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三国谋士今日观
7173800000040

第40章 诸葛瑾:智虑忠纯的政坛老手(1)

后汉三国时期不但是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战场,也是各个家族之间竞争的舞台。早期的袁氏家族盛极一时,但最终灰飞烟灭,随之而来的是以中原曹氏、江东孙氏为代表的寒族势力的崛起。同时,随着政权的更替,一些新兴的家族也随之发展壮大。这其中最为着名的大概要算是琅邪诸葛氏了。三国时人韦昭就在其《吴书》一书中指出:诸葛瑾担任东吴的大将军,他的弟弟诸葛亮则是蜀汉的丞相,诸葛瑾的两个儿子都曾身为将帅统率军队,诸葛瑾同族的弟弟诸葛诞又在曹魏担任高官,一族三人都为三国显要,天下人都认为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在诸葛一族这三人之中,诸葛亮可谓老幼皆知,但诸葛瑾、诸葛诞的名气却相对较小,不为今天的大部分读者所了解。本文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对这位长期活跃在东吴政坛并对东吴政权发挥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

诸葛瑾(公元174~241年),字子瑜,琅邪阳都人,虽说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出身,但到了诸葛瑾父亲诸葛珪这一代已经没落,仅仅担任过郡丞之类的中、低级官吏。在父亲的监督下,诸葛瑾青少年时期便沿袭了后汉时期很多年轻学子的传统,游学京城洛阳,研习《毛诗》、《尚书》、《左氏春秋》等古代典籍。大约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诸葛瑾的生母章氏去世,诸葛瑾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到阳都服丧。在此期间,诸葛瑾一面安慰年长的父亲,一面还要照顾自己两个年幼的弟弟,无论是服丧、尽孝都非常周到。数年之后,父亲续弦,诸葛瑾对继母也表现出足够的尊重,非常懂得作为儿子的道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诸葛瑾的父亲诸葛珪去世,除了叔叔诸葛玄的接济和帮助之外,诸葛一家六口的重担便完全落在了年仅十九岁的诸葛瑾身上。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时任兖州牧的曹操为了报复徐州牧陶谦部将的杀父之仇,向徐州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面对曹操的攻势,陶谦拼命抵抗却难以阻挡其兵锋,包括诸葛瑾的故乡琅邪在内的不少郡县都被曹军占领,徐州局势越发混乱。曹军在徐州境内疯狂杀戮,引起广大百姓的恐慌,也引发了徐州地区的难民潮。在这种情况下,诸葛瑾一家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继母与诸葛瑾一起离开阳都前往江东地区避祸,家族的其他成员则由叔叔诸葛玄照顾并于不久之后离开阳都前往豫章。令诸葛瑾没有料到的是,此时的江东已是战火纷飞,江东虽大,却已难有一片净土。

就在诸葛瑾来到江东地区的同时,孙策奉淮南军阀袁术之命开始了进攻庐江的战事。这场仗一直打了约一年时间,打破了江东地区多年的宁静。一年之后,孙策又脱离袁术并开始了统一江东的一系列战役。整个江东地区陷入了长达五年的混乱之中。

诸葛瑾来到江东之后不久便在曲阿地区定居下来,在此期间,他与不少同样避祸江东的中原学子成为好友,他与这些人一道共同探讨学问,很快在当地及邻近地区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不过,由于当时孙策所采用的政治上高压、军事上打击的政策,包括诸葛瑾在内的一些青年学子们都没有加入孙氏阵营,而是在静观局势的发展。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病逝、孙权继位之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了较大的改观。

在孙权的姐夫弘咨的大力推荐下,孙权亲自接待了诸葛瑾。从此,诸葛瑾结束了在江东地区长时间的漂泊岁月,正式成为江东集团的一员,后来还被孙权委以长史一职,足见孙权对诸葛瑾的高度重视。

诸葛瑾加入孙氏集团之时,汉末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过多年征战,曹操集团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而孙氏集团已经完成了对于江东地区的控制,此时在汉末大地上只剩下了刘表、刘璋、张鲁、韩遂、马腾等为数不多的割据势力,而在这其中以曹操集团的力量最为强劲。为了尽早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曹操集团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发动了荆州之役,目标直指盘踞荆州近二十年的刘表集团。同年年底,曹操基本占领荆州全境,寄寓荆州的刘备集团仓皇逃窜。

在鲁肃、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孙权与刘备形成了政治、军事联盟,共同抵抗强大的曹操集团。为了建立及巩固孙刘联盟,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奉命来到江东,这对分离了十四年的兄弟也终于得以重逢。

