃。鲁肃就职之初奉命镇守江陵,后来又驻扎陆口,其间鲁肃恩威并施,不但稳定了所属地区的社会秩序,同时还增加了军队的数量,将这支原本仅有四千人的队伍扩充到一万多人。后来,鲁肃又被升迁为武昌太守、偏将军,承担拱卫东吴西线的重任。鲁肃镇守荆州期间,听说自己非常看好的谋士庞统在投靠刘备之后仅仅被授予了耒阳县令这样的低级职务,而且还被刘备借故免职,感到非常诧异。他特地写信给刘备,向刘备大力推荐庞统,认为庞统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有担任治中、从事这样的高层职务才能展示他的才华。在鲁肃的推荐下,刘备后来专门与庞统进行交谈,这才意识到自己几乎差一点就失去了一位与诸葛亮一样的谋谟之士,于是立即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后来又授予与诸葛亮相同的军师中郎将一职。从此,庞统也成为刘备集团发展中期的一位重要的谋士,后来也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肃就是庞统的伯乐。
除了帮助庞统成功地实现了其在刘备集团的华丽转身,鲁肃在东吴集团也发现了一位难得的人才,后来在自己临终前还建议孙权将自己的指挥权交给此人。这个人便是自小就在东吴军队效命、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猛将吕蒙。鲁肃与吕蒙之间的对话也被后世概括为一句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次对话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