就在诸葛亮出使江东期间,孙权对于这位比自己还小两岁的青年俊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拉拢诸葛亮加入自己的阵营,孙权找到了诸葛瑾,想让诸葛瑾以兄长的身份劝说诸葛亮脱离刘备。面对孙权的这番话,诸葛瑾不慌不忙地回答:

我的弟弟诸葛亮现在是刘备手下的谋士,他已经将自己的未来都托付给了刘备,与刘备之间的君臣名分已定,他是不会背叛刘备而投靠将军你的,正如我不会离开你去我弟弟诸葛亮的阵营一样。

诸葛瑾的这番话不仅表明了弟弟诸葛亮对刘备的一片忠心,同时也将自己对于孙权的忠诚显露无遗,也自然得到了孙权的赞许,多年之后孙权对此事还是念念不忘。

与汉末三国时期很多着名谋臣的直言不讳、据理力争不同,诸葛瑾应付孙权的方式非常特别。他在与孙权谈话或是进行劝谏之时,从来不争辩,而是非常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言辞婉转地将问题陈述出来,遇到与孙权的意见不合之时就立即转向其他的问题,然后再利用其他的事情进行引申、类比,再将之前意见不同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孙权经常被诸葛瑾这种迂回的方式所折服而放弃原本自己所坚持的观点。

吴郡太守朱治曾经是孙权父亲孙坚身边的旧将,在孙权少年时期还举荐其为孝廉,可谓是老资格。每次朱治做错事情,孙权都因为以前的关系而难以开口批评,久而久之心中便对朱治产生了一股怨气,君臣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诸葛瑾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原委之后,想到了一个既不会让孙权恼怒自己又能解决朱治问题的方法。他写信给孙权,假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巧妙地将解决与朱治之间紧张关系的方式暗示给了孙权。孙权看到诸葛瑾的来信之后心领神会,之后利用诸葛瑾所提出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与老臣朱治之间的矛盾。事后孙权还公开赞扬诸葛瑾道:我心中的这个疙瘩终于被你给解开了。据说古人颜渊的仁德就是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地友爱、亲善,说的不就是今天你的所作所为吗?

有一次,孙权手下的一名校尉殷模犯错,孙权打算进行处罚,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这让孙权更加恼怒,当场与求情的大臣们争辩,此时只有诸葛瑾一人静静地待在一旁一言不发,这让盛怒中的孙权非常不快。

孙权责问诸葛瑾为何一言不发,这时诸葛瑾离席起身平静地回答道:

殷模和我一样在当年徐州生灵涂炭之时,离开家乡来到了江东。

后来我们都得到了将军你的恩惠,不仅保全了全家的性命,同时在事业上还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来就应该心存感激之情竭尽全力为将军服务。如今殷模辜负了将军的厚爱而犯下大错,我们扪心自问、自我检讨还来不及,哪里还敢为殷模求情。

诸葛瑾的这番话意境深远,不仅指出了殷模所犯过失的严重性,同时也将他早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屡立功勋的事实点出,在批评殷模的同时,暗中也提醒孙权在考虑处罚殷模的问题上应当慎重和稳妥。

诸葛瑾的提醒让孙权很快清醒过来,他的情绪也被诸葛瑾的一番话所调动,不禁回忆起当年曾经与殷模共同经历的种种艰险,神色变得非常伤感,当即表示因为诸葛瑾的这番话而赦免了殷模。

自孙刘联盟并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强敌曹操之后,孙刘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周瑜、吕蒙为首的强硬派主张限制刘备集团的发展,而以鲁肃为首的联合派则认为唯有加强和巩固孙刘联盟才能共同对付曹操集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在随后的数年间影响了东吴对于刘备集团的关系和政策,同时也让诸葛瑾与诸葛亮这两位分属不同阵营的兄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

刘备经过三年时间的浴血奋战,终于从刘璋手里夺取了益州地区,成为汉末政治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势力。面对刘备集团的发展,孙权感到深深的顾虑。就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不久,孙权便派遣中司马诸葛瑾出使成都,向刘备索要荆州数郡。而此时的刘备正意气风发,以等夺得凉州之后再归还荆州为借口,拒绝了孙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决心在关羽控制的荆州地区采取行动,以武力夺回荆州数郡。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刘之间因荆州之争爆发武装冲突。不久之后,由于曹操出兵汉中地区,刘备刚刚夺得的益州受到极大的威胁,刘备不得已之下向孙权求和,双方重新划分了荆州的控制范围。双方之间的矛盾也暂时平息,但关系却越发紧张。而此时作为孙刘之间主要联络人的诸葛瑾也遭受到东吴强硬派人士的指责